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研究数量、研究形而上的学科,但无论研究的内容,都需要一个表达载体,那就是语言,语言就是思维,数学也是思维,从这方面给讲,数学与语言是融通的,那么如何让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通过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出来呢?孩子们如何使用确切、简练、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呢?
一、兴趣、欲望,孩子们数学语言表达的动力
1.情境的创设,激发孩子说的主动性。小学生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具有较强的探究的能力。因此,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的情境,创设孩子们主动探究的氛围,调动学生“说”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想说,有话要说。比如,在低年级的看图列式教学中,可根据图意编出相关的故事或游戏,让学生细心观察,然后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设计问题的情境。“看看哪位同学最先想出算式,并且说出来?”“哪个同学能把你怎么想的说给大家听?”“还有谁能说得更好?”等等。对说得好的应及时给予表扬,以便激起学生以后还想说。
2.意识的提高,增进孩子对“说”的认识。意识决定人的行动,有了说的欲望,但如果没有意识的支撑也是不行的,是不会持久的。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提高学生说的意识。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只要我懂了今天所学的内容就好了,我已经理解了,我作业会做了,你老师提的问题,我发不发表意见我无所谓,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这位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甚至思维的盲目。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说的重要性。
二、渠道、途径,孩子们语言表达的平台
1.小组合作,孩子语言表达的良好场所。小组合作已是当下数学课堂中常用的学习方式了,小组合作最大的好处,就是孩子们要不停地交流,不停地互动。比如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
2.同桌互动,孩子语言表达的和谐场面。同桌之间一般比较熟悉,因此交流起来总有一种和谐的感觉,我在新授课中,当孩子们掌握了一种方法之后,经常让孩子们同桌之间再次进行总结。如数的组成,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个位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的数表示几个十,百位的数表示几个百……让学生相互说,加深理解。
3.数学趣图,孩子语言表达的生动通途。数学中的图形比较多,情境性的图也比较多,教学中可通过看图说话,表述图意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全面地看图,看清图上画的是什么。让学生能根据不同图意学会说几句话,大概意思要说对,列式后说出列式的理由。
4.做中说,孩子语言表达的有效路径。比如有些作图活动,我就经常让孩子们边画图便说话,这样,孩子们的图形画好了,方法也就掌握了。比如画角:边说方法边动手画,这样会很好的掌握了方法和画法。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三、动手、操作,孩子们语言表达的手段
数学是一种过程,孩子们学习数学,也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常常在操作中完成,而如果让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记忆,然后再将过程讲述出来,这样,获取知识的过程、操作的过程与知识输出的过程达到了交融,孩子的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孩子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折:让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均匀的四份;看:引导学生观察①多种不同的分法;②一共分成几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怎样?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纸,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是怎样表述的?等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使儿童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
四、潜移、默化,孩子们语言表达的载体
作为数学老师,应当正确、规范的使用数学语言,并且能够在孩子们面前较好地展现自己数学语言形成的过程,这样,教师就能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从而使孩子们的数学语言得到充分的潜移默化。因此,教师的语言能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例如:在教学125×48=?时,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125×48=125×8×6,是根据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把48分成8个6,125与8的乘积得1000,所得的数再与6相乘,最后得6000)。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每一门学科,都有一套独特的语言,孩子们只有掌握了数学语言,才能与数学这门学科形成共识,才能认同数学,从而热爱数学,从而能够做数学“代言人”,最终提高数学的学习质量,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一、兴趣、欲望,孩子们数学语言表达的动力
1.情境的创设,激发孩子说的主动性。小学生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具有较强的探究的能力。因此,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的情境,创设孩子们主动探究的氛围,调动学生“说”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想说,有话要说。比如,在低年级的看图列式教学中,可根据图意编出相关的故事或游戏,让学生细心观察,然后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设计问题的情境。“看看哪位同学最先想出算式,并且说出来?”“哪个同学能把你怎么想的说给大家听?”“还有谁能说得更好?”等等。对说得好的应及时给予表扬,以便激起学生以后还想说。
2.意识的提高,增进孩子对“说”的认识。意识决定人的行动,有了说的欲望,但如果没有意识的支撑也是不行的,是不会持久的。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提高学生说的意识。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只要我懂了今天所学的内容就好了,我已经理解了,我作业会做了,你老师提的问题,我发不发表意见我无所谓,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这位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甚至思维的盲目。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说的重要性。
二、渠道、途径,孩子们语言表达的平台
1.小组合作,孩子语言表达的良好场所。小组合作已是当下数学课堂中常用的学习方式了,小组合作最大的好处,就是孩子们要不停地交流,不停地互动。比如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
2.同桌互动,孩子语言表达的和谐场面。同桌之间一般比较熟悉,因此交流起来总有一种和谐的感觉,我在新授课中,当孩子们掌握了一种方法之后,经常让孩子们同桌之间再次进行总结。如数的组成,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个位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的数表示几个十,百位的数表示几个百……让学生相互说,加深理解。
3.数学趣图,孩子语言表达的生动通途。数学中的图形比较多,情境性的图也比较多,教学中可通过看图说话,表述图意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全面地看图,看清图上画的是什么。让学生能根据不同图意学会说几句话,大概意思要说对,列式后说出列式的理由。
4.做中说,孩子语言表达的有效路径。比如有些作图活动,我就经常让孩子们边画图便说话,这样,孩子们的图形画好了,方法也就掌握了。比如画角:边说方法边动手画,这样会很好的掌握了方法和画法。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三、动手、操作,孩子们语言表达的手段
数学是一种过程,孩子们学习数学,也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常常在操作中完成,而如果让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记忆,然后再将过程讲述出来,这样,获取知识的过程、操作的过程与知识输出的过程达到了交融,孩子的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孩子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折:让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均匀的四份;看:引导学生观察①多种不同的分法;②一共分成几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怎样?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纸,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是怎样表述的?等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使儿童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
四、潜移、默化,孩子们语言表达的载体
作为数学老师,应当正确、规范的使用数学语言,并且能够在孩子们面前较好地展现自己数学语言形成的过程,这样,教师就能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从而使孩子们的数学语言得到充分的潜移默化。因此,教师的语言能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例如:在教学125×48=?时,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125×48=125×8×6,是根据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把48分成8个6,125与8的乘积得1000,所得的数再与6相乘,最后得6000)。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每一门学科,都有一套独特的语言,孩子们只有掌握了数学语言,才能与数学这门学科形成共识,才能认同数学,从而热爱数学,从而能够做数学“代言人”,最终提高数学的学习质量,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