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劝导》中,作者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自觉追求幸福的女性,也有不同的男性形象,如腐朽无能的沃尔特·艾略特,邪恶虚伪的威廉·沃尔特·艾略特,不成熟的男主角温特沃斯上校,以及男性群体在莱姆突发事件中的无力,与女性冷静果断的对比之下,衬托出女性的智慧。
【关键词】:爵士;伪君子;男主人公;智慧
美国评论家威尔逊说“一百多年以前,英国曾发生过几次趣味上的革命,文学的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望,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劝导》是奥斯丁最后一部作品,被称为是“天鹅临终的绝唱”。从这些评论中就可以洞见这部小说的价值,因此更值得我们去发现新意。
虽然,在内容上,依旧是乡村上的三四户人家。他们安逸的处在自己的的生活圈子里,整天聚会、喝茶、聊天。故事的发展时间脉络也很清晰,约为一年,题材也没有超越传统的爱情故事。然而,正是在如此没有令人动容的叙述中,显现出她进步的婚姻观。《劝导》最为最后一部成熟的作品,已经蕴含了某种新的因素,小说当中出现的崭新的男性形象,一方面展现了作者晚年的婚姻价值观,另一方面更加深了女性的无上智慧。
一、沃尔特·艾略特爵士:腐朽与失职
《劝导》的写作时期正值英国大变革,贵族阶级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这一重大的社会变迁也影响了奥斯丁的价值观,她在小说中隐约地透露出这一讯息。
(一)贵族的身份:
小说刚开始的时候就写到:“沃尔特·艾略特爵士,每当自己消遣时,总是捧着一本《从男爵录》,从不阅读其他任何书籍”。爵士极度在乎自己的地位,并且引以为豪。值得庆幸的是,他娶了一位善于管理的妻子,才使得开销基本上收支相等。妻子去世后,爵士无法减少开销,渐渐地便陷入债务危机中。对此,他并没有想办法改善,而是一味地隐瞒真实处境,直至事情陷入无以复加的境地。即便是这样,他却仍然希望在摆脱困境的同时,又不至于失去体面和自尊。
最终,他不得不沦落到出租象征贵族荣耀的凯林奇府,他最先考虑的,仍是不玷污名门望族的声誉。当律师推荐海军克罗夫特将军作为房客时,他心里不屑一顾,冷嘲海军这个职业。但是,当他和将军夫妇商谈后,他直率地称克罗夫特将军是最神气的海军将领。平时的人际交往中,艾略特爵士总是想方设法高对方一筹。为了满足对社会地位的要求,沃尔特爵士就千方百计地接近远亲—达尔林普尔子爵夫人及其女儿,逢人便谈起“我们劳拉巷的表亲”。读者从爵士得意洋洋的夸耀中,只看到了他们的曲意奉承、爱慕虚荣,没有半点可怜的自尊心。
(二)父亲的角色:
沃尔特·艾略特爵士并不是所谓的好父亲,正如艾略特夫人所担忧的那样。他有三个女儿,除大女颇得宠,对另外的两个女儿很少表现出父爱的温和。好在有好友拉塞尔夫人从旁对她们进行竭力的教导,与这位亲生父亲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确实也是莫大的讽刺。
作为一个男权家庭的主要人物,沃尔特爵士几乎起不到任何支配性的作用,他的父亲的威严在生活中被慢慢消解。通过克罗夫特将军之口,我们看到,艾略特除了爵士地位之外,唯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容貌了,一个活脱脱的喜好虚华的形象跃然纸上。伊莉莎白,因为长得极美,像极了沃尔特爵士,因而父女俩相处得极其融洽;至于其他两个女儿,在他眼里却是那么的无足轻重。以外貌和身份来衡量与子女的亲疏,足见沃尔特爵士的虚荣和肤浅,所以这样的父亲形同虚设,没有尽到任何父亲的职责。
二、温特沃斯上校:不成熟的男主人公
十九世纪的英国,随着贵族的衰落,一个新兴的阶级—海员在崛起,从而在社会阶梯里逐步攀升。奥斯丁的写作对象也转向了名声大噪的海员。《劝导》的男主人公就是其中的一员,温特沃斯在和安妮结识时是一个等待任命的中校,两人一见钟情,却遭到了沃尔特爵士的强烈反对,因为那时的温特沃斯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可观的财产。安妮在拉塞尔夫人的“劝导”下,主动中断二人的关系,并且认为是为了对方好。温特沃斯在受到了爱情猛烈地打击之后,总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便愤然离开。
八年后,他终于拥有了可观的财产和一定的社会地位,成了海军上校。然而,即使八年过去了,他依然没有遇到比安妮更好的,但出于嗔怒和傲慢,他试图去追求路易莎。直到莱姆事件发生后,温特沃斯才意识到心之所属。安妮冷静得体的处理,让他再次认识到安妮的果断和睿智,以及安妮在他心中的地位。安妮的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他的性格发展,可是他成熟的太慢,直至后来,路易莎与本威克订婚,他才解脱出来。之后,他立马赶到了巴思,希望能够去重新开始他错失的爱情。但是威廉·艾略特先生的殷勤,使他没有勇气对安妮重新表达爱意。直到听到安妮和哈维尔上校的谈话,他终于鼓起了勇气向安妮表白心迹,并再一次向安妮求婚。
温特沃斯这个形象在一开始是莽撞的、不成熟的,因为年轻气盛的嗔怒,险些让幸福被湮没,后来在和安妮的接触中重新认识了安妮,他才认识到了自己的意志薄弱、固执己见。可以说,安妮的品行在无形中改变了温特沃斯,促使他走向成熟。
三、威廉·沃尔特·艾略特:邪恶与虚伪
威廉·艾略特是艾略特爵士的假定继承人,一个诡计多端的人,是小说中最危险的伪君子。一开始,沃尔特爵士便设法与他接近,并且主动去登门拜访,却再三地失望。他表面上对待爵士父女彬彬有礼,实际上却在信里说“我真希望不用艾略特这个姓氏,我对这个姓氏厌恶至极。”这里展示了一个表里不一的伪君子的丑陋嘴脸。
同时,这个年轻人是一个很会为自己“打算”的人,他年轻的时候为了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娶了一位出身低微的有钱女人。从史密斯夫人的讲述中可知,艾略特对自己的妻子并没有感情。没有爱情作为基础,所以他们婚后的生活也不尽如人意,况且他从来也没有爱过妻子。随着经历的增多,威廉·艾略特对男爵的价值观发生转变,于是,他便想方設法地恢复他同沃尔特爵士的交往,对爵士父女大献殷勤,几乎每个人都对他有着极好的印象,就连拉塞尔夫人也觉得他身上综合了一切青年男子的优点。她甚至觉得他和安妮十分相配,并暗示安妮接受威廉·艾略特先生未来的求婚。
但是,安妮是一个谨慎的人,她时常觉得艾略特先生有失坦率,并且从史密斯夫人那看清楚了他的虚伪的真面目。当安妮和温特沃斯上校订婚的消息传到威廉·艾略特先生的耳中时,他感到十分震惊,却仍然想办法维护自己的利益,离开了巴思后,他设法将克莱夫人引诱到了伦敦,因为他绝不允许任何人去破坏他的继承权。
自始至终,威廉·艾略特先生都是自私自利的,他步步为营,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什么背信弃义的勾当,他都干得出来。即使是朋友的遗孀处于困境当中,他都不会出手援助。奥斯丁把这种虚伪狡诈的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是在突显女性的人格魅力。
奥斯丁在的《劝导》里面,极尽各种手法塑造男性形象,但是最为女性选择对象的男性,往往没有女性更具有光彩。女性也并不以他们为中心,小说里的女性是智慧和独立的,用行为体现了她们的主体地位,这就也透露出作者进步的女性主义观以及这个时期“‘男性优秀’神话的陨落”。
参考文献:
[1]简·奥斯丁,裘因 译.劝导[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
[2]朱虹,奥斯丁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3]周亚明.“男性优秀”神话的陨落—女性主义文化视野中的简·奥
斯丁[J].学术交流.2006.
【关键词】:爵士;伪君子;男主人公;智慧
美国评论家威尔逊说“一百多年以前,英国曾发生过几次趣味上的革命,文学的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望,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劝导》是奥斯丁最后一部作品,被称为是“天鹅临终的绝唱”。从这些评论中就可以洞见这部小说的价值,因此更值得我们去发现新意。
虽然,在内容上,依旧是乡村上的三四户人家。他们安逸的处在自己的的生活圈子里,整天聚会、喝茶、聊天。故事的发展时间脉络也很清晰,约为一年,题材也没有超越传统的爱情故事。然而,正是在如此没有令人动容的叙述中,显现出她进步的婚姻观。《劝导》最为最后一部成熟的作品,已经蕴含了某种新的因素,小说当中出现的崭新的男性形象,一方面展现了作者晚年的婚姻价值观,另一方面更加深了女性的无上智慧。
一、沃尔特·艾略特爵士:腐朽与失职
《劝导》的写作时期正值英国大变革,贵族阶级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这一重大的社会变迁也影响了奥斯丁的价值观,她在小说中隐约地透露出这一讯息。
(一)贵族的身份:
小说刚开始的时候就写到:“沃尔特·艾略特爵士,每当自己消遣时,总是捧着一本《从男爵录》,从不阅读其他任何书籍”。爵士极度在乎自己的地位,并且引以为豪。值得庆幸的是,他娶了一位善于管理的妻子,才使得开销基本上收支相等。妻子去世后,爵士无法减少开销,渐渐地便陷入债务危机中。对此,他并没有想办法改善,而是一味地隐瞒真实处境,直至事情陷入无以复加的境地。即便是这样,他却仍然希望在摆脱困境的同时,又不至于失去体面和自尊。
最终,他不得不沦落到出租象征贵族荣耀的凯林奇府,他最先考虑的,仍是不玷污名门望族的声誉。当律师推荐海军克罗夫特将军作为房客时,他心里不屑一顾,冷嘲海军这个职业。但是,当他和将军夫妇商谈后,他直率地称克罗夫特将军是最神气的海军将领。平时的人际交往中,艾略特爵士总是想方设法高对方一筹。为了满足对社会地位的要求,沃尔特爵士就千方百计地接近远亲—达尔林普尔子爵夫人及其女儿,逢人便谈起“我们劳拉巷的表亲”。读者从爵士得意洋洋的夸耀中,只看到了他们的曲意奉承、爱慕虚荣,没有半点可怜的自尊心。
(二)父亲的角色:
沃尔特·艾略特爵士并不是所谓的好父亲,正如艾略特夫人所担忧的那样。他有三个女儿,除大女颇得宠,对另外的两个女儿很少表现出父爱的温和。好在有好友拉塞尔夫人从旁对她们进行竭力的教导,与这位亲生父亲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确实也是莫大的讽刺。
作为一个男权家庭的主要人物,沃尔特爵士几乎起不到任何支配性的作用,他的父亲的威严在生活中被慢慢消解。通过克罗夫特将军之口,我们看到,艾略特除了爵士地位之外,唯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容貌了,一个活脱脱的喜好虚华的形象跃然纸上。伊莉莎白,因为长得极美,像极了沃尔特爵士,因而父女俩相处得极其融洽;至于其他两个女儿,在他眼里却是那么的无足轻重。以外貌和身份来衡量与子女的亲疏,足见沃尔特爵士的虚荣和肤浅,所以这样的父亲形同虚设,没有尽到任何父亲的职责。
二、温特沃斯上校:不成熟的男主人公
十九世纪的英国,随着贵族的衰落,一个新兴的阶级—海员在崛起,从而在社会阶梯里逐步攀升。奥斯丁的写作对象也转向了名声大噪的海员。《劝导》的男主人公就是其中的一员,温特沃斯在和安妮结识时是一个等待任命的中校,两人一见钟情,却遭到了沃尔特爵士的强烈反对,因为那时的温特沃斯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可观的财产。安妮在拉塞尔夫人的“劝导”下,主动中断二人的关系,并且认为是为了对方好。温特沃斯在受到了爱情猛烈地打击之后,总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便愤然离开。
八年后,他终于拥有了可观的财产和一定的社会地位,成了海军上校。然而,即使八年过去了,他依然没有遇到比安妮更好的,但出于嗔怒和傲慢,他试图去追求路易莎。直到莱姆事件发生后,温特沃斯才意识到心之所属。安妮冷静得体的处理,让他再次认识到安妮的果断和睿智,以及安妮在他心中的地位。安妮的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他的性格发展,可是他成熟的太慢,直至后来,路易莎与本威克订婚,他才解脱出来。之后,他立马赶到了巴思,希望能够去重新开始他错失的爱情。但是威廉·艾略特先生的殷勤,使他没有勇气对安妮重新表达爱意。直到听到安妮和哈维尔上校的谈话,他终于鼓起了勇气向安妮表白心迹,并再一次向安妮求婚。
温特沃斯这个形象在一开始是莽撞的、不成熟的,因为年轻气盛的嗔怒,险些让幸福被湮没,后来在和安妮的接触中重新认识了安妮,他才认识到了自己的意志薄弱、固执己见。可以说,安妮的品行在无形中改变了温特沃斯,促使他走向成熟。
三、威廉·沃尔特·艾略特:邪恶与虚伪
威廉·艾略特是艾略特爵士的假定继承人,一个诡计多端的人,是小说中最危险的伪君子。一开始,沃尔特爵士便设法与他接近,并且主动去登门拜访,却再三地失望。他表面上对待爵士父女彬彬有礼,实际上却在信里说“我真希望不用艾略特这个姓氏,我对这个姓氏厌恶至极。”这里展示了一个表里不一的伪君子的丑陋嘴脸。
同时,这个年轻人是一个很会为自己“打算”的人,他年轻的时候为了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娶了一位出身低微的有钱女人。从史密斯夫人的讲述中可知,艾略特对自己的妻子并没有感情。没有爱情作为基础,所以他们婚后的生活也不尽如人意,况且他从来也没有爱过妻子。随着经历的增多,威廉·艾略特对男爵的价值观发生转变,于是,他便想方設法地恢复他同沃尔特爵士的交往,对爵士父女大献殷勤,几乎每个人都对他有着极好的印象,就连拉塞尔夫人也觉得他身上综合了一切青年男子的优点。她甚至觉得他和安妮十分相配,并暗示安妮接受威廉·艾略特先生未来的求婚。
但是,安妮是一个谨慎的人,她时常觉得艾略特先生有失坦率,并且从史密斯夫人那看清楚了他的虚伪的真面目。当安妮和温特沃斯上校订婚的消息传到威廉·艾略特先生的耳中时,他感到十分震惊,却仍然想办法维护自己的利益,离开了巴思后,他设法将克莱夫人引诱到了伦敦,因为他绝不允许任何人去破坏他的继承权。
自始至终,威廉·艾略特先生都是自私自利的,他步步为营,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什么背信弃义的勾当,他都干得出来。即使是朋友的遗孀处于困境当中,他都不会出手援助。奥斯丁把这种虚伪狡诈的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是在突显女性的人格魅力。
奥斯丁在的《劝导》里面,极尽各种手法塑造男性形象,但是最为女性选择对象的男性,往往没有女性更具有光彩。女性也并不以他们为中心,小说里的女性是智慧和独立的,用行为体现了她们的主体地位,这就也透露出作者进步的女性主义观以及这个时期“‘男性优秀’神话的陨落”。
参考文献:
[1]简·奥斯丁,裘因 译.劝导[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
[2]朱虹,奥斯丁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3]周亚明.“男性优秀”神话的陨落—女性主义文化视野中的简·奥
斯丁[J].学术交流.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