好习惯 益终生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sh_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以身作则影响、感染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在学生面前,每位教师都应该是一部活的教材,是一个生动的榜样。所以学生的学习习惯许多是受教师行为习惯影响形成的,如有的教师板书潦草、不规范;做题马虎,日久天长,学生模仿老师也就养成了不良习惯。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比如,我班的学生刚开始时写数字和运算符号,还有等号总是连在一起,而且书写数字也不规范,于是我在书写时每次都写得特别工整,而且还特别问学生:“你们看看老师写的与你们写的有什么不一样?”他们会说:“老师写的特别端正。”我接着边指着式子边说:“你们看看老师写的数字与运算符号、等号有没有隔开?”学生们都会知道没有连在一起。于是我会说:“那同学们在做作业时是不是也要像老师那样写呀?”“会”,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只要我经常这样做,而且也经常提醒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大部份学生的书写都比之前规范多了。
  二、培养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數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就解答。如董字梓在计算中经常把运算符号看错,甘志深乘法口诀背错,而黄振浩在解决问题中一些关键的词语经常被忽视……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他们造成解题差错。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我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解题四步曲。首先要仔细读题,了解题意,这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其次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接着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如:教学求倍数和求一倍数用除法,但很多学生会弄错,如红花有9朵,是黄花的3倍,黄花有几朵?很多学生一看题觉得简单直接用9×3来解决,显然是错的。于是我引导学生用“划划划”的方法,在9朵下面划一条横线写上“9”,在黄花下面划一个“?”,在3倍的下面划一条横线写上“3”,划好后总结出就是“求9是几的3倍”也就是求一倍数,这时学生们会一眼看出用“除法”才对。最后让学生们进行检验。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倾听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的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可我班的吴恩豪就好表现,经常在别人说话时插话。因此,我就开导他,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倾听心态,让他知道“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懂得养成善听好习惯的重要性。于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平常教学中经常有意营造和谐的气氛向学生渗透,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认识到倾听很重要,于是我向学生们提出听的要求,明确要求:“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更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学会先听后说,想好再说,真正养成倾听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独立思考,是使愚者成为智者的钥匙;遇事缺乏思考,是智者变愚的根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是十分重要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正是由于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他才创立了相对论,开辟了科学上的新纪元。同样,物理学家杨振宁也认为学习和做研究工作的人一定要有独创的精神和独立的见解。他认为独创是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而这又必须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培养。在做学生时,就要在学习的基础上,敢于独立思考,提出独创性见解。如何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呢?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产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其次,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活动。其实,对老师讲的有不同意见,经过思考向老师提出来就是一次独立思考的过程。还有,对书上的习题提出与教师不一样的解法,也是獨立思考。所以,要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进行独立思考,善于进行独立思考,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当然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持之以恒。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好习惯,益终生”。因此,在小学低年级一定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钢琴这一乐器之王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人家,为了培养孩子成材,许多家长不惜重金購买钢琴,想尽办法聘请钢琴教师,不辞辛苦,风雨无阻地带孩子上课,从而在社会上兴起了“钢琴热”,然而钢琴教学本是一项专业的学问,要有科学的演奏方法外,钢琴教学更要注重从学生的心理上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目前,各地琴行纷纷涌现,学琴的年龄跨度也在增大,学琴的不仅有儿童,还有成年人。这种现象缘
期刊
一、前言  趣味运动【1】指的是以改变规则的体育游戏和结合田径、球类等项目改编的运动项目的体育运动。趣味运动会将“趣”融于“集体活动”中,注重个人的奉献与集体的合作。“健康中国,全民健身”成为国家顶层战略,将体育与健身紧紧的结合在一起,而趣味运动作为体育的一种特殊活动形式,具有项目创新、新颖乐趣、参与性强以及参与门槛低的特点,也具有健身与愉悦身心的功能,而这种特点与功能很好的符合了健康中国2030
期刊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瑞说:“人出生后头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人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段……如果从生命的变化、生命的适应和对外界的征服,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人的功能在0~3岁这一阶段实际上比3岁以后直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的总和还要大,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可以把这三年看作是人的一生。儿童是人生的另一极。”可见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社会。  作为幼教工作者是孩子个性与品
期刊
我们常听家长抱怨“我家孩子太调皮了,根本没法管,还总是和我作对”。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孩子在接受长辈关爱的同时不知感恩,甚至还对长辈不敬呢?是的,现在的独生子女太自私了,严重地缺乏感恩意识。他们大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他们眼里,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教师的培育是应尽的职责,面对别人的帮助,他也觉得那是应该的、必须的,没有丝毫的感恩之举,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只图自己快活、自在,做事情不
期刊
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在各个学校教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共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许多学校的广泛关注。很多学校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创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如进行各种形式的集体辅导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咨询、利用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在这些形式中,我认为利用学科教学进行渗透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功效持久、行之有效的好
期刊
一、什么是区域活动  简言之,就是幼儿在教师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区域活动开展的前提是有一个特定的“有准备的环境”,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环境中自由交往、自主操作,获得经验,获得发展。  二、倡导区域活动的目的  第一,符合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二,避免小学化倾向;  第三,强调幼儿的主体性;  第四,保护幼儿的创造性。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些
期刊
幼儿学科学的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主动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可以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智力和好奇心,并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萌发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那么,如何才能使孩子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科学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科学探究活动的主题目标和内容的选择  
期刊
从最近几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降低,故英语成绩下降便成为意料中的结果。那么,要想“拯救”他们的英语水平,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不妨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方面着手。说白了,就是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喜爱英语。根据初中生“好动、好奇、好玩、好胜”的特点,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学的理論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
期刊
邓小平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就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人”远远比培养“才”更重要。而因为受到应试大环境的制约,很多时候教育的定位被强行扭曲了,重在培养的是“才”而不是合格的“人”。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育方向就偏离了轨道。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的教育。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要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帮助幼儿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帮助幼儿逐渐地学会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的教育。  陈鹤琴先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