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德育落到实处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815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务实创新,所以一路精彩。三十年如一日扎根教育,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起来的武汉市教育局徐定斌局长悟出这样一个道理:“认真去做,用心去做,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即便不能,也可以让事情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作为教育局局长,他将自己定位为一名教育者、管理者、改革者和实践者,不断追寻“仰望星空、脚踏大地、遵循规律、追求卓越”的教育,在他的带领下,全市中小学启动并实施的“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成为武汉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
  :徐局长,您好。“十二五”期间,武汉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启动并实施“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有效德育”这一理念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创新之处体现在哪里?
  徐局长:“十二五”期间,我市启动并实施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主要基于两种不同视角的思考。
  第一,审视武汉教育发展实际的视角。一是“十一五”初开始对全市中小學班主任队伍和德育工作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所听、所感最深的就是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因此基层教育工作者呼吁整体构建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和工作步调,以便清楚地知道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究竟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怎样结合实际做得有效。二是“十一五”期间,通过建立健全准入、使用、培训、待遇、激励五大机制,打造出一批市“功勋”“十佳”“百优”班主任,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取得的良好成果为全市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第二,回归教育改革发展本质的视角。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的实施,正是着眼和落实上述要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与教育部正在推进的“立德树人”工程相契合。二是促进中小学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当前武汉教育形势来看,基础教育已站在了上好学、读好书的新起点,步入了依法治教、规范办学的新阶段,彰显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特征。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因此,我市启动并实施“有效德育”工程,正是希望通过政策导向,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提升学校软实力,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推动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我认为,“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六新”。
  一是提出构建中小学德育“五大体系”,在目标定位上有新要求。今年4月,我市中小学“有效德育”之“五大体系”文本正式对外发布,其中将“有效德育”总体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爱的情感、雅的言行、新的意识、善的品质、美的志趣的中小学生”。这样一种清晰的目标定位,就是要引导基层学校的校长、教师在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中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言行、意识、品质和志趣这五个道德发展的核心维度,在实践中开展更加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通过这一顶层设计,构建中小学德育纵向递进、横向关联的逻辑关系,使德育工作序列化。
  二是推出“六大育人项目”,在实施路径上有新探索。我们在调研基础上,逐一梳理出当前制约德育工作实效的瓶颈问题和基层德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此作为我市“十二五”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首次以任务项目化的形式提出“六大育人项目”,即行为规范育人项目、班级建设育人项目、课程融合育人项目、实践体验育人项目、全员合力育人项目和“三位一体”育人项目,以保证“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在“五大体系”研究阶段,“六大育人项目”是面上的抓手;在“五大体系”形成后,“六大育人项目”自然融入其中,在体系框架下,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引领性、科学性、指导性更强。
  三是实行组织领导机构和专家指导团队双轨制,在组织保障上有新突破。我们成立了市、区、校三级“有效德育”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和以教科研人员、专家学者、优秀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代表等参与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以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专业化的指导团队为“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的实施保驾护航。
  四是确定学段试点区域和项目试点学校,在推进策略上有新尝试。我们结合工程需要和区校实际,确立了五个城区为全学段试点区域,其他十个区分别参与小学段、初中段和高中段试点工作,明确44所中小学校为具体“育人项目”试点学校,全面开展“五大体系”研制、验证工作。
  五是落实全员育人要求,在优化队伍上有新举措。我们采取在劳模(先进)评选、职称评定、学科带头人及优秀青年教师评定、职称聘任等评先推优中,须有班主任工作或德育工作经历及业绩的政策措施,并将“功勋”“十佳”“百优”班主任纳入一次性奖励范围,调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六是强化过程管理,在机制建设上有新进展。我们将“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纳入督导评估范畴,建立健全专项督导机制;落实德育经费,将此工程纳入年度公用经费预算之中,健全完善投入保障机制;适时掌握工程实施进程,建立健全市、区、校三级沟通反馈机制,不断把工程向深度和广度推进。上述长效机制在我市德育工作政策文件中是第一次同时提出,这是一个突破。我们相信,只要落实到位,“有效德育”建设工程一定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具体到中小学德育工作,同样如此。它不只需要理念的指引,更重要的是应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和保障。请问武汉市将从哪些方面贯彻落实“有效德育”?
  徐局长:“有效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文本的研制必须与基层学校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我市主要通过“五个推进”策略来确保这一工程真正落实。
  一是行政主导与业务指导推进。在行政管理层面,着力构建市、区、校三级“有效德育”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形成市级主导统筹、区级主持推进、校级主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业务指导层面,着力发挥市、区、校三级教科研部门的专业优势,形成专业指导、专题培训、专门研究相结合的业务指导网络。在工作推进层面,着力构建市、区、校三级工作机制,加强纵向联系,强化横向互动,形成推进合力。   二是科研引领与人才培养推进。一方面,我们发挥“有效德育”建设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学术研究和一线指导,促进德育研究与德育实践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我们强化德育工作者专业培训,定期组织中小学校长、分管校长、班主任、德育干部及教科研人员开展市级研修培训、区级全员轮训和校本培训,切实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育德意识和能力。
  三是考核评价与榜样激励推进。我们通过建立健全德育专项检查、德育绩效考核、德育表彰奖励三大工作机制,在督促区、校抓好各项德育目标任务落实的同时,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奖励以及开发、集聚和共享资源来充分调动基层推动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经费支撑与技术支持推进。经费方面,市、区教育局为“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各中小学也在生均公用经费中保障德育工作开展所必需的经费;技术方面,我们在武汉教育信息网上专门开辟了“有效德育”专栏,建立了学校德育网络资源库,利用校园网、教育论坛、班级博客、教师(家长)论坛、班级QQ群等方式,推动网上多方互动,促进德育实践与研究成果的及时共享。
  五是多方联动与合力育人推进。一方面,我们积极推广实行“集体备班”制度,探索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提升教师合力育德能力;另一方面,我们探索学校片区协作推进制度,加强区域、校际之间德育工作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打造德育工作协作体,提升学区和区域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武汉市“十二五”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方案中提出的“课程融合育人项目”正与这一要求吻合。但在课程育德方面,也有人主张“课程渗透”,对此,您怎么看?
  徐局长: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是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无论是“课程融合”还是“课程渗透”,我认为在本质和内涵上是高度一致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释放课程育德价值,发挥课程育德功能。在“课程融合育人项目”中,我们统筹各门学科,发挥综合育德功能,重在引导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中小学校厘清各门学科育德的基本要求,在学科层面强化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统一、自然渗透和高度融合,推动学科教学既重知识学习又重育德导向,既突出学科知识传授功能,又发挥学科道德熏陶效应。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十二五”期间,我市基础教育主要推进两大工程,除了“有效德育”工程外,还有一个就是“高效课堂”工程,而“课程融合育人项目”就是希望通过两大工程的联手,将德育与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果。
  :继2012年计划用五年时间建设“文化五城”之后,武汉又将2013年确定为“教育文化建设年”,立足于学校,武汉将采取哪些举措促进教育文化建设,推动全市中小学内涵式发展?
  徐局长: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武汉正朝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文化五城”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行,教育作为引领社会风尚、提升城市文明的先行者,理应走在文化引领的前列。武汉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文化的支撑。我市将2013年确定为“教育文化建设年”,旨在通过实施“教育文化建设年”主题活动,凝炼由先进文化支撑的武汉教育精神,建立教育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树立教育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营造教育文化创造活力迸发的良好氛围,以文化提振精神,以文化激励行为,以文化育心育人,进一步增强武汉教育自身凝聚力、改革内驱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公信力,促进内涵发展,提升整体实力。具体来讲,我市教育文化建设主要从三个层面来推进。
  首先,凝炼践行武汉教育精神—此为核心。我们提炼出“问津求真、追求卓越、立德树人”的武汉教育精神表述语,设计出体现武汉特色的教育形象标识。中国教育的始祖孔子,曾经在当今武汉市新洲区的孔子河畔,留下“使子路问津”的美谈,“问津求真”意在追求真知和真理,探寻并尊重教育规律;“追求卓越”就是要追求行业最高水平,这既是武汉精神的本质要求,也是武汉教育人始终追求的境界;“立德树人”是党中央对教育提出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和不懈追求。这12个字融合了武汉教育的历史和特点,具有历史性、地域性、激励性、前瞻性等特点,将成为武汉教育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
  其次,全面加强教育机关文化建设—此乃重点。一是弘扬干事文化,激励党员干部以“问津求真”的精神强化学习,以敢为人先的姿态迎接挑战,以追求卓越的秉性担当使命。二是彰显服务文化,树立教育民生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注重调查研究,着力解决群众关切的教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行政效能。三是深化廉政文化,强化“为民、务实、清廉”,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岗,做到“工作所及,监管所至”。四是优化环境文化,建设反映机关价值观念、文化品位和党员干部人生追求、健康情趣的工作环境,展现机关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党员干部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再次,巩固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此是基础和重心。我们着力构建“五大校园文化”,即体现办学理念、彰显学校魅力的精神文化;坚持依法治校、倡导民主管理的制度文化;升华思想境界、促进知行合一的行为文化;融合学科资源、诠释多元内涵的课程文化;注重以物载德、陶冶情操的环境文化。通过着力培育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典型和宣传校园主义建设鲜活经验,不断夯实积淀办学文化精华、促进办学品质提升的校园文化发展长效机制,助推全市中小学科学、内涵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了解到,从2006年开始,武汉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创建工作,成效显著。请您谈谈,心育工作遇到过哪些瓶颈?在突破困境的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供分享?
  徐局长:纵观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历程,我认为工作瓶颈主要是“无人做”“不愿做”“不会做”和“不真做”的问题。“无人做”,就是没有完整的工作机构;“不愿做”,就是有畏难情绪;“不会做”,就是因为这项工作专业化程度很高,缺少专业师资;“不真做”就是搞形式、走过场。为此,我市以“四个三”(三项升级、三项研究、三项行动、三大机制)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大力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实现三项升级,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政策设计。实现指导思想升级,围绕“以生为本 健康第一”的工作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从“预防、矫治心理问题”升级为“培养积极心态和健全人格”;实现运行模式升级,使工作模式从“行政与专业分离”升级为“行政部门主导、专业机构领航”;实现推进策略升级,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从“兴趣驱动”升级“标准推动”,全市创建了201所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
  二是开展三项研究,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理论研究,对心理健康课程的价值、本质、特征、目标、内容、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标准研究,对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框架、目标体系、内容序列以及实施要求进行了系统设计;开展心理健康课程资源研究,围绕“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生活适应以及生命关怀”五大心理发展领域,完成了课程资源开发。
  三是实施三项行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整体水平。实施人员配备行动,目前我市已拥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22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1062名;实施专业成长行动,把中小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工作量视同班主任工作量,将其个别辅导与兼课情况纳入工作量计算范畴,同时允许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参加心理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以及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评比,以有效地稳定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实施阳光关怀行动,建设市、区两级教师心理工作室,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开展心理拓展活动、进行心理援助服务。目前已建立市級教师心理工作室2个,区级教师心理工作室15个。
  四是夯实三大机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发展。夯实中小学生心理状况常态监测机制,从学习心理、自信心以及心理健康状况三个维度对中小学生进行网络测评;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机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动态评估;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支持机制,建立了武汉市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与服务网络平台。
  我市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做了一些事情,也非常荣幸地于2012年底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始终坚信,只有把学生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破解育人难题,为每一位学生的幸福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基。
  责任编辑/马子恩
其他文献
2008年3月,呼家楼中心小学的小佟老师上了一节品德与生活学科的研究课——《好玩的玩具》。和以往不同的是,这节课是在首都博物馆老北京民俗展的儿童厅里进行的。丰富的环境冲击着孩子们的感官,孩子们至今津津乐道,学校也意识到:让学生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学习、去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不可替代的广阔舞台。自此,学校本着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服务于教师的发展、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课程与活动相辅,课
尽管直到现在我才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开到斯巴鲁BRZ,但我承认我是足够幸运的人,因为就在试完车的短短几天之后,因OAFO(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问题,BRZ即将退出中国市场。所以这段与BRZ的短暂接触将会成为我此生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事实上,这辆亮黄色的斯巴鲁BRZ并不是一般货色,乃是中国限量80台的type-RS黄色特装版。新车在外观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细节方面,比如前雾灯框的设计进行了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由于工作不得法或执行力度不够等原因,能把德育“做到家”的的确不多。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如何把这壶水烧开、烧透、烧到学生心里,真正去引领他们的人生,这是顺江学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研究总结,我们探索出了一条工作思路,那就是紧紧围绕“德育目标系列化、德育内容现实化、德育途径课程化、德育管理全员化”的德育“四化”管理模式
我们从不主张人为地为孩子们的道德发展设置各种矛盾。我们从一开始就希望孩子们在一个道德高尚的世界里健康、顺利、快乐地成长。我们也为之努力过而且还在继续努力。但是,事实上,我们和孩子们都不得不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里。在这个矛盾的世界里,价值冲突时时有,处处在,我们躲不开,也不能躲。  面对冲突,孟母三迁了,淮南淮北橘不同了,而莲花则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可见,冲突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天敌,也可以成为道德教育
问:近年来,教育系统涌现出了孟二冬、殷雪梅等时代楷模,学习他们的事迹,一边是感动,一边是沉思,他们的精神特质到底是什么?  答:教育系统的时代楷模具有共同的精神特质。  他们身上闪烁着爱和奉献精神。“爱是教育的基石”,每个人都有爱和尊重、被爱和被尊重的需要。以孟二冬等为代表的时代楷模从爱自己、爱自己身边的人做起,结合工作岗位把爱心传递给学生、传递给社会。在拥有爱心的同时,他们还乐于奉献爱心,把爱心
职业学校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精神,如何实现科学发展一直都是职教人深思的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学生自立自强了,能够在企业中、在社会上立住脚并有所发展了,学校才能获得持续发展。职业学校的“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本,以学生的就业乐业为本。  以生为本,提出“三自主”模式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学习成绩不好,在中考选拔中被淘汰的学生;二是行为习惯不良,总是给老
儒雅谦和,闲聊之中时常流露出自己对教育的感悟,他就是哈尔滨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闫生。谈到德育感想,他这样说:“生活化德育体系的建设就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拥有积极的生活心态。德育要走下圣坛,沉入凡间,接地气,德育生活化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心里。”  中国德育:闫书记,您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德育领域形成了诸如“生本德育”等理念。目前,哈尔滨市的德育理念是什么?  闫生:苏霍
固然,这台车也并没有做到完美,比如从它的配置分布,以及售价区间来看,似乎只有指导价27.8888万元的车型最值得购买。但无法忽视的是,这一细分市场中即便是这个价位,它也是无法替代的存在,因此,这也是今天特地为大家来挑这台车试驾的目的。一切都为舒适让路  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要讲清这台车的动力配置情况,最低配车型使用的是一台123 kW的电机,最大扭矩310N·m,中间的三款配置则使用150 kW的
发现一 多数学生认为上体育课要讲诚信,教师以身示范对于学生践行体育诚信很重要。  发现二 学生体育诚信行为发展有“倒错”倾向且认知与行为发展不协调。大学生对体育诚信的重要性认识水平最高,但体育诚信行为缺失却比中小学生严重。  发现三 学校体育诚信教育尚有缺失,存在学生体育课偷懒、请假撒谎、比赛耍诈、考试作假,教师不能以身示范、课堂管理渎职等与体育诚信相悖的现象。  一、问题提出  2005年,南京
班会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主题班会是班会的重要形式。  顾名思义,主题班会就是有明确主题、有具体指向的班会。因为它常与当下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学生身上的关键事件联系在一起,所以很多人毕业后可能记不起某一堂学科课,却对一些精彩的主题班会课记忆犹新。当年许下的约定,成了人生的滋养。  多年以来,班主任们始终把主题班会作为塑造班级共同愿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式,对主题班会从理论到实践、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