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慈善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慈善活动中培养出的慈善观念,慈善意识的原生模式是一个民族对于慈善的最根本的思考习惯。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许多慈善方面的问题,慈善事业的发展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公民的慈善意识也会随之做出较大的转变,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公民慈善意识原生模式的解读,提出了其在历史条件下转型的必然原因。
【关键词】
慈善;慈善意识;转型
1 慈善及慈善意识
1.1 对慈善的理解
从字面上讲,《辞源》注释为“仁慈善良”。《现代汉语辞典》解释为“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因此,慈善一词最早的含义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是对人的优良品行的高度评价,大致意思都是行善积德,扶贫助残,救死扶伤,乐善好施。
1.2 什么是慈善意识
慈善意识就是个体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或事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各种观念形态的总和,是反映人们对“类”的认识程度和认识水平,并最终借助于同情心表现出来。笔者认为,慈善意识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对于这种“同情心”的共同认识,是在道德层面引导公众对慈善基本的是非判断和内在反应。
2 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产生及发展
2.1 儒家文化慈善意识的产生的影响
孔子的“仁”思想,一方面通过“仁爱”表现为孔子所提倡的血缘关系在慈善中的源泉。其认为“爱”须从“亲亲”开始,由亲及疏,因此就有“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学而》)另一方面,向上层统治阶级传递“仁政”思想,具体是要施民济众执行正常的伦理秩序,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这些思想对我国慈善意识的发展影响很大,人们对“亲”的关心程度使得慈善开始趋于一种对和自己有亲缘关系的人的帮助。
除了儒家文化对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原生模式影响之外,道家、法家等思想文化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其表现出的有关慈善的原生思想都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从而稳定天下。
统治阶级仅从“仁政”的角度践行道德上的义务,希望实现涉及人民的慈善政策,然而这些在资源匮乏、社会机构不完善、人权观念尚未萌芽的状态下大都不可能实现。因此,遵循孔子的“仁爱”思想,慈善救济仍然要放在以家庭为重心的方式中去解决,依靠家庭伦理关系、血缘关系。
2.2 宗教对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影响宗教与中国现代慈善转型
以佛教为例,其慈悲、修善的思想,并提倡因缘学说,教化信众报众生之恩。《大智度论》指出:“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这就要求人们树立慈悲的观念,对贫困、受灾者施以援手。由于佛教在中国广泛的普及,在客观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众多文化遗产都是以佛教文化的形式出现的,许多思想成为中国人的普世价值。
基督教《圣经》中有“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的说法,这种负罪感的教化促成的基督文明,推动富人们积极地参与捐赠。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则认为,富人出钱救济穷人不是慈善,而是尽一份社会责任,社会稳定了,对自己也有利。
宗教与我国公民的慈善意识的联系是紧密且多方面的。然而,由于中国原生态的慈善意识的主导作用,慈善意识更多的伴随着血缘等特殊性的存在,这是与其他国家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区别。
3 现阶段慈善意识的转型必然趋势
3.1 社会转型引起各方面的转型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改革目标”。随着民间慈善组织的快速发展,慈善理念和慈善精神逐渐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内涵。“第三种力量”成为促进慈善意识的转型和慈善事业改革的执行推动力。慈善公益事业也成为消除分配不公、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团结的辅助方式及手段。
3.2 慈善意识的转型是慈善事业发展的结果
第一,慈善事业发展相对缓慢。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根据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慈善组织在调节收入差距中扮演了第三次分配的角色。据中华慈善总会2004年统计,中国慈善机构获得捐助总额约为50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中国2004年GDP的0.05%,而美国为2.17%,加拿大为0.77%,英国为0.88%。
第二,慈善事业的提速发展。汶川地震后,中国众多企业参与慈善持续升温,慈善非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大量增长,整个慈善展现出一种平民的色彩。加之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于慈善事业的支持和参与日益深入,慈善事业越来越成为解决各类社会问题的一种中坚力量。
3.3 当今慈善面对的问题使慈善意识转型的要求
第一,加强慈善意识的培养,促进慈善事业成熟。《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总额约为845亿元人民币,总量较2010年相比下降18.1%;2012年约817亿元,占我国GDP的0.16%,人均捐款60.4元。总量较2011年相比下降3.31%。培养公民良好的慈善意识,是慈善捐助常态化,慈善捐助同国家发展共同进步的根本。
第二,加快慈善信息的公开,维护慈善事业稳定。研究慈善问题的专家提出,公众关注的慈善信息,诸如慈善机构负责人及团队背景、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办公行政成本比例等将成为今后慈善稳定发展的保证。而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显示,完全不披露和仅少量披露此类信息的慈善组织比例高达75%。
【参考文献】
[1]罗竖元,李萍.目前我国公众慈善意识淡薄的社会学分析.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1)
[2]樊鑫.中国古代慈善观念与慈善事业发展,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2月第2期
[3]王振耀.世界文化宗教——兼论慈悲、宽容、专业奉献及养成教育的价值.宗教慈善专家论谈,2012(1)
[4]董艳娟.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新视角.经济观察,2005年第11期
[5]叶婷.中国式慈善:离“透明”有多远.宁波经济,2011.09
【作者简介】
田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读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慈善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慈善活动中培养出的慈善观念,慈善意识的原生模式是一个民族对于慈善的最根本的思考习惯。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许多慈善方面的问题,慈善事业的发展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公民的慈善意识也会随之做出较大的转变,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公民慈善意识原生模式的解读,提出了其在历史条件下转型的必然原因。
【关键词】
慈善;慈善意识;转型
1 慈善及慈善意识
1.1 对慈善的理解
从字面上讲,《辞源》注释为“仁慈善良”。《现代汉语辞典》解释为“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因此,慈善一词最早的含义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是对人的优良品行的高度评价,大致意思都是行善积德,扶贫助残,救死扶伤,乐善好施。
1.2 什么是慈善意识
慈善意识就是个体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或事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各种观念形态的总和,是反映人们对“类”的认识程度和认识水平,并最终借助于同情心表现出来。笔者认为,慈善意识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对于这种“同情心”的共同认识,是在道德层面引导公众对慈善基本的是非判断和内在反应。
2 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产生及发展
2.1 儒家文化慈善意识的产生的影响
孔子的“仁”思想,一方面通过“仁爱”表现为孔子所提倡的血缘关系在慈善中的源泉。其认为“爱”须从“亲亲”开始,由亲及疏,因此就有“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学而》)另一方面,向上层统治阶级传递“仁政”思想,具体是要施民济众执行正常的伦理秩序,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这些思想对我国慈善意识的发展影响很大,人们对“亲”的关心程度使得慈善开始趋于一种对和自己有亲缘关系的人的帮助。
除了儒家文化对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原生模式影响之外,道家、法家等思想文化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其表现出的有关慈善的原生思想都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从而稳定天下。
统治阶级仅从“仁政”的角度践行道德上的义务,希望实现涉及人民的慈善政策,然而这些在资源匮乏、社会机构不完善、人权观念尚未萌芽的状态下大都不可能实现。因此,遵循孔子的“仁爱”思想,慈善救济仍然要放在以家庭为重心的方式中去解决,依靠家庭伦理关系、血缘关系。
2.2 宗教对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影响宗教与中国现代慈善转型
以佛教为例,其慈悲、修善的思想,并提倡因缘学说,教化信众报众生之恩。《大智度论》指出:“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这就要求人们树立慈悲的观念,对贫困、受灾者施以援手。由于佛教在中国广泛的普及,在客观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众多文化遗产都是以佛教文化的形式出现的,许多思想成为中国人的普世价值。
基督教《圣经》中有“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的说法,这种负罪感的教化促成的基督文明,推动富人们积极地参与捐赠。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则认为,富人出钱救济穷人不是慈善,而是尽一份社会责任,社会稳定了,对自己也有利。
宗教与我国公民的慈善意识的联系是紧密且多方面的。然而,由于中国原生态的慈善意识的主导作用,慈善意识更多的伴随着血缘等特殊性的存在,这是与其他国家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区别。
3 现阶段慈善意识的转型必然趋势
3.1 社会转型引起各方面的转型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改革目标”。随着民间慈善组织的快速发展,慈善理念和慈善精神逐渐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内涵。“第三种力量”成为促进慈善意识的转型和慈善事业改革的执行推动力。慈善公益事业也成为消除分配不公、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团结的辅助方式及手段。
3.2 慈善意识的转型是慈善事业发展的结果
第一,慈善事业发展相对缓慢。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根据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慈善组织在调节收入差距中扮演了第三次分配的角色。据中华慈善总会2004年统计,中国慈善机构获得捐助总额约为50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中国2004年GDP的0.05%,而美国为2.17%,加拿大为0.77%,英国为0.88%。
第二,慈善事业的提速发展。汶川地震后,中国众多企业参与慈善持续升温,慈善非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大量增长,整个慈善展现出一种平民的色彩。加之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于慈善事业的支持和参与日益深入,慈善事业越来越成为解决各类社会问题的一种中坚力量。
3.3 当今慈善面对的问题使慈善意识转型的要求
第一,加强慈善意识的培养,促进慈善事业成熟。《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总额约为845亿元人民币,总量较2010年相比下降18.1%;2012年约817亿元,占我国GDP的0.16%,人均捐款60.4元。总量较2011年相比下降3.31%。培养公民良好的慈善意识,是慈善捐助常态化,慈善捐助同国家发展共同进步的根本。
第二,加快慈善信息的公开,维护慈善事业稳定。研究慈善问题的专家提出,公众关注的慈善信息,诸如慈善机构负责人及团队背景、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办公行政成本比例等将成为今后慈善稳定发展的保证。而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显示,完全不披露和仅少量披露此类信息的慈善组织比例高达75%。
【参考文献】
[1]罗竖元,李萍.目前我国公众慈善意识淡薄的社会学分析.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1)
[2]樊鑫.中国古代慈善观念与慈善事业发展,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2月第2期
[3]王振耀.世界文化宗教——兼论慈悲、宽容、专业奉献及养成教育的价值.宗教慈善专家论谈,2012(1)
[4]董艳娟.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新视角.经济观察,2005年第11期
[5]叶婷.中国式慈善:离“透明”有多远.宁波经济,2011.09
【作者简介】
田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读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