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当代中学生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学生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发展,直接影响了社会与法制建设水平。可见法律意识在中学生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当前中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法律意识对中学生保护作用的必要性进行了总结,进而对提高法律意识在中学生保护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法律意识,中学生,保护作用
1前言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律的制定、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法律意识同人们的世界观、思想道德观念等都有密切联系,都受到阶级性的影响。不同阶级的法律意识各不相同。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直接影响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旨在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司法人员是实施法律规范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主要执行者。增强法律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其捍卫自己的权利以及履行必要的义务,并对法制的健全、巩固和发展献言建策。
2当前中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当前中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完备的法律意识,目前,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对法律法规缺乏完整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对民法,宪法,刑法等内容具有一定的了解,懂得一定的法律常识,但是,大部分学生的法律意识远远不够,对法律现象等内容停留在直观感觉上,为树立法律意识,也未了解法制情感与法制观念,缺乏法律法规的参与性,缺乏监督与实施的责任感。第二,法律知识掌握不全,目前,中学生对与基本法的了解主要停留在表面,对一些具体细则不够了解,对一些重要概念也不够了解,因而,法律知识掌握不全,法律知识模糊不清较为常见,影响了学生守法意识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切身利益。第三,法制观念模糊,缺乏守法自觉性,受到一些主观与客观原因的影响,中学生违反犯罪行为屡有发生,且性质多较为恶劣,与此同时,各种腐朽,消极的实力对高校的影响逐渐加大,学生利用知识文化,依靠网络犯罪的行为屡见不鲜,由此可见,法制观念模糊,缺乏守法自觉性是当前学生法律意识缺乏的主要表现。第四,在学习过程中,对法律观念产生了偏差,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学生阅历不断提高,大部分中学生意识到学法的必要性,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法律只是增加就业的筹码,忽视了学习法律的责任与义务,忽视了学习法律的重要意义。
3法律意识对中学生的保护作用的必要性
3.1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在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需要,这就对于中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生必须提高法律意识,具备良好的现代法制观念,拿起法律武器来切实保护好他们自身的合法利益,切实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才能够真正有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才能够真正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3.2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习法律知识
倘若中学生不懂得法律知识,不具备法律观念,那么,他们就很难明辨是非,也就很难做到依法办事,在极端情况下,一些中学生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尤其是在当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学生犯罪的问题正在变得更加严重,这严重地阻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3.3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离不开法律意识教育
在当今时代,国家社会对中学生的素质的要求正在日益提升。中学生为了能够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就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而法律素质是这一综合素质中非常关键的组成元素。只有想方设法确保中学生能够自觉的学法、守法、用法,才能够使其综合素质达到提升。
4提高法律意识在中学生保护中的作用
4.1情境感受,在活动中提高法律意识
中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和以往課堂上的学习过程不同,它不是被动地作为客体的学习,而是主动参与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在活动中是以主体的方式存在的,是主人。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因此他们有兴趣加入到活动中来,对活动采取的态度是认真的、积极的、肯定的。因此,各种活动的开展势必会对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搞模拟法庭,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此活动可让学生自己编写模拟法庭剧本,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庭审中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警、被告人等,模拟演绎整个开庭审案的全过程,并组织学校学生进行旁听。直观生动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在参加和观看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得到了提高。
4.2有规必依,培养学生守法意识
首先,培养学生守法意识需要遵守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实现培养目标,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必依,培养学生守法意识,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高效的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养成遵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其次,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对制度产生全面的了解,同时,严格执行有规必依制度,并确保一视同仁,公正公平,使学生养成自律意识,产生制度认同感,形成遵守制度,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产生有法必依的共鸣,使学生可以在遵守学生管理制度,强化学生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培养守法意识,树立法律观念。
总结
法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法律意识的培养也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法治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法律意识的培养在中学生保护中所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更加能推动我国法制社会的建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胡俊文.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剖析及教育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0.
[2]李升元.法治实践的公民意识教育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430074)
关键词:法律意识,中学生,保护作用
1前言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律的制定、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法律意识同人们的世界观、思想道德观念等都有密切联系,都受到阶级性的影响。不同阶级的法律意识各不相同。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直接影响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旨在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司法人员是实施法律规范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主要执行者。增强法律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其捍卫自己的权利以及履行必要的义务,并对法制的健全、巩固和发展献言建策。
2当前中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当前中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完备的法律意识,目前,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对法律法规缺乏完整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对民法,宪法,刑法等内容具有一定的了解,懂得一定的法律常识,但是,大部分学生的法律意识远远不够,对法律现象等内容停留在直观感觉上,为树立法律意识,也未了解法制情感与法制观念,缺乏法律法规的参与性,缺乏监督与实施的责任感。第二,法律知识掌握不全,目前,中学生对与基本法的了解主要停留在表面,对一些具体细则不够了解,对一些重要概念也不够了解,因而,法律知识掌握不全,法律知识模糊不清较为常见,影响了学生守法意识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切身利益。第三,法制观念模糊,缺乏守法自觉性,受到一些主观与客观原因的影响,中学生违反犯罪行为屡有发生,且性质多较为恶劣,与此同时,各种腐朽,消极的实力对高校的影响逐渐加大,学生利用知识文化,依靠网络犯罪的行为屡见不鲜,由此可见,法制观念模糊,缺乏守法自觉性是当前学生法律意识缺乏的主要表现。第四,在学习过程中,对法律观念产生了偏差,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学生阅历不断提高,大部分中学生意识到学法的必要性,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法律只是增加就业的筹码,忽视了学习法律的责任与义务,忽视了学习法律的重要意义。
3法律意识对中学生的保护作用的必要性
3.1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在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需要,这就对于中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生必须提高法律意识,具备良好的现代法制观念,拿起法律武器来切实保护好他们自身的合法利益,切实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才能够真正有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才能够真正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3.2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习法律知识
倘若中学生不懂得法律知识,不具备法律观念,那么,他们就很难明辨是非,也就很难做到依法办事,在极端情况下,一些中学生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尤其是在当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学生犯罪的问题正在变得更加严重,这严重地阻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3.3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离不开法律意识教育
在当今时代,国家社会对中学生的素质的要求正在日益提升。中学生为了能够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就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而法律素质是这一综合素质中非常关键的组成元素。只有想方设法确保中学生能够自觉的学法、守法、用法,才能够使其综合素质达到提升。
4提高法律意识在中学生保护中的作用
4.1情境感受,在活动中提高法律意识
中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和以往課堂上的学习过程不同,它不是被动地作为客体的学习,而是主动参与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在活动中是以主体的方式存在的,是主人。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因此他们有兴趣加入到活动中来,对活动采取的态度是认真的、积极的、肯定的。因此,各种活动的开展势必会对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搞模拟法庭,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此活动可让学生自己编写模拟法庭剧本,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庭审中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警、被告人等,模拟演绎整个开庭审案的全过程,并组织学校学生进行旁听。直观生动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在参加和观看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得到了提高。
4.2有规必依,培养学生守法意识
首先,培养学生守法意识需要遵守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实现培养目标,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必依,培养学生守法意识,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高效的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养成遵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其次,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对制度产生全面的了解,同时,严格执行有规必依制度,并确保一视同仁,公正公平,使学生养成自律意识,产生制度认同感,形成遵守制度,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产生有法必依的共鸣,使学生可以在遵守学生管理制度,强化学生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培养守法意识,树立法律观念。
总结
法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法律意识的培养也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法治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法律意识的培养在中学生保护中所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更加能推动我国法制社会的建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胡俊文.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剖析及教育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0.
[2]李升元.法治实践的公民意识教育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