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博洲:《台北恋人》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w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北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9月
  赵刚推荐:台湾的文学主流,不管是现代派还是“内向派”,其实长期以来都已在文学和现实、文学和历史之际筑上了高墙,既保卫了他或她的内在当下,也从而巩固了外在现实。而本书的作者,他的文学、现实与历史之间缠绕万端,这么说是因为《台北恋人》是一个高昂的理想主义在两三个世代之间蒸发且退化的故事,是一个乃孙不肖乃祖的故事。当他暗自目睹了2014年的“三一八”和1949年的“四六”之间的惊人变异,当他瞥见了学运领袖中还包括了他素所尊敬的反殖反帝的左翼前辈的曾外孙时,他无法选择只当一个看客,当现实真正实现了虚构时,虚构者并没有感受到一种“先知”的快感,反而是陷入到一种更加荒谬的境地。
  这个今昔交织的虚构当然不是在2014年间完成的,更不可能是那个3月中的一两天内完成的。我猜当作者在2005年完成初稿时,它最多是在一种“纪实文学”式的虚构中,只以虚构的方式展现了以1949年4月6日为核心事件的昔日愤怒与昔日青春。作者对这个稿子不满意,但也不知如何处理,稿子随着主人的身心困顿病奄奄地躺在那里,直到2008-2009年左右,当马政府成立以及学运(与社运)“再起”之时,作者目击了学运所展现出来的各种心志状态与政治倾向,抚今追昔,心有所感,于是拿出旧稿,交织今昔,架构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台北恋人》。小说见证了两个时代的“台北恋人”,隔代的祖与孙,以及展现在他们身上与周边的时代巨变。
  [德]汉斯·约阿希姆·马茨:《情感堵塞:民主德国的心理转型》,徐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11月
  吴强推荐:最近几年,中国社会和出版界似乎突然涌现出一股怀旧的浪潮,一批记录苏联和东欧国家转型前后的历史、社会和思想的译著出现在书店和案头,如《耳语者》、《到芬兰车站》。与之相比,马茨的这本《情感堵塞》虽然也列在中央编译局“苏东回顾系列丛书”中,但是并不像同系列的其他回忆录那么引人注意。中国读者在以怀苏东的旧来代偿自身的感情压抑,却好像同时又选择性地回避了这一心理剖析。
  作者将情感堵塞歸因于长期的制度压抑,从物品短缺到社会监视和思想控制等形成的需求压制,导致东德人普遍的缺陷综合症,即缺乏正常的情感机制,表现为天性疏离和性格扭曲等。这可以解释东德极权主义期间的各种心理代偿现象,从消费主义如迷恋塔比小汽车到沉迷于自由主义改革的空想家们,也可以解释统一后东德的政治冷漠、交往障碍和社会资本缺乏,仿佛就是其他转型社会的缩影。
  [英]托马斯·麦考莱:《英国史》,刘仲敬译
  吉林出版集团,2014年4月
  何怀宏推荐:也许和重视经验有些关系,在西方人里面,英国人的重视历史和中国人似有一拼。不仅近代哲学家如休谟,现代政治家如丘吉尔写出了多卷历史的经典、诗人麦考莱也写出了漂亮、厚重的历史著作。虽然有些重合的地方,但麦考莱这套五卷本的书(中文译著尚未出齐),基本是接着休谟《英国史》结尾的时代的,主要是撰写英国“光荣革命”的历史,而其第一章对此前英国的宪政历史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回顾。其中谈道:“我们的民主是最贵族的,我们的贵族是最民主的”。对教会的作用,他认为教会在野蛮和黑暗时代利多,在开明和良治时代则弊多。将这套书与休谟的书合观之,或可看到一部比较完整的英国宪政史,虽然两人的历史观和著述风格还都有些差别,但都是良史。
  这样好的历史著作现在才有译著出现,作为一个读者,我感到遗憾,而作为一个曾经的译者,甚至还有些羞愧。中国作为一个翻译大国的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翻译出版的译著不计其数,而像休谟、麦氏和兰德等人的历史经典著作却还是漏掉不少。我以为我们与其去追逐一些当代西方在观点上标新立异的时髦书,还不如去看他们的一些老的经典,尤其是一些叙述现实社会和政治过程的历史经典。
  [美]维特:《林肯守则:美国战争法史》,胡晓进、李丹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
  田雷推荐:2009年春,当我坐在维特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课堂上时,就得知他即将推出一本名为《利伯守则》的新作。那时的他,每次谈起这本新书,总是显现出如长途跋涉者最终到达目的地时那般志得意满的神情。不过,此书最终出版,已经是2012年的秋季,出版时定名为《林肯守则:美国战争法史》。我此后没有机会当面见到维特教授,但可以想见,从一部战争法典的起草者“利伯”上升至领导美国实现自由新生和宪法再造的“林肯”,维特已经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要从战争法去发现美利坚的民族性。
  在阅读近50万字的《林肯守则》时,我时常会想起在翻译《事故共和国》时同维特教授的交流,那时,我们谈到了“法律与社会”研究范式。维特告诉我,法律与社会的研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走入了一个死胡同,因为无论具体的研究怎么展开,结论不外乎就是“法律影响社会,而社会决定法律”的逻辑,而维特告诉我,他正在进行的思考就是要把“民族构建”带进来。而现在回想起来,《林肯守则》也许正是维特通过战争法为美利坚民族的法律发展所书写的民族志。
其他文献
中信出版社,2015年7月  许纪霖推荐:道德进步的标志是什么?人类文明进化的尺度何在?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美国学者斯蒂芬·平克提出了一个标准:看人类生活中暴力和痛苦减少的程度。他用大量的数据、图表和故事证明,按照这个标准,人类在道德上的确有很大的进步:在国家组织尚未出现的漫长时代里,因暴力冲突而导致死亡的比例约为15%,可是到了烽火连天的20世纪,战争造成的死亡只达全世界人口的3%;在尚未形
期刊
[文章导读]在昆明的拆迁大计中,宏仁村只是无数历经“台风过境”的普通村庄之一,而当野火烧尽,看似卑微如野草的基层力量却能趁着喘息的契机迅速自我修复并重生。在拆迁与造城运动试图重建城市环境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表面上破败的传统民居环境其实并不萧条,对于文化传承来说,失去宏仁老村一般的“废墟”或许也意味着整个传统文化的生存土壤将要面临萎缩。新旧交替之间,我们应该审视不可逆的生存空间更迭给城市文化根基造成的
期刊
商务印书馆,2011年9月  马立诚推荐:1998年3月,我出版了《交锋》一书之后,有一次和近代史学者茅海建吃饭。他对我说:“你应该看看李剑农的《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你的《交锋》和这本书同类。”  后来我买到了中华书局出版的这本书。这本书1930年由上海太平洋书店首版,引起轰动,4年内印行四版。这本书以生动简练的笔触和详实的资料描述了1898到1928年30年的中国政治。清末朝廷的挣扎,立
期刊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年5月  解玺璋推荐:李向东、王增如夫妇所撰《丁玲传》,是当下丁玲研究的一个重要收获。丁玲作为一个复杂的历史性存在,长期以来,已经根据不同的需要被涂抹成各种颜色,两位作者所做最重要之点,即为之清污,恢复丁玲的本色。  他们应该庆幸,一是作者王增如曾经担任晚年丁玲的秘书,有机会接触大量不为外人所见、所知的私密材料;二是丁玲在现当代文学史,以及中共党史上的特殊地位,特别是
期刊
《文化纵横》2015年6月刊封面专题“再造‘丝绸之路’”,在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讨论中,将该战略与世界秩序之间的关系,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等纳入了视野,提出了一系列值得认真思考的话题。  “一带一路”战略是在中国经济迅猛崛起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浮现出来的。无论该战略还是中国的经济崛起都不是在真空中实现的,而是在一个大的国际秩序下展开。该一秩序由美国主导,以世界市场作为其最基本的约束条件;以国际安全秩序提
期刊
阿拉伯世界正陷入新一轮的动荡。在国际体系的层面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奠定的旧秩序趋于瓦解。在伊拉克、叙利亚、苏丹、索马里,还有新近成为国际战场的也门,有效的中央权威已经不复存在。根基不牢的国家合法性受到严重侵蚀,非国家行为体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取代了政府。  阿拉伯世界会溃烂下去,还是会在废墟上建构出一个新秩序,仍然难以定论。可以确定的是,在出现一个整合性的政治力量之前,这一局面不会有根本改变。2011
期刊
在2012年第1期的《中国社会科学》上,梁晨、李中清等人发表了《无声的革命》一文,他们依据对1952-2002年间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学生学籍卡片的量化分析,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自1949年以来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以往为社会上层子女所垄断的状况被打破,工农等社会较低阶层子女在其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在该文作者看来,这可谓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场“无声的革命”。在推广基础教育、建立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以及设
期刊
[文章导读]自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以来,司法改革又一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已有的论述多囿于观点的陈述或理论的推导,鲜有人梳理中共早期的法律实践,进而反思中国语境下的司法改革及其前景。本文围绕“司法半权”这一关键词,阐述了陕甘宁边区司法的体制、实践与理念。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在中共“一元化”的政权体制之下,司法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周期性的消长关系:纵使“司法权”自根据地时期开始
期刊
修远基金会  [报告导读]十八大以来,中国局势出现复杂变化。如何理解和应对这些变化,社会舆论出现重大分歧。本报告认为,舆论的分歧,是因为人们仍然按照原来发展的惯性思维来面对现实变化,而没有意识到中国发展可能已经步入新阶段,迎来了“新周期”。因此,我们可能首先需要做的,是去理解“新周期”,探索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哪些要素出现了实质性变化,以及如何理解这些变化。高铁已然成为中国制造商的新名片  本报告尝
期刊
在一个充满敏感词的互联网话语时代,充斥着各种语义混论的现象,但是很少有一个词像“中产阶级”,其词义和社会的自我理解都存在着如此的混乱和不确定。但在过去几年间,从城市马拉松运动到海外购物大军的兴起,从最近的雷洋案到国家主席紧急呼吁善待“中间收入群体”,一个似乎语义模糊实则越来越清晰的中产阶级,前所未有地被快速聚焦在政治舞台当中。中国的中产阶级是如何炼成的?本文旨在厘清有关中产阶级的叙述,以哈特和奈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