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痕 生活育德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ergh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雅谦和,闲聊之中时常流露出自己对教育的感悟,他就是哈尔滨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闫生。谈到德育感想,他这样说:“生活化德育体系的建设就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拥有积极的生活心态。德育要走下圣坛,沉入凡间,接地气,德育生活化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心里。”
  中国德育:闫书记,您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德育领域形成了诸如“生本德育”等理念。目前,哈尔滨市的德育理念是什么?
  闫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需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这句话表明,德育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更是道德信仰和习惯的培养。要达到这一目标只靠灌输是行不通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把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行为呢?我想这就需要德育回归生活,以人为本。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形成了“无痕迹的生活化德育”理念。
  以往,学校德育普遍存在着教育痕迹太浓,教育方法以说教、灌输为主等现象,教师说得起劲,学生却无动于衷。如何让学生“不费力”地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美德呢?这就需要我们回到德育思维的起点,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打破单纯的理论说教,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德育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也只有在生活实践中,人们才能真正领会道德的真谛。德育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会沦落为空洞的说教。“生活化德育”就是让德育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的生活服务,这样才能实现德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因此,学校德育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空洞的说教向真实的生活回归,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去经历、去感悟,真正实现“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哈尔滨市教育工作者们树立了全员育人的思想,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比在课堂上的说教更能影响学生,而且这种影响更为深刻。日常举止这种自然的、没有经过装饰的行为更容易为学生所效仿。“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如果学生感到被教育,教育效果就会打折扣。另外,我们还将“生活化德育”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根据时代的发展与学生认知能力的改变不断丰富“生活化德育”的内涵。
  中国德育:我们了解到,哈尔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创造出了一些有特色的做法,请问哈尔滨市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可以与大家分享?
  闫生: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无痕迹的生活化德育”理念的指导下展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产生了很多有特色的做法。自2004年起,市教育局就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我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提法并不是新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市就提出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那时的校园文化建设偏重教学楼、食堂等硬件建设,而现在则更注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两个原则:一方面,要求学校统筹考虑,整体设计。将办学思路和学校特色统一起来,明确学校的设计主线,努力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校整体构建的细节中。另一方面,要求学校从校情、学情、师情以及生活的实际出发,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整体谋划,分步实施,不搞“一刀切”。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强调“三个注重”:注重不同类别、不同发展程度的学校要明确不同的发展要求;注重同一类别、同一发展程度的学校要结成协作体;注重给启示而不给模式,提倡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发掘各自的内涵与特色,不搞千篇一律。
  我们在进行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文化,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周一升旗仪式、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报、橱窗、板报、横幅等手段,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校园媒介的育人功能。
  苏轼说:“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文化表达,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智慧的源,是文化强国的不竭动力。在哈尔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我们将民族节日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每年九月定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以重阳节为契机开展“中华孝义代代传”的主题实践活动,长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2008年我们举办的万名中小学生吟诵《新三字经》活动,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书桌上就放了一本《新三字经》,偶尔也拿出来翻阅一下。《新三字经》兼具德育读本和语文课外读物的功能,用诙谐生动的语言把抽象的道德准则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在吟诵过程中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其中蕴含的团结一致、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中国德育:哈尔滨市在中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工作中,明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作为第一位的任务”,请问哈尔滨市将如何具体落实这一要求?
  闫生: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以往德育工作的一次系统化梳理,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灵魂与终极追求。其内容是我们设计、安排、实施各项德育工作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为了让教师们更好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制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实施方案》,并对全市德育工作者进行了培训。
  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最常规的教育方法,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首先要把这个主渠道抓好。例如,通过思想政治课直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核心价值”来统领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通过语文课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通过历史课进行中国国情、国际形势和民族忧患意识教育,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数学、物理、化学基础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通过开设书法、绘画等课程,加强对学生美的教育,鼓励学生研究和宣传中华传统优秀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德国的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学生道德的养成不仅需要道德文化的熏陶,更需要道德实践的巩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度融入”与中小学校园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了“学习雷锋精神,做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我眼中的哈尔滨”征文活动等。
  中国德育:5月8日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80后”女教师张丽莉不顾自己的安危,勇救两名学生,而自己却被车轮碾轧,被网友评为“最美女教师”。就此事,请谈谈您对师德与德育关系的看法。
  闫生:张丽莉老师是黑龙江人的骄傲,她出事后,我们去看望过她,机关的全体成员也为张老师捐了款,在这里,我为她祈福,祝愿她早日康复,坚强生活。张老师舍己救人的行为体现的不仅仅是高尚的师德,更多的是对人性善的诠释。人性中都有追求真善美的潜在品质,德育工作的目的就在于激发人性中的美好品质。
  《论语?子路》中有这样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小学生具有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学生模仿。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道德水准决定了学生的道德水平。德育是靠教师来实现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具有高尚的师德、内心阳光的人,才能用自身的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从而在学生心灵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同时,每一位教师都是从学生时代成长起来的,在学生时代受到的良好道德教育无疑会影响教师以后的思想品德。由此可见,德育是师德的基础,师德对德育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多年来,我们始终将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正面引导、制度保障、奖罚相依等具体做法促进师德的养成。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建立了师德考评档案,将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写入档案,以此作为师德考评的重要依据,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中国德育:您刚才提到哈尔滨市形成了“无痕迹的生活化德育”理念,然而德育理念离不开德育实践的支持,请问哈尔滨市有哪些有特色的德育实践活动?
  闫生:德育工作在落实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困难,学校在面对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往往会将德育暂放一边,这就对德育理念的落实提出了挑战。几经周折,我们在德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了几个切实可行的方法。首先,创建有特色的体验式德育,践行“无痕迹的生活化德育”理念。体验式德育就是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和感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自我反思,进行人格的自我塑造。我们从课题研究入手,经过七年的实践,形成了区域推进、整体联动的体验式德育模式。在德育工作中将德育的目标转化为生活中的不同角色,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体验德育目标的责任和义务。体验式德育让学生成为道德教育的体验者,让学生喜欢德育,享受德育,进而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我们还推进“一二三”养成教育工程的实施,让学生践行100个德育细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一二三”养成教育工程中的“一”是“一首歌”,即《中小学生守则歌》。我们为新的《中小学生守则》谱曲,在学生中开展《中小学生守则歌》学唱活动,在歌唱中学生的文明礼貌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二”是“两个主渠道”,即学科课堂教学渠道和社会实践活动渠道,在这两个渠道的作用下,学生得到了浸润式的道德教育;“三”是“三个阵容”,即学生升旗阵容、课间操阵容和大型活动阵容。经过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三个阵容”的训练,全市中小学生行为自律能力大幅提高,达到了预期的德育目标。我们还根据中小学生需要践行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发了《100个德育细节》小册子,发给中小学生,并坚持开展“学《细节》,找差距,培养良好文明习惯”主题教育活动。
  利用网络平台,发挥名优班主任的带头作用,也是我市德育工作的主推方向。在德育队伍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的力量,不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通过培训,德育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涌现出的名优班主任群体已经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例如,成立“清风徐来”德育工作室,加强了学校间德育信息的交流,形成了德育工作网络社群模式,班主任、德育主任、德育校长可以进行网上交流与培训。经过两年的运行推广,已经形成了“清风徐来德育工作室”“学习与资源工作室”“百合心理工作室”“岸芷汀兰(新任班主任)工作室”“德育实践活动课博客工作室”“班主任岗位大练兵工作室”“名优班主任工作室”等7个专题博客,其中,“工作室博客群”总访问量达23万余次。实践表明,名优班主任德育工作室在教师培训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效能显著。
  责任编辑/ 南 丽
其他文献
过有道德的生活,是人的需要,也是学校德育的追求。曾有一段时间,我国学校德育更多关注知识化、学科化、体系化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忽视了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境遇与独特的道德情感体验。针对于此,德育研究者开始探讨生活、道德、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末提出生活德育论,以“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来指导具体德育改革。  生活德育弥合生活与德育的裂隙,要求德育回归真实的日常生活,以道德的方式,建构一种道德生活
梭罗说:“道德改革就是要放弃睡眠。”他继续道:“如果不成天在打瞌睡,为什么人类总是对他们所过的日子给出那么糟糕的叙述?人类的计算能力没有这么糟糕的,如果他们不是被昏睡所征服,他们一定可以做出些什么。成千上万的人可以足够清醒地去做体力劳动,但或许只有百万分之一的人可以足够清醒地进行积极的有创造性的思考,只有千万分之一的人可以足够清醒地去过诗意的或者是神性的生活。茫茫人海中我如何找到这样的人?我们必须
率直平易,逻辑清晰,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韩保来总是用通俗的话语传送教育的能量。他说:“德育,不仅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更重要。”站在这样的高度,他带领石家庄的教育团队,从1995年开始,就把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放在心上,培育孩子的健全人格,并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走在全国前列。  说起石家庄的德育工作,韩局长如数家珍,他在自己主持的教育工作中,始终不渝地坚持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并
我不敢随便说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之间存在多少这样的隔离现象,但我可以有把握地说,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之间的整合与协调,肯定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近年来参加校外教育的研究、培训和有关活动,欣喜地看到校外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也对校外教育的价值、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认为,这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教育领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记得在阅读
2008年3月,呼家楼中心小学的小佟老师上了一节品德与生活学科的研究课——《好玩的玩具》。和以往不同的是,这节课是在首都博物馆老北京民俗展的儿童厅里进行的。丰富的环境冲击着孩子们的感官,孩子们至今津津乐道,学校也意识到:让学生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学习、去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不可替代的广阔舞台。自此,学校本着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服务于教师的发展、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课程与活动相辅,课
尽管直到现在我才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开到斯巴鲁BRZ,但我承认我是足够幸运的人,因为就在试完车的短短几天之后,因OAFO(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问题,BRZ即将退出中国市场。所以这段与BRZ的短暂接触将会成为我此生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事实上,这辆亮黄色的斯巴鲁BRZ并不是一般货色,乃是中国限量80台的type-RS黄色特装版。新车在外观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细节方面,比如前雾灯框的设计进行了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由于工作不得法或执行力度不够等原因,能把德育“做到家”的的确不多。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如何把这壶水烧开、烧透、烧到学生心里,真正去引领他们的人生,这是顺江学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研究总结,我们探索出了一条工作思路,那就是紧紧围绕“德育目标系列化、德育内容现实化、德育途径课程化、德育管理全员化”的德育“四化”管理模式
我们从不主张人为地为孩子们的道德发展设置各种矛盾。我们从一开始就希望孩子们在一个道德高尚的世界里健康、顺利、快乐地成长。我们也为之努力过而且还在继续努力。但是,事实上,我们和孩子们都不得不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里。在这个矛盾的世界里,价值冲突时时有,处处在,我们躲不开,也不能躲。  面对冲突,孟母三迁了,淮南淮北橘不同了,而莲花则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可见,冲突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天敌,也可以成为道德教育
问:近年来,教育系统涌现出了孟二冬、殷雪梅等时代楷模,学习他们的事迹,一边是感动,一边是沉思,他们的精神特质到底是什么?  答:教育系统的时代楷模具有共同的精神特质。  他们身上闪烁着爱和奉献精神。“爱是教育的基石”,每个人都有爱和尊重、被爱和被尊重的需要。以孟二冬等为代表的时代楷模从爱自己、爱自己身边的人做起,结合工作岗位把爱心传递给学生、传递给社会。在拥有爱心的同时,他们还乐于奉献爱心,把爱心
职业学校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精神,如何实现科学发展一直都是职教人深思的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学生自立自强了,能够在企业中、在社会上立住脚并有所发展了,学校才能获得持续发展。职业学校的“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本,以学生的就业乐业为本。  以生为本,提出“三自主”模式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学习成绩不好,在中考选拔中被淘汰的学生;二是行为习惯不良,总是给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