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三我”视域下的沙威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68420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试以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为基础,阐述雨果小说《悲惨世界》中沙威这一人物的心路历程。在“本我”的快乐被主人公让·冉那让打破后,沙威来到了“自我”选择的分岔路口,最终在“超我”的逼迫下精神崩溃、跳河溺亡。而沙威身上所体现出的“平庸的恶”,在“三我”视域下则可解释为其潜意识中力比多(即原欲)获得满足后,“云集了各种沸腾的兴奋”,最终导致了自我人格的完全丧失。
  【关键词】:弗洛伊德;三我;沙威;平庸的恶
  《悲惨世界》是雨果最为引人入胜的几部作品之一,讲述了一个漫长时代的历史内容。雨果曾说:“但丁用诗歌创造出了一个地狱,而我试图用现实造出一个地狱。”于是,在这部描绘将近半个世纪历史的宏伟画幅中,充斥黑暗的悲惨景象:主人公冉阿让因偷一块面包身陷囹圄十九年;芳汀受生活所迫卖掉牙齿头发,做了妓女;柯赛特自幼寄人篱下忍受德纳第夫妇的折磨;爱潘妮为了一份得不到的爱情倾其生命;有志青年马吕斯不得不在一次次现实中进入黑暗……然而,一切的悲苦中我认为雨果塑造的最成功的形象却是沙威:一个“尊敬官府、仇视反叛”的沙威、一个在价值观受到强烈挑战的时刻选择自我结束生命的沙威、一个发人深省、“凶残却不下贱”的沙威。
  一、本我:“鹰犬”沙威
  “身材高大,穿一件铁灰色礼服,拿条粗棍,戴顶平顶帽”“交叉着两条胳膊,缓缓地摇着头,用下嘴唇把上嘴唇直送到鼻端,做出一种别有用意的丑态”,这便是沙威的出场,寥寥几笔便勾勒了一张盛气凌人、神色严厉的“鹰犬”面目。在他看来,偷盗、杀人,一切罪行都是反叛的不同形式,对触犯法律的人,他一概加以鄙视、疾恨和厌恶。
  “鹰犬”沙威的身上贴满了永恒的标签:法律、制度、职责、权威、规章。他用“直线式”的眼光去理解人世间的一切。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来分析,似乎有着更令人难以想象的解释,那就是沙威在这种冷漠中获得了快乐,雨果将这描写为“执迷于某一种信念的人,在纵恣暴戾时,有一种寡情而诚实的快乐。”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是分层次结构的,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三部分组成: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其中,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由性本能组成,依照“快乐原则”来满足本能需要。沙威身上的服从性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球,推动着他混沌地履行职责,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到的是无尽的快乐,是他的“原欲”能量。当沙威意识到追捕逃犯冉阿让、惩罚娼妇芳汀、一举剿灭起义党人等行为或许无法实施时,他内心无法抑制那股对快乐的渴望,不惜以毕生的精力为代价,冒着被卸职、被处死的危险,被一种来自“本我”的盲目力量推动着向前。沙威在实现快乐的同时,也将这个作品中的世界裹上了一层悲惨的浓雾。
  二、自我:“中间人”沙威
  沙威的身上所体现的人性是单一的,“他,沙威,人格化了的法律、光明和真理,他是在代表它们执行上天授予的除恶任务。”他与冉阿让、芳汀等所谓犯了罪的人并无个人恩怨,然而却对冉阿让紧追不舍、对芳汀毫不留情,完全是出于他对职业道德的坚守,这是其所信奉的人生主题,是他愿意为其倾出所有的终极信仰。
  然而,当冉阿让带着柯赛特从戈尔博老屋逃走时,沙威发现了冉阿让,但他却有所顾忌,“警察不敢犯错误”“除了上级的指示,还得加上他自己良心的指示”这短暂的犹豫间沙威犯了一系列错误,使得冉阿让得以逃脱。沙威在大革命中当了叛徒,冉阿让却用宽容的心释放了他,那一瞬间沙威目瞪口呆、惊讶不已,即使他喊叫道:“您真使我厌烦,还不如杀了我。”他却仍在离开时嘱咐冉阿让提防着自身安全。却不曾想,当天夜里他们就再次相遇,而沙威却未急于逮捕冉阿让,相反地,他为他和马吕斯提供马车,并独自离去……
  沙威曾经一度是恶的化身,心灵完全被“本我”所控制,一味追求原欲满足带来的快乐,但当“本我”的魔性慢慢褪去,“自我”开始逐渐苏醒,并通过冉阿让一系列善行的推动,沙威开始扮演“中间人”的角色。他在冉阿让的带领下一步步来到了人性的分岔路口,这是美和丑的天平,是光明和黑暗的独木桥。
  正如弗洛伊德所說:假如人格中仅有本我和自我这两个结构部分,那么人就将成为快乐主义和兽欲主义的有机体。这时的沙威正处于这样惶惑徘徊的中间状态,对于冉阿让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善行,沙威的本我和自我开始矛盾。如何解决这个折磨人的问题自然成了沙威命运的关键一笔,这时,“超我”出现在了塞纳河边,占据了沙威的意识。
  三、超我:“出轨”的沙威
  放走了多年的“老朋友”冉阿让,沙威抄最近的路到了塞纳河边,生平第一次采用了表示犹豫不决的姿势,两手放在背后,来到了一个有急流通过的水池旁。回忆着几个小时来发生的一切,沙威深受来自内心的折磨,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情绪,“在他面前他看见两条路,都是笔直的,这使他惊惶失措,因为他生平之认得一条直路。一条排斥另一条,究竟哪一条是正确的呢?”冉阿让无疑成了他精神上的负担,他的行为使得沙威被迫承认善良是存在的,并且是美好的,但沙威身上已渗入骨髓的道德观念让他为自己产生的一丝善良之心感到可耻,感到一阵“出了轨”的背叛。
  此时,在经历“本我”和“自我”的矛盾斗争后,“超我”终于站了出来。弗洛伊德认为,超我代表着道德要求,集中了所有崇高的道德观念。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高境界,它代表的是理想而不是现实,一旦超我对道德的苛求失去了限度,就显示出“严厉性甚至是暴戾性”,超出个人承受范围,走向极端。
  “他所信仰的一切都消逝了。他不愿接触的真理严酷地折磨着他。今后他得做另外一种人了。他感到一种奇特的痛苦,一种良心在除去蒙蔽后的痛苦。他感到自己空虚、无用,和过去的生活脱了节,被撤了职,毁了。权力在他思想里已经死去,他没有理由再活着。”经历着这样的煎熬,沙威企图做出挽救,他想起或许可以立刻回到武人街,把冉阿让监禁起来。但他觉得“有件东西堵着他这方面的路”,一切苦果实则都是自己酿成的。沙威别无他法,只能以死来做出抉择。而在死前,他仍用尽一切精力写下了呈给政府的工作报告。
  沙威用生命完成了从米里哀到冉阿让再到自己的感化链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看到的是上帝所发出的太阳般的温暖光芒,“人性必胜,人心不灭”,沙威的“超我”在这样的信条下毁灭了本我,毁灭了自我,和沙威的生命一起走向了天堂。
  四、结语
  幸福的人都有着相似的幸福,不幸的人却各自有各自的悲哀,沙威的身上有着与生俱来的严肃气质,他的苦难归根到底来自社会的黑暗和堕落。“平庸的恶”是犹太裔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的观点,不少人将这一观点用来形容沙威,如果运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来探求这一形容的合理之处的话,即在于:“平庸的恶”实则是一种“自我”的缺失,生活失去了现实原则的束缚,其后果无非是思想被本我或超我统治。我们看到,一开始的沙威麻木工作、拒绝思考,着迷于潜意识中力比多(即原欲)获得满足后的快乐。结尾的沙威压抑了人性中的一切本能,无法做出任何有违社会道德之事。这样严谨、精彩的人物形象塑造,或许也只能出自文豪雨果的笔下了。
  参考文献:
  [1]维克多·雨果,郑克鲁译,悲惨世界[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青闰 译,梦的解析[M],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4]段建军,西方文论[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人到中年,过去的好多事慢慢地淡忘了。但是,童年的一些事,记忆总是那么深刻,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模糊……  黑房子  小时候,我家是一个有老房子的四合院。院子的大门朝东开。院子里有上房、书房、角房。南面的房子属于我家,北面的房子属于三奶奶家。上房是两家共有的,作为库房。南书房是奶奶的卧室,也是客厅。角房是父母的卧室,也是我家的厨房。  屋子里面特别黑,墙壁是黑乎乎的,房顶是黑乎乎的,靠墙对着门有一个
期刊
【摘要】:凭借《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小说,迟子建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身份,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在简短一天的时光里,将鄂温克民族百年的兴衰娓娓道来,深入挖掘了生活在东北地区山林中的鄂温克人的生存模式、民俗文化以及宗教信仰,将读者的思绪引入那片神秘广袤的白山黑水,去感受一代代鄂温克人用爱恨情仇和生死传奇演绎出的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其中,正是作者独特的叙
期刊
【Abstract】:《Before I Go to Sleep》, a mystery thriller, was releas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on 5 September 2014. Since its first release, it has received mixed reviews from critics. This paper intends t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约翰·安德鲁斯在《帕梅拉》中担任的三个角色,指出在18世纪英国父权制社会下,作为父权制代表的父亲时时刻刻以其背后的男性权威控制着女性的言行举止,揭示在当时社会女性无法摆脱男性的权威,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  【关键词】:帕梅拉;父亲形象;父权制  18世纪的英国是父权制社会,男性一直处于中心和主宰地位,女人必须崇拜和服从。而男人的主导地位不仅体现在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所有意识
期刊
【摘要】:唐诗与唐传奇并称一代之奇,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唐朝毕竟是以诗歌作为精神生活最高形式的时代,因此“诗人气”可以说是唐传奇的底色。而“诗笔”便是唐传奇能够散发独特魅力的原因之一。在唐传奇中诗歌的嵌入是“诗笔”最常见的显性体现。本文旨在从叙事、抒情以及无形的意境渲染角度对诗歌在唐传奇中承担的功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唐诗;传奇;功用  诗文结合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一大传统艺术特色,在
期刊
错过的年华,在田间开出斑驳的幽兰花,却荒芜了轮回的春夏。我在家乡的山丘上望眼欲穿了一年年的等待,最终迎来了一场爱情盛宴的凋零。  28的年华在我们家乡已是负担累累。每年过年,父母,姐弟,都以大龄剩女的眼神投我以焦急,可总被我故作忽略的回应打发。并非是我不理解家人的压力与急切,而是在我内心深处,有一种美丽的忧伤,叫等待。  我将他定义为心中的恋人。因为他从未正式承诺过我什么。只是青梅竹马的同村长大,
期刊
【摘要】:《二十四诗品》不仅描绘了二十四种诗歌意境,而且每一品中都有关于创作技巧的谈论。此前著作多从内容上去研究其文艺美学意义,隐藏在其中的创作论却少有论述。从创作主体的修养、意境的创作、创作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论述创作主体的修养问题中“道”、“气”理论、创作意境的入思路径、重点的主体的自我修养。  【关键词】: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创作论  《二十四诗品》是“以诗论诗”的佳作,每品皆由十二句的四
期刊
【摘要】:新闻与文学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文学中会采用创造与虚构的手法,但是在新闻更注重的是事件的真实性。要求新闻写作中的文学性必须适度应用,加强对新闻真实性的重视,这样才能吸引受众更多的关注,并在心中产生共鸣。现对新闻与文学的联系、新闻文学性写作实践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新闻写作中文学性应用应注意真实性几个方面阐述,为创作出更优秀的新闻作品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新闻写作;文化性;实践  新闻不仅要
期刊
【摘要】:《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诗歌集,成书经历了很长时间,而这期间内,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繁盛,在当时的日本甚至形成了汉文学潮流。《万叶集》就诞生于汉文学在日本大兴盛行的时期,“万叶”的得名、和歌的分类和记录等都深深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内容上,《万叶集》里的和歌不仅借鉴汉诗增加了表现题材,更是通过汉诗丰富了自己的主题。  【关键词】:《万叶集》;汉文学;汉诗;影响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古老
期刊
【摘要】: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文学界为之欢欣鼓舞,许多针对莫言作品英译的研究也纷至沓来,其中美国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所译的作品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统观近些年对莫言小说英译研究的成果,向读者揭示莫言小说英译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莫言小说;英译本;研究综述  引言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可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而在此过程中,葛浩文的翻译功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