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只有在出现危机的时候才意识到内需的重要?是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把中国国民经济带入了一个公共风险显著增大、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发展区间?经济结构调整怎样才能不再次失去一个十年?
为什么只有在出现危机的时候才意识到内需的重要?是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把中国国民经济带人了一个公共风险显著增大、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发展区间?经济结构调整怎样才能不再次失去一个十年?
早在2007年这场声势浩大的经济危机之前,这些有关发展方式、经济脆弱性与宏观政策的话题,就已经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刘尚希持续关注的经济问题。在这位中国经济思考者的眼中,正是长期的低消费率与高投资率,以及长期的出口导向所形成的发展路径依赖,使得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越来越失去自主性。脆弱的增长和就业,彼此影响,相互放大,最终使得整个宏观经济患上了“慢性病”。
11月下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北京召开,2010年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即将定调。本刊特约专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分析政策走向,也探讨中国经济如何实现真正“内生性”的复苏。
“保8%”已无悬念
中国报道: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第三季度增速达到8.9%。专家预测第四季度经济会有强劲复苏,您怎么看?
刘尚希:今年宏观数据前低后高的态势已经形成。从上半年来看,—二季度的宏观数据呈现出步步高的特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季度的GDP增长明显比较低,但随着政府4万亿元投资等经济政策发挥作用,整体经济状况在好转。目前可以肯定,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的增长目标已无悬念。随着经济增长的惯性,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出现(比如国际经济进一步恶化),第四季度的增速应该保持上涨态势,好于前一季度。
中国报道:前三季度统计数据发布的同时,专家指出对目前存在的通胀预期要高度关注。这个预期表现在哪些方面?对宏观经济状况有哪些潜在的影响?
刘尚希: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中,货币供应增长比较快。大家普遍认为这会导致通货膨胀。其实货币发行多了导致通胀是有条件的。在危机状态下,货币沉淀很多,流通速度放慢,人们整体信心不足,此时增加货币,并不会导致通胀。随着情况变化,增发的货币是可以收回的,通胀从何而来呢?
考量通胀问题,需要观察不同时间、条件和环境下,不同市场对货币的不同需求,传统的货币理论解释未必全部正确。在经济危机冲击下,从货币的状态(而不是数量)来说,好像冰一样,流动性非常弱,这时就不会出现“发洪水”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冰”状的货币状态已经开始融化,处于一半是冰一半是水的阶段,所以不能像年初那样大幅增发货币。但也不能说完全解冻,还有一部分处于凝固状态。
中国报道:去年的4万亿元投资措施,目前效果如何?国外希望中国的投资能带动全世界走出萧条,中国能“担此重任”吗?
刘尚希:投资的效果要从宏观上来评价。为期两年的政府4万亿元投资计划带动项目建设和需求扩大,对经济回升和扩大就业具有整体拉动作用。巨额投资的关键作用还在于提升社会信心。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和社会环境处于不确定性,大家有钱不敢花,对经济前景疑虑重重。政府大规模投资其实是给投资和消费者注入强力的信心。4万亿元投资是防止经济继续下滑的“急刹车”
从微观视角来看,对政府4万亿元投资项目的实施有所质疑,比如项目论证不够,存在边施工、边设计、边批复的“二三边工程”,将留下隐患;投资损失浪费的情况并未少见等,这些问题也确实存在。从管理来说,要尽可能减少这些情况,但在某种意义上讲,应对金融危机就像一场战争,打仗总要有代价,不可能保证每个项目都做得尽善盡美、
中国投资与全球经济关联紧密。如在原材料方面需求很大,还有很多全球性采购,中国需求上升肯定会带动国外生产,也相当于拯救了其他国家中国现在是个大的经济体,对世界的影响不可小觑。无论是上升型带动还是下滑型拉动,影响都不小。消费率下滑带来经济风险
中国报道:您怎样评价中国主流消费阶层的消费能力?中国解决消费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刘尚希:经济危机以来,从整体看,消费增长速度不慢,但并未扭转GDP中消费份额(也即消费率)连年下滑的趋势,到2008年,已经下滑到48%,在世界排末位这表明中国社会整体消费还是不足,假如我们的目标是消费率提高到60%,一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则需要十多年;一年提高两个点,则至少需要一个“五年计划”。即使达到60%,这也只是接近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水准。提高消费率是一个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现在就应着手抓这件事。
消费份额持续下滑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居民收入所占GDP比例在下滑。居民消费是大头,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消费减少,消费率自然下滑。和上个世纪90年代初讨论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不同,现在收入分配是在向政府和企业倾斜,政府和企业的收入比重不断提升,整个社会消费动力便会下降,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自然形成。
其二,一些制度性因素也影响了消费率上升,比如对劳动者权益保障不够。在沿海地区,十多年时间不涨工资的企业很多,尤其是那些农民工就业的民营企业;本来就不多的工资还时常被不良老板克扣,温家宝总理曾经一度还要替农民工讨薪。全社会更多是在保护资本所有者,保护企业和企业家。为了招商引资,地方政府一屁股坐在了企业家那边,对投资者待若上宾。对于广大的劳动者和打工仔来说,没有形成正当权益受保护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导致消费率下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共消费没有解决好。例如,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后,相当长时间里,百姓依旧要掏钱供小孩上学,时常还碰到学校乱收费。再加上看病支出大幅增加,要花大量积蓄买房或按揭购房,积蓄的一点钱给开发商,未来的收入给了银行,他们哪里还有钱去消费呢?这几年政府下了很大力气,社会性支出增长很快,但短期也难以扭转局面。
消费问题是很多经济问题的根源。改善消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政府发放一些消费券能解决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分配领域人手,要保护劳动者权益。市场经济离不开雇用劳动和资本,关键是劳资关系如何从对立变得和谐,这就需要政府来协调并做出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政府要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以扩大公共消费,减少对私人消费的挤压,降低私人消费对未来预期过高的不确定性。
中国报道:在危机之后,中国的外贸出口除了关注订单回升,还应关注哪些问题?
刘尚希:出口市场和国内的内需市场关联很大。大量产品生产出来后,在国内卖不出去,不能转化为资本继续生产,只好使劲走向国际市场,逐步形成外向型经济结构,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表面看来,这种依 靠全球需求旺盛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没什么问题,数据上很好看,而实际上,问题很严重,导致国内经济整体脆弱,抗击风险能力低,只要外需不行,就会受到重大影响。
和做内贸比起来,外贸相对简单。订单一来,按照客户的设计方案,生产出来就好了,所以很多外贸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生产车间,不需要营销和开发。这在中国沿海地区非常普遍。功能不健全的“车间型”企业,依靠政府的山口退税,依靠汇率稳定,也依靠雇佣廉价劳动力,再把环境成本推给社会,所以能勉强生存,处于盈亏的临界点。任意一个条件一旦,改变,就承受不了,比如新《劳动合同法》出台,众多外贸型企业就哇哇叫,说会亏损和倒闭,会影响就业。环境成本上升、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变化、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等,只要出现一种情况,“车间型”企业就根本没有消化能力。
过去的经济政策,有意无意地过度鼓励了外需和出口,现在看来有些问题。一味鼓励出口,不仅使得整个经济体更加脆弱,也使得经济发展的成果不能让更多老百姓(自己的国民)分享。外向型经济模式意味着中国在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社保成本、环境成本,加上国内出口退税的补贴,共同支撑廉价商品在全世界推销,全球都在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而得了好处的国家并不领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对中国商品以各种名义和借口进行抵制。随着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这种情况将会加剧。世界工厂需要世界市场,但谁愿意轻易让出市场而眼看本国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呢?中国想成为世界工厂,不那么容易。
光是为出口而出口没有意义,出口的核心目标到底是什么?是要对整个国家和老百姓既要眼前有利,也要长期有利。所以说,某些经济领域的基本思路需要调整,否则要想转换经济发展方式,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内需增长还没有真正形成
中国报道:大家普遍关注2010年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否会调整,您认为11月下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有怎样的政策倾向?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政策什么时候会退出?
刘尚希:在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明年应该不会有大的调整。4万亿元投资政策本来就涉及两年,明年还要延续今年的政策。内需增长还没有真正形成,目前是依靠强力刺激带来经济增长,并不稳固,要和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紧密结合起来,单纯保增长是保不了太久的。
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会撤火,力度也不会继续加大。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基本方向不会变,至少在提法和表述上,还会稳定这个政策,但具体做法上会有微调。结构调整方面,也会加大力度,现在主要是使用行政的力量,如强制性淘汰落后产能;但如何更多地利用市场的力量来转换发展方式仍是一个未能解决好的问题。
中国报道:经济结构调整似乎变成了一种惯性表述,但效果不明显。
刘尚希: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切入点,好像有些不知道从何下手。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全方位变化的过程,其标志性指标就是真实消费率能提升,否则投资率就下不去,对外依存度就降不下来,内需形成不了,经济增长方式也就依然如故,还是只能靠投资。投资过多势必形成庞大的生产能力,导致产能过剩,影响就业,政府就需要想办法,刺激这些产能得到充分利用。于是开始又一轮全球寻找资源,环境污染压力加大,节能降耗减排的问题难以解决。
这些因素相互联系,是一個十分复杂的系统,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行不通的,需要有系统、整体的观念,采用辩证施治的方法渐渐地进行调理,这样,国民经济才会健康。中国经济规模快速扩大,但要防止得经济“肥胖症”,若是那样,只长肉不长骨头(核心竞争力),大而不强,将难以持续。
为什么只有在出现危机的时候才意识到内需的重要?是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把中国国民经济带人了一个公共风险显著增大、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发展区间?经济结构调整怎样才能不再次失去一个十年?
早在2007年这场声势浩大的经济危机之前,这些有关发展方式、经济脆弱性与宏观政策的话题,就已经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刘尚希持续关注的经济问题。在这位中国经济思考者的眼中,正是长期的低消费率与高投资率,以及长期的出口导向所形成的发展路径依赖,使得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越来越失去自主性。脆弱的增长和就业,彼此影响,相互放大,最终使得整个宏观经济患上了“慢性病”。
11月下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北京召开,2010年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即将定调。本刊特约专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分析政策走向,也探讨中国经济如何实现真正“内生性”的复苏。
“保8%”已无悬念
中国报道: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第三季度增速达到8.9%。专家预测第四季度经济会有强劲复苏,您怎么看?
刘尚希:今年宏观数据前低后高的态势已经形成。从上半年来看,—二季度的宏观数据呈现出步步高的特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季度的GDP增长明显比较低,但随着政府4万亿元投资等经济政策发挥作用,整体经济状况在好转。目前可以肯定,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的增长目标已无悬念。随着经济增长的惯性,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出现(比如国际经济进一步恶化),第四季度的增速应该保持上涨态势,好于前一季度。
中国报道:前三季度统计数据发布的同时,专家指出对目前存在的通胀预期要高度关注。这个预期表现在哪些方面?对宏观经济状况有哪些潜在的影响?
刘尚希: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中,货币供应增长比较快。大家普遍认为这会导致通货膨胀。其实货币发行多了导致通胀是有条件的。在危机状态下,货币沉淀很多,流通速度放慢,人们整体信心不足,此时增加货币,并不会导致通胀。随着情况变化,增发的货币是可以收回的,通胀从何而来呢?
考量通胀问题,需要观察不同时间、条件和环境下,不同市场对货币的不同需求,传统的货币理论解释未必全部正确。在经济危机冲击下,从货币的状态(而不是数量)来说,好像冰一样,流动性非常弱,这时就不会出现“发洪水”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冰”状的货币状态已经开始融化,处于一半是冰一半是水的阶段,所以不能像年初那样大幅增发货币。但也不能说完全解冻,还有一部分处于凝固状态。
中国报道:去年的4万亿元投资措施,目前效果如何?国外希望中国的投资能带动全世界走出萧条,中国能“担此重任”吗?
刘尚希:投资的效果要从宏观上来评价。为期两年的政府4万亿元投资计划带动项目建设和需求扩大,对经济回升和扩大就业具有整体拉动作用。巨额投资的关键作用还在于提升社会信心。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和社会环境处于不确定性,大家有钱不敢花,对经济前景疑虑重重。政府大规模投资其实是给投资和消费者注入强力的信心。4万亿元投资是防止经济继续下滑的“急刹车”
从微观视角来看,对政府4万亿元投资项目的实施有所质疑,比如项目论证不够,存在边施工、边设计、边批复的“二三边工程”,将留下隐患;投资损失浪费的情况并未少见等,这些问题也确实存在。从管理来说,要尽可能减少这些情况,但在某种意义上讲,应对金融危机就像一场战争,打仗总要有代价,不可能保证每个项目都做得尽善盡美、
中国投资与全球经济关联紧密。如在原材料方面需求很大,还有很多全球性采购,中国需求上升肯定会带动国外生产,也相当于拯救了其他国家中国现在是个大的经济体,对世界的影响不可小觑。无论是上升型带动还是下滑型拉动,影响都不小。消费率下滑带来经济风险
中国报道:您怎样评价中国主流消费阶层的消费能力?中国解决消费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刘尚希:经济危机以来,从整体看,消费增长速度不慢,但并未扭转GDP中消费份额(也即消费率)连年下滑的趋势,到2008年,已经下滑到48%,在世界排末位这表明中国社会整体消费还是不足,假如我们的目标是消费率提高到60%,一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则需要十多年;一年提高两个点,则至少需要一个“五年计划”。即使达到60%,这也只是接近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水准。提高消费率是一个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现在就应着手抓这件事。
消费份额持续下滑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居民收入所占GDP比例在下滑。居民消费是大头,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消费减少,消费率自然下滑。和上个世纪90年代初讨论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不同,现在收入分配是在向政府和企业倾斜,政府和企业的收入比重不断提升,整个社会消费动力便会下降,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自然形成。
其二,一些制度性因素也影响了消费率上升,比如对劳动者权益保障不够。在沿海地区,十多年时间不涨工资的企业很多,尤其是那些农民工就业的民营企业;本来就不多的工资还时常被不良老板克扣,温家宝总理曾经一度还要替农民工讨薪。全社会更多是在保护资本所有者,保护企业和企业家。为了招商引资,地方政府一屁股坐在了企业家那边,对投资者待若上宾。对于广大的劳动者和打工仔来说,没有形成正当权益受保护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导致消费率下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共消费没有解决好。例如,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后,相当长时间里,百姓依旧要掏钱供小孩上学,时常还碰到学校乱收费。再加上看病支出大幅增加,要花大量积蓄买房或按揭购房,积蓄的一点钱给开发商,未来的收入给了银行,他们哪里还有钱去消费呢?这几年政府下了很大力气,社会性支出增长很快,但短期也难以扭转局面。
消费问题是很多经济问题的根源。改善消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政府发放一些消费券能解决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分配领域人手,要保护劳动者权益。市场经济离不开雇用劳动和资本,关键是劳资关系如何从对立变得和谐,这就需要政府来协调并做出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政府要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以扩大公共消费,减少对私人消费的挤压,降低私人消费对未来预期过高的不确定性。
中国报道:在危机之后,中国的外贸出口除了关注订单回升,还应关注哪些问题?
刘尚希:出口市场和国内的内需市场关联很大。大量产品生产出来后,在国内卖不出去,不能转化为资本继续生产,只好使劲走向国际市场,逐步形成外向型经济结构,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表面看来,这种依 靠全球需求旺盛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没什么问题,数据上很好看,而实际上,问题很严重,导致国内经济整体脆弱,抗击风险能力低,只要外需不行,就会受到重大影响。
和做内贸比起来,外贸相对简单。订单一来,按照客户的设计方案,生产出来就好了,所以很多外贸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生产车间,不需要营销和开发。这在中国沿海地区非常普遍。功能不健全的“车间型”企业,依靠政府的山口退税,依靠汇率稳定,也依靠雇佣廉价劳动力,再把环境成本推给社会,所以能勉强生存,处于盈亏的临界点。任意一个条件一旦,改变,就承受不了,比如新《劳动合同法》出台,众多外贸型企业就哇哇叫,说会亏损和倒闭,会影响就业。环境成本上升、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变化、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等,只要出现一种情况,“车间型”企业就根本没有消化能力。
过去的经济政策,有意无意地过度鼓励了外需和出口,现在看来有些问题。一味鼓励出口,不仅使得整个经济体更加脆弱,也使得经济发展的成果不能让更多老百姓(自己的国民)分享。外向型经济模式意味着中国在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社保成本、环境成本,加上国内出口退税的补贴,共同支撑廉价商品在全世界推销,全球都在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而得了好处的国家并不领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对中国商品以各种名义和借口进行抵制。随着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这种情况将会加剧。世界工厂需要世界市场,但谁愿意轻易让出市场而眼看本国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呢?中国想成为世界工厂,不那么容易。
光是为出口而出口没有意义,出口的核心目标到底是什么?是要对整个国家和老百姓既要眼前有利,也要长期有利。所以说,某些经济领域的基本思路需要调整,否则要想转换经济发展方式,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内需增长还没有真正形成
中国报道:大家普遍关注2010年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否会调整,您认为11月下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有怎样的政策倾向?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政策什么时候会退出?
刘尚希:在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明年应该不会有大的调整。4万亿元投资政策本来就涉及两年,明年还要延续今年的政策。内需增长还没有真正形成,目前是依靠强力刺激带来经济增长,并不稳固,要和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紧密结合起来,单纯保增长是保不了太久的。
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会撤火,力度也不会继续加大。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基本方向不会变,至少在提法和表述上,还会稳定这个政策,但具体做法上会有微调。结构调整方面,也会加大力度,现在主要是使用行政的力量,如强制性淘汰落后产能;但如何更多地利用市场的力量来转换发展方式仍是一个未能解决好的问题。
中国报道:经济结构调整似乎变成了一种惯性表述,但效果不明显。
刘尚希: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切入点,好像有些不知道从何下手。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全方位变化的过程,其标志性指标就是真实消费率能提升,否则投资率就下不去,对外依存度就降不下来,内需形成不了,经济增长方式也就依然如故,还是只能靠投资。投资过多势必形成庞大的生产能力,导致产能过剩,影响就业,政府就需要想办法,刺激这些产能得到充分利用。于是开始又一轮全球寻找资源,环境污染压力加大,节能降耗减排的问题难以解决。
这些因素相互联系,是一個十分复杂的系统,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行不通的,需要有系统、整体的观念,采用辩证施治的方法渐渐地进行调理,这样,国民经济才会健康。中国经济规模快速扩大,但要防止得经济“肥胖症”,若是那样,只长肉不长骨头(核心竞争力),大而不强,将难以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