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体现本土性文化身份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jsword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全球化语境的影响,外语教学中对目的语文化的过多关注,使英语教师双重文化身份中的本土性身份特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弱化。外语中的文化教学应当转变单向文化传播的路径,重视教师对本土文化的导入和渗透。加强和体现英语教师的本土性文化身份,不仅有利于提升学习者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认可,促进其文化认知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更是在学术与文化交流领域巩固我国对本土文化研究话语权的内在诉求。
  关键词:文化身份;全球化语境;本土性;文化教学
  一.全球化语境中对英语教师文化身份的界定
  文化身份是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近年来也成为外语教育特别是跨文化教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学者刘双(2000:87)认为,文化身份(Culture Identity)是某一文化群体成员对其自身文化归属的认同感,其特征由一种文化群体成员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感表现出来。文化身份反映的是个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自我与外部协商作用后对自我身份的构建,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英语教师身处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传授的语言又是获得了“某种全球性地位”的国际通用语言,其文化价值理念及思维方式处于动态的整合中,也影响着其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塑造。国内一批学者专门对外语教师的文化身份做过探讨,高一虹(2000:28)就曾指出“教师是中国文化的一员,但教的、讲的外语却代表西方文化,文化依附矛盾便由此产生。”陈向明(2000:134)对跨文化研究者的身份提出了“作为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双重身份”的观点,此外,陈俊森、沈映梅和李晓红等学者将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总结为兼具全球性和本土性的双重身份(陈俊森,2006;沈映梅,2008;李晓红,2009)。因此,英语教师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既立足和背靠中国本土文化,又兼具西方文化传播这一伴随身份。英语教师的双重文化身份不是二者简单的叠加,而需要在实际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进行动态的转换。
  二.英语教师双重文化身份在教学中的表现和作用
  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英语教师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扮演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推动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和传播。英语教学对目的语文化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具有较为开放的多元文化视野,能把外来文化的长处与精髓导入到外语课堂中,起到了传播西方文化的中介作用。但认同和欣赏外来文化的长处并不意味着放弃本土文化的身份。英语教师可以在其学科优势中引导学生学习和吸纳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同时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推动力量。
  其次,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对学生的文化自觉以及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英语教师能够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带动学生觉察多元文化之间的差异,反省和认识本族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一方面提升对多元文化的敏感度和感知力,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更好地促进文化自觉,形成具有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平等文化观。由此可见,英语教师身上特殊的文化身份对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及文化教学的效果甚至跨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的平等互动均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教学中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被长期忽视,在这一顺应目的语文化的“一边倒”文化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身上联结中西方双向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由此,教师身上的本土性文化身份需要得以回归和重新认识。
  三.在全球化语境中加强英语教师本土性文化身份的必要性
  (一)教学实践上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本土文化自觉,形成科学的文化观
  20世界80年代以来,对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关系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入,文化教学也在外语界蔚然成风,但对目的语文化的重视使“文化教学”一度成为“目的语文化教学”,对本土文化教育的忽视使得外语教学中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从丛,2000)。随着英语教学的日益普及,对目的语文化的偏好及带有西方文化烙印的生活氛围都影响着学生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感。英语学习使学生能认识西方世界,但在接触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思想观念的同时,自身的价值理念及身份认同均会发生变化,特别是身处大众传媒带来的日益风靡的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包围中,很容易产生“崇洋”的心理。学生不仅缺乏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其中国文化意识及对中西文化的对比和思辨能力都会受到意向,更不利于其文化观的形成和塑造。为此,张为民(2002)、罗递敏(2011)、谷晶晶(2012)等学者和教师都分别对我国英语教学中不同阶段的“文化失语”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与教师的本土文化意识、教材编写以及评价制度等方面息息相关,其中作为教学的实践者,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更重要的是,当代学生是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人,在学习中形成的文化观与民族文化的未来休戚相关,因而教师有责任在加强和体现本土性文化身份中,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文化观,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跨文化交流中有助于塑造和宣传中国的优秀文化形象
  外语中的文化教学是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在这一跨文化交流中,母语文化的缺失,还会导致更为严重的交际失误,不利于中国文化的输出,也会影响国际交流平台上中国文化形象的塑造。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不到位,甚至是误解,常会导致中国优秀文化难以得到相应的宣传和介绍,交际中类似将陕西名吃说成cool skin的例子并不少见。当前,在国内从事跨文化交流的研究中,大多是从不同的视角讨论如何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鲜有重视如何加强交流者的母语文化素质来解决和协调交际中出现的失误及问题。跨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平等互动的过程,文化的碰撞与冲击产生的问题在所难免,但过多的去迎合和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身份和习惯,其实是缺乏交际中平等交流意识的体现。然而,如果在教学引导中,英语教师能充分体现其本土性的文化身份特征,则可以强化学习者本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信仰,对培养平等的交际心态和主体意识,提升民族自豪感,进而对文化交流中树立带有中国优秀文化的国家形象大有裨益。   (三)学术和研究领域召唤英语教师保持和加强本土性的文化身份
  在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研究领域,总会看到西方文化以一种“范本”的姿态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其受关注的程度也总是凌驾与其他文化之上,而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互动的关系经常被定义为中国文化应当适应西方文化。其实,随着“世界英语”时代的到来,“标准英语”的范式作用正在日益淡化,交际效果及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显得更为重要。此外,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已不再被当作普世价值,也非衡量不同文化间优劣的准绳,因为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文化间没有优劣性,只有独特性。语言和文化的推广和普及,是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科技在软实力方面的体现,一国的综合国力强大必然带来其文化关注度的提升。当前中国的本土文化正受到海内外大批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但作为中国文化“局内人”的英语教师,若对自己文化的立足和根本缺乏深入的研究,只停留在表层,则势必在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上失去应有的话语权。
  四.英语教师如何体现和加强本土性文化身份
  (一)加强本土文化意识,提升母语文化修养
  英语教师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不同文化的折射者。教师应当从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弊病中意识到多元文化交流中平等交流意识的重要性,以及中国本土文化输出的必要性。在外语教学中应当转变顺应目的语文化的“一边倒”模式,提倡文化交流中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自觉性。在加强母语修养方面,英语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本民族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掌握和认同。即使是用目的语来传授外来文化,教师也应具备较为扎实的汉语基本功,并了解中国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和精髓所在。英语教师在认识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优良基因的同时,还应结合时代背景,对新兴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和挖掘,激发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和文化创造力。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体验、进修等个体和群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更新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本土文化意识,提升文化自觉行动的能力。
  (二)在教学中重视中国本土文化的导入和渗透
  英语教师的本土性文化身份能够通过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导入和渗透得以充分体现。本土文化不仅是教师与学生文化身份的背景和根本,也是学习新的文化所要借助的媒介。在文化学习的理解与整合过程中,本土文化可以提供已知的文化图式,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对比和评判的基础(张蔚等,2009)。教师在进行本土文化渗透时,首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具有系统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宏观和整体的认识;二是要有侧重性,教师应当选取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部分进行导入,并联系新时代的民族文化进行开发;三是具有平衡性,这不仅体现在对待中西文化的平等态度上,也要对语言和文化所占比重进行权衡。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灵活开发教材,适当选用鲜活的阅读材料对教材中所缺乏的中国元素进行补充。英语教师还应当重视和挖掘“中国英语”背后的文化价值。中国英语不同于理解和表达上失误的中式英语,而是承载着中国文化的英语变体,是中西文化互动、融合和创新的产物。中国英语根植于本民族文化,又是学习者生存环境和时代变更的鲜活反映,易于被理解和掌握。如在进行中西方节日习俗对比时,教师一方面可以对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的渊源进行介绍,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解读中西方对“龙”文化的不同理解,在习得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语言运用能力。讲到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又可导入中国传统文化中阴和阳的观点,进而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总之,对中国英语,特别是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的巧妙运用和挖掘,可以在文化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除了讲授文化背景知识外,还可兼用案例分析、作品赏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并向学生介绍更为多元的文化输入渠道,例如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英语书籍、报刊,或类似CCTV-9频道的电视和网络媒体资源,使学生在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更多机会了解英语表述中的本土文化,有利于培养自觉的文化鉴别和批判能力。
  (三)在教研和学术交流中增强对本土文化研究的能力
  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研究不应当专属于汉语言文化领域的学者,外语教师了解目的语语言和文化使用的规则和背景,在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更具优势,更能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搭建桥梁。但若只是停留在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表层,甚至将本土文化的研究让位于国外学者,那必将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丧失话语权。不难发现,近年来有不少海外学者关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及文化保护问题,就笔者观察,仅在云南地区就有一些来自澳大利亚的语言学家长期深入大理、丽江等地专门从事白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生态、语言保持等问题的研究。作为本土文化的局内人和传承者,我们同样有义务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播和走向。在加强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研究中,外语界可以规范和强化本土文化的术语表达,使之具有一致性,同时推广负载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英语的教学与研究,以加深学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关注。
  五.结语
  英语教师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知和定位,不仅对学生的文化观、文化自觉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而且也体现和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互动的关系和传播方式。教师在娴熟运用目的语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还应加强和充分体现自身的本土性文化身份,这是改变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在文化教学路径上的探索,以及跨文化交流中平等意识和态度的体现,同时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文化研究在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上获得话语权的需要。加强和体现英语教师的本土性文化身份,教师应从教学理念和文化意识上着手,提升母语文化修养,通过对教材的灵活使用,选取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内容和语言表达来进行本土文化的输出和渗透。此外,还应当加强对本土文化的研究能力,寻求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平等对话。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8-39.
  [2]陈俊森,樊葳葳,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1.
  [3]刘双.文化身份与跨文化传播[J].外语学刊,2000(1):87-91.
  [4]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5]兰军. 对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反思—外语教学和教材中文化的双向交流与传播[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5):65.
  [6]沈映梅,杨文伟.全球化语境中外语教师文化身份的定位[J].中国成人教育,2008(3):86-87.
  作者简介:林秋果(1988- ),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二语习得及英语文化教学方向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更为密切,因而对于英语的应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我国十分重视大学英语教育,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期为社会提供更多交际应用型英语人才。但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遇到很多难点问题,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本文就此总结了改革中的主要难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难
期刊
摘要:大学生兼职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在锻炼个人能力、获得社会经验、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高校作为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机构,在大学生兼职中的作用值得关注。本文主要是从大学生的角度,围绕兼职现状展开调查,针对所发现的问题从高校的角度研究高校对大学生兼职的作用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大学生兼职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高校管理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严峻,越
期刊
摘要:现代学习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学习者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以知识为载体,情感为桥梁,能力不断提高,个性全面发展的过程;既是知识的学习积累过程,也是情感、智力、能力、个性等发展提高的过程。其中学生对于学习成功的体验是积极情感迸发的源泉。以下就“体验成功”教育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落实原则和实施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体验成功;学习;措施  学习是个复杂的过程,既受智力因素制约,又
期刊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当今语文教育的著名学者王尚文先生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丰富的,其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而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活动,从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参与;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期刊
【摘要】数学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数与,还会影响学生的继续学习学成绩与发展。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数学阅读;阅读数学;阅读能力  在生活中,许多人都认为;只要多做题,就能学好数学。事实上,做过大量习题的学生,依然考不出好成绩的现象大量存在。究其原因,是其数学阅读能力低下,这样的学生会因为一个符号,一个词,一个公式或一句话的偏误,导致
期刊
摘要:地域方言作为人民大众最经常使用的语言,方言和普通话的不同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等各个方面。每一种方言都怀抱独特的人文情怀,包蕴当地的文化因素,拥有自己的抑扬顿挫。因此,笔者谨以微薄之力就德州方言的各种变调做简要记录描写。  关键词:德州方言语音变调  德州方言的连续变调有多种形式,大致分作4类:两字组变调、三字组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叠字组的变调。  一  德州方言的两字组有16种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电力企业内部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员工的思想也越来越活跃。为了能够有效地缩短企业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所接受的过程,使企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更好地融合起来,除了加强教育,强化培训,本文就对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对策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给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
期刊
摘要:电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通过相关渠道对电力企业进行宣传,让人们了解电力企业的经营理念。通过新闻对电力企业进行宣传工作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强电力企业品牌建设,对电力企业自身也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关键词:电力企业;新闻宣传;品牌建设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电力
期刊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英语教学的课程体系正面临着更为系统的深化,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在适合当前高职英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发展,以往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常以输入灌输式的教学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输出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在经过高职阶段的应用学习之后,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英语能力,形成人们常说的“哑巴英语”的状况,没有对将来的职业发展起到应有的帮助作用,所以以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下优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