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光环的鲁迅更可读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12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经典的学说、著作和学者,因为顺应了某些现实的需要,往往容易被抽象成为神化的符号,由各种“光环”所笼罩,让人不能直观清晰地看到他本真的面貌。更因为这种日积月累的浅层甚至庸俗化评价形成了一些刻板印象,使人逐渐失去了探究本真的愿望,产生了对这些“神坛”上人物不同程度的扭曲和误解。“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若不是中唐韩愈以降对杜甫的推崇,这位潦倒一生、埋名一世的诗人也不会被后人所发掘而推为“诗圣”。而他一旦被定义为“一饭未尝忘君”的忠君爱国诗人,他的作品便被人注上了“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标签,忽视了字里行间洋溢着的真挚情感与审美感受,这或许也是王夫之对杜诗“诗史”一说不以为然的一个原因吧。
  而另一种对待经典的态度是,不否认经典的价值,却出于种种原因,自我设定与经典之间存在着不可交流的鸿沟,读罢束之高阁,肃然远之。鲁迅曾评价清朝对朱子学说的态度是“止于尊崇,而不许学样”(《买〈小学大全〉记》),“因为一学样,就要讲学,于是而有学说,于是而有门徒,于是而有门户,于是而有门户之争,这就足为‘太平盛世’之累”。可叹的是,在一段时间内,鲁迅的文章和思想被塑造为“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但他对待所有压迫与不公时毫不妥协的斗争态度,面对各种旗帜和运动时深邃独立的洞察能力,一时间却时常被有意或无意地遗忘。由此一来,鲁迅及其作品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的符号,看似大量地进入课堂课本,却无法和读者产生共鸣,进而被列为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三怕”之一,这也是教学中十分尴尬的现象。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经典就是你常常听人们说‘我正在重读……’的那些书,而绝不是‘我正在读……’的那些书。”(《为什么读经典》)经典能带给我们常读常新的体验。孔秋玥同学有一段不短的鲁迅作品的阅读经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讲,小学时读到了鲁迅幼年故乡趣事的图景,唤起了自己对童真的体验;后来看到了童趣背后辛酸的社会变迁和时代阵痛的文字,引起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悟;而现在听到了杂文篇章中那些匕首和投枪刺穿表象的声音,更加深了自己对现实的思考,这些体验一定会丰富她对鲁迅本真形象的还原:那些冷嘲热讽断然不是尖酸与刻薄的表现,而是根植于对亲友故乡、对民族国家深沉殷切的思考与热爱,诉诸笔端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但本心存真向善却是不变的,这样他也才会在北大的课堂上大受学生的喜爱与追捧。同时,社会的黑暗和沉疴只要还尚未绝迹,鲁迅的文章自然就能激发一代读者的共鸣,秋玥对最近奥运会中的舆论现象引入“国民性批判”的视角进行思考,这便是鲁迅的现实价值所在了。
  当然,在鲁迅思想中那种“悖论式”的态度,尤其是对新生进步事业提倡呐喊之时,也提出深刻的怀疑担忧,这种现代性的思想也还需要秋玥同学在今后的阅读中随着自己见识的深入而更有深悟。陶渊明有诗云:“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在阅读经典的时候,做一个“素心人”,去掉那些光环,让鲁迅从神坛上走下来,他的作品是值得我们去亲身阅读,仔细阅读,反复阅读的。
其他文献
郭沫若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郭沫若的文化系统中有着若干世界性的元素。在郭沫若的文学创作中,吸纳融合了西方近现代重要的文艺理论思想,他借助于浪漫主义、泛神论等创作理念,抒写出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白话新诗,将凤凰涅槃的青春精神传遍了现代中国;在郭沫若的翻译作品中,他凭借对世界文学和文化熟稔,进行了创造性的译介,将浮士德、维特等世界经典文学形象介绍给渴求新知的国人,以此实现文化复兴的愿景;在郭沫若的海外
佛教义理广博庞杂,在世界宗教史上构建了独树一帜的教义体系。然而综观其经律论三藏,旨归却非常明显,即解决人世间的生存方式和安身立命的问题。佛教命运观念的表达,既有通过抽象义理层层推衍的佛理内容,更有通过大量故事晓喻世人的方便法门。以通俗的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向世人传达命运观念,是佛教说法喻世的惯常用法,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相关文字。在佛经中则有《贤愚经》《百喻经》《杂譬喻经》《杂宝藏经》《撰集百缘经》《瑞
如果不是电影《绝杀慕尼黑》,奥林匹克史上这场波澜壮阔的篮球决赛恐怕会被忘却。但好的艺术作品就是要告诉人们:创造历史的人,历史就会铭记。  不服!骄横霸道的美国男篮肯定不服。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从1972年绝杀慕尼黑开始,1988年汉城奥运会苏联男篮又再次绝杀美国男篮。美国篮球输不起啊,故而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逼出了美国男篮的“王炸”——NBA职业选手组队参赛,让迈克尔·乔丹加盟的“梦之队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和姊妹篇《方大曾:遗落与重拾》先后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这是在长期寻找方大曾的旅程中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六十万字重拾岁月遗珍,五百幅图再现英雄风华,眼前的一字一句,一图一景,是用脚步行走出来的,是用日月编织出来的,是用悲喜浇灌出来的,各种甘苦我心自知,高兴且不必多说。  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以小方为笔名的方大曾活跃于中国新闻界与摄影界,他是中外新闻学社的重要成员,与范长江、徐盈
上元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春节序列节日的最后一个,过完了“十五”,“年”才能算是过完了。但这“最后一个”却是最热闹的,如果新年是一台精彩的晚会,那上元就是高潮迭起的节目展演中最后的那个大轴。美国汉学家蒲安迪在《中国叙事学》中谈到奇书《金瓶梅》时说:“小说的骨架相当引人注目地镶嵌在年复一年的惯例性节日庆典的框架里。”和诗歌相比,小说的篇幅和叙述方式更适宜记述节日,一方面为情节的展开规
上世纪80年代初,钟叔河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出版,引起学术、思想乃至文化界高度重视。这套丛书见证了百多年前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艰难历程,对于开展近代思想史、文化史、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史研究,意义和价值巨大。因其对思想解放起了推动作用,这套丛书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最大的丛书之一,毫无疑问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在文化出版界的体现和标志。时隔三十多年,《走向世界丛书》续编问世,汇集了65种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
今年4 月,是本报《博览群书》杂志出版第400 期。王蒙、徐光春、詹福瑞、傅谨、马勇、赵勇、钱振文等前辈大家或当代名家都发来情真意切的作品,不少名家和知识界朋友积极参与《博览群书》主办的“寻找400 位400 字美文高手”和“寻找400 位悦读书画家”活动。一篇篇深情的文字,一幅幅动人的作品,让《博览群书》同人和所有光明人深受感动和教益。在此,请允许我向所有支持《博览群书》的领导和朋友表达由衷的感
留心处处皆学问。正史野史,小说笔记,诗词歌赋,“八百里”字样,随处可见。初不以为意,见得多了,也就稍加留意,却发现其意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八百里”作为一个数量词,通常指距离,如《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写到“宛城离洛阳约八百里”。然而,仅笔者所知,大致上至少还有以下几种意思。  其一,指速度,形容人、动物速度快,或者事情紧急。《水浒传》第三十五回,借吴用之口说戴宗“有道术,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唤他做
儿子还小的时候,我每年都写一篇《新春寄语》,为了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给儿子,也给自己。转眼间儿子大了,像小鸟一样扑棱扑棱地飞了,而我自己也是人生过半了,总结也写大了,自觉不觉地对自己的前半生进行盘点。倒不是刻意想把过去的一切都弄明白,只是,不眠之夜,总是与过去的一切不期而遇。青春,爱情,事业上的得失,等等等等,就像电影镜头一样闪过,瞬间擦亮在生存的夹缝里日益暗淡的记忆。我喜欢这种感觉,与过去相遇,
对于日本,许多中国人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想说爱你不容易,想说恨你也不尽然。秦砖汉瓦、唐风宋韵,漂洋过海浸染了整个日本文化,日本人的根在中国,日本就像一个从中国分家出去的孩子;倭寇侵扰,甲午风云、卢沟晓月,数百年来历史上结下的仇雠,远不止一次,想赖都赖不掉;林林总总制作精良的日货,早已渗透进当今中国人的现实生活,想抵制也抵制不住……于是,仅在中国人内部,几乎从来就不乏仇日、憎日、反日的,也更有亲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