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从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改革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对学习能力的分析上,许多人仍停留在感知、记忆、理解及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层面,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自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一是重视优等生的拔尖,忽略中等生和差生的培养和提高,甚至为了排名次,争高低,不择手段地排挤差生;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一刀切”,不分好中差学生,也不论学生差什么缺什么,好歹捆在一起上课、补课,甚至占用了活动时间给学生补课,结果是“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教师费力不讨好”,课堂教学效果得不到提高。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探索“编组教学、分类指导”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所谓“编组教学、分类指导”,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等,进行认真地调查、分析,在分类的基础上编成优中差三个组,其目的就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随差生学习成绩的升降,差组的成员也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是前进方向的变化,变化的结果应是差生组的逐步解体,中组和优组成员不断增大。但也应注意:三个组成员的变动,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性,要遵循几个原则:①三个组的调整,每学期以兩次为宜(学期初和学期中),制定各组标准由学校严格验收,任课教师不得随意变动。②各组成员的变动,要以学习成绩的升降作为对学生的考核依据,必要时与家长取得沟通,使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③各组成员的每次变动情况和学生学习升降情况、学校和班主任均要有具体的记录,并建好档案,以便及时分析、及时采取措施。④各组成员的变动,要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对学习进步的要积极鼓励,促其继续努力,不断前进,对学习成绩下降或进步不快的,要帮助他们总结教训,找出差距,制订计划,有步骤地补缺提高。“编组教学,分类指导”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保证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个阶段都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特别是给暂时学得差的学生提供足够的补偿机会。因此,在编组教学、分类指导中,要抓住这样几个环节:
(1)定目标、分阶段的课堂设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分阶段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保证课堂教学有一定的阶段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低层次的学生能有反馈的机会和补偿的余地。一般安排这样几个阶段:师生信息交流,教师启发指导,分组自学辅导,课堂分层次练习,整体强化巩固等环节的学习能力。
(2)多调控、重强化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要完成教学目标,并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有所得,除了按照课堂教学中的五个阶段进行教学,还要坚持三个原则:采用总分结构、及时进行调控、坚持不断强化。
(3)分类型、多形式的课后辅导。课后辅导一般以个别辅导为主,但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如将优等生组成学科兴趣小组,参加提高性的辅导活动;中等生分学科建立自学小组,参加补缺性的辅导活动;差等生建立补课小组,从最低起点开始,进行补课性辅导活动。每次活动都要记录,并把课后辅导的优劣程度,作为自己工作的镜子,使今后的课后辅导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准则。
(4)分层次、有梯度的作业练习。作业和练习一般要分两个层次,即基础性作业和提高性作业。基础性作业,三个层次的学生全做;提高性作业,优等生全做,中等生选做,差等生能做则做,做对一题加倍鼓励。
(5)教法和学法的优化,是教学的最佳境界。教法和学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好的教法能引导学生有良好的学路,必然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没有渗透学法指导的教法,至少是欠科学、欠完善的教法。教法应是学法的示范,学法应是教法的回归。可以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把知识当做“良种”献给学生,让学生种一粒、绿一片。要彻底废除“重教轻学、以教促学、论教不论学”的传统教育方式。应将教学方法放在一个具体的策略体系中,根据教学方法与这样的策略体系各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加以运用。这样的策略体系应是指向某种教学情景,使教学方法能够为具体的教学任务发挥作用。我认为,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吻合,尤其是与自身教学风格相协调,切忌生搬硬套、墨守成规。要做到四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不能死啃书本,要贴近学生生活,知行统一;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学做统一;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因材施教,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多样性是说教法不能单调,要多种多样,灵活性是说教学方法不能公式化、教条化,千法万法关键在于活用教法。
(沂南县辛集镇库沟初级中学)
所谓“编组教学、分类指导”,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等,进行认真地调查、分析,在分类的基础上编成优中差三个组,其目的就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随差生学习成绩的升降,差组的成员也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是前进方向的变化,变化的结果应是差生组的逐步解体,中组和优组成员不断增大。但也应注意:三个组成员的变动,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性,要遵循几个原则:①三个组的调整,每学期以兩次为宜(学期初和学期中),制定各组标准由学校严格验收,任课教师不得随意变动。②各组成员的变动,要以学习成绩的升降作为对学生的考核依据,必要时与家长取得沟通,使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③各组成员的每次变动情况和学生学习升降情况、学校和班主任均要有具体的记录,并建好档案,以便及时分析、及时采取措施。④各组成员的变动,要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对学习进步的要积极鼓励,促其继续努力,不断前进,对学习成绩下降或进步不快的,要帮助他们总结教训,找出差距,制订计划,有步骤地补缺提高。“编组教学,分类指导”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保证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个阶段都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特别是给暂时学得差的学生提供足够的补偿机会。因此,在编组教学、分类指导中,要抓住这样几个环节:
(1)定目标、分阶段的课堂设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分阶段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保证课堂教学有一定的阶段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低层次的学生能有反馈的机会和补偿的余地。一般安排这样几个阶段:师生信息交流,教师启发指导,分组自学辅导,课堂分层次练习,整体强化巩固等环节的学习能力。
(2)多调控、重强化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要完成教学目标,并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有所得,除了按照课堂教学中的五个阶段进行教学,还要坚持三个原则:采用总分结构、及时进行调控、坚持不断强化。
(3)分类型、多形式的课后辅导。课后辅导一般以个别辅导为主,但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如将优等生组成学科兴趣小组,参加提高性的辅导活动;中等生分学科建立自学小组,参加补缺性的辅导活动;差等生建立补课小组,从最低起点开始,进行补课性辅导活动。每次活动都要记录,并把课后辅导的优劣程度,作为自己工作的镜子,使今后的课后辅导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准则。
(4)分层次、有梯度的作业练习。作业和练习一般要分两个层次,即基础性作业和提高性作业。基础性作业,三个层次的学生全做;提高性作业,优等生全做,中等生选做,差等生能做则做,做对一题加倍鼓励。
(5)教法和学法的优化,是教学的最佳境界。教法和学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好的教法能引导学生有良好的学路,必然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没有渗透学法指导的教法,至少是欠科学、欠完善的教法。教法应是学法的示范,学法应是教法的回归。可以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把知识当做“良种”献给学生,让学生种一粒、绿一片。要彻底废除“重教轻学、以教促学、论教不论学”的传统教育方式。应将教学方法放在一个具体的策略体系中,根据教学方法与这样的策略体系各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加以运用。这样的策略体系应是指向某种教学情景,使教学方法能够为具体的教学任务发挥作用。我认为,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吻合,尤其是与自身教学风格相协调,切忌生搬硬套、墨守成规。要做到四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不能死啃书本,要贴近学生生活,知行统一;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学做统一;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因材施教,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多样性是说教法不能单调,要多种多样,灵活性是说教学方法不能公式化、教条化,千法万法关键在于活用教法。
(沂南县辛集镇库沟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