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出发,伴着音乐穿行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a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歌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笔者发现初中生进入变声期后,因声带的变化引起歌唱时声音低沉沙哑等现象,从而导致对歌唱焦虑胆怯,自信不足。针对以上现象,坚持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用歌名设疑,引思、促辩、激趣。即以疑引思,提出问题,分析歌名类型,反映歌曲主题内容。以疑促辩,善抓关键词,敢于质疑,描述歌曲主题形象。以疑激趣,从音乐要素入手,定准感情基调,把握歌曲主题情感。
  【关键词】歌唱教学;设疑;引思;促辩;激趣
  初中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歌唱教学对学生提高素质,健康快乐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变声,变声期中声带增长,童声逐渐消失、出现音域变窄、容易跑调、声音沙哑低沉、唱高音困难等现象,导致学生对歌唱产生心理障碍,焦虑胆怯,自信心不足。具体表现在唱歌不敢发出声音,情感表达不准确,甚至出现消极抵触的现象。这与音乐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
  因此,针对以上现象,坚持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采用课堂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一个好的提问,应是指向性明确,能对教学产生促进作用,笔者认为从歌名入手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歌曲是音乐与文学两者的结合,因此它具有音乐和文学双重特性。歌名是歌曲的眼睛,是内容和形式的概括,是词曲作者智慧的结晶。歌名或反映歌曲的主要内容,或指明风格特点,或奠定感情基调等等,对学习歌曲极为重要。我们可以从歌名切入,巧妙设计问题,一开始就设下疑问,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一、以疑引思,定位歌曲内容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要有了疑问,就会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歌曲是属于标题音乐的范畴,歌曲的歌名基本表达了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初中音乐教材中,歌名的类型多种多样,有以音乐体裁为歌名的,有赞颂祖国山河的,有描写人物景象的等等,从这些类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1.以音乐体裁类为歌名的,如《青年友谊圆舞曲》、《青春舞曲》、《摇篮曲》等。《青年友谊圆舞曲》,歌名直接点名音乐体裁,老师便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这首曲子的歌名,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内容?”学生自然会说出心中想探究的问题:“什么叫圆舞曲?它的速度快吗?歌曲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出圆舞曲这种音乐体裁的?圆舞曲是舞曲的一种吗?是不是歌曲会让人产生有种想一边歌唱一边舞蹈的感觉?”老师可以将这些问题一一写在黑板上,学生围绕着圆舞曲生成的问题开始有思考的聆听歌曲。
  2.以颂歌类为歌名的,如《彩色的中国》、《我的祖国》、《我的中国心》等。《彩色的中国》,作为初中音乐唱歌课的开篇之作非常重要,教师不妨采用这样对话:“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如果你是一名作曲家,你会用怎样的音乐表达你心中的《彩色的中国》?”
  3.以人、物、地点为歌名的,如《无锡景》、《猎人合唱》、《沂蒙山小调》等。以《猎人合唱》歌名为例,可设计导语:“同学们,在你心中‘猎人’的形象是如何的?”学生畅谈后,聆听音乐,并从歌曲的速度、力度的变化展现猎人不同的形象。
  歌名紧扣歌曲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利用歌名提问,合理定位歌曲内容,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二、以疑促辩,描述歌曲主题形象
  1.善抓关键词。歌名中的关键词往往是歌曲情感的最高浓缩。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歌名中的关键词主要有“写实性”和“写意性”两种。利用关键词进行提问设计,促发学生的争辩,正确描述歌曲的主题形象。
  ①写实性
  写实性关键词的特点是一看便知歌曲的主题思想,可以通过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去判断出歌曲的主题形象。
  《一二三四歌》是七年级下册一首富有激情的军旅歌曲,歌名中“一二三四”几个数字极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同学们,请你们大声朗读这四个字‘一二三四’,生活中我们在什么场合能听到别人喊这样的口号?”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说出了多种答案,“赛龙舟时,砍树时,出操列队时……”它的作用可以统一节拍和情绪。请学生用高昂的情绪喊口号“一二三四”,并说说这样喊得理由。同学们的口号形式各样,笑声不断。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下,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设问:“歌曲中‘一二三四’的口号跟你喊的相似吗?它所描绘的主题形象是什么?”带着这样的思考聆听音乐,正确描述出歌曲中以军人为主题形象做好准备。
  又如学习歌曲《游击队歌》前,老师简介游击战。让学生不仅了解作战方式,并且知道抗日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英勇抗战这样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关键词“游击队”的理解和思考,得出结论:游击队员作战应该是非常轻巧,隐秘的一种作战方式。那你觉得《游击队歌》会从哪些方面表现出这种作战方式呢?有的学生认为应该采用较弱的力度,表现隐秘。有的学生认为要用较快的演唱速度表现游击队作战的快、准形象,并且不容易被敌人发现。同学们带着自己不同的理解聆听歌曲,在思考中聆听,在聆听后思考,理性争辩,提出自己的理解,得出正确的主题形象!
  ②写意性
  写意性是有别于写实的,它并不能直接揭示歌曲的主题内容,只有通过实际的演唱与欣赏,才能准确把握它的歌曲主题形象。
  如《歌唱美丽的家乡》,九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思维及文字的表达日趋成熟。但是这首歌曲的歌名关键词在于一个“美”字,家乡的美,美在何处,它不能凭空想象,只能是在聆听后才能将歌曲刻画的主题形象描述出来。笔者在学生聆听前利用关键词设问:“我们的家乡有山有水,贵州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它的美,美在辽阔,除了有高山、谷米、炊烟外,从音乐中你还能感受到家乡美在何处?”有的学生认为家乡的美,美在辽阔,歌曲节奏自由,速度和延长音充分体现。有的学生认为家乡的美美在神秘:一个“哎”字,用较弱的力度唱出,滑音,降记号的运用,仿佛让人置身在家乡的山顶,眺望远方,云雾缭绕,家乡的稻谷、炊烟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家乡美的神秘感!用歌名中的一个“美”的表现,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从音乐中找出自己所理解的主题形象并证明它的存在。   2.敢于质疑。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所追求的音乐提问亦是如此。教师要从单纯的追求答案的同一性转变为学生勇于思考,敢于质疑和亮出自己的观点、主见,由单一向多元过渡,尊重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正确了解歌曲所表现出的主题音乐形象。
  以《长江之歌》为例,歌名中能引起学生关注的关键词在于“长江”二字。笔者在执教时设下悬念;“你对长江了解多少?”生答:“高大、雄伟的,是我国的第一大长河!”师追问:“那你认为以长江为名的歌曲,它所描绘的主题形象应该是怎样的?”学生不约而同的说出了“雄伟壮阔的主题形象。”带着这样的答案仔细聆听音乐,“歌曲所塑造的长江形象跟你心中的理解一样吗?”大部分学生还是坚持着自己的原先的意见,认为歌词展现的正是长江奔流不息,宏伟大气的主题形象。但有少部分学生在聆听中发现了,从歌词开头“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所展现的热情奔放的音乐风格,但中段“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将一位母亲的伟大,柔美的母亲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歌曲描绘的主题形象不仅仅是长江的雄伟,还展现了作为母亲河慈爱的一面。而支持一种主题形象的学生认为,歌词中写出了母亲的伟大,更加展现了长江那种雄伟的形象。正当学生争论不休时,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并提出问题:“除了歌词,你还能在音乐找到其它证据来论证歌曲描绘出两种不同主题形象吗?”学生从演唱时力度的对比,从mf-mp的变化,验证了他们的观点。这样的质疑和争辩,学生在不断思考中不断聆听,熟悉歌曲的旋律。辩中现主见,辩中明是非,辩中见能力,从而激发了唱歌的兴趣,为有感情歌唱奠定最坚实的一步。
  三、以疑激趣,把握歌曲主题情感
  情由心生,没有感情的歌唱,纵有高超的演唱技巧,歌声依旧显得苍白无力。针对歌名的设问,应抓住其音乐性,关注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歌曲中对主题情感的表达所起的作用,用音乐表达,以音乐相伴,层层深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带唱,把握歌曲主题情感。
  (1)曲调,是指音乐的首要要素。是歌唱性的、能够表达一定乐思的或主要的旋律的统称。曲调有两个基本要素,即旋律线(或称音高线)和节奏。
  七年级下册的江苏民歌《无锡景》,教师可在聆听前设计导语:“无锡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历来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到访游览,一曲江苏民歌《无锡景》将江南风韵表现的淋漓尽致,请从歌曲的曲调中寻找出江南的韵味。”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歌曲的旋律线和节奏两方面去聆听思考。全曲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大跳音程的旋律线和较为密集的节奏型,无不描绘出江南水乡小桥流水般细腻的情感,从歌曲的曲调,明确了学生在歌唱时要把握抒情、柔美的音乐风格。
  (2)力度,是指曲谱的高低强弱,也指物理概念中的力量强度。通过力度变化产生的音响可以表达热情奔放的情感,也可以温柔倾诉的。掌握歌曲中的力度变化,对情感的表达及风格的掌握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执教九年级教唱课《念故乡》时,利用歌名“念故乡”三字,抓住歌曲的力度变化,笔者采用以“三念故乡”为情感路线,设计以下三个问题:“在‘一念故乡’中,歌曲是用怎样的力度变化表现”?抓住A段力度< >变化,表现作者内心涌动着一阵阵在外思念家乡的情绪,无法平静。“在‘二念故乡’中,歌曲的情绪有何变化”?B段力度由mp到mf的对比变化,表达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感愈发强烈。“在‘三念故乡’中,歌曲是否用最强的力度作为结尾将思念之情推向最高潮”?音乐由p-f-p似乎蕴含着他乡的孤客重返故乡的渴望,但由不能实现的情感。通过多遍的聆听及对“三念故乡”力度变化的思考,让学生在演唱时可以将情感及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3)速度,是指音乐进行中节拍的快慢程度。在学唱一首歌曲前,准确掌握它的速度是十分重要的。歌曲采用何种速度跟它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情感是息息相关的。
  ①快速,一般表现激动、欢快的音乐情绪。九年级下册《保卫黄河》就是以较快的演唱速度来表达人们对保卫黄河的决心。老师提问:“当日本侵略者的一把把军刀刺向祖国大地的心脏时,我们要以怎样的速度来保卫我们的家乡,保卫我们的黄河”?此时学生回答的“快速”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演唱速度的表示,更是一种坚定的信念表达和情感的体现。
  ②中速,一般表现平和、抒情的音乐情绪。用中速演唱,这是我们初中音乐教材中大部分歌曲采用的速度,如八年级下册《摇篮曲》通过曲名我们就可以明确它的演唱速度。在课堂的一开始老师就可就歌名直接提问:“同学们觉得用怎样的演唱速度表现‘摇篮曲’的音乐主题呢”?
  ③慢速,一般表现较为沉重的音乐情绪。在初中音乐教材中,教唱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到用慢速演唱的歌曲。而延伸到欣赏课中,《葬礼进行曲》、《伏尔加船夫曲》等作品都用慢速表现音乐主题形象。
  打开一首歌曲,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歌名,透过这扇“天窗”,学生可以居高临下去领悟歌曲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对歌名进行设疑,抓住歌名中所蕴含的信息进行有效提问,既可以调节音乐课堂气氛,促进思考,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主动地参与音乐课堂。初中三年的歌曲教学只是学习歌唱的一部分,但笔者希望它能成为培养学生终身歌唱的一个缩影。带着问题出发,让歌唱美感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贝森赫兹.《教师怎样提问才有效——课堂提问的艺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版
  [2]杨丽苏.《新课程音乐教学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
  [3]教育部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
  [4]胡庆芳,孙祺斌,李爱军,刘文艳.《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版
其他文献
【摘 要】常见的心理行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和行为方式,是教育活动中重要的实施、研究内容。本文以中职生心理抑郁案例为视角,分析了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然后从行为干预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行为;心理干预;策略  一、案例呈现  【案例1】当幸福来敲门  S同学自小与爷爷奶奶长大,父母亲一直在江苏某开发区开超市,一年回一趟家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中,究竟组织学生练什么、怎么练,其中学问颇多。在此且不说依照新课标要求如何安排训练的具体内容,仅以阅读教学为例,谈一谈怎样实施适度的训练。  【关键词】语文教学;训练;贵  一、掌握适中的训练速度  一节课45分钟,教师必须十分注意在这有效的时间内准确而迅速地传递知识信息,灵活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努力把课上得丰满充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意适当的速度和节奏。如有计划地训
期刊
【摘 要】听力,是获得可理解性输入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外语学习者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指标。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场独立——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各有其优劣,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日常的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逐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  认知心理学认为听力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应在学生感兴趣的语境中,提供让学生接触、理解、体验、和归纳的教学素材,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在语境中操练,然后再适当进行自主归纳和总结,最后检测并拓展。学生通过参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逐个解决问题和完成预设任务,最后圆满达成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有效性;策略  多年来许多教育家研究过多种语法教学法,比如行为主义语法教学、交际型语法教学、任务型语
期刊
【摘 要】中学历史教学是一门底蕴深厚、思辨严谨、启迪思索,培养人格的学科。它承载着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历史意识重要的使命。作为中学教师,应该立足课堂,通过教学,逐步深化地去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历史素养;课堂教学;潜移默化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01版)明确提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那什么是历史素养呢?我比较赞
期刊
历史学科在中等教育中往往处于“副科”的尴尬境地,学校不重视,课时安排不足,任课教师层次不齐,认识文字图片就可以称之为“学习历史、懂历史”,课堂教学照本宣科,以知识罗列为主,历史作业多是抄抄写写,历史学业测评多以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低层考察为主。从调查中呈现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较低,教师研究人数少和研究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历史学科的情境性、思想性、深刻性、体验性、研究性被剥离在中等教学之外,丧失了学科
期刊
【摘 要】教育本身是建立在情感渲染的基础背景下进行的一种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形式,在情感的渲染下,促动学生对学习活动兴趣,对教师的好感。从而萌发一种由内而外的学习动力,以此促使学习效率的优化。美术课程是一门欣赏美、表达美、传递美的艺术课程,在这门艺术课程中,更需要情感的渗透和践行。  【关键词】情感;感悟;欣赏;美术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和体验,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美术教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学校体育中重视体育教学,通过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初中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学好技术要领,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教学;教学手段;教学效果  一、引言  新课标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
期刊
【摘 要】时代在进步,教学在发展,核心素养已成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内涵。本文作者认为: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只有注重创新教学的革新,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师生互动;注重实践;求异思维;创新能力;思想品德;核心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靓点,正如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蒸蒸日上的新阶段,但对学生的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学应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举办竞技比赛,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拼搏奋斗的体育精神。  【关键词】新时期;中学体育;时代特点;教育探讨  中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拼搏进取、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学校应多举办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学校每年应至少举行一次全校性的运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