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小方”同行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和姊妹篇《方大曾:遗落与重拾》先后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这是在长期寻找方大曾的旅程中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六十万字重拾岁月遗珍,五百幅图再现英雄风华,眼前的一字一句,一图一景,是用脚步行走出来的,是用日月编织出来的,是用悲喜浇灌出来的,各种甘苦我心自知,高兴且不必多说。
  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以小方为笔名的方大曾活跃于中国新闻界与摄影界,他是中外新闻学社的重要成员,与范长江、徐盈等人同负盛名。关注民生和时局,他以笔和相机为武器,投身爱国救亡运动,深入报道了“绥远抗战”。“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第一时间赶赴前线,拍摄了大量来自战地的珍贵照片,《我们为自卫而抗战》《为国捐躯》《抗战图存》等报道引发强烈社会反响,被中西方媒体广泛使用,鼓舞了士气和斗志。他在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中预言“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1937年9月18日,方大曾从河北蠡县发出了《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一文后,杳无音信。
  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缘使我知道了方大曾,此后即展开了漫长的寻找之旅。先期采访,我一个人或火车或汽车或步行,往复行程数千公里,从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到蠡县,去史志办、博物馆、报社查询资料,了解情况,曾被当做假记者,也曾被拒之门外。
  由于方大曾失踪的时候只有25岁,尽管他在当时已经闻名长城内外,但是彗星一般的耀亮和迅失,使他在《中国摄影史》中,不仅没有独立的篇章,而且也没有完整的生平,关于他的描述加起来不足一百字,而在《中国新闻史》中更是難觅其踪。
  作为纪录片工作者,我在长时间的寻找中,通过史料发掘和实地寻访,努力去还原一个真实的、热爱和平与自由的生命,这个年轻人用生活做背景,用生命做胶片,为我们真实纪录了当年国难当头的中国大地。如果说,最初的寻找完全是出于对人物的兴趣和探求未知的欲望,过程中,随着了解的深入,不知不觉变成了对于一种高尚精神的认同和追随。
  纪录片《寻找方大曾》播出后,十多年来,方大曾是我放不下的心事,这份情感,如同酿酒,时间越久越陈越醇,在不知不觉中,我渐渐成了他的“家人”,对于亲人的找寻,难道还需要有什么世俗的动机吗?我的回答是,无怨无求!
  小方的生命轮廓是破碎的,遗存的作品是散碎的,再加上我的业余时间是零碎的,这三重碎片摆在面前,所以,连缀方大曾的生命样貌,重现精神华彩的这一梦想是困难的。
  从小方家人留下的遗物遗照入手,结合史料发掘和实地寻访,以及他的朋友圈、师友圈、战友圈的梳理,近几年,我先后出版了《方大曾:消失与重现》《解读方大曾》《方大曾:遗落与重拾》等专著,失踪了80多年的方大曾,终于进入了当代人的视野,被公众所知晓。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说,“这是对中国新闻事业史人物研究和中国战地新闻摄影史研究的一大贡献。”著名军事专家周小宁评价,“对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填补了学术空白,而且对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民族精神,伸张正义和牺牲奉献精神,具有极为宝贵的社会价值。”
  寻找方大曾是一次关乎历史追问的行动,也是由媒体人通过影像表达,进行的一次关于历史责任的书写,对我而言,更是一次家国情怀的洗礼和追问初心的自省。
  方大曾不应该被历史和时代遗忘,至少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挽回那缕若隐若现的荣光,让他永留人间,使正义、良知、家国情怀长久流淌在民族精神的主动脉。
  方大曾不应该被民族和后辈遗忘,至少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拨开那些若有若无的尘埃,让他泽披来者,使担当、勇敢、崇高理想永远行走在民族复兴的主航道。
  我想,只有后辈坚持在同行的路上,小方的精神才能永不消失!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记者。)
其他文献
政治家的自传往往仍然谎话连篇,小说家的自传写着写着恐怕难免杂糅幻想,在这一点上戏剧作家可谓既忠实于自己的技艺又不作伪饰,他们只是将过往经历小心编织,安排出起承转合与低谷高潮。  一代剧作明星莫斯·哈特的传记《从布朗克斯到百老汇》算得上这方面的典范,这不是一本戏剧作家的成功史。在他的笔下,童年的贫穷,亲人的离去,尽管悲苦,却不是绝望,不停的挫折底下,愈勇的是戏剧之梦。就像如今每一个身处黑暗影厅观看好
在一次和木斋老师交流时,他提到“人类的认知过程是应该从概念出发还是从原点出发”这个问题,在他看来,获取一个认知,若一开始便从某一概念出发是有相当大的风险的,即便这个认知是符合真理的,那也很难与其他材料相系联,发掘出其他认知来。他是经常在课上讲做文学史研究时提及“原点”“原典”的,只不过这是他第一次明确地谈人类的认知过程,跟木斋老师的这次交流对我的启发很大。  这原是一门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报告节选,我
1978年,我国恢复了中断12年的研究生制度,迄今整整四十周年。40年来,我国研究生工作不断前行,成就斐然,培养的研究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最主要的力量,也成为其他各行业的骨干人才。一批批学子接受研究生教育,在文化建设的大潮中成为弄潮儿,作出重要贡献,谱写历史新篇章。可以预期,四十年前恢复研究生制度的举措必将永垂青史。我本人是这一制度的见证人和受益者。  我原来工作的单位是湖北大学,湖大当时
《博览群书》编辑部:  近日,闲来翻书,上有一文《前赤壁赋》,突出感觉有些不对,心想这应该是《赤壁赋》吧。便又随手翻检起家里的相关书来,结果,有称之为《赤壁赋》的,也有称之为《前赤壁赋》的,但到底谁是谁非?真还成了一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社会上普遍认为是《前赤壁赋》,而不是《赤壁赋》。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了真正弄清这个问题,并引起今后编辑出版者重视,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
“古典”二字,其义颇为玄奥而明媚。  先说“古”。《说文解字》释“古”字云:“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凡古之属皆从古。”徐铉等曰:“十口所传是前言也。”段玉裁注引《大雅毛传》:“古,故也。”又说:“按故者,凡事之所以然。而所以然皆备于古。故曰古,故也。”可知,“古”字非仅是一表时间的名词,更是对古老传说和故实的一种指认。《逸周书》云:“天为古,地为久。”又说明“古”之为字,可大可久,上可参
已成为历史的20世纪,是中华民族变动最频繁的一个时代,是我们国家摆脱积贫积弱、逐渐走向独立的时代。回望起来,令人神思怅惘。然而,极具戏剧性的时代,看起来惊心动魄,身处其中的人,往往是不会愉快的。他们没有洞中七日世上千年的神技,唯有用血肉之躯在这坎坷的世途上踽踽而行。战火纷飞的年代,流亡漂泊的日子里,这颠沛流离的生活,塑造出了怎样的生命形态。海外天津作家,也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组生动鲜活的切片。  张
视角和方法是学术创新的两个重要条件。新视角、新方法往往会带来新问题、新结论,进一步深化或推进学术研究的发展。赵沛霖先生《郭璞诗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对东晋诗人郭璞及其诗赋作品进行了全面地深度研究,令人耳目一新。其研究的创新主要得益于独特的神仙道教视角和从局部性具体问题入手展开研究的方法。  全新的觀点  关于郭璞《游仙诗》的主题是研究史上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难题,作者提出了一个全
郭沫若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郭沫若的文化系统中有着若干世界性的元素。在郭沫若的文学创作中,吸纳融合了西方近现代重要的文艺理论思想,他借助于浪漫主义、泛神论等创作理念,抒写出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白话新诗,将凤凰涅槃的青春精神传遍了现代中国;在郭沫若的翻译作品中,他凭借对世界文学和文化熟稔,进行了创造性的译介,将浮士德、维特等世界经典文学形象介绍给渴求新知的国人,以此实现文化复兴的愿景;在郭沫若的海外
佛教义理广博庞杂,在世界宗教史上构建了独树一帜的教义体系。然而综观其经律论三藏,旨归却非常明显,即解决人世间的生存方式和安身立命的问题。佛教命运观念的表达,既有通过抽象义理层层推衍的佛理内容,更有通过大量故事晓喻世人的方便法门。以通俗的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向世人传达命运观念,是佛教说法喻世的惯常用法,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相关文字。在佛经中则有《贤愚经》《百喻经》《杂譬喻经》《杂宝藏经》《撰集百缘经》《瑞
如果不是电影《绝杀慕尼黑》,奥林匹克史上这场波澜壮阔的篮球决赛恐怕会被忘却。但好的艺术作品就是要告诉人们:创造历史的人,历史就会铭记。  不服!骄横霸道的美国男篮肯定不服。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从1972年绝杀慕尼黑开始,1988年汉城奥运会苏联男篮又再次绝杀美国男篮。美国篮球输不起啊,故而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逼出了美国男篮的“王炸”——NBA职业选手组队参赛,让迈克尔·乔丹加盟的“梦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