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不应成为选用人才的惟一尺度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5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28日,打开凤凰网首页,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容——沈从文。这是他年轻时的半身相,戴着圆框眼镜,穿着长袍,温文尔雅地笑着。旁边三行字:第一行为标题:“太阳下的风景”,下面的文字是:“纪念沈从文诞辰110周年:他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他用沉默对待粗暴。”这让我想到,今天正是沈从文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我该写点什么,纪念前贤,并借前贤的思想和经历为当下提供借鉴。然后,我的思路很快便联想到我自己的《低学历的五大师》一书,书中所写的“五大师”中即有沈从文。因为沈从文只读过小学,但他却成了举世瞩目的文学家和文物学家,他的经历可以激励和启发许多正在自学的人,他所受到的教育以及做出的成绩可以为现在的教育提供另一种借鉴,当然也可以给唯学历论者迎头一击,让我们的决策者以及人才录用单位不要只重学历而忽视了比学历更重要的能力,从而给整个社会一个正确的导向……这当然只是我自己的想法。为了增强说服力,我还写了梁漱溟、钱穆、华罗庚、金克木。尤其是华罗庚,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数学家。这样看来,自学成才者既可以是文科方面的,也可以是理科方面的,更可以延伸到方方面面。
  从沈从文,我又很快联想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中国人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大家总在说:“沈从文是最接近诺贝尔奖的文学家。”如今,莫言成为获得诺奖的中国第一人。
  有意思的是,沈从文小学刚毕业就进入社会,而莫言小学未毕业就辍学了。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说时专门提到:“就像中国的先贤老子所说的那样:‘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我童年辍学,饱受饥饿、孤独、无书可读之苦,但我因此也像我们的前辈作家沈从文那样,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
  1931年的时候,沈从文写过一本《从文自传》。他非常坦诚地说:“(《自传》)前一部分主要写我在私塾、小学时一段顽童生活。用世俗眼光说来,主要只是学会了逃学,别无意义。”逃学当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我们要看看沈从文为什么要逃学。《从文自传》中这样写:“六岁时我已单独上了私塾。如一般风气,凡是老塾师在私塾中给予小孩子的虐待,我照样也得到了一份。”现在我们普遍认为,老师是心灵工程师,要呵护引导学生,怎么可以打孩子呢?但在当时,用板子打学生却是学校里常见的。不仅打,还要罚,不顾及孩子的尊严,乃至于到了虐待。既然如此,学生怎么会喜欢上学?沈从文本来有强烈的求知欲,而老师对沈从文的求知欲不屑一顾,只要求学生学会书本中的枯燥文句,以应对以后的科举考试。在这种情况下,偏巧周围的大部分学生都有逃学的经历,于是沈从文便到自然界和社会上去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他说:
  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插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刺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因此回到家中时,夜间我便做出无数希奇古怪的梦。经常是梦向天上飞去,一直到金光闪烁中,终于大叫而醒。这些梦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经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既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结果能逃学时我逃学,不能逃学我就只好做梦。(《从文自传》)
  莫言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更多从他小学辍学后开始。他在诺贝尔奖获奖感言中说:
  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到了荒滩上,我把牛羊放开,让它们自己吃草。蓝天如海,草地一望无际,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没有人的声音,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我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心里空空荡荡。有时候,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象。……有时候我会蹲在牛的身旁,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的我的倒影。有时候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但鸟儿不理我,树也不理我。许多年后,当我成为一个小说家,当年的许多幻想,都被我写进了小说。很多人夸我想象力丰富,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希望我能告诉他们培养想象力的秘诀,对此,我只能报以苦笑。
  在很小的时候,沈从文与莫言都对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与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无意中为他们未来的文学之路奠定了最好的基础。沈从文回忆:“当我学会了用自己眼睛看世界一切,到一切生活中去生活时,学校对于我便已毫无兴味可言了。”“对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一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希奇。最希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烧红时在盐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作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实在太多了。”莫言也说:“辍学之后,我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进行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庭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
  我们可以断言,沈从文如果不是后来到北京求学,学习书本知识,在写作过程中向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学习,如果没有徐志摩、胡适等人的欣赏与帮助,他肯定不会成为文学家的。莫言也一样,他要成为文学家也需要后来的书本学习和名师指点,正如他所讲:“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然而,故乡及小时候的生活是他们创作的根本源泉。沈从文最好的小说是写湘西。莫言的根在高密:“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这样,具有讽刺意味地得出一个结论:他们的成功与他们小时候摆脱学校约束有很大的关系。摆脱学校意味着摆脱正常的教育。难道说,学校教育不应该提倡?当然不是!不应该提倡的只是当时枯燥刻板的教育。
  由沈从文和莫言的经历,我们自然也会联想到现在的教育。我们不妨想一些问题: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仍然很大程度上是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育?是不是仍然灌输很多与现实脱节的书本知识、注重教学生知识及考试技巧,而忽视更为根本的做人方面的教育?是不是多用简单机械式的统一教育,缺少活泼的与学生个性发展相适应的素质教育……如果是这样,学生的兴趣能有多少?学生的创造力能有多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能有多少好处?
  在获悉有沈从文、莫言乃至梁漱溟、钱穆、华罗庚、陈景润、启功、金克木等自学成才者之后,我也不妨再强调一个问题:就是选用人才问题。
  选用人才时究竟应该以能力为根本呢,还是应该以学历为根本?我的回答是:当然应该以能力为根本,学历只是体现能力的重要参考,“唯学历”则完全本末倒置。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然而,现在有些地方竟然将“唯学历论”发展到只用重点院校的学生,而且只用硕士生、博士生,甚至于已经是博士了还要面临“查三代”的难关,就是你的本科也必须是名校。如果这些不合格,你能力再高也进不了门槛。这些现象真是让人奇怪。我想知道,这样的用人方式,其源头在哪里?而有了这样的用人方式,再加上普遍的应试制度,我们的教育会有什么危机?整个社会的发展会面临怎样的困难?
  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就要从源头抓起。这一系列的问题该到了解决的时候了。
  (本文编辑 宋文佳)
其他文献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版,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已清晰明确,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终究是隐性的,如何让隐性的素养显性化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所言:“以往的教学多在知识技能与教材上呈现,现在主要考虑基于教材的情境建构,以及如何在分析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技能。”[1]情境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环境,是人们行为
我藏有两本林纾译作的早期印本。这两本书是十来年前在地摊上以今天看来是极低廉的价格买来的。一本是《海外轩渠录》,“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1906年)孟夏月首版”,“中国商务印书馆”说部丛书第五集第六编,署“英国狂生斯威佛特”原著。另一本是《吟边燕语》,“光绪三十年七月首版”“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说部丛书第一集第八编,原著者署“英国莎士比”。  《海外轩渠录》即今天大家熟悉的《格利佛游记》,所谓大人
《人与衣:张爱玲(传奇)的服饰描写研究》,邓如冰著,即将出版  秦兆阳上世纪50年代中期发表过一篇文学论文,题目叫《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当时我读了颇受感动,至今认为是在那时读到的一篇很好的文学论文,现在我将它的副标题移用于女性文学研究上。  一个文化领域的兴起,都是在与旧有的文化传统对立的意义上被自觉提倡的。女性文学也是在与男性文学对立的意义上发展起来的。这几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带有规律性
由中共西湖区委、西湖区人民政府、西溪湿地管委会主办,杭州西溪研究院、中国湿地博物馆、杭州西溪红学研究中心承办的“杭州与红楼梦”研讨会不久前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举行。蔡义江、周思源、土默热、孙玉明等4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学专家齐聚西溪,探讨杭州与《红楼梦》的文化渊源。  中国红楼梦学会发来贺信,著名红学收藏家杜春耕向杭州西溪红学研究中心捐赠了我国最早的《红楼梦》连环画、红楼梦镜画、《红楼梦》甲戌本等
西湖的景致美不胜收:夜观三潭映月,33个月亮的奇观令人惊艳;烟雨朦胧的断桥残雪使人想起优美的传说;众多的名人墓碑发人们思古之幽情;西湖泛舟又让人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不同的意境。这真是“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无怪乎苏轼发出衷心的赞美:“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也无怪乎一年四季,西湖总是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不知是否受孔老先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记得上次写蒋复璁(字美如,号慰堂)老师,是1990年他去世的时候,我正在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斯机构(Smithsonian)作研究。文章发表在台湾《新生报》。转眼间,20年过去,那家报纸已经没有了。  蒋老师在台湾做过中央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院长。我上他的课,是史学系的博士课程。他教我们“版本目录学”,地点在故宫博物院宿舍。学期结束,他都要请我们吃饭,那是一件大事。  大约30年前,蒋老师曾经跟我们
一    李清照是一位“女神”,宋代以来的中国文人共同参与了这场造神运动。这场运动在“五四”以后达至颠峰,妇女解放思潮为之添加了催化剂。四十多首词,几篇零星的诗文,是迄今为止李清照留给我们的一切。然而,这些少得可怜的作品却丝毫不妨碍中国文人的造神冲动。王仲闻先生说,李清照的词“使婉约派发展到了最高峰,从此也没有人能够继续下去”(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后记》,P372,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黄
《中国好文章》是一本文选,从古至今,中国很多人都读过文选,最有名的当属南朝萧统的《文选》和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二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古代读书人的必读课本。  名家推荐名作古来有之,多位名家共同推崇一部作品也并不少见,但能在一个时代里,将不同领域里的众多名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推荐自己喜欢的名作,古往今来,却不多见。  作为责编,我们常常把《中国好文章》看做一场读书会,书中的每一位作
苦中作乐的思想者    我与吴藕汀(1913—2005)订交,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30余年来,于江南水乡小镇一隅,他虽每天为柴米油盐忙碌,但自号“药窗书屋”、“画牛阁居”_的陋室,以及他那份苦涩中的闲适,似乎属于另一个世界。吴老哪怕是在最困难甚至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也始终和颜悦色,诚待周围的人,融洽无间。其情其景,追溯其源,我想,这大概与他素来信守人不能“跪着吃饭”的精神有关。  近日,小汀兄把
这个故事,史书里记载过,诗词里咏叹过,电影里演绎过……对于情节的来龙去脉,早就熟稔在心。但是,当在现场看见这个故事呈现于京剧舞台时,字字句句,一招一式,其中所弥漫的气息与力量,如热浪,迎面扑来,唤醒了对这个故事已然枯萎的艺术感觉——4月9日,由上海京剧院编排,京剧名家尚长荣、史依弘领衔主演的《霸王别姬》(全本)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震撼亮相。  一  戏曲舞台是一个神圣的所在。一桌一椅一人,铸就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