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综述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c1c2c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稳中有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地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为依据来命题,分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其他省市则基本不变,但也作了微调。总体来说,现代文阅读文本多样,有很强的人文性。设题遵循考试大纲,注意引导考生与文本对话,精致简洁。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兼顾科技与人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感性与理性等方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现从以下三方面来评述:
  
  一、高考现代文小阅读──科学文阅读
  
  科学文阅读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极为需要的能力,该项考查体现了命题着眼于局部和整体关系的构想,体现了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能力要求。
  科学文阅读的选文分为社会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类文章。今年全国18份语文卷的选文,篇幅以八九百字居多,大多选择社会科学类文章。如海南、宁夏卷关于“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的思考;辽宁卷的“人与现代技术”,融入了对现代技术的思考;北京卷的《“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咒》,内容涉及对企业发展的思考;湖北卷《彩陶──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江苏卷的“汉学是什么”、江西卷《书斋》、全国卷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重庆卷《民间艺术的当代变异》、安徽卷的《“艺术默契”与京剧的伴奏》、浙江卷的“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上海卷关于“包豪斯”艺术设计学校的介绍等,涉及远古文化、汉学、书斋文化、文化遗产、艺术审美欣赏、民族审美的心理、学校文化的影响力等内容;山东卷的《“龙城”还是“卢城”》涉及文化考订;广东卷的《创新与想象》强调了艺术与科学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自然科学文有全国卷Ⅱ有关“生物多样性”的介绍、四川卷《瓦斯的开发和利用》、湖南卷有关“嗜盐菌”介绍。两类文章兼顾的有天津卷和福建卷。
  这些文本基本上都涉及“文化”这一话题,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关注和谐,关注人类历史,关注文明的发展,关注民族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关注科技前沿,贴近现实生活。但是自然科学文所占比例较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科技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科学精神,这对国家民族的兴旺强盛能起到积极作用。
  从设题角度来看,选择题有对概念的确认理解,如全国卷Ⅰ第5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有对文意的筛选整合,如对表述的选项内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进行判断;有对句子的理解,如江西卷第7题对“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这句话的理解;有追问原因根据的,如浙江卷第8题对“珠落玉盘”用来形容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解释是否恰当的辨识;也有对某一片段语言的说法进行分析,侧重于话语情境方面的考查,如浙江卷第9题“文章开头说难以正面、直接回答什么样的琵琶声是好的,但最后一段又说历来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要求对此分析,选择正确的答案;还有依据原文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方面的考查。主观题主要是结合动态语境考查信息的筛选整合、语意的理解等能力。科学文阅读设题灵活,以能力为旨归,有利于课程建设。
  
  二、高考现代文大阅读──文学作品阅读
  
  文本的选择是现代文阅读命题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文本的人文价值及难易度关系到试卷的水平、风格、检测的信度与效度,也体现了语文新课程理念、教学导向。今年现代文大阅读的主要特点如下:
  1.文本的选择
  (1)命题者考虑到了可命题性、难易度、城乡差别、阅读区分度等因素,所选文本的篇幅大部分在1500字左右。全国卷Ⅰ《总想为你唱支歌》、全国卷Ⅱ《海南杂忆》、北京卷《湿湿的想念》、天津卷《雪野里的精灵》、重庆卷《告别三峡》、安徽卷《乡村的风》、福建卷《落叶是疲倦的蝴蝶》、广东卷《泥泞》《访钢琴演奏家傅聪》、海南宁夏卷《林冲见差拨》《叶圣陶在四川》、湖北卷《日月行色》、辽宁卷《炉火》、山东卷《灯火的温情》《梦碎雅典》、浙江卷《泰山之思》等约1500字;四川卷《焰火的变奏》970多字;江西卷《泰山很大》、湖南卷《忆刘半农君》、上海卷《重西湖》都在1500字以上;江苏卷的《麦天》篇幅最长,有1900多字。现代文阅读主要对文本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语言与内容、形象与意蕴、形式与主旨、手法与意图等方面进行考查。它是一种精细化的阅读,而不是一种泛读或消遣娱乐型阅读。考场时间紧,试卷题量大、要求高,如果文本篇幅太长,考生耗时太多,影响答卷,将不利于选拔。现代文大阅读的篇幅宜千字左右,最长也不要超过1500字,以一千二三百字为最佳。
  (2)语言典范,有陶冶与引领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文学性和实用性、有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能提升考生的人生境界,促进考生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高考大阅读的文本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融,有利于课程文化的建设。如全国卷Ⅱ茅盾的《海南杂忆》,写的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到海南岛的经历,表现了海南岛的巨大变化,通过侧面来讴歌社会主义新中国。北京卷《湿湿的想念》,作者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怀想爷爷沈从文先生,通过重点描述故乡的风景和水边的生活对沈从文一生的影响来表现一种真善美的人生形态。湖北卷的《日月行色》,通过描写一对青年情侣约会的情景,表现了山村青年男女淳朴的爱情之美,引导考生建立正确的爱情观。浙江卷的《泰山之思》,作者审视泰山深忧锁闭的心态,揭示泰山赢得尊重的深层原因,寄托了美好的祝愿。总之,高考大阅读选择的文本是健康积极的,有利于考生的发展,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的课程基本理念。
  (3)凸显文学性,以散文为主,融时代性与经典性为一体。2007年高考现代文大阅读的语料主要是散文,类型多样,文学色彩、感性色彩比较强,侧重考查形象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品味鉴赏等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理性色彩、思辨精神,或托物抒怀,或抒情写意,或怀想亲友。也有选择小小说的,如湖北卷的《日月行色》,语言纯正规范。还有文学经典、时文美文等,可读性强。以文学作品为现代文大阅读语料来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是高考改革的重大突破性成果之一,符合新课标精神。
  2.设题
  设题遵循了考纲对现代文大阅读的能力要求,新课程卷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个能力层级进行考查,有些非新课程卷也隐含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另外有些试卷还强调迁移,注重与高中语文课文有关阅读题的联系。
  具体来看,各地试卷的文本选择不同,考题不同,问法多样,但从“形而上”的角度来分析,实则相同,主要有五类:
  一是在“是什么”上设题,要求理解文本中某些词句的含义、文学形象的特点等,侧重语言信息的确认,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如全国卷Ⅱ《海南杂忆》第15题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意义,既考查了词语的表层意思,也考查了深层意思,化隐为显,是一个好题。安徽卷《乡村的风》第14题:“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要求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整合,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二是在“怎么写”上设题,如文本怎样布局谋篇、思路层次如何安排等。其外在表现为解读语段组织、层次结构,内在表现为理清行文的思路逻辑,还包括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用词造句等。如重庆卷《告别三峡》第16题的第一问:“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考生需要理清整体思路,了解文章是如何安排材料的,是对文本怎么写方面的解构;第17题:“全文渗透着作者告别三峡的强烈情感,请具体说明其情感的变化。”考查的是对文章整体情感心理走向的把握能力,考生需要分析出作者内在情感脉络的变化,并加以综合。
  三是在“为什么”上设题,在写作目的等方面设问,如开头为什么这样写、结尾为何要这样处理、某一片段语句为什么要这样表达,有时还可以是对上下文某些说法的追问,等等。如安徽卷《乡村的风》第15题:“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就从作者的写作意图,从文本的思想内容上着眼。还有的是就文本内容本身追问为什么,侧重文章内容前后之间的因果联系,上海、湖南、浙江、江西等卷均有这样的题目。
  四是在“怎么样”上设题,如语言的表达效果怎样、有哪些特色,或比较写法、用语孰优孰劣等,浙江、湖北等卷均有此类题目。有时要求对某一语言片段或句子加以赏析,实质上是结合文本对表达效果、表达功能、语言特色等进行分析,品味语言表达之妙。如湖北卷《日月行色》第18题:“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
  五是在“探究、完形与建构”上设题,这类题一般具有延伸性,要求结合文本,理解某种说法,探究文意的深度。如北京卷《湿湿的想念》第20题:“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或在语意未完处、文本空白处进行补写、续写,使之完形。如上海卷《重西湖》第12题要求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这其实是要求考生作衔接性续写,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内容、语言形式、语气语态上要与原文保持一致。或从思想情感的角度挖掘作品丰富的意蕴,如安徽卷《乡村的风》第16题。
  这些题目首先注意了开放与限制结合,在一定的文本框架内适度开放;二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探究性阅读的特点;三是遵循了阅读自身的规律,在解构文本的同时,对文意或思想进行建构。如上海卷的试题,留给了考生充足的言说的空间,尊重了考生,将人在阅读中隐形的表达欲望有形地呈现出来了。
  “形而下”的文本多样,考题也多样,而事实上考究了“形而上”后,就会发现几乎所有文本的阅读都是相通的,目的是考查阅读能力、阅读素养,设题的实质也相同。
  现代文阅读这样设题是科学的。我们知道文本是怎么来的,就知道应该怎样去解构文本。而事实上,文本的建构是遵循了写作的双重转化律的,从生活图景中感悟出有价值的思想后,再将思想情感、生命的激情化为形象题材,借助一定的手法,如布局谋篇的方法、文学手段等,转化为语言文字,生成文章,所谓写作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因此在阅读时,要对文本进行解构,即确认一个文本中的相关信息、词句的意义、形象要点、题材、段落大意,等等,在把握了写什么的基础上再寻求作者是怎么写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思路怎样、具体用了哪些手法、语言表达效果如何、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等等。因此从写与读的关系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样设题的科学性。
  
  三、2007年新课程语文试卷选考内容
  
  新课程高考在大阅读方面实行选考是语文课程性质的体现,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分别体现着课程的两个特点,当然也并不是说实用类文本就一定不具备人文性,文学类文本就一定不具备工具性,其实就所选的文本来说,选文本身就体现着这个特点。采用选考,体现了考试的个性化,有助于发挥考生的特长,突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广东卷文学类文本为迟子建的《泥泞》,实用类文本为《访钢琴家傅聪》,各3小题,分值也各15分。《泥泞》抒写了对泥泞的热爱之情,引导考生思考人生苦难、民族生存的艰难。《访钢琴演奏家傅聪》虽属访谈,但内容涉及做人,“做人,才做艺术家”给考生以人生的教益。
  海南、宁夏卷文学类文本为《林冲见差拨》,选自《水浒传全译本》第八回,系古典文学;实用类文本为《叶圣陶在四川》,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内容涉及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两个文本古今相映,引发考生的思考。分值各计25分,依次为1道多选题和3道简答题。
  山东卷文学类文本《灯火的温情》和实用类文本《梦碎雅典》,内容均涉及人生态度,通过散文形象或新闻来引导考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分值各为18分,是4道简答题。
  四个省区的考题也同样遵循了命题的规律,尤其是按新课标的精神来设题,最后一题均为探究性考题。如广东卷第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第21题:“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这两道题考查考生从不同层面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要求结合文本探讨作品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观点,并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属理解性探究。
  海南、宁夏卷第14题与第18题是依据有关线索,如自勉或他评的话语来探究人物的身份、性格、心理、胸怀等,并进行简述,是对人物心理等方面的探究。
  新课程考卷提供两组试题供考生选择是课程改革理想化的表现。一方面它试图突破一种文本的形式,给考生以文本的选择权,让考生发挥优势;另一方面也给命题者在文本选择、命题预设上带来困难,命题者要苦心琢磨如何保持两种文本难易度的平衡,这是我们今后将要面对的课题。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学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是经过时间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学习中华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傳承的必须,是文化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需要,是立德树人的现实需求,能为治国理政、解决人类现实纷争提供有益的启示……  值此第24个“世界阅读日”来临之际,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燕玲教授主持本期“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专题。张燕玲教授阐释了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意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近年来,重庆市珊瑚中学(以下简称“学校”)坚持理念引领,转变师生教学观念;注重整体谋划,构建多彩课程体系;推动素养立意,打造课堂教学范式;突出问题导向,开启有效教研模式。学校秉承“多彩珊瑚·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培养“品正学广·异彩绽放”的多彩少年,构建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多彩育人课堂,为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基。  一、理念引领,转变师生教学观念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
戏剧教育是一种能调动思想、身体、意识和情感的教和学的形式,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功能,是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风俗、礼仪、伦理、道德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素材。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艺术教育要结合当下教育改革、学校发展等综合因素,符合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海淀区是目前北京市第一个以区域范围进行戏剧课程研究的
叶老诗云:“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这是精读的基本规则,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尤其要遵守这个规则。——也就是要咬文嚼字,含英咀华,体会底里,经过对作品文字的细读、感悟、体验,达到深入作品意境、与作者相知相亲的程度。这个过程,也是较高质量地学习和鉴赏的过程。朱文成老师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叶老所指示的精读要义,师生密切合作,一步步走进作品,乃至于走进诗人的灵魂深处,显示出相当深度的教
【摘 要】深化课程改革的主力是一线教师,教师成为研究者是落实课改理念及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明方向、析问题、育理性、提技能、精研修五个方面,探寻教师研究管理的基本方略,力图引导教师明晰“研什么、怎样研”的问题,从而使教师成为自主自觉的研究者。  【关键词】教师研究 基本方略 专业发展  在当下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在实践中,教师
【摘 要】新教师能否顺利地完成入职适应过程,关系到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新任教师入职初期的经历会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教师教育和课程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也引起了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关注。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为新任教师的发展给出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新任教师 职业规划 协同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  每位新教师在刚入职时,都是带着对教育的热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唐山一中”)秉承“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铸就铁肩学子,培育创新英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践行“严爱勤朴”校训,倡导“森林式”教育,主张以森林般博大的胸怀,涵养性情、爱好、风格各异的学生,使他们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收获,努力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力争把学生塑造成为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伟大人物奠定基础。  “森林式”教育理念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人类为什么会产生诗歌?那是来自心灵的震荡。我们为外物的景、人或事所感,一种无法阻止的汹涌澎湃的情感在我们心中酝酿、发酵,如此我们“发言为诗”,如此我们抑制不住地要歌唱、舞蹈。所以,诗歌是来自人类灵魂最纯粹、最美丽的语言。然而现在,“最美丽”的古诗词却吸引不了学生,反而成为了学生们的课业负担。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既要探寻造成它的原因,又要重新去寻找古诗词教学的起点。只有找到了教学起点,我们才能有效解决
一、中学历史课程的价值定位——关于“我”与“我们”的思考  “为何而教”应该是每一位中学教师都在思考、也必须思考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价值定位的问题。“形而上者谓之道”,唯有明晰课程的价值定位,才能有足够强大的驱动力,下学上达,推动教育教学更好地发展。  要明晰中学历史课程的价值定位,首先必须清楚史学的存在意义。常说的历史指的是人类社会史,不妨称之为“过往的人事”,史学便是以人言记人事,这就是历史叙
于漪老师是从普通教师队伍里走出来的人民教育家,我们都敬佩她。于老师对“教师”有自己的理解,并进行了自我定义。她说:“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这是描述性的定义,用的是隐喻的方式,内涵很丰富,意蕴很美,寓意很深刻,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很大。  “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是于老师为师之道的凝练,也是她长期以来对自己的要求,是她近70年为师境界的升华,几近成为她的誓言和座右铭。同时,这一自我定义也在启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