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Quest设计与应用调查分析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l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化和新教育理念的发展需要新的教学方法支持。美国学者B.Dodge和T.March 1995年提出的WebQuest教学模式的适时引进,正契合了学校基于网络环境开展探究学习的需求。从2001年底“惟存教育”网站将WebQuest教学模式系统地译介到我国以来[1],教师和研究者们对WebQuest寄望甚高,有学者甚至称它为“信息化教学的新利器”[2]。许多教师依据这种方法建立了自己的WebQuest课程网页并在学校教学中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探索。WebQuest教学模式引入我国数年之后,其应用和发展现状如何?实践中取得了哪些经验又存在哪些问题?网络探究学习的应用发展前景如何?本文在对相关案例和文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对一些教师的访谈调查试图来回答这些问题。
  
  一、调查样本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搜集各类WebQuest设计案例和应用文献329份,其中中小学案例304份,高、职院校及其他25例。设计案例主要来自国内相关教育网站,文献案例则取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
  由于WebQuest教学应用对网络软硬件环境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因此WebQuest设计与应用案例的分布情况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所搜集样本案例涉及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6个省区的案例就占样本总量的75%。
  从搜集的样本案例来看,WebQuest设计与应用目前主要集中于中小学,占所获案例总数的91%。师范院校及职业教育案例仅占9%。从学科分布来看,样本中的WebQuest案例涉及17个学科,其学科和学段分布差异也很明显。这可能是由于语文、历史、科学、社会等学科综合性较强,而且网络资源相对丰富,因而适合利用WebQuest开展探究式学习。初中、高中阶段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应用偏少,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学科内在体系紧密,教学倾向于追求逻辑性和条理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这类学科网络资源不够丰富,影响了网络教学的设计应用。
  
  二、WebQuest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由于WebQuest提供了易于掌握的结构模型和清晰的课程开发流程,因而它为广泛推广和利用提供了便利。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尝试利用WebQuest模式开展网络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反思与总结,都取得了各种有益的经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使网络探究活动被初步引入到学校教学过程之中
  由于早期网络教学应用尝试,通常仅将网络作为知识内容、教学讲义或各类习题的展示平台,新技术并没有被用来促进新的学习方法,因而网络对中小学教育并未产生深层影响。教师在探索WebQuest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却逐步将网络探究方式引入到了学校和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在WebQuest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拓展课程内容,利用任务驱动将学习过程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利用网络通讯使学生与社区、专家或校外人士建立起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渠道。网络信息表征与组织方式、各类数据库信息资源以及网络交流与沟通方式等可以为探究学习提供适宜的信息环境,网络搜索引擎、问题解决工具、网络通讯交流等可以为探究学习提供认知工具支持,各種创作工具和信息发布方式也可以帮助师生方便地将学习结果展示出来。
  
  (2)利用WebQuest引导并培养学生网络学习的思维方式
  通过WebQuest开展探究学习的经历和体验,对培养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封闭到开放、由独立到合作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WebQuest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在教师引导下,逐步从初始的不习惯、有依赖性到慢慢独立,学会自己分析、思考、判断与合作。教师经过实践认为,基于网络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思维的条理性、信息筛选和判断能力、小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及增强责任感等方面都能得到锻炼[4]。教师的实践调查表明,WebQuest对不同智能类型、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适应性更广泛,学生认为最有价值的学习方式依次是“课题研究—论坛讨论—网上阅读—网上搜索—在线测试”[5]。这不仅表明信息化环境中的学生已能接受网络探究学习方式,而且在网络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维正在发生转变。
  
  (3)WebQuest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调查表明,在设计WebQuest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网络信息环境不仅拓展了教师的视野和思路,而且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许多教师在访谈中认为,运用WebQuest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身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设计WebQuest时,教师必须要到网上冲浪,寻找自己可用的在线资源,以便把学科范围内的资源进行整理或再组织。虽然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于不自觉中接触了大量信息,并进而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意识和观念[6]。尽管其间有传统教育思维与现代教育理念冲撞所带来的困惑、失败或痛苦,但“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探索过程却能使教师不断获得专业提升与自我蜕变[7]。
  
  三、当前WebQuest设计应用存在的问题
  
  从2004年开始,我们先后与济南、青岛、淄博、泰安、日照等地一些使用过WebQuest模式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交流访谈,并通过E-mail、BBS、Blog、QQ等媒介方式与一些活跃在网络上的中小学教师或教研人员进行过交流或讨论。调查访谈和文献及案例分析表明,当前WebQuest的设计与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设计多,应用少;网络探究学习环境的支撑局限
  在中国期刊网所检索到的83篇主题文献中,有46篇(55%)涉及到具体应用实践,而从网上所搜集到的283份WebQuest设计案例中,却仅有不足10%的案例体现出应用信息,其中大部分案例多属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设计“作业”,因而并无实际应用。访谈调查表明,尽管经过技术或教学培训之后,许多老师都尝试将WebQuest模式付诸教学实践,但限于资源、环境、管理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制约因素,真正深入、扎实的应用实践确实不多。实施WebQuest教学既需要硬件条件、软件资源,同时也需要提升师生的技术能力和学习观念。尽管许多地区的硬件环境建设已初具规模,WebQuest教学探索已初步开展起来,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又普遍存在“重硬轻软”倾向,即便是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适用性教学资源匮乏、信息成果共享不畅等环境问题也依然广泛存在。
  
  (2)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对探究过程有认识误区
  案例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对WebQuest的资源设计都很重视。样本案例中资源数量10个以上的占65%,5~10个的占27%。其中39%的案例全部是网上资源链接,61%的案例提供了书籍、图片或音视频资源等,普遍缺乏对资源的有效分类和组织。62%的设计案例只是简单罗列相关资源,26%的案例提供了学习资源简要描述,仅有12%的案例根据任务或角色区别对资源进行了相应的分类。WebQuest并不排斥常规信息渠道和其他学习方式,它基于网络但需要网络和现实的有机连接。学习资源一方面可以从网上获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图书、音像或实践资料。学习过程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探究与合作,而更重要的是网络探究活动必须与日常课堂学习、面对面交流和学生生活实践建立密切联系。在所搜集的WebQuest学案中,仅有2%的案例提到了调查或走访专家等方式。
  
  (3)应用设计模板化,探究目标不适当
  案例分析表明,多数教师设计WebQuest时,往往只是简单套用模板,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其精髓。WebQuest要让学生应用知识来建设性地解决真实性问题,而且问题设计应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教师对过程和方法也应提出具体的要求或建议。在所搜集的样本案例中,WebQuest设计往往形似而神不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惯性的影响,许多案例往往将探究目标定位在事实性知识或原理性知识领域。任务设置偏重知识性目标要求,不仅对学生缺乏挑战性与吸引力,而且结论唯一的良构问题也无法体现WebQuest探究价值。一些设计很差的WebQuest只能诱导学生收集大量的繁杂信息,或者对所获得的信息、知识进行一些简单的概括或总结,根本无法引导学生运用高级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这就使得许多地方的WebQuest教学在浅薄的模式套用中逐渐丧失了它应有的活力。
  
  (4)评价形式、内容单一,评价主体不明确
  WebQuest设计要素之一就是采用量规来考查学生表现。案例统计显示,对学习活动过程进行评价的占54%,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占74%,而对学习者的态度、体验等进行评价的只有6%。能对以上三项分别进行评价的仅有2%。在对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时,虽然大多兼顾了学习过程,但对学习者在过程中的表现多缺乏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因而无法有效地检查或促发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在评价形式方面,采用测评表并提供量规评价的占61%,只有笼统说明没有量规的占28%,提供标准化练习或测试的占2%,没有提供任何评价方式的占3%。同时提供两种以上评价方式的仅有2%。统计结果还显示,多数学案(52%)未提及评价主体。少数案例虽提到学习者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却缺乏具体措施,因而真正意义上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很少能得到体现。
  
  (5)教师缺乏对探究学习过程的有效指导
  在WebQuest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学习搭建合理而有效的“脚手架”,以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交流以及逐渐掌握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这是WebQuest模式应用的精髓所在。就所调查的设计案例而言,许多设计并未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撑。尽管WebQuest设计案例大都链接了许多资源网站,但教师却没有对学生如何利用资源提供指导,也很少有案例提供学习过程的探究策略、活动机制或协同工具等支持。受传统学习思维习惯的影响,学生往往试图在大量信息“海洋”中直接寻找问题答案,而采用复制、粘贴等方法来拼凑所谓的“探究”报告,从而导致网络学习丧失了“分析—思考—综合—创造”的过程及其探究意义。
  
  四、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发展建议
  
  WebQuest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虽已初显价值,但对相关案例的调查分析来看,要真正推动网络探究学习的深入发展,无论研究者还是一线教师,都需要從早期的热情冲动和盲目乐观转入冷静分析与理性反思,以便能通过反思、总结与调整,寻求深入开展网络探究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面向学生发展,更新教育理念,走出技术误区
  在一些网络教学公开课上,经常见到学生查资料、讨论、交流、展示等信息活动组织得热闹非常,但细察静思则发现,教条运用某种模式或方法的教学活动不仅失去了教师的主体意识,而且也根本没有体现探究学习的真谛。信息化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未来发展,必须以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撑,而不能仅靠某种模式的简单运用来试图解决问题。仅仅套用技术形式或教学模式的外壳,或只是模仿模式结构或执行程序步骤,而忽视技术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内在的本质意蕴,教学就容易陷入为技术而技术、为模式而模式的应用误区。事实上,教师是一个主动的实践者与反省者,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员,只有经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不断循环,教师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2)立足实践探索,关注学习过程,灵活应用模式
  信息化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继承和扬弃的过程,也是对技术环境下的新模式或新方法不断探索与建构的过程。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教师要从专家与权威的话语误区中走出来,立足实际的教学情境,合理借鉴别人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唯模式是从。教师是教学模式的实践者和创造者,丰富多变的实践情境是教学模式创新的源泉。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行动和在行动中研究并学会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各种新模式,才能形成适合具体实际情境的教学“变式”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3)改变管理理念,调整评价机制,完善信息化学习环境
  在对待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问题上,教育管理者必须摆脱“唯技术论”的倾向,更多地把技术应用同学校改革联系起来。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校必须对现有的教学组织、管理和评价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有效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必须改变那种以知识考核为主要指标的教学评价模式,在评价学生的学习绩效时要更注重学习过程和学生行为、认知发展尤其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技术的有效应用必须以更大范围的学校改革为基础,必须逐步完善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软件和制度等全方位的环境建设,技术应用只有同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各种教学模式才可能真正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柳栋.惟存教育——网络主题探究[DB/OL].http://www.being.org.cn/ webquest, 2001-12-2.
  [2] 魏宁.WebQuest——信息化教学的新利器[J].北京教育,2002(11):43-44.
  [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DB/OL].http://ckrd.cnki.net/grid20/Navigator.aspx?ID=1, 2005-5-12.
  [4] 范蓉.与网络同行:基于互联网应用的语文阅读课[DB/OL]http://www.being.org.cn/practice/here1.htm.
  [5] 郑剑非.关于WebQuest的一些讨论[DB/OL].http://www.blogcn.com/user/laozheng/blog/804509.html,2003-12-20.
  [6] 沈涓.我做WebQuest的体会[DB/OL].http://www.being.org.cn/webquest/wtihui.htm, 2004-3-6.
  [7] 张剑平.从“地貌”到“火星”——我的网络教学探索之路[J].信息技术教育,2005(5):59-60.
其他文献
继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互联网正在推动人类文明迈上信息革命的新台阶。如果说农业革命解决了人类的生存和温饱,工业革命提高了物质生活的品质,那么信息革命将以提高精神生活的品质为终极目标。站在人类文明变革的转折点上来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无论给予多高的评价都不过分。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互联网的发明是人类智慧的延伸,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的一次新的飞跃。从技术变革与人类发
邹小燕的《金融情 艺术梦》改变了我对金融人数字头脑、赚钱眼光、精明高傲、条理刻板的一贯看法,原来新时代的金融人也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他们在成就事业的同时还跨界成为了艺术家。  《金融情 艺术梦》是一部与众不同的书。它不是小说,却有着如小说般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和百转千回的情感升华;它不是教科书,却让人从作者充满传奇色彩的工作历程中攫取金融专业知识和人生经验;它不是传记,却凝练了作者对人
作为总结有清一代历史的官方作品《清史稿》,能入编纂者之法眼而得以跻身书中之人,自然属于在此近三百年历史时期内有着举足轻重影响之角色。晚清湘军重要人物曾国荃,便以不平作为入围列传第二百篇。对曾之一生勋业,《清史稿》做如下评骘:  曾国荃当苏、浙未复,孤军直捣金陵,在兵事为危机,其成功由于坚忍。铲其本根,则枝蔓自绝,信不世之勋也。屡退复起,朝廷倚为保障,以功名终。  不难看出,此论将曾之一生,以平定太
死亡,是必然会来的事实;厄运,是猝不及防的悲剧。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戴小华的长篇纪实作品《忽如归》(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版),以母亲的去世遗体运回故土落葬为开端,以父亲病逝与母亲合葬为结束,中间则主要叙写大弟戴华光1977年因“人民解放阵线案”被判无期徒刑的故事,其实戴华光是因从事宣传和平统一、避免民族分裂活动而获罪,被定性为制造暴乱的“共谍案”。作品的扉页引用了曹植的诗作《白马篇》,该诗描绘了
《博览群书》编辑部:  近日里又有一波飞絮如约而来。这是京城的第四波飞絮,也是最后且最严重的一次。从每年4月初开始,北京的杨柳按着毛白杨、柳树、青杨、黑杨的顺序依次吐絮传播种子,持续30-40天,最近终于轮到栽植量最大的欧美杨等黑杨了。2012-2015年,北京第一期百万亩造林工程实施,巨大的作业量和紧迫的工期要求,导致绿化苗木供给“饥不择食”。虽然绿化主管单位在标书中均明确提出必须使用杨柳雄株品
五集科技纪录片《你好 AI》在人们关切的目光中上线了。这是中国纪录片的一次成功突破,更是一次科技影像的饕餮之旅。  该片导演陈怡说,通过这部片子我要想人们看到中华古老的文明,也要让大家看到祖国的青山绿水,还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坚守,年轻一代的自信。诚然,在这部片子中她做到了。  人工智能作为肇端于美国的一项新科技,半个多世纪以来备受全球关注。人工智能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的人工智能到底发展到
何谓中国?我们基于何种认同得以在这片土地上安身立命?对于现代中国而言,这个问题似乎处于被悬置的状态。社会的同质化逐渐瓦解了国家群体性的自我认同,理性文化逐渐趋于被放逐的状态,因为究于根本,国家仅是一种历史构建的文化理解,是抽象的,甚至是虚拟的群体状态,也由此似乎并不构成我们对其产生强烈归依的基础。但是,尽管人在现世追逐中虚化自身理性,却没有一个中国人可以否认,其自身有一种独特的自我确信,这种确信来
山石林泉,自然生態,是中国传统诗词最习见的歌咏题材,也是中国诗人以人文情怀关注与表现社会生活的最深刻题旨。石尔的《林间撷韵》以自然山林为吟咏对象,以生态思想为主旨,是其继《林间拾韵》后的又一次生态诗的奉献,成功展示了诗人以传统诗词表现现代生活与生态思想的诗艺才能。  石尔,本名张凤桥,蒙古族,河北丰宁人,森林警察,已是好几个诗词学会的会员了,常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并多次在全国诗词、楹联等赛事中获奖。
今年华罗庚逝世已经30周年了,人民没有忘记他,很多人很多地方都在以各种形式纪念他。华老在1984年8月25日写的“述怀”中有这样的话:“学术权威似浮云,百万富翁若敝履,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而已。”华老已经离开我们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丰富的,我们要把他的学问、品德与情操告诉后人,使后人从他的事迹中得到启发与教益。  华老的治学经验与他的爱国主义崇高品德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楷模。华罗庚是我国现代史上
这是一个需要文学杰作,也产生了文学杰作的时代。《白鹿原》就是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部达到经典高度的杰作。一部文学杰作,要担得起经典二字,必得在风格和主旨方面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虽然出版至今已逾26年,但是《白鹿原》仍然受到读者的喜爱,对它的解读和阐释,依然是一个学术热点。  当代文学从来没有出现过像《白鹿原》一样厚重的作品。作为一部宏大的民族秘史写作,它从文化、政治、经济、风俗等方面,生活全景式地纵深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