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07403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年的发现》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金色童年”中的《爱动脑筋的帕斯卡》
  【单元课时安排】
  10-12课时
  【单元学习目标】
  1.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4.丰富语言积累。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运用“题目扩充法”和“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运用边默读边圈画关键词句的方法,理清发现过程,感悟人物特点。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课题
  1.以介绍费奥多罗夫的资料导入,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提取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二、初步感知,把握内容
  1.带着疑问朗读课文,初步圈画、标记问题答案。
  2.学生自由朗读。
  3.交流问题答案,师巧妙板书在相应位置。(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做准备)
  4.结合板书,同桌之间练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5.总结方法:先围绕课题质疑,然后读文获取答案,再把答案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叫“题目扩展法”。
  6.交流其他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边出示文章的三部分内容,边总结:先把长长的文章分成三部分,再把每部分的内容加起来,这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叫“段意合并法”。
  三、细读感悟,习得方法
  1.研讨第二部分(3-13自然段):作者是如何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的?
  2.运用边默读边勾画关键词句的方法,细读感悟。
  3.评价费奥多罗夫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并说明理由。
  4.总结方法:边默读边圈画关键词句,既能把内容读懂,还能把人物读活。可以用学生的姓名为这种读书方法命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以致用,拓展阅读
  1.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学“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爱动脑筋的帕斯卡》。
  (1)围绕课题质疑,练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边默读边圈画关键词句,解答问题。
  2.交流自己的发现,运用关键词,大致介绍发现的经过。
  五、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1.目标清晰,一课一得。
  本节课紧扣教材文章《童年的发现》和丛书文章《爱动脑筋的帕斯卡》中共同的阅读能力训练点——“抓住主人公具体做法的关键词句,理清发现过程,感悟人物品质”组织教学,通过“1+X+Y”的模式将该训练点落到实处:“1”是精读感悟,习得方法;“X”是得法用法,拓展阅读;“Y”是举一反三,用法表达。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梯次训练水到渠成。
  2.以生为本,自然渗透。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从对课题的质疑到文章内容的把握,再到阅读方法的归纳运用,以及最后的作业布置,均体现了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的理念。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感受不是“老师教给了我什么”,而是“我自己学会了什么”。
  3.紧遵课标和学情组织教学。
  设计教学时,我更加侧重于依据学情及教材特点,制订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为“理清发现过程,感悟人物品质”,采取的教学方法为“抓重点词句”。但依据课标,“抓关键词句体会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是中年段的训练重点,高年段要着重训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因此教学中在进行拓展阅读时,继续运用课题质疑法,提出问题,概括文章内容,运用方法,解决问题,既落实了课标对高段阅读的要求,又进行了复习中段能力的训练。
其他文献
荀子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善于借物,电教媒体就是我们值得一借的“宝物”。电教媒体利用声、光、影、像等手段制成的课件,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表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接受信息,扩大知识面,增强感染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课文之间不可替代的桥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开发学生写作潜能……
期刊
众所周知,飞天是中国佛家文化中最为大胆的想象,而莫高窟中成百上千的飞天更是众人称奇的瑰寶。许多艺术作品,舞蹈、绘画、音乐,甚至建筑对人影响至深。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举成名的《千手观音》更是让全球的观众领略了敦煌壁画的精气神。苏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中的《莫高窟》一文以排比的句式、工整的四字词语细腻描摹刻画了其中最具特色的五种姿态的仙子: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
期刊
翻开苏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本,一篇篇优美生动的文字,一幅幅充满童趣的插图,无不让人流连其间。特别是《沉香救母》,用两课的篇幅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实属少见。这个故事源自《宝莲灯》,其实,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之前,已经耳熟能详,甚至能把故事中其他的情节和人物讲得头头是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去梳理故事情节或是借助媒体教学,课堂气氛肯定会热闹活跃,但是,似乎显得冗长而缺乏实在感。如何让孩子们从熟知的故事中学出新
期刊
近期观摩学习名师名课视频录像,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课堂上,“自由”“奔放”“竞发”成为新的标签,一张张愉悦的笑脸、一只只高举的小手可以感受到与我们日常构建的课堂明显不同,张扬中不失和谐。如何做到这样呢?笔者在学习中、实践中,试着作了一番梳理,暂以日前自己刚刚执教的《花瓣飘香》为例,作如下思考。  一、摆脱桎梏,从“封闭文本”到“资源开放”  【片段一】  师:同学们,在这百花盛开的春天里,你最喜欢什么
期刊
《普罗米修斯盗火》是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的一篇课文,它改编自古希腊神话,浓缩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主要情节,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痛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智慧,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课文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体现了古希腊神话善于塑造英雄人物的特点。为了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普罗米修斯这个神的形象,我做到了以
期刊
语文教学必须在课堂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各个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语文课堂里驰骋。学生的学习过程才是课堂焦点,由教师的“教”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主,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下面就以陆燕华老师执教《钱学森》为例,谈谈这堂课中陆老师如何告别烦琐的内容问答与分析,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对字词句篇的学习探索。  一、以学定教,取舍得当  课堂伊始,陆老师检查学生
期刊
叶圣陶很早就提出:“要让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这里的“自能”是指让学生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要想建设自能高效的课堂,巧用学习小组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下面我以我所教学的《口语交际:介绍世界名城》一课为例,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巧用学习小组,使之为构建“自能”课堂服务的。  一、启动:用好组长这只“领头雁”  《口语交际:介绍世界名城》活动以同单元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为引子,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
期刊
“语文天生美丽。”语文课应该是所有课程中最有吸引力的——有那么多優美的诗文可以读,有那么多动人的故事可以听,有那么优美的文字可以去写,但遗憾的是,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出了那么多问题呢?课堂上学生昏昏欲睡,面对名篇也味同嚼蜡;教师苦口婆心,拿着课本,拿着卷子,从基础知识字词句的用法,再到语段内涵、文章的外延意义,恨不得把整篇文章都嚼碎了喂给学生。课堂上语文教师那望着学生期许的眼神,似乎是在问
期刊
【教学内容】  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彩那天》《万年牢》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贵之以诚”中的《两个馒头和一颗高贵的心》《诚实的果实》  【学习目标】  1.默读四篇文章,运用要素串联法概括故事内容,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结合思维导图,交流阅读所得。  2.仿写颁奖词,注重表达中的语言美。  3.激发学生诚恳待人、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学习过程】  一、主题导入  1.每日一字。板
期刊
薛法根老师说:“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而听、说、读、写能力必然是在相应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相应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呢?薛法根老师执教的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八次》给了我一点启示。  一、听故事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耳朵是用来做什么的?  生:听。  师:仔细听老师讲故事。  (师讲故事:一只蜘蛛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