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件报道与国家形象塑造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中国的“神七”发射引起了海内外各种媒体的高度关注。新华网的相关报道立足于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和塑造,展示了中国国家级媒体的大家风范,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其成功报道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从独特的视角细致地展示“和平中国”、“人文中国”以及“科学中国”的正面国家形象。
  
  一、正视复杂国际舆论环境,传播“和平中国”的国家形象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度,但“和平中国”的形象并没有被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社会所普遍接受。在“神七”发射这样的“敏感”时期,一些居心叵测的西方媒体借机鼓噪,大做“文章”。新华网及时关注到外界这些负面舆论,并努力对外传播“和平中国”的国家形象。
  《外媒七大表情说“神七”》一文概括了“赞叹”、“惊讶”、“担忧”、“不屑”、“警惕”、“癫狂”、“平静”等七种“表情”,比较典型、全面地反映了“神七”所处的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此文中,新华网引用了西方一些著名媒体的相关报道,例如,“神七”发射升空后,将释放一颗小卫星。有美国媒体引述欧洲军事宇航界人士的话称,这意味着中国将具有“太空猎星”的能力。甚至有国外媒体绘声绘色地描述,这颗小卫星可以在太空进行调整变轨,以攻击其他国家的卫星。这些蛊惑人心的宣传在国际舆论界引起了一些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航天事业的正常发展,也严重损害了“和平中国”的形象。
  新华网对这种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中的不友好因素没有回避或遮掩,表现了冷静客观的风格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是新华网科学有效地宣传“和平中国”的形象所必需的基础和准备。
  为了严正反驳西方媒体破坏“和平中国”形象的言论,为“神七”发射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在,临近“神七”发射时,新华网报道,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在神舟七号航天飞行任务情况介绍会上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根本目的是探索并和平利用太空,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做出员献,并利用各种科研成果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在介绍会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陆晋荣澄清说,“神七”释放的伴飞小卫星只是作为一个媒介,用来观测并记录航天员的出舱过程,所谓具有攻击性纯属谣传。
  对这些言论的报道是在科学预测、理性评估有关“神七”发射的国际舆论的基础上发表的,报道及时、迅速,新闻发布部门权威可信,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有效地警告和反驳了“中国威胁论”。
  2008年9月28日,在中国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的第二天,新华网《中国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增添力量》报道称,联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把一个“和”字优雅地呈献给世界的情景,认为一个“和”字天地宽,以“和”为贵的中国人愿与世界人民一道为和平利用太空而携手共进。该文以中国悠久的“和”文化历史传统作为统率全篇的灵魂,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意味深长,情趣隽永,引人深思。
  
  二、注重人文关怀,树立“人文中国”的国家形象
  
  在“飞天”的漫漫征途中,人类的力量和精神是伟大的,人类是英勇无畏的“强者”,是战胜地球引力和宇宙中无限艰难险阻的胜利者;但身处浩瀚宇宙中的人类,有时又是渺小而无奈的“弱者”,“航天人”的命运被世界人民广为关注。
  新华网有多篇报道涉及航天员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主题,大力宏扬了人道主义精神,例如《多种手段保证航天员逃生》、《航天员医生如何呵护太空中的“飞人”》、《三大空间病考验“神七”航天员》、《杨利伟:“心理冲击考验出舱航天员”》等。在《人性化设计使“神七”飞船更舒适便捷》的报道中,专家介绍说,舱壁表示地面的地方用深咖啡色材料覆盖,这种颜色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土地,使航天员找到“家”的感觉。然后颜色逐渐过渡,表示天空的地方就变成了很浅的颜色。这样的报道温情脉脉,于细微处见真情。新华网在转载《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美国:我们一直关注着》中引用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国家安全决策系主任琼·约翰逊·弗里泽的观点:中国太空领域的快速进展是以一种“讲求成本效益”获得的,这一点与前苏联早期的一些太空载人探测项目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那些项目甚至不惜以危害宇航员的安全为代价,只顾追求眼前的政治目标。”弗里泽这里所说的“成本”最重要的是人力成本,而人力成本的基础和核心是宇航员的生命成本。
  隐私权是人格尊严权的重要内容。《航天员与家人通话》(9月28日)报道了神舟七号上的三位航天员与家人进行了天地通话,通话内容是“私密”的,所以电视转播信号没有声音,视频标题为“航天员与家属说‘悄悄话’”。这是与以往“神五”、“神六”现场直播报道不同的地方。《“神七”航天员的个人用品》(9月26日)透露:未经允许,航天员写的日记,是谁都不能看的。与以往“神五”、“神六”的报道相比较,这是一个新闻的“亮点”,耐人寻味。
  密切关注航天员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情况,符合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宣传的一般规律,一是因为航天员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情况能够直接、真实地反映航天员的生活状况、思想感情和观念心态等“人性化细节”,这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也是国外受众渴望从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了解到的内容。二是因为关于航天员成长经历和家庭情况的报道内容也更容易契合“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以及国外受众的文化观念和心理习惯,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要使我们的报道更加具有生活气息、人情味和亲切感,易于引起国际受众的共鸣并能适应西方受众重视个人价值的文化背景。毕竟,媒体是通过打动人心,让人的心理和观念潜移默化发生改变而发生作用的。”
  
  三、理性看待成就,塑造“科学中国”的国家形象
  
  新华网将“神七”发射整体上定位为重大科技事件而非政治事件,有关“神七”的新闻报道大部分安排在新华网的“科技频道”。新华网这一定位也通过相关报道中的专家之口表述出来,例如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神舟七号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崔吉俊指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首先是用于实现科技进步和创新,中国科技工作者把载人航天工程定位为科技活动,并希望通过它来提高中国的综合科研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新华网还大力宣扬了“神七”引发的全民科普运动和全国科技热潮,以渲染“神七”身上的科技“色彩”以及由“神七”发射而形成的浓厚科技氛围。这样的宣传报道与专家的表述一样,都起到了强化和巩固“神七”宣传中的科技定位的作用。
  新华网全程报道航天员亮相、飞船发射、天地对话、太空漫步、飞船返航等精彩内容,让观众更好地感受科技魅力,接受科普教育,提高科学素养,有效地倡导和培养了民众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升华到人文关怀的精神境界。新华网的不少新闻报道实现了这种境界的升华。例如有的新闻报道恳切期望将科学精神延伸到社会生活,“‘神七’成功着陆了,以‘神舟’飞船为最新标志的科学精神何时能真正着陆于中国社会生活中呢,我们翘首期待。”
  新华网的新闻报道热情地介绍和赞颂了“神七”举世瞩目的伟大科技成就,但是我们的航天人、中国民众、我国政府以及我们的媒体并没有沾沾自喜、夜郎自大,而是科学、理性地看待“神七”的科技成就,共同表现了“科学中国”的形象。
  这种科学、理性的眼光和态度表现在清醒的差距意识、自觉的“归零”意识、强烈的忧患意识。所谓差距,一是指中国与美俄航天强国的横向比较的明显差距,《中国航天的差距观》一文中说:“在目前的国际航天界,美国、俄罗斯为第一军团,而欧洲空间局和日本、中国等为第二军团。”二是指我国现阶段航天成果与我们长远规划目标的纵向比较的差距,“神七”目前只是奏响空间站建设三部曲——太空行走、交会对接、空间实验室的第一乐章。2008年9月28日的报道《“神七”回家,中国航天事业站在新起点》指出:“神七”不辱使命,我们需要自信、自警、自强地对自己说“所有的成绩都已经‘归零’”,进而尽快回到那光荣而艰苦的圆梦历程上,继续向更高的科技高峰攀登。在航天领域,中国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并没有、也不敢高枕无比。
  在重大新闻报道中如果将报道提升到国家形象宣传的立场和高度(当然不是所有的重大新闻报道都适合国家形象宣传的主题),往往就会形成从“登东山”到“登泰山”的变化,不再目光短浅或拘泥于琐碎事物,而是能够高瞻远瞩,从全局透视问题。这是新华网关于“神七”的新闻报道为我们提供的重要启示。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生、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讲师)
  
  编辑:贺潇潇
其他文献
浓厚的阅读传统    比起奉行保守主义的英国文化和奉行民族主义的法国文化,德国人对世界、对人本有着更多的自觉意识和反省意识,其文化传统也显得更为博大、纯朴和深沉。在这个疆域和政权分裂多于统一的国度,阅读传统让文化生活远远高居于政治生活之上。德国的人均读书量和人均购书量均居世界前列。在德国,无论是在幽静的草地上、芳香的咖啡馆里,还是在疾驰的火车上、医院的候诊室里,随处都可以看到聚精会神读书的人们。对
期刊
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路社区有近1平方公里的世博用地,位于中山南路西藏南路口的社区世博广场正处在未来浦西世博园的入口处,称作“陆上大门”。世博会召开期间,预计将有大批中外宾客由半淞园路社区进入浦西世博园区,透过这“第一扇窗”领略上海风情、感受市民素质。为此,半淞园路社区率先启动了世博服务接待计划,设立10处接待点,100个接待团队,并招募1000户接待家庭,从社区、小区、家庭3个层面,以文化,艺术,生
期刊
这个采访是由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20世纪中国文学史》引起的。这是德国汉学家顾彬的著作。一个欧洲人把中国文学史有观点地谈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关注的是,西方汉学界是如何将原本从语言学出发而进行的汉学研究,现今已将其枝蔓延伸至“跨文化传播”的领域并铺展开来,这个生机勃勃的研究领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对外传播》就以上问题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海外汉学中心主任张西平。    《对外传播》:
期刊
在5月22日召开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CBI)评估会”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总编张惠珍拿着厚厚的一叠资料,向在场的专家和同行介绍道:“这些都是海外媒体和读者对《宏构如花——奥运建筑总览》一书的反馈,这就是‘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她说,正是在推广计划的支持下,建工社与瑞士、法国、俄罗斯3家合作伙伴在短时间内交叉运作,赶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将这本书的中文版和外文版同步推出,最终在
期刊
首次全球智库峰会将在北京举行    2009年7月3日至4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首次全球智库峰会将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为“共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本次峰会将有来自世界各地数百位政要、学人和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等约100家国际国内主要智库和国际组织将参加会议。    第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将在北京举行    2009年7月6日至9日,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
期刊
编者按:在2008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中,中国对外媒体和媒体人不缺位、不失声,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感。媒体与政府之间的良好互动,逐渐具备的国际视野,更加注重新闻传播规律等都体现了中国媒体正在走向成熟。    岁末将至,回首本年度发生的诸多重大事件,不免感慨丛生;一路风尘走过来,真是不容易!  盘点2008年重大新闻事件,细察样品,深感我们国家更加成熟了,我们民族更加成熟了,与此同时,我们的媒体也
期刊
在信息化社会里,大众传媒充当了人们主要的信息源,因而大众传播媒介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危机的演变和进程。本文拟结合拉萨“3·14”事件、“5·12”汶川地震和“三鹿奶粉”事件报道,来分析新闻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和危机公关中的作用。    作用之一:危机预警    媒体预警是指在公共危机即将来临或处于萌芽状态之时,对已有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及时向社会和公众发出警告。在这方面,大
期刊
初冬的一个上午,《对外传播》就韩国《中央日报》对中国关注的领域、2008年在华采访的感受等话题,专访了《中央日报》驻华特派记者站副站长张世政。  《对外传播》:请您先简要介绍一下韩国中央日报社和驻华记者站的情况。  张世政:《中央日报》创刊于1965年,与《朝鲜日报》、《东亚日报》同为韩国三大报纸。现在中央日报集团已经发展成为韩国最大的媒体集团,包括报纸、期刊、有线电视台、网络以及一些事业部门等等
期刊
编者按:2008年4月,达赖集团的代表Khen Rinpoche到美国南加州大学演讲,当地的一些中国留学生与其进行了直接对话。此事在当地引发了较大反响,《纽约时报》也刊登了题为《在美中国留学生为他们祖国的形象而战》(Chinese Students in U.S.P1ght View of TheirHome)的相关文章。在这次对话中表现活跃的中国留学生徐实,以一个身居海外的中国人的视角,撰文讲述
期刊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中国的变化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更是受到国际社会的特别关注。如何利用这一机会向世界展示和说明中国,是外宣工作者今年面临的重要任务。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接受本刊记者专访,就如何做好新中国成立60年取得的成就、60周年国庆庆祝活动的对外报道、如何借助境外媒体对外传播中国的声音、当前背景下对外传播应注意的问题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