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古筝艺术音乐思潮研究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12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当代古筝音乐文艺思潮发展迅速,形式多样,一批批优秀的古筝演奏家、作曲家深受马克思文艺理论精髓的影响,创作了很多具有时代特征、反映人们物质生活的新作品,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之时,古筝艺术已然成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本文将以马克思文艺理论为基础,对中国当代古筝艺术音乐思潮进行论述。
  关键词:古筝艺术   音乐思潮   马克思文艺理论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9-0001-03
   古筝音乐艺术思潮不断变化发展,不同的古筝音乐反映着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文艺审美导向和音乐思潮趋势。对于中国当代古筝艺术的音乐思潮研究,要从古筝音乐思潮的理论概念、马克思文艺理论对古筝艺术音乐思潮的指导作用,以及古筝艺术音乐思潮所产生的重大文艺价值和文艺导向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力求全面精准的阐释中国当代古筝艺术音乐思潮的脉络结构。
  一、古筝音乐思潮概述
   (一)古筝艺术音乐思潮概念
   在古筝艺术阶段性发展过程中,对古筝筝曲创作、古筝形制创新、古筝艺术导向等方面具有引领和重要影响作用的思想潮流,被称作是“古筝艺术音乐思潮”。“古筝艺术音乐思潮”隶属于文艺思潮的大范畴中,是文艺思潮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艺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有着重要地位。
   (二)古筝艺术音乐思潮构成要素
   古筝艺术音乐思潮反映着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实践意识和理论意识结合的产物,从古筝音乐思潮的发展来看,其构成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历史背景、风土人情,地域风貌、群众审美导向(思想运动)、筝曲创作。
   1.历史背景
   从历史资料来看,古筝早期流传盛行于民间,是平民消遣娱乐打发时间的主要乐器,《战国策·齐策》中曾写道:“临淄甚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由此可见,古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广泛的流行于民间。到了唐代,宫廷礼乐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古筝丰富的旋律和极具表现力的演奏被广泛应用于唐代宫廷礼乐中。在宋朝,古筝思潮也流行较广,文献中随处可见“本朝十三弦筝,然非雅部乐也。”这样描述古筝的词句。清代时期随着闭关锁国政策的逐步瓦解,西方外来音乐思潮的传入,筝乐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不仅仅只局限于传统五声调式,清代的14弦筝开始使用七声音阶的定弦方式,筝曲演奏也从宫廷合奏曲中脱胎出來,形成旋律更加丰富多样的独奏曲目。
   2.风土人情,地域风貌
   古筝音乐艺术思潮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流传到全国各地,受到不同地区风土人情、地域风貌的影响,古筝音乐艺术思潮融入到了各地的地方音乐当中,古筝音乐思潮凝聚了各地古筝音乐家们的智慧,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演奏流派。大致可分成南北两大派。南方筝派则以潮州筝派、客家筝派、浙江筝派为主;北方筝派则以陕西筝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为主。
   3.群众审美思想导向
   群众审美导向是古筝音乐思潮的催化剂,古筝音乐思潮必须得到群众的肯定、社会的认可,从而才能在社会上得以传播并转化为人们所喜爱的音乐形式,这就是古筝音乐思潮中群众审美导向所产生的社会共鸣性。正如梁启超所说:“凡时代思潮,无不由‘继续的群众运动’而成”。在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众对外来音乐思潮的内化所体现出来的形式就是接受。但是这种内在的接受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本体的原有知识储备,各个筝派都融入了当地的音乐特有元素,在当地地方音乐背景下,形成的更具特色的古筝艺术思潮。如果主体缺乏这种自觉力或是没有其本身的知识背景,那么很难能实现有价值的内化。除了形式的内化,音乐思潮也需要情感方面的内化,形式的内化是为了从理论来调动广大群众的情感,从而产生极大的共鸣性,成为具有社会价值的古筝艺术音乐思潮。综上所述,群众的审美导向对古筝艺术音乐思潮有极大的影响,不光是形成的理论,更多是融入了群众审美意识和主观情感的,古筝艺术音乐思潮是理论与情感导向相互交融的一体思想潮流。
   4.筝曲创作
   古筝艺术音乐思潮与其他思潮最大的区别在于,古筝艺术思潮所表达的观点是通过筝曲作品和表演体现的,不像其它观点那样可以直接用文字语言进行阐释。古筝艺术把中规中矩的理论观点转化为表现力极强的表演形式,通过演奏作品,感化欣赏者并传达一定的内涵。普列汉诺夫所说:“ 一件艺术品,不论使用的手段是形象或声音,总是对我们的直观发生作用,而不是对我们的逻辑能力发生作用”。筝曲作品具有极强的直观性,这种直观性作用于欣赏者的各种情感,与人们的社会意识相结合,即古筝音乐欣赏的审美意识中,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互交融在一起。
   例如浙江筝派创作筝曲《林冲夜奔》,该筝曲本是小说《水浒传》中的精彩篇章,古筝杰出的艺术家陆修棠、王巽之先生以昆曲《宝剑记·夜奔》一折为创作动机题材,同时运用【新水令】的曲牌旋律特点,进行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改编发展而来的。该筝曲作品一经问世,就深受人们喜爱,曾以多种艺术表演形式进行演绎。《林冲夜奔》这首作品描述的是八万禁军教头林冲受到奸人所害,在经过痛苦的心理压抑挣扎、思想矛盾斗争、愤懑抱怨、困惑无助等戏剧性情感冲突变化后,毅然决然连夜奔向梁山的情景。
   又如筝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这首筝曲改编自同名琵琶协奏曲,具有浓郁的蒙古族歌舞旋律,欢快而明朗,有极大的感染力。乐曲根据发生在内蒙古草原的放牧小姑娘龙梅、玉荣姐妹为保护国家的羊群与暴风雪英勇斗争的真实事例为题材创作改编而成,展现了小姐妹俩在国家集体财产受到威胁时,不顾个人生命安全勇于与暴风雪进行搏斗,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克服困难的高尚品质。    再如多声弦制筝曲《红水河狂想》,该曲是由七声音阶旋律与无声音阶旋律组合而成的,同时为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广西壮族红水河独特的地理风貌和自然风光,作曲者李萌教授又加入了大提琴和贝斯两件低音乐器,把自己对广西红水河的喜爱和迷恋融入到曲子中。《红水河狂想》这首乐曲形象的描绘了广西壮族红水河多险峻峡谷险滩、多蜿蜒湍急的水流以及岸边红土覆盖水色浓褐汹涌的难忘场景。
   古筝艺术音乐思潮的各个组成部分密不可分,古筝音乐思潮是中国传统文艺思潮的核心体现,是文艺思潮的基础组成部分,这种思潮反映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是学者研究马克思文艺理论必不可缺的考察对象之一。
  二、古筝艺术音乐思潮如何借鉴马克思文艺理论
   随着国家不断的繁荣发展、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日益安康以及各种政策方针实施,中国的文艺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而古筝音乐艺术作为我国文艺事业重要组成范畴的一部分,在保留自身优点的同时,不断学习借鉴国外音乐的优秀成分,在国内重视文艺事业的有利形势下,中国当代的古筝音乐艺术思潮不断变化发展。然而,纵观整个国际环境,中国的音乐思潮并不位居核心地位,这就要求学者们不断深入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国化以及中国音乐思潮对象化。
   要想全面落实以上两点,首先必须做到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经典理论中关于音乐方面的论述,深入学习并领悟这些经典理论其中的精髓,用马列主义哲学思想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去解读中国古筝音乐思潮,明确古筝艺术音乐思潮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其次,中国古筝音乐艺术的独特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与马克思文艺理论相结合,更直观的表达马克思文艺理论观对中国古筝音乐思潮的理论结构,梳理了马克思文艺理论观在不同时期对古筝音乐思潮的影响。
   最后,坚持以“实事求是”“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为标准原则,将中国古筝音乐思潮和马克思文艺中国化放在同等环境中,提倡科学发展,体现科学内涵,弘扬各阶段的理论成果,发扬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不同的古筝音乐反映着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文艺审美导向和音乐思潮趋势。对于中国当代古筝艺术的音乐思潮研究,要从古筝音乐思潮的理论概念、马克思文艺理论对古筝艺术音乐思潮的指导作用,以及古筝艺术音乐思潮所产生的重大文艺价值和文艺导向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力求全面精准的阐释中国当代古筝艺术音乐思潮的脉络结构。
  三、中国当代古筝音乐体现的马克思文艺理论
   (一)理论指导实践
   马克思文艺理论中的文艺思想是古筝音乐发展的创新性指导思想,马克思哲学极具改造世界的实践性思想主张,当代中国古筝音乐乃至整个中国文艺学都必须以马克思文艺理论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中国古筝届一批批优秀的作曲家、演奏家受到马克思文艺思潮的影响,创作了很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民族精神的优秀古筝作品。中国当代音乐家们都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深化学习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理论思潮,并以此作为中国文艺发展的指导思想,创作了许多杰出的文艺作品。中国当代作曲家王建民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作品创作,王建民教授从事作曲专业以来,谱写大量民族器乐作品。王教授将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与中国独有的民族特色相结合,创作了众多极具中国民族风味的现代作品,如古筝曲《西域随想》《幻想曲》,二胡曲《第一二胡狂想曲》《天山风情》等等。这些众多作品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改造音乐的思想主张。王建民教授的这些带有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又运用西方作曲技术的作品,不仅深受中国音乐學者们的喜爱,而且也倍受西方音乐家们的认可。这些作品在全国各类民族器乐大赛中多次被指定为参赛必选曲目,其中很多作品还被中国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日本爱乐交响乐团等在国内外音乐会及音乐艺术节上演奏。
  (二)实践产生新的理论思潮
   中国古筝音乐的实践必须是建立族音乐理论和西方音乐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的,在对一些新筝曲的创新上,应本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原则,立足本民族的音乐元素特色,将我国民族音乐风格传播到国外。在古筝弹奏技巧上,借鉴西方演奏的特点固然重要,但也应把握好平衡点,创新的同时也要努力传承发扬传统的古筝演奏技法。这样中国当代古筝艺术音乐思潮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文艺思想的进一步体现。
   当今世界发展之迅速,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的引入,对中国音乐的研究发展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从多个视角和多个层次促进了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中国的音乐事业,尤其是极具中国传统元素的古筝音乐艺术,只有以马克思文艺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自身本民族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创新发展,才能把中国当代的古筝艺术不断推向更高的巅峰,才能让古筝音乐艺术更具创新性、国际性和时代性。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围绕音乐人类学家内特尔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探讨,从分析其研究视阈与研究理论入手,梳理内特尔的核心观点,再此研究基础上链接现代音乐教育现状及问题进行省思,并探索内特尔所期许展望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发展趋势,以期为音乐教育的未来描绘一幅更富生命力的图景。  关键词:音乐人类学 内特尔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
期刊
摘要:世界金融已然复苏,我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为方便出行,人们远行首选航空。随之我国旅游行业也蓬勃发展起来,空乘服务专业也得以兴盛。空乘人员首先心理素质必须要过硬,其次外形条件要优秀。因此,空乘专业中形体训练必不可少。本文重点研究舞蹈对空乘形体训练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提高空乘学生优雅气质的同时,塑造空乘学生完美体形。  关键词:舞蹈 空乘专业 形体训练  中图分类号:J70-05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音乐教学而言,将微课合理运用到我们的音乐教学中,不仅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合理运用微课辅助音乐课堂教学,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意识,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未来教育的趋势。  关键词:微课 音乐教学 《杯子节奏》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导演张艾嘉用《相爱相亲》向观众讲述了由“迁坟”引发的三代人之间的情感故事。对祖父母、孙辈、爱人、老师和学生的控制,对媒体细节的冷漠,对时代的异化等处理,使影片的内容更加精彩,主题更加丰富。电影《LOVE EDUCATION》的英文名反映了张艾嘉对“爱”主题的表达。“迁坟” 贯穿着故事冲突的主线,在传递情感和爱的概念上,它给观众更多的温暖,使电影更深情,更有爱,更有趣。  关键词:传统文化
期刊
摘要:豫剧以优美的旋律、通俗易懂的唱词、特有的音韵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2006 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传统戏曲渐失去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并呈急剧消失和边缘化的状态。校园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本文将通过日常开展豫剧进课堂的教学实践情况,通过对豫剧文化的了解,名家乐段的欣赏,方言的诵读、不同剧种的对比赏析
期刊
摘要:城市电影是社会历史变迁和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面镜子,具有重要的现实参照。本文从《火锅英雄》入手,以符号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影片中城市空间、人文气质深层寓意,研究其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解读影片中城市空间符号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城市电影 《火锅英雄》 重庆 符号 空间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0
期刊
摘要:随着各地电影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看电影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音乐的辅助,好的音乐不仅可以为电影烘托气氛,还可以让电影更具特色。本文以徐克版《智取威虎山》为例,讨论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 电影 《智取威虎山》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0-0168-02
期刊
摘要:张中所创造的墨花墨禽在风格技法上“一洗宋人勾勒之痕”“逸笔点染”,进一步的发挥了水墨写意的抒写技法。在造型上更加强调“意态”“传神写照”,把情思和意趣灌注于画面的氛围之中,丰富了花鸟画的情感表现空间。  关键词:张中 墨花墨禽 绘画风格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0-0030-02   张中是元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通过将美术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便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小学美术教育水平。  关键词:小学 美术教育 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1-0137-02   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来说,由于小
期刊
摘要:身份认同(identity)是一个复合概念,包含了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等等,但是就核心内容而言,由于受主体的自我属性与所处历史背景等因素影响,身份认同强调个人自我的心理认可程度及自身的社会属性。因此,作为传统技艺的传承者——传承人同样也是如此,他们既是传統技艺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同时也是区域文化传播者及知识的集散者,这些都反映在他们的特殊才能上。基于此,本文以藏族玉屏箫笛制作传承人桑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