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视角中的语文教学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123456789zy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它的原意就是通过学习白话文、文言文来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而白话文、文言文都是言语作品,听说读写是言语行为,听说读写能力是言语能力。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语文学科就是一门言语性学科。
   中小学生的语文课本中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都是人们创造的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融合,在美的形式中以意象来呈现美的含义。众所周知,意象作为文学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元素,它是文学的一个装饰,是情感的一种呈现。借助意象可以读到意象本身的特点,也可以读出意象背后的实意。可谓,意象为文学传情达意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存在于诗词中,存在于散文中,存在于作文中。因此,以统一的意象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设计,对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意象在语文中的存在。
   一、意象的内涵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多用于艺术通象。《说文解字》说,意象是意思的形象,出于更好的理解可以说是信息的形象。
   (一)诗词中的意象。
   说到意象,可能更关注的是诗词中的意象,因为意象是诗歌的艺术之灵。意象在诗词的发展之中,经过长期的艺术沉淀,具备了特定的含义,以高度凝练的方式呈现了一种现象,诠释了一种含义。不难看出,意象的含义如此丰富。也正是因為有了这些意象特定的含义,才更便于对诗歌的理解。
   (二)散文中的意象。
   如果说诗歌的意象是普遍的,那么散文中的意象则是比较少见的,中学入选课本的大部分都是写人叙事型散文,因此借助意象的不是特别明显,可以在写景抒情散文中捕捉到这种意象的影子。关注作品时,教师或是学生往往注重的是情节内容,其实如果对于存在意象的散文,抓住意象的特点和含义,更容易了解文化本身,了解文章本身。
   (三)作文中的意象。
   有人会说,作文中应该不会出现意象了,其实不然,考场作文如若细细探究,可以捕捉到作文也存在意象。记叙文会设置一人、一景、一事,不刻意去雕饰,在三个基本设置点上,学生会很随意地设定一个人、一个景和一件事,当然,这样的创作也就失去了本色和特色,毫无竞争之力。如果教师刻意指导学生,在一景上加以思考,假设一景为一树,是选择一棵柳树呢,还是一棵榕树呢?把相同的人与事安排在有文化含义的树下来发生,更有韵味。
   二、意象的作用
   意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载体,它们已经完成了由物至情的转变。以蝉为例,自古而今,蝉已经在中国文学之中与文人的情怀、与民族国家实现完美融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蝉诗文化现象。以蝉来寄托自己的理想,或者以蝉来隐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在古人赋作中就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了。虽为一虫,但有幸得到古人的大力吟咏,让其镀上了一层褒义的色彩。这就是蝉的美学意义,亦可理解为一种文化的积淀。作为文学它需要表达情感,作为意象它担当了诠释这种情感的重任,二者不谋而合。文学本身需要了解,文字之多加大了理解的难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便可以通过意象的分析,借助这种作用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
   三、意象在教学中的运用
   意象一词以客观事物的形象为“象”,以表象之下的义为“意”,于是有了意象,实为一种审美体验,包含了作家对“象”的理解和领悟。无论是诗词、散文还是作文,意象作为其中的一个元素,它总是成为被围绕的一个核心关键。也正是因为它的中心性,才可以借此对文本进行清晰的梳理,从而理解出需要的抽象元素,理解到作者对文本的创作意图。在教与学之中,师生完成一场审美体验。中国美学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桑,在新时代的今天已经开始走出意识形态,转向对生命、对文学、对人类发展的诸多审美现象的关注。宗白华有一句话:艺术家禀赋的诗心,影射着天地的诗心。不得不说,意象作为文学的一个共性的元素,值得去研究与运用。
   四、总结
   文学与意象的处理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融合,创造出情、理、形、神四者统一的诗歌意境,并以此激活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这是文学作品追求的创作意境,其实又何尝不可以成为教学领域一个标准呢?于教学而言,无定法可论,每个一线教师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方法,走出自己的教学探索之路。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最好的抓手是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上下功夫。而这种能力,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当下,更是所有人都应该重视的。而作为舵手的语文老师要怎样提高能力呢?就现实言还是应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苦功。  所谓“听”,就是语文老师要多听课。听课时一位老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无论是工作多久的老师,都离不开对课堂艺术的追求,特别是课改大潮汹涌的当下,课堂理念和课堂模式随时都会改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尝试教学随着课程改革浪潮的深入,老师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进取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育的领域里,很多传统的教学法已显得乏味了,往往是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打瞌睡、搞小动作,究其原因,是和教师的讲课艺术有关的,吸引不了学生的心,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调动起来。  一、尝试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情感和态度。尝试教学在课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怎么从细处着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锤炼语言,提高语言感染力  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学青老师的教学语言,音质优美、吐字清晰、字字入耳;语调抑扬顿挫、有节奏感。高平老师,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听得津津有味、兴味盎然。虽然是截然不同的学科,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但都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着每一位学生。对比我们自己的课堂,也有这样的魅力吗?如果把许多教师的公开课录制下来,就课堂语言仔细推敲一下
期刊
前言: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璀璨的一朵奇葩,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古诗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古诗文成为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如何利用古诗文教学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应用古诗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认识。  一、解读教材,深挖人文素养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人文
期刊
一、策略一:结合生活,问活课堂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强烈的“实践”意识,联系生活进行“曲问”,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立体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历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积累、运用语言,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案例:教学《桃花源记》时,借用一位教授的曲问法,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效,旨在能够推进幼儿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课程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运用到了我们的教育教学领域中。信息技术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动态性、高效性,而学龄前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和无意性。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果能够熟悉信息
期刊
摘要:《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从指南中看出自主游戏对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性。对于游戏主体的儿童来说,他们在游戏中对自由的体验越强烈、越丰富,带来的发展收益也就越大。  关键词:自主游戏 进程 开放  一、自主游戏开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自主性是行为主体按自己意愿行事的动机、能力或特征,是一
期刊
语文自学辅导教学采取教材教法同步改革,教法以教材为基础、教材靠教法来实施,把教学环节分为启、读、练、知、结五个步骤,使执教者在实际操作中得心应手,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自學辅导教学要达到的主要教学效果,是尽可能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让学生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学方面,同时教师给予必要的
期刊
近日,我聆听了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唐佳娴博士的一场报告,她的报告用具体的数字强调了阅读对少儿成长的意义,分析了阅读与教学的关系,展示了几种有效的校园阅读活动,使我感触颇深,受益良多。   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阅读能力无疑是自学能力的独特体现。阅读能培养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逻辑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探索能力、感受能力、好奇心、注意力、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期刊
初中阶段的学生们,正是处于思想意识萌芽,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养成和思维方式拓宽的年龄阶段,这个时候是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创新能力、多角度思考方式培养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初中学习阶段的学校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一、提倡学生独立自主思考  独立思考是自主创新的前提,一个掌握独立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人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创新创造,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于他们以后的高中、大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