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绘本玩起来

来源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c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中班,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有了表达自己的看法的意愿和行为,并且同伴之间常常会出现争执和分歧,而这些争执和分歧往往很难达成共识。“认同和接纳”是中、大班儿童在社会领域的发展目标之一,《指南》里4—5岁儿童此项描述是“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5—6岁儿童此项描述是“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单纯的说教形式枯燥乏味,只有用趣味性的情境、故事让孩子去感受去体验,从而明白换位思考的道理。
  我们一起来看看《鸭子!兔子!》这个绘本能产生什么神奇的魔力,怎样把深刻的哲理变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和游戏,让孩子的争执转化为幽默。
  一、文本分析
  (一)结构分析
  这个绘本没有页码,是左右两页合成一幅图的开页。它分为了四部分:
  第一部分(P1—P2):两个人对看到的同一物体发生了争执,一人说是鸭子,另一人说是兔子。
  第二部分(P3—P10):两人继续争论,各执一词,都觉得对方不可理喻,并且分别从自己感受到的角度从视觉、听觉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第三部分(P11—P14):当争论对象从眼前消失的时候,两人开始冷静下来进行换位思考,觉得对方说得也有道理,然后感到这样的争吵毫无意义。
  第四部分(P15):可是,当新的问题出现的时候,争论仍在继续……
  (二)作品主题
  本文通过是鸭子还是兔子的争论,表达了一个结论正确与否与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有关。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会使人与人之间更融洽。
  (三)关键词
  哲理、争论、多元视角、幽默、证据、共识、换位、联想
  (四)作品艺术特点
  1.画风独特,特点明晰
  画面底色清新,主要以蓝、绿、白三色为主。鸭或兔的造型基本每页都会出现,以卡通的画法——黑粗的轮廓线和占据画面近乎二分之一的画面空间,成了最醒目的视觉聚焦体,同时还运用了黑色边框,使视觉焦点更加集中。由于采取卡通的表现方式,线条简化且夸张,直接表现事物的动作,使得主角突出。“卡通的简化处理就是为了传达‘正确的’信息,他用静态来表示身体的动态。”
  说话的人始终没有出现在画面中,只是根据文字和简洁的线条提示才让我们感受到两个人物的存在,并使我们再次关注是鸭或兔,因而对鸭或兔产生视觉重量,不断仔细打量和猜测。
  2.构思巧妙,稚趣童真
  这本书中的两个小朋友就像真实中的好朋友一样,在看待一件事物的时候有争吵,可是,当发现可能因为他们的争吵而造成这个事物消失(破坏)的时候,他们又开始和好。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充满童趣,也在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探索解决争执的方法——换位思考!孩子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可以进行观点的争辩,有理有据有意思。让孩子在快乐中懂得——意见分歧往往是源于双方立场和观察角度的不同。从中也能看到4-6岁儿童语言的发展水平和思辩能力。
  3.富有哲理,不失幽默
  这是一本很有哲理的书。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答案不一定是唯一,分歧和争论无处不在。在争辩中事实可能会越来越明晰,也可能会永远没有答案。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争论结束,友情仍然会继续。
  二、幼儿基础分析
  (一)幼儿感受
  4—5岁的孩子能明白从不同视角看事物得到的結果不一样这个道理吗?这样的哲学问题能不能被孩子所接受,会不会太深奥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实践。
  1.请家长在家与孩子共同阅读这本书
  在家初次阅读的时候,请家长不要读出书中的文字,不要给孩子进行过多的讲解,看看孩子对画面的第一反应和理解。
  能看出来的内容:孩子基本上都能直观地把鸭子、兔子看出来,觉得它既是鸭子也是兔子,对每一页的内容能进行简单的描述,但都是浅层次的理解。
  不能看出来的内容:都没感受到画面外的人物及对话;最后一页只能看出是腕龙。
  2.教师进入班级与孩子们共同阅读这本书
  首先,阅读封面,我提出第一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动物?为什么觉得是它呢?孩子们的第一反应大多都说是“兔子”,因为有长长的耳朵。(这时候并没有不同的看法出现,先说的孩子可能影响了后说孩子的判断)
  第二个问题:还可能是其它的什么动物吗?
  这个问题一抛出,有的孩子就说了“是海鸥”、“是鸭子。因为这耳朵长长的看着像嘴巴。”“看起来很像鸭子,又很像兔子。从左边看像鸭子,从另一个方向看像兔子。”“他是反着看的。”
  没想到孩子们能自己找到问题的关键,从不同的方向看得出的结果不一样。
  (二)幼儿兴趣点
  1.分角色进行对话,争论是鸭子还是兔子,举出自己观察到的理由。
  2.谈论动物的外形特征及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等。
  3.对画面细节的观察引发出其它联想。
  (三)相关前期经验思考
  1.幼儿的认知经验:关于鸭子和兔子、腕龙和食蚁兽外形及生活特征的认识。
  2.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同伴、成人之间产生过分歧和争论。
  三、班级活动建议
  (一)怎么在集体阅读时引导讨论
  方法一:积累丰富的经验。幼儿前期相关经验的积累非常重要,这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班级可以在阅读区投放科普类的动物绘本,其中要包含鸭子、兔子等常见动物,也要有腕龙、食蚁兽等不常见的动物,丰富他们的认知。
  方法二:采用启发式、引导式设问和追问。如:你认为它是什么动物?为什么是它?你的理由是什么?
  方法三:班级辩论赛。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坐在画面的左右两侧。一方认为是鸭子,一方认为是兔子,然后双方根据画面展开讨论,说出理由。每一方说出一个理由,教师就给这方孩子积一颗星。最后比比哪一方的星星多。特别注意的是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画面中文字进行遮挡,避免有的幼儿认识字就直接说出对话,限制其他幼儿的思考。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规范整顿学前阶段“小学化”现象,教育部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实施近六年后,于2018年7月又专门发布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可见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也对学前教育的“小学化”防治工作提出了更加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为了引领教师在深入理解和贯彻《指南》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做好“小学化”防治
期刊
小班
期刊
每年春季,幼儿园草坪上那一株株烂漫盛开的樱花总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在万花绽放的樱花树下,颇有“漫步徜徉轻纱里,春风化樱又十里”的诗情画意。我们二实幼的幼儿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环境里。他们赏樱花、画樱花、品樱花,与美丽的樱花来了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在接触过程中,他们主动搜索樱花的品种、观察樱花的外部特征、阅读关于樱花的美丽传说、品味樱花制作的美食……个个成为了关于樱花的“小专家”。  前台
期刊
说到多米诺,大家脑海出现的会是多米诺骨牌一块接一块倒下的样子吗?在我们幼儿园里曾经分享过大班孩子开展多米诺活动时的精彩。我们很好奇,台湾小朋友会用多米诺玩出哪些不一样呢?在我们台湾研学期间,我和园所的其他两位老师形成了三人教学小组,在真正尝试后,收获很多,感触很深。  一、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发教师观念的转变  (一)步骤递进,预设儿童的学习  教学活动前的几个晚上,我们几次商量,力争把活動设计得更
期刊
【游戏目标】  1.通过操作实验,初步感知水的张力的奇妙现象。  2.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3.操作过程不急躁,并能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游戏准备】  1.一元、五角、一角面值的硬币各2个,滴管若干,清水或者有颜色的水,装水的容器1个。  2.实验记录表格、笔。  【游戏过程】  一、教师提问: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提问:“将水滴到硬币,会发生什么现象?”  1.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猜想的理
期刊
作为一名老师,幼儿园老师,这几年总是时不时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受够了冷眼、讥讽、谩骂和嘲笑,我和同行已经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在众矢之的中保持沉默,将自己锻造成没有热力的铅块。  可是,跟孩子在一起,这些幼小的、纯真的孩童,时常会有些意想不到的言语和举动,温暖和打动着你,让你猝不及防。  班上来了一位男幼师,高高帅帅又略带些稚气的模样,立刻就吸引了这些孩子。时不时有孩子蹭到他跟前,拉拉他的手,扯
期刊
2018年10月18日,是我第一次到某幼儿园中一班见习。抱着观察儿童的心态到班里,吸引我目光的是一位名叫鑫鑫的小朋友,在上课之前,鑫鑫因为和其他小朋友排队产生争执而推打小朋友,被L老师单独教育。在和另一位实习同学的聊天中得知,鑫鑫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与其他小朋友产生矛盾,因此选取鑫鑫为主要关注对象。  一、“多面”鑫鑫  (一)频发的打人行为  “老师,鑫鑫他推我!”“老师,鑫鑫的手打到了我的头上
期刊
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我们都会发现,剧中人有拼命挖掘“必胜绝”的,有暗中较劲请严师家教的……很少有人关心孩子的快乐去哪里了,这其实就是我们现实的写照。“考试是法宝”、“作业不能少”、“给孩子一个童年,就欠他们一个成年”,每一句口号都那么理直气壮,满大街的辅导学校压得家长也把自己变成“虎妈”,更纠结的是有时深知孩子的“负担”,现实却让每一个父母迷茫着“奋力拼搏”,究竟该如何做一个好家长?我也是在有了
期刊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越来越关注自然的、生态的资源对幼儿兴趣的影响。而幼儿园周边的地域资源,全方位地为幼儿的经验、情感、态度、技能等方面的成长提供了支持。  虞永平教授说,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水平,进而提升教育质量,是当前学前教育面临的最根本任务之一。在《指南》游戏化课程引领下,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园也尝试进行课程改革,力图让课程更回归到幼儿经验,支持幼儿成长。  一、根生土长做课程  
期刊
幼儿分离焦虑是小班幼儿入园常见心理反应,每位新入园幼儿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情绪。根据实践经验,一般有焦虑情绪的幼儿在入园三至四周后会慢慢平复情绪,逐步融入集体生活,并对幼儿园活动产生兴趣。本文以小班新入园幼儿球球为例,分析该高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相关措施,介绍高焦虑情绪幼儿的入园适应情况。  球球(化名),男,四岁,爸爸经营公司,妈妈全职,球球的日常起居等主要由妈妈照顾。球球妈妈是中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