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管理“28条”出台前后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iang_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件事过去20年了,每当走到学校,那些经过那个时代的人们还会不约而同地提起当年抓常规管理的事,提起常规管理28条,他们都还记得“读好书,写好字,扫好地,吃好饭,做好操”这“五好”。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
  1988年底,我调进省教委任普教局局长。到任伊始,我就和王世华、袁金华等同志一起,兵分四组,下基层搞起了调查研究。这一去就是三个多月,江南江北跑了11个市,四个组察看了400多所中小学。考察归来,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我们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之后,我省的普通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一些地区同社会日益重视教育、教育投资不断增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办学效益不高,学校管理松弛。被考察的400多所学校中就有四分之一校园管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脏、乱、差”现象。一些校长管理意识不强,错误地认为这只是小事;还有一些学校,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或任意更改教学计划,随意增减课时;或扶优逐劣,歧视后进学生;或加班加点,大搞“题海战术”,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如此,哪里还谈得上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办好教育为人民”?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989年4月,我来到了故乡滨海,踏进了临淮乡玉丰小学的大门,在这里我们意外地看到了另一番天地:地无一张纸屑,墙无一点污迹,桌无一处刀痕,口无一句脏话。就是这样一所普普通通的村小,适龄儿童入学率、学生巩固率和毕业率均达到100%,直升率超过98%,体育达标率也在97%以上,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无独有偶,其他调查组也发现了类似的典型:启东的和合、江阴的西郊、昆山的蓬朗等农村中心小学,都是从抓常规管理人手,把学校办好的。兴奋和激动之余,我们悟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只有常规管理抓好了、抓实了、抓到位了,学校的秩序才能正常,基础教育的质量才有保证,学生的发展才有希望。
  1989年,我们组织省内40多所中小学校长和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前后花了半年时间,从学校管理内容中梳理出最基础、最必要的部分,讨论形成了《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并于同年9月颁布试行。这个《要求》涉及校园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和档案资料管理六个方面共28条,因此,江苏人亲切地称它为“28条”。《要求》的第六款只有一条,当时考虑为未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留下发展空间。
  要把常规管理“28条”抓实、抓好、抓到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当时我们做了这样几项工作。首先抓培训,从县、市(区)教育局长,到全省4万多名中小学校长,再到每一个教职员工,实行了“一竿子”到底的培训。二是抓坚持。从1989年开始,我们一年一个重点,连续抓了五年。我和王世华、袁金华一年一篇文章,连续写了五年在《江苏教育》发表:《严格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管理中培养自治自理能力》,《管理育人重在内化》,《把常规管理抓成常规》。三是抓监督机制,由省教委牵头,组织督导室、中教处、初教处和江苏教育报刊社等有关新闻单位进行中小学常规管理“千里行”(有些县、区进行了“百里行”,更有一些乡镇进行了“十里行”),对常规管理抓得好的就大张旗鼓表扬,差的则不留情面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上曝光。四是抓评估,定期进行检查评比,编印治校育人经验集,评选教学秩序好、教育质量高、办学有特色的模范学校。我们的目的就是把常规管理抓成管理常规,使之成为师生员工的一种自觉遵守的习惯,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达到“既管理非管理”那样一种崇高的境界。如今到那些常规抓得好的学校走一走,他们可以说都是当地的一道风景线,形成了自己的学校文化。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1989年初,我们就提出普通教育“转轨”的问题,提出把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至今为什么相当多的中小学依然停留在“办学为了升学”的轨道上呢?有些学校,为了升学可以任意更改教学计划,可以随意增减课时;为了升学可以置学籍管理于不顾,扶优逐劣,歧视后进学生:为了升学,可以置常规管理于不顾,对学校的脏乱差熟视无睹。因此要真正实现“转轨”这一艰巨任务,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单纯为了升学的普教机制。管好一张课表,素质教育就有结构性的保障;管好一个课堂,素质教育就有了质量的底线。如果我们人人都能从实现普教指导思想转轨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常规管理的必要性,就会更自觉地抓好这一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师所追求的是一种“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教学效果,即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让学生凭借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行有价值地探索与发现,从而令每个人都能够获得个性化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激趣、寻疑、解惑三个方面对此课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积极性;兴趣;方法  严格来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由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的“教海探航”征文活动,自1989年举办以来,已连续举行了19届,在广大小学教师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逐步成为促进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品牌活动。这项活动有效地激发了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投身教学改革的热情,为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我省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不断提高该项活动的质量,使其在推进素质教
名师档案    李新,197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苏州市名教师,吴江市实验小学副校长。  他多次参与或承担苏州市与江苏省级的课题研究,论文在省、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的有60多篇。承担市、省、全国级的公开课20多次,获省级评课一等奖,多次应邀赴省外讲学。受到好评。2008年暑期担任教育部援助西藏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讲课专家和中西部
沭阳代表团    沐阳县对“教海探航”活动的重视令人感动,但多年总与获奖无缘。2002年一位叫钱江的体育老师参赛获三等奖,县电视台打滚动字幕“热烈祝贺”。也许是真情感动上帝,2003年全县共有4人获奖——1人一等奖,3人三等奖。这样的成绩,在别的县比也许算不上什么,但沭阳很受鼓舞,决定好好学习,争取更好成绩。为了感受现场氛围,2003年他们组织了35人的代表队,包了一辆专车来到颁奖活动现场。在活动
在你20年的青春岁月中,我只是过客。然而我们不期的相遇,你却走进了我的教育之梦。相识,梦开始的地方;相知,梦里几度相拥;相守,梦到地老天荒    寻梦:撑一支长篙……    也许你并不知道。与你相聚是我多年追逐的梦。也许因为我的羞涩,那个美好的时刻姗姗来迟。  时光回溯到我刚参加工作时,与你不经意的相识。那时,“教海探航”的征文活动就常常出现在我翻阅的教育刊物中,轻轻地翻动杂志,视线总在获奖名单上
许友兰,1955年出生于江苏如皋,1975年从教。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届名教师。多次执教公开课、讲学,形成了“自学自创”的教学特色,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70余篇,主持及参与编著了《最新小学作文全功能题典》等15部书籍。先后9次荣获南通市委、市政府记功奖励,曾获南通市优秀知识分子、南通市“三八红旗手”、南通市连续三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劳动模范等
[摘 要] 文章以“有理数与无理数”为载体,以“三个理解”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并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强调在教学中践行“三个理解”应做到以下三点:认真贯彻理解数学,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努力做到理解学生,设计合理的探究途径;真正执行理解教学,设计真实、合情的情境,实现师生深层次对话.  [关键词] 三个理解;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课堂教学;无理数  章建跃教授所指的“三个理解”,包含理解数
[摘 要] 基础教育中数学的核心是思维的训练与抽象模型的建立,其中函数作为初入中等数学中的第一步尤为重要. 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样适合于教学,运用生活中可观的现象建立起抽象的模型. 文章以“二次函数”的教学设计为例,展开说明构建抽象的数学模型,也贴近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二次函数;教学设计;数学模型  “二次函数”是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内容,本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写在洋思校园中最醒目的地方。也烙在洋思人的内心深处。洋思人说起这句话的时候,总是那样充满了自信,还有那么一点“舍我其谁”的自豪,然而更多的则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十几年如一日,他们努力实践这样的教育思想,最终造就了洋思这座辉煌的教育大厦。  每当向来宾介绍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时,校长蔡林森总会在黑板上作这样的图示:    这里的“先学”,不单单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
一、教学内容注入生活的清流    《品德与社会》整套教材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儿童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儿童与祖国、儿童与世界等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为主线来设计教材的体系结构。教材从单元主题到活动主题以及每一个话题,都是儿童真实生活的再现和提升,非常有利于教学。如教学《我喜欢美好的环境》一课,在课前要求学生运用观察、搜集、调查、分析、体验等方法,收集一些美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