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不能言我代言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789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石林泉,自然生態,是中国传统诗词最习见的歌咏题材,也是中国诗人以人文情怀关注与表现社会生活的最深刻题旨。石尔的《林间撷韵》以自然山林为吟咏对象,以生态思想为主旨,是其继《林间拾韵》后的又一次生态诗的奉献,成功展示了诗人以传统诗词表现现代生活与生态思想的诗艺才能。
  石尔,本名张凤桥,蒙古族,河北丰宁人,森林警察,已是好几个诗词学会的会员了,常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并多次在全国诗词、楹联等赛事中获奖。当下旧体诗热起,水平一般的偏多,石尔的水平,在这个一般之上。这是我对石尔诗的基本看法。
  可以这么说,石尔是个有“别材”的诗人。严沧浪认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能不能写诗,这与读书多少,没有根本性的关系。严沧浪比较说:“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以学识而论,孟浩然比韩愈差远了,但孟诗却胜过韩诗多多。这是什么原因呢?严公自问自答:“妙悟而已。”盛唐诗派特别看重诗人的“妙悟”才能。“妙悟”是诗人的特别才能,一种写诗的“别材”也。这种才能不同于学力,更不等同于学历。
  石尔是坝上的森林警察,朝斯暮斯于大美的坝上。饮食起居无非是道,行坐住卧亦皆是诗。宗白华在《中国艺术的写实精神》里说:
  一切的艺术的境界,可以说不外是写实,传神,造境;从自然的抚摹,生命的传达,到意境的创造,艺术的根基在于对万物的酷爱,不但爱它们的形象,且从它们的形象中爱它们的灵魂。
  石尔爱坝上,酷爱坝上的万物,坝上也成全了石尔。石尔有事无事,均与山林为伍;有时无时,皆与花草为伴。白日里巡山护林,黑夜里泉水烹茶,旧书翻出了新意,生活酿成了诗篇,他的这些诗,如春天的枝头,疏叶新花,让人眼明:
  小径沿溪转,行边霜落初。
  一声归雁去,林影顿萧疏。
  岭上行人少,飞花逐野风。
  晚来无所事,林杪看云生。
  云雾山间路,近天千百尺。
  绝顶莫轻攀,云深尤未止。
  向晚风初定,充寒鸟不啼。
  月牙斜挂处,还比树梢低。
  又如:
  夕阳落尽晚烟生,陌上人归罢耦耕。
  里舍相逢惟一笑,但分禾叶让先行。
  茅檐动处过晨风,野谷春归侧耳听。
  昨夜山前新雨后,核桃树下鸟飞声。
  石尔的诗,得益于山林之气,源自于花鸟之音,故其清新明净而如秋山,山林间景色,是他心中的景色,诗中多净化了繁赘之交代,或者只是极其简淡地呈现花自开落的背景和过程,而集中地反映山水林木的自然状态。他擅造静雅之境,中国画般的写意,非常细腻,捕捉一两个细节,表现一个瞬间,营造一种情氛,而多云淡风轻之“别趣”,流溢出一股清新淡泊之气息。这是我对石尔诗的总体印象,或者说这也是石尔诗的主体风格。
  不知道石尔是否是在“仿真”盛唐山水诗?其诗明显受王孟诗风的影响,或者是他就是走的王孟一路,其诗偏于孟浩然,其诗真有几分像孟诗,甚至有了点禅味。石尔的诗也与孟浩然的诗一样,优点缺点都在淡。苏东坡说孟浩然的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陈贻焮先生这样解释说:“(苏东坡)是说孟浩然不是个才气纵横的诗人,却很懂艺术,写得诗很有韵味。”苏轼特别有才,也特别重才,写诗喜欢呈才而“用事博”,其主要毛病是在诗里铺排堆砌“如积薪”。就诗论诗,孟浩然用事寡薄少故实,诗中少点人生百态,这一点也是可以作为缺点来看的,石尔诗或许也有这种倾向,且诗中似多重复而缺少一种柳暗花明的突变与急转。
  旧体诗的创作与评论,多以“祖法”为圭臬,绳墨旧律,循规蹈矩,唯恐超越雷池一步而不古典,因此,也最容易疏离当下而缺少现代性。写诗填词,乃是为了抒情言志,因为生活的触发而有动于衷,因此,真正的诗人,或者说是真正懂写诗的人,肯定是积极介入生活而热情反映时代的,或者说其反映现实都是自觉的,想要不反映也不行的,想要不反映也不可能的,哪怕是吟花弄月的诗。美学家黑格尔认为:
  艺术作品中形成内容核心的毕竟不是这些题材本身,而是艺术家主体方面的构思和创作加工所灌注的生气和灵魂,是反映在作品里的艺术家的心灵,这个心灵所提供的不仅是外在事物的复写,而是它自己和它的内心生活。
  石尔的不少诗,写其工作与生活,将日常生活与世俗人生审美化,其对于现实的把握与描写,超越了摹写与复制的机械反映层面,也超越了纯粹个人情感的局圉,艺术而真实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
  山下人家去,归来日暮天。
  访得兰草籽,留种小窗前。
  坐倚苍山树,行招四季风。
  护林人过处,云影看朦胧。
  又如:
  一道山湾两道河,护林行迹费消磨。
  前年垫却青石板,冰雪融时没水多。
  护林茅舍倚岩屏,短栅围篱四面风。
  昨宵雨过窗前路,淡雾拖痕一抹青。
  绿树深阴自感怀,十年风雨又重来。
  护林人老山花在,每到春时寂寞开。
  林间濬壑伏寒雾,雪后苍松聚冻鸦。
  放牧人来山脚下,长锸引水破冰花。
  旧体诗是很难反映现代生活的,与新诗比,这是它的短项。然而,不能因为其拙于“写实”而放弃这种实验。这似乎用得上一个时髦概念即所谓的“在场性”。这也就是指,在反映现实上,直接呈现在面前的事物,就是面向事物本身,就是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王孟与李杜,一为充实,一为空灵,成为中国美学的两极,二者最为不同的是,李杜诗是在生命痛感而心理失衡状态下的激情爆发,王孟诗则是心空超然而归于静寂后的情感呈现。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从诗歌创作的本源与发生看,都应该是我笔写我心,我词达我意,即活在当下,精妙地表现现代人的心理情感的微妙性与复杂性。而“在场性”的作法,突出“我在”性,就是体现时代性,就是突出现代性,就是诗人的精神情感与当下时代文化而发生多维度的交结。而不是疏离时代,悖论生活,让读者感到诗人不是活在当下而是活在古代。   因此,旧体诗的现代性,主要不是题材问题,而是表现问题。用现代的眼光看,从实用价值看,像李杜那样反映社会生活,要比王孟更能直接,更有“思想性”,也更有“现代性”与“实用性”。然而,我并没有要求石尔将诗写成李杜的样子,但是,重“意”则是必须的。《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其中有一段学诗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曹雪芹的诗观:诗以意为主,以意为先。香菱云:“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詞句新奇为上。”黛玉云:“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作‘不以词害意’。”与意比,格调规矩就不那么重要了,遣词造句也就不是最先要考虑的了。当下近体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我最想与石尔互勉的也是:追求“意”新“意”奇。诗以意先,意是主旨,意是气骨,意是品级是境界是一切。石尔的诗,如果说有什么急需要提高的话,那就是注重“意”炼而以意胜也。
  语言对于诗来说是第一位的,旧体诗,是一种以文言文为主要语言材料的诗歌,今人写近体诗,学舌唐宋,语言追求古雅工致,而弄得不伦不类,成为活非当下的假古人。应该说,石尔还是过了语言关的。
  香气入帘来,杏花开几许。
  昨宵一梦长,误了听春雨。
  人行坝头路,云影乱拂衣。
  若到云深处,应知路也迷。
  悠悠日转低,树影向东移。
  移到山湾处,溶溶入小溪。
  又如:
  塞上秋来霜降天,小窗风景异从前。
  疏林叶下云烟敛,看见东南山后山。
  浮云散尽远山高,雀啭行边破寂寥。
  秋色已深堪在意,枫林叶与地花椒。
  山势裁云路不通,少人行处竞葱茏。
  儿童到此缘何事,一树临崖桑葚红。
  石尔以近于口语的文言入诗,既不失雅,也不近俗,似乎很淡朴,却不失隽永。而从诗的语言说,诗多写意性的描述,很少比喻,也不依赖隐喻或象征,倾向于淡雅清朗的那种,素朴天然,洗尽铅华,不尚浓艳,于工稳整俪中而见清纯天籁。这种清丽之词,十分接近田园的自然本色,表现为对简朴平淡的追求,而其山水则展现出一种别样深味。
  《林间撷韵》收诗七百余首,绝句偏多,而其中五律如《山居》:
  汲来溪涧水,倚户慢煎茶。
  远路明如带,晴峦素裹纱。
  青苔映积雪,深树不藏鸦。
  放牧人归去,西窗落晚霞。
  再如《山行过坝头》:
  几曲盘旋路,坝头走势高。
  南山耸迭嶂,北漠旷迢遥。
  辞却春花漫,来迎宿雪飘。
  西风扑面紧,胆气举杯豪。
  其七律如《坝头印象》:
  龙荒极目旧山川,此日登临意怅然。
  尘聚皇城根下土,云从漠北马头烟。
  群峦蚁聚成高地,野草村围是断边。
  莫道风霜人迹少,黎民一住几千年。
  再如《过元上都遗址》:
  平芜一望尽葱茏,野草繁花接碧空。
  天路已然垂大漠,牧歌还复曳长风。
  闻笳节马飞云暗,待客毡庐醉酒红。
  九载弢弓应有待,古来华夏竞豪雄。
  石尔的这些律诗,画面开阔,意境雄丽,呈现出不同于其绝句的另一种面目,另一种风格。他的那些古诗,气韵浑厚,意辞古朴,表现力也很强,思想内涵更加丰富。此集中另收入词150余首,赋若干篇,亦皆不乏新人耳目的佳作。
  总之,《林间撷韵》一集全面反映出石尔操纵诸种诗词形式的全面才能,然其似乎最擅绝句,他自己似乎也最是自我欣赏。闻一多先生说绝句是诗中之诗。绝句最见功力,最好写也最难写,故而,我也多挑其绝句说了,其余则让读者见仁见智矣。
  最后要特别指出的是,石尔的诗,可以作为生态文学来读,或者说,可以归类到生态文学,很少见到有诗这么集中写生态的。石尔的诗,道法自然,也物各自然地描写生态自然,体现了作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饱含着诗人热爱美、热爱人生、热爱生命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也生动表现了他“诗意地栖居”的理想情怀。石尔的诗文本的这种表现,将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诗意化,使山水自然进入一种艺术境界,获得了一种生命格调,而让人涵咏不尽也。
  (作者系文学教授、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明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言及竹枝词的起源地:“《竹枝》本出巴渝。”杜甫在夔州寄居期间作的《夔州歌》中有“竹枝歌未好,画舸莫迟回”,中唐顾况《杂曲歌辞·竹枝》也提及“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可知巴渝民间歌唱竹枝词盛况。从朗州到夔州  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参与王叔文主导的“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湖南朗州。《太平御览》记载:  刘禹锡贬朗州司马,比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与言者
我一向坚信亲人或相知甚深的人之间存在某种奇妙的心灵感应。2021年1月15日,我在校园中散步,思绪刚好想到吴老师,想何时再请他来湛江做客,突然在微信群里看到了“吴福辉先生今晨在加拿大突然逝世,享年82岁。医生诊断心脏病突发”的消息。我想这决不是偶然,它应该就是我们师徒之间的一种心灵感应吧!得知消息,我的心情悲恸,精神恍惚,眼前始终晃动着老师那威严而又温和的影子。  我最早感受到吴老师的威严是在20
晚清的改良派,由于接触西方的语言和文字,开始觉得汉字繁难、文言艰深,推进切音字运动之馀,大力提倡白话文,试图把白话变成维新变法的宣传工具,办白话报传播其主张,影响力有限。黄遵宪1902年《致严复信》明确提出了文体改良的意见,乏有响应者。章太炎等革命派,政治立场激进,思想和文体上守旧,坚持国粹主义,在文学上以复古为革新,驳斥所谓采用万国语(世界语)的论调。  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无果而终。壹  辛亥革命
继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互联网正在推动人类文明迈上信息革命的新台阶。如果说农业革命解决了人类的生存和温饱,工业革命提高了物质生活的品质,那么信息革命将以提高精神生活的品质为终极目标。站在人类文明变革的转折点上来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无论给予多高的评价都不过分。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互联网的发明是人类智慧的延伸,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的一次新的飞跃。从技术变革与人类发
邹小燕的《金融情 艺术梦》改变了我对金融人数字头脑、赚钱眼光、精明高傲、条理刻板的一贯看法,原来新时代的金融人也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他们在成就事业的同时还跨界成为了艺术家。  《金融情 艺术梦》是一部与众不同的书。它不是小说,却有着如小说般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和百转千回的情感升华;它不是教科书,却让人从作者充满传奇色彩的工作历程中攫取金融专业知识和人生经验;它不是传记,却凝练了作者对人
作为总结有清一代历史的官方作品《清史稿》,能入编纂者之法眼而得以跻身书中之人,自然属于在此近三百年历史时期内有着举足轻重影响之角色。晚清湘军重要人物曾国荃,便以不平作为入围列传第二百篇。对曾之一生勋业,《清史稿》做如下评骘:  曾国荃当苏、浙未复,孤军直捣金陵,在兵事为危机,其成功由于坚忍。铲其本根,则枝蔓自绝,信不世之勋也。屡退复起,朝廷倚为保障,以功名终。  不难看出,此论将曾之一生,以平定太
死亡,是必然会来的事实;厄运,是猝不及防的悲剧。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戴小华的长篇纪实作品《忽如归》(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版),以母亲的去世遗体运回故土落葬为开端,以父亲病逝与母亲合葬为结束,中间则主要叙写大弟戴华光1977年因“人民解放阵线案”被判无期徒刑的故事,其实戴华光是因从事宣传和平统一、避免民族分裂活动而获罪,被定性为制造暴乱的“共谍案”。作品的扉页引用了曹植的诗作《白马篇》,该诗描绘了
《博览群书》编辑部:  近日里又有一波飞絮如约而来。这是京城的第四波飞絮,也是最后且最严重的一次。从每年4月初开始,北京的杨柳按着毛白杨、柳树、青杨、黑杨的顺序依次吐絮传播种子,持续30-40天,最近终于轮到栽植量最大的欧美杨等黑杨了。2012-2015年,北京第一期百万亩造林工程实施,巨大的作业量和紧迫的工期要求,导致绿化苗木供给“饥不择食”。虽然绿化主管单位在标书中均明确提出必须使用杨柳雄株品
五集科技纪录片《你好 AI》在人们关切的目光中上线了。这是中国纪录片的一次成功突破,更是一次科技影像的饕餮之旅。  该片导演陈怡说,通过这部片子我要想人们看到中华古老的文明,也要让大家看到祖国的青山绿水,还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坚守,年轻一代的自信。诚然,在这部片子中她做到了。  人工智能作为肇端于美国的一项新科技,半个多世纪以来备受全球关注。人工智能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的人工智能到底发展到
何谓中国?我们基于何种认同得以在这片土地上安身立命?对于现代中国而言,这个问题似乎处于被悬置的状态。社会的同质化逐渐瓦解了国家群体性的自我认同,理性文化逐渐趋于被放逐的状态,因为究于根本,国家仅是一种历史构建的文化理解,是抽象的,甚至是虚拟的群体状态,也由此似乎并不构成我们对其产生强烈归依的基础。但是,尽管人在现世追逐中虚化自身理性,却没有一个中国人可以否认,其自身有一种独特的自我确信,这种确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