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地基基础设计中荷载取值的注意事项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0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引言
   在地基基础设计中,上部结构荷载是我们设计基础的关键,只有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荷载正确,我们的基础设计才能安全可靠,《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有关荷载效应组合有明确的规定。目前许多设计人员在地基基础时,都习惯于手工计算。对于繁多的荷载效应组合如何找出最不利的组合,是基础手工计算的难点,也是基础设计安全正确的前提。在实际工程中,有许多设计人员习惯选定一种组合来进行基础设计,如PKPM系列中的SATWE计算结果D+L(以活荷载起控制作用的荷载组合即1.20恒+1.40活),对于以此为基础设计的荷载效应作为基础设计的成果,必须对其它荷载效应组合加以认真复核,否则有可能危及基础安全,本文现结合规范条文及工程实例,就此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2 规范要求
  A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3.0.4条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按下列规定:
  
   1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2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3 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地基或斜坡稳定及滑坡推力时,荷载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4 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界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B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2.1 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1)本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2)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下列建筑:
   ①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的空旷房屋;
   ②砌体房屋
   ③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房屋;
   ④基础荷载与③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墙房屋。
   注:软弱粘性土层指7度、8度和9度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別小于80、100和200kpa的土层。
   4.2.2 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且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计算。
   4.2.3 地基抗震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略):
   上述相关规范条文已很明确的规定相应荷载的组合要求,单一的某一种组合(如SATWE中的D+L)很难满足规范要求。PKPM系列的SATWE用户手册及技术条件对D+L代表的工况有明确的定义即活荷载起控制作用下荷载效应组合。很明显,这种工况作用并不一定是荷载效应的最不利组合,有时与最不利组合相差甚远,有的误差近40%,这与地基规范条文的要求严重不符,如果仅用此种组合会给房屋的安全带来隐患。
   现以几个工程的实例加以比较分析和说明(计算结果均为PKPM系列SATWE柱底最不利组合文本结果)。
  3 工程实例
  
  
   在不计地震作用的情况下(1)为最不利组合,(1)组合为:(1.35恒+0.98活);在计地震作用的情况下(29)为最不利组合,(29)组合为: (1.2恒+0.6活+1.3地),
   (29)/(1)=2074/1545=1.34。
   通过以上3个项目的分析对比,D+L均不起控制作用,特别是在风荷载起控制作用时, 都相差很远,在高烈度地震区,当需要计入地震作用时D+L与地震组合作用效应相差很大,即使考虑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ζa,按D+L设计的基础不一定安全(1≤ζa≤1.5),应按地震作用最不利效应作认真的复核。
   为了得到准确的设计依据,建议在JCCAD选择荷载,方法如下:进入JCCAD读取荷载,当不计地震作用时,应在读取荷载X Y地震点为空白(无“√”),程序在默认情况下计入 地震组合。
  4 小结
   地基基础计算中,保证地基基础的安全可靠,找出最不利荷载的组合是设计的关键,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中,有可能是风荷载起控制作用;有可能是活荷载起控制作用;有可能是恒载起控制作用 ;有可能是地震荷载起控制作用,因此切不可以某一种组合作为我们设计的依据。
   本文不足之处,还望广大设计人员批评指正。
   参 考 文 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取得最大的效益。实施“精细化”管理,狠抓成本,成了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项目 施工 材料采购 经济效益 工程成本    “精細化”管理是把“精”的管理观念和“细”的运作方式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精细化管理强调的是全面管理,全员管理,过程管理。项目的成本控制是贯穿在工程的整个过程之中,它是企业全面管理的重要环
期刊
摘要:地质环境是指岩石圈内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各种地质因素的总称。矿山环境地质指矿区地质环境现状,以及矿山建设和采选过程中人为因素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并由此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污染等问题的总称。本文是对湖南省邵阳市矿山地质环境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邵阳市矿山地质环境的防治措施。  关键字:矿山 地质环境 防治措施  邵阳市地处湖南省中南部,东与衡阳市接壤,西与怀化市毗邻,南与永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混凝土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的控制裂缝的生成,从原因分析到提出控制措施,主要分析结构裂缝、材料裂缝来控制裂缝的生成,有效的减少了裂缝的生成。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 分析控制  商洛市区丹江城防续建工程北堤柳家沟至东龙山段C标段(童河口至东龙山1+740.7至2+660.6),设计堤防长919.9米,实际施工时因江滨大道与堤防衔接处减少87.6米,实际完成堤防长度为832.6米
期刊
在当今的建筑市场上,由于竞争的加剧和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建筑市场的风险呈现愈来愈多的趋势,其中,以法律风险最为突出,如何规避和防范法律风险,研究这一问题对于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一、风险类别及防范措施  (一)防范违法工程的风险  我国《建筑法》规定,允许建筑施工的工程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1)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2)在城市规划内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规划
期刊
摘要:兵团农八师144团中学校园环境设计本着“全面绿化、重点美化、提高档次、尽量节俭”的规划设计原则,针对144团中学的特点进行重点设计,通过造景对校园的整体环境水平得以提高档次,重点处进行点题,并将造园和人文、历史、校风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关键词:风景园林 中学校园 规划设计 教学休憩  1、 基址概况:  兵团农八师144团中学位于农八师144团团部西北向,
期刊
摘要:  随着城市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近年来,全国各地,各个类型、各工种要求的建筑项目越来越多,而在广泛兴起的工程项目中,管道施工质量的控制是一个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基本环节。随着质量监控技术的日益发展,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倾向于采用更高效节能的方式来对给水、排水管道进行质量控制。本文主要就上述议题,在理论的基础上,从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措施和做法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道路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以前的道路建设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上的不足使得当车辆经过连接处时经常会出现“跳车”的现象。为了避免桥头的“跳车”现象的出现,本文针对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重点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希望能给同行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跳车    公路运输作为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它的发展
期刊
摘要/通过对西岳庙水泵房的设计过程,体会到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光要考虑作为工业建筑的使用功能,还要考虑到与周围古建筑环境的统一。起到整体协调美观的效果。  关键词/ 西岳庙水泵房古建筑协调 统一    西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古朴的风貌。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势必对建筑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那么如何在满足古建筑外观风格的前提下,继而满足建筑内部现代
期刊
摘要:建筑设计构想方法包括立意-构思-表达技巧。本文通过回顾沈阳建筑大学校园规划改建的设计过程,着重探讨了校园规划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阐述了沈阳建筑大学校园规划改建的构想方法。  关键词:校园规划;立意;构思;表达;校园文化  1 项目概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校自身的发展,沈阳建筑大学现有环境条件将无法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生活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适应学校的发展,校园亟需进行整体的
期刊
摘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战略作为一项牵动辽宁及东北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不是简单的点点开发,也不是单纯的各点连线,而是包含多层互动关系的复杂而巨大的工程。应该说,沿线各点之间、点与所在城市之间、点与线之间、沿海经济带与辽宁及东北腹地之间的战略互动,贯穿于整个经济带开发与建设的始终。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辽宁沿海经济带迫切需要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协作和整合,從而为实现东北地区的整体振兴开辟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