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试以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为基础,阐述雨果小说《悲惨世界》中沙威这一人物的心路历程。在“本我”的快乐被主人公让·冉那让打破后,沙威来到了“自我”选择的分岔路口,最终在“超我”的逼迫下精神崩溃、跳河溺亡。而沙威身上所体现出的“平庸的恶”,在“三我”视域下则可解释为其潜意识中力比多(即原欲)获得满足后,“云集了各种沸腾的兴奋”,最终导致了自我人格的完全丧失。
【关键词】:弗洛伊德;三我;沙威;平庸的恶
《悲惨世界》是雨果最为引人入胜的几部作品之一,讲述了一个漫长时代的历史内容。雨果曾说:“但丁用诗歌创造出了一个地狱,而我试图用现实造出一个地狱。”于是,在这部描绘将近半个世纪历史的宏伟画幅中,充斥黑暗的悲惨景象:主人公冉阿让因偷一块面包身陷囹圄十九年;芳汀受生活所迫卖掉牙齿头发,做了妓女;柯赛特自幼寄人篱下忍受德纳第夫妇的折磨;爱潘妮为了一份得不到的爱情倾其生命;有志青年马吕斯不得不在一次次现实中进入黑暗……然而,一切的悲苦中我认为雨果塑造的最成功的形象却是沙威:一个“尊敬官府、仇视反叛”的沙威、一个在价值观受到强烈挑战的时刻选择自我结束生命的沙威、一个发人深省、“凶残却不下贱”的沙威。
一、本我:“鹰犬”沙威
“身材高大,穿一件铁灰色礼服,拿条粗棍,戴顶平顶帽”“交叉着两条胳膊,缓缓地摇着头,用下嘴唇把上嘴唇直送到鼻端,做出一种别有用意的丑态”,这便是沙威的出场,寥寥几笔便勾勒了一张盛气凌人、神色严厉的“鹰犬”面目。在他看来,偷盗、杀人,一切罪行都是反叛的不同形式,对触犯法律的人,他一概加以鄙视、疾恨和厌恶。
“鹰犬”沙威的身上贴满了永恒的标签:法律、制度、职责、权威、规章。他用“直线式”的眼光去理解人世间的一切。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来分析,似乎有着更令人难以想象的解释,那就是沙威在这种冷漠中获得了快乐,雨果将这描写为“执迷于某一种信念的人,在纵恣暴戾时,有一种寡情而诚实的快乐。”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是分层次结构的,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三部分组成: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其中,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由性本能组成,依照“快乐原则”来满足本能需要。沙威身上的服从性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球,推动着他混沌地履行职责,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到的是无尽的快乐,是他的“原欲”能量。当沙威意识到追捕逃犯冉阿让、惩罚娼妇芳汀、一举剿灭起义党人等行为或许无法实施时,他内心无法抑制那股对快乐的渴望,不惜以毕生的精力为代价,冒着被卸职、被处死的危险,被一种来自“本我”的盲目力量推动着向前。沙威在实现快乐的同时,也将这个作品中的世界裹上了一层悲惨的浓雾。
二、自我:“中间人”沙威
沙威的身上所体现的人性是单一的,“他,沙威,人格化了的法律、光明和真理,他是在代表它们执行上天授予的除恶任务。”他与冉阿让、芳汀等所谓犯了罪的人并无个人恩怨,然而却对冉阿让紧追不舍、对芳汀毫不留情,完全是出于他对职业道德的坚守,这是其所信奉的人生主题,是他愿意为其倾出所有的终极信仰。
然而,当冉阿让带着柯赛特从戈尔博老屋逃走时,沙威发现了冉阿让,但他却有所顾忌,“警察不敢犯错误”“除了上级的指示,还得加上他自己良心的指示”这短暂的犹豫间沙威犯了一系列错误,使得冉阿让得以逃脱。沙威在大革命中当了叛徒,冉阿让却用宽容的心释放了他,那一瞬间沙威目瞪口呆、惊讶不已,即使他喊叫道:“您真使我厌烦,还不如杀了我。”他却仍在离开时嘱咐冉阿让提防着自身安全。却不曾想,当天夜里他们就再次相遇,而沙威却未急于逮捕冉阿让,相反地,他为他和马吕斯提供马车,并独自离去……
沙威曾经一度是恶的化身,心灵完全被“本我”所控制,一味追求原欲满足带来的快乐,但当“本我”的魔性慢慢褪去,“自我”开始逐渐苏醒,并通过冉阿让一系列善行的推动,沙威开始扮演“中间人”的角色。他在冉阿让的带领下一步步来到了人性的分岔路口,这是美和丑的天平,是光明和黑暗的独木桥。
正如弗洛伊德所說:假如人格中仅有本我和自我这两个结构部分,那么人就将成为快乐主义和兽欲主义的有机体。这时的沙威正处于这样惶惑徘徊的中间状态,对于冉阿让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善行,沙威的本我和自我开始矛盾。如何解决这个折磨人的问题自然成了沙威命运的关键一笔,这时,“超我”出现在了塞纳河边,占据了沙威的意识。
三、超我:“出轨”的沙威
放走了多年的“老朋友”冉阿让,沙威抄最近的路到了塞纳河边,生平第一次采用了表示犹豫不决的姿势,两手放在背后,来到了一个有急流通过的水池旁。回忆着几个小时来发生的一切,沙威深受来自内心的折磨,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情绪,“在他面前他看见两条路,都是笔直的,这使他惊惶失措,因为他生平之认得一条直路。一条排斥另一条,究竟哪一条是正确的呢?”冉阿让无疑成了他精神上的负担,他的行为使得沙威被迫承认善良是存在的,并且是美好的,但沙威身上已渗入骨髓的道德观念让他为自己产生的一丝善良之心感到可耻,感到一阵“出了轨”的背叛。
此时,在经历“本我”和“自我”的矛盾斗争后,“超我”终于站了出来。弗洛伊德认为,超我代表着道德要求,集中了所有崇高的道德观念。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高境界,它代表的是理想而不是现实,一旦超我对道德的苛求失去了限度,就显示出“严厉性甚至是暴戾性”,超出个人承受范围,走向极端。
“他所信仰的一切都消逝了。他不愿接触的真理严酷地折磨着他。今后他得做另外一种人了。他感到一种奇特的痛苦,一种良心在除去蒙蔽后的痛苦。他感到自己空虚、无用,和过去的生活脱了节,被撤了职,毁了。权力在他思想里已经死去,他没有理由再活着。”经历着这样的煎熬,沙威企图做出挽救,他想起或许可以立刻回到武人街,把冉阿让监禁起来。但他觉得“有件东西堵着他这方面的路”,一切苦果实则都是自己酿成的。沙威别无他法,只能以死来做出抉择。而在死前,他仍用尽一切精力写下了呈给政府的工作报告。
沙威用生命完成了从米里哀到冉阿让再到自己的感化链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看到的是上帝所发出的太阳般的温暖光芒,“人性必胜,人心不灭”,沙威的“超我”在这样的信条下毁灭了本我,毁灭了自我,和沙威的生命一起走向了天堂。
四、结语
幸福的人都有着相似的幸福,不幸的人却各自有各自的悲哀,沙威的身上有着与生俱来的严肃气质,他的苦难归根到底来自社会的黑暗和堕落。“平庸的恶”是犹太裔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的观点,不少人将这一观点用来形容沙威,如果运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来探求这一形容的合理之处的话,即在于:“平庸的恶”实则是一种“自我”的缺失,生活失去了现实原则的束缚,其后果无非是思想被本我或超我统治。我们看到,一开始的沙威麻木工作、拒绝思考,着迷于潜意识中力比多(即原欲)获得满足后的快乐。结尾的沙威压抑了人性中的一切本能,无法做出任何有违社会道德之事。这样严谨、精彩的人物形象塑造,或许也只能出自文豪雨果的笔下了。
参考文献:
[1]维克多·雨果,郑克鲁译,悲惨世界[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青闰 译,梦的解析[M],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4]段建军,西方文论[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弗洛伊德;三我;沙威;平庸的恶
《悲惨世界》是雨果最为引人入胜的几部作品之一,讲述了一个漫长时代的历史内容。雨果曾说:“但丁用诗歌创造出了一个地狱,而我试图用现实造出一个地狱。”于是,在这部描绘将近半个世纪历史的宏伟画幅中,充斥黑暗的悲惨景象:主人公冉阿让因偷一块面包身陷囹圄十九年;芳汀受生活所迫卖掉牙齿头发,做了妓女;柯赛特自幼寄人篱下忍受德纳第夫妇的折磨;爱潘妮为了一份得不到的爱情倾其生命;有志青年马吕斯不得不在一次次现实中进入黑暗……然而,一切的悲苦中我认为雨果塑造的最成功的形象却是沙威:一个“尊敬官府、仇视反叛”的沙威、一个在价值观受到强烈挑战的时刻选择自我结束生命的沙威、一个发人深省、“凶残却不下贱”的沙威。
一、本我:“鹰犬”沙威
“身材高大,穿一件铁灰色礼服,拿条粗棍,戴顶平顶帽”“交叉着两条胳膊,缓缓地摇着头,用下嘴唇把上嘴唇直送到鼻端,做出一种别有用意的丑态”,这便是沙威的出场,寥寥几笔便勾勒了一张盛气凌人、神色严厉的“鹰犬”面目。在他看来,偷盗、杀人,一切罪行都是反叛的不同形式,对触犯法律的人,他一概加以鄙视、疾恨和厌恶。
“鹰犬”沙威的身上贴满了永恒的标签:法律、制度、职责、权威、规章。他用“直线式”的眼光去理解人世间的一切。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来分析,似乎有着更令人难以想象的解释,那就是沙威在这种冷漠中获得了快乐,雨果将这描写为“执迷于某一种信念的人,在纵恣暴戾时,有一种寡情而诚实的快乐。”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是分层次结构的,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三部分组成: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其中,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由性本能组成,依照“快乐原则”来满足本能需要。沙威身上的服从性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球,推动着他混沌地履行职责,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到的是无尽的快乐,是他的“原欲”能量。当沙威意识到追捕逃犯冉阿让、惩罚娼妇芳汀、一举剿灭起义党人等行为或许无法实施时,他内心无法抑制那股对快乐的渴望,不惜以毕生的精力为代价,冒着被卸职、被处死的危险,被一种来自“本我”的盲目力量推动着向前。沙威在实现快乐的同时,也将这个作品中的世界裹上了一层悲惨的浓雾。
二、自我:“中间人”沙威
沙威的身上所体现的人性是单一的,“他,沙威,人格化了的法律、光明和真理,他是在代表它们执行上天授予的除恶任务。”他与冉阿让、芳汀等所谓犯了罪的人并无个人恩怨,然而却对冉阿让紧追不舍、对芳汀毫不留情,完全是出于他对职业道德的坚守,这是其所信奉的人生主题,是他愿意为其倾出所有的终极信仰。
然而,当冉阿让带着柯赛特从戈尔博老屋逃走时,沙威发现了冉阿让,但他却有所顾忌,“警察不敢犯错误”“除了上级的指示,还得加上他自己良心的指示”这短暂的犹豫间沙威犯了一系列错误,使得冉阿让得以逃脱。沙威在大革命中当了叛徒,冉阿让却用宽容的心释放了他,那一瞬间沙威目瞪口呆、惊讶不已,即使他喊叫道:“您真使我厌烦,还不如杀了我。”他却仍在离开时嘱咐冉阿让提防着自身安全。却不曾想,当天夜里他们就再次相遇,而沙威却未急于逮捕冉阿让,相反地,他为他和马吕斯提供马车,并独自离去……
沙威曾经一度是恶的化身,心灵完全被“本我”所控制,一味追求原欲满足带来的快乐,但当“本我”的魔性慢慢褪去,“自我”开始逐渐苏醒,并通过冉阿让一系列善行的推动,沙威开始扮演“中间人”的角色。他在冉阿让的带领下一步步来到了人性的分岔路口,这是美和丑的天平,是光明和黑暗的独木桥。
正如弗洛伊德所說:假如人格中仅有本我和自我这两个结构部分,那么人就将成为快乐主义和兽欲主义的有机体。这时的沙威正处于这样惶惑徘徊的中间状态,对于冉阿让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善行,沙威的本我和自我开始矛盾。如何解决这个折磨人的问题自然成了沙威命运的关键一笔,这时,“超我”出现在了塞纳河边,占据了沙威的意识。
三、超我:“出轨”的沙威
放走了多年的“老朋友”冉阿让,沙威抄最近的路到了塞纳河边,生平第一次采用了表示犹豫不决的姿势,两手放在背后,来到了一个有急流通过的水池旁。回忆着几个小时来发生的一切,沙威深受来自内心的折磨,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情绪,“在他面前他看见两条路,都是笔直的,这使他惊惶失措,因为他生平之认得一条直路。一条排斥另一条,究竟哪一条是正确的呢?”冉阿让无疑成了他精神上的负担,他的行为使得沙威被迫承认善良是存在的,并且是美好的,但沙威身上已渗入骨髓的道德观念让他为自己产生的一丝善良之心感到可耻,感到一阵“出了轨”的背叛。
此时,在经历“本我”和“自我”的矛盾斗争后,“超我”终于站了出来。弗洛伊德认为,超我代表着道德要求,集中了所有崇高的道德观念。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高境界,它代表的是理想而不是现实,一旦超我对道德的苛求失去了限度,就显示出“严厉性甚至是暴戾性”,超出个人承受范围,走向极端。
“他所信仰的一切都消逝了。他不愿接触的真理严酷地折磨着他。今后他得做另外一种人了。他感到一种奇特的痛苦,一种良心在除去蒙蔽后的痛苦。他感到自己空虚、无用,和过去的生活脱了节,被撤了职,毁了。权力在他思想里已经死去,他没有理由再活着。”经历着这样的煎熬,沙威企图做出挽救,他想起或许可以立刻回到武人街,把冉阿让监禁起来。但他觉得“有件东西堵着他这方面的路”,一切苦果实则都是自己酿成的。沙威别无他法,只能以死来做出抉择。而在死前,他仍用尽一切精力写下了呈给政府的工作报告。
沙威用生命完成了从米里哀到冉阿让再到自己的感化链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看到的是上帝所发出的太阳般的温暖光芒,“人性必胜,人心不灭”,沙威的“超我”在这样的信条下毁灭了本我,毁灭了自我,和沙威的生命一起走向了天堂。
四、结语
幸福的人都有着相似的幸福,不幸的人却各自有各自的悲哀,沙威的身上有着与生俱来的严肃气质,他的苦难归根到底来自社会的黑暗和堕落。“平庸的恶”是犹太裔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的观点,不少人将这一观点用来形容沙威,如果运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来探求这一形容的合理之处的话,即在于:“平庸的恶”实则是一种“自我”的缺失,生活失去了现实原则的束缚,其后果无非是思想被本我或超我统治。我们看到,一开始的沙威麻木工作、拒绝思考,着迷于潜意识中力比多(即原欲)获得满足后的快乐。结尾的沙威压抑了人性中的一切本能,无法做出任何有违社会道德之事。这样严谨、精彩的人物形象塑造,或许也只能出自文豪雨果的笔下了。
参考文献:
[1]维克多·雨果,郑克鲁译,悲惨世界[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青闰 译,梦的解析[M],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4]段建军,西方文论[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