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钛聚髌器与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比较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YJL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比较镍钛聚髌器与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
  方法:选择髌骨骨折患者93例,随机分配,其中46例采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47 例采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随访6~12月,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
  结果:①两组在愈合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镍钛聚髌器组患者髌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5%,张力带组患者髌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方法治疗效果都较好,但使用镍钛聚髌器方法限定条件少,且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疼痛感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镍钛聚髌器 张力带 髌骨骨折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205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32-02
  髌骨是人体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髌骨骨折是常见的由于直接或间接地暴力引起的骨折现象,骨折后如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膝关节的活动,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终生残疾。我院自 2011年 1月至 2014年1月收治共 93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配两组,分别使用镍钛聚髌器和张力带治疗。现对镍钛聚髌器和张力带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择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按照标准诊断的诊断为髌骨骨折患者共93例。所有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为0~8d。镍钛聚髌器组46例,男28例,女18 例;平均(31.6±7.6)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7例,摔伤9例,其他10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5 例,闭合性骨折41例。张力带组47例,男29例,女18例;平均(38.3±9.3)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4例,摔倒伤11例,其他12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4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骨折类型、受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取髌前横弧形切口,于髌前囊平面分离皮瓣,显露出骨折断端,清除骨折端血块及嵌入的软组织和淤血,将碎骨块复位,用大巾钳临时夹持固定,粗丝线行髌骨周围环形缝合固定。①镍钛聚髌器内固定:选择合适型号的镍钛聚髌器,在0~4℃的冰水中浸泡5min以上,使用持针器将聚髌器各爪枝均匀地撑开,不要过度以免损伤记忆功能。确定各爪枝的位置,由髌骨上下极处各刺入一个小口,夹住聚髌器的腰部,各枝刺入预先切好的5mm的小切口内,双手拇指紧压住聚髌器腰部,使其紧贴髌体,轻柔活动膝关节,以利未完全复位的骨折块复位,并磨合股髌关节面,使粉碎的髌骨关节面复位塑形。用40~50℃热盐水加温聚髌器,爪支即刻收缩并卡在已整复好的髌骨上下端。最后伸屈膝关节检查复位和固定情况。②张力带内固定:用大巾钳固定后,用克氏针在离髌骨前皮质约5mm纵形平行穿过两端骨片,再用双股钢丝呈“8”字环绕克氏针上下极并拉紧,在髌骨上极扭紧固定。近端克氏针折弯后埋于股四头肌腱内,远端克氏针于髌下极0.4cm 处剪断使之略为突出于髌骨和股四头肌腱附着处。沿囊破口处用手指探查关节面的平整度。最后伸屈膝关节检查复位和固定情况。
  1.3 术后处理。开始的两天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抬高肢体,维持膝关节半屈位。术后次日开始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并逐日增加抬举及伸屈膝关节的活动量。严重粉碎性骨折且软组织严重损伤者用石膏托固定,可减轻创伤反应。
  1.4 疗效评价指标。①髌骨骨折疗效评分,采用Bobstman[1]髌骨骨折疗效临床评分标准;②骨折愈合时间;③并发症发生率;④末次患侧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2 结果
  3 结论
  由上述临床资料可以看出使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不仅能保证一定的治疗优良率,且并发症如术后感染、骨不连、再移位、再骨折及加压坏死等发生率较低,末次患侧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也相对较低。而使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虽然能保证一定的治疗优良率,但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值更高。张力带是依据髌股关节的运动性而设计的,当膝关节进行屈伸运动时,股骨踝形成髌骨运动支点,在前方产生分离力,使用张力带固定来消除运动时的分离趋势,是一种被动加压模式。这种被动加压力,一旦固定不牢或发生致应力改变,会使骨折生长与吸收不再平衡,造成骨折延迟愈合,内固定松动。而且严重粉碎性骨折难以找到理想的固定力点,在使用张力带治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2]镍钛聚髌器能动态、持续立体式将髌骨从多个方向产生聚合力,使之能够维持解剖复位并持续加压,这种主动加压模式不仅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同时对于粉碎性骨折的塑形也具有重要意义。故可认为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法是最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尤其对于粉碎性髌骨骨折。
  参考文献
  [1] Bobstman O,Kiviluoto O,Nirhamo J.Comminnted displaced fractures of t he pat ella[ J].I njury,1981,13(3):196-202
  [2] 蔣仕林,赵金忠.髌骨稳定性的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30(1):15-1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进行分析和观察。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加强预防,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从患者的饮食,身体锻炼等方面下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预防和常规护理,然后再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预防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发现,在观察组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上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药物阿奇霉素的治疗作用。  方法:将择录出本院于2010年元月到2013年4月间门诊收治的45例上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将抽取出同期本院同种病例患儿4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阿奇霉素与乳糖酸红霉素行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有效率,对比患儿恢复情况。  结果:经治疗后,两组对比,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胆囊腹腔镜术后患者应用胆囊窝内注射罗比卡因地塞米松对疼痛还有恶心呕吐的预防缓解效果。  方法:选自本院2008年-2013年收治的胆囊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术后通过胆囊窝内注射方式给予罗比卡因地塞米松。对比2组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恶心呕吐发生概率。  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拉西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三组:厄贝沙坦组,拉西地平+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组),每组58例,给予拉西地平,厄贝沙坦,均1次/d口服,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降压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有效率为79.3%,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拉西地平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于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间接收的59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的治疗方式,每日服用一次,每次的计量为10毫克,连续服用3个月,比较患者服用米非司酮前后的临床表现。  结果:患者在服用三个月之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和消失,血红蛋白也恢复到正常值。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和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的缩小,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中应用口服补液盐Ⅲ(ORSⅢ)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8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补液盐Ⅱ(ORSⅡ)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ORS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小儿轮
期刊
摘要:痤疮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少年人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痤疮的病因复杂,与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外在的环境因素都有较大的联系。为探究有效治疗痤疮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的治疗手段,查阅大量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走访调查和回顾性分析。本文分别介绍了对痤疮临床治疗的难点分析,研究和总结痤疮的有效治疗对策,并提出了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喉罩通气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复苏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应用喉罩通气抢救重度窒息的新生儿28例临床资料。  结果:28例重度窒息患儿经喉罩通气抢救后,5minApager评分全部达5分以上,有效率100%;10min评分达8~10分27例,显效率96.4%;需呼吸机辅助通气12小时后拔管1例,全部抢救成功,无新生儿死亡。  结论:喉罩通气是抢救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股骨颈骨折中应用股骨颈加压锁定骨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给予股骨颈加压锁定骨板进行治疗。观察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情况及股骨头坏死的情况,出院后随访1-2年。  结果:59例骨性愈合,关节功能获得理想恢复。2例因伤后久不治,送医时骨折端已成陈旧性骨折,手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3例术后不遵医嘱,过早负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的相关临床治疗方案,为后期儿科工作的开展加以指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治疗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参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利巴韦林+阿糖腺苷+小儿清热宁颗粒),参照组采取单一的西药治疗(利巴韦林+阿糖腺苷)。安排相关临床管理人员对两组实验患儿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主要观察指标涉及到患儿退烧以及疱疹消除等方面所需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