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淬炼出精华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4514516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有六种冶铜工匠,分别是筑、冶、凫、栗、段、桃。其中桃指的就是铸剑。铸剑被专列为一门工种,可见其重要性,这是与当时中原铜剑的兴盛密切相关的。那么,古代铸剑术的基本情况如何?有哪些主要的程序和工艺?在战国时期,中原的铸剑术又取得了什么突出成就呢?
  制作铜剑的基本方法是铸造,大体上有五道工序。
  一、制范,即制作出供浇铸用的型范。剑范多用泥塑造,然后放入窑中经火烘干,再加以修整,质地似陶,故称泥范或陶范。制范以铜剑的器型设计为依据,而铜剑器型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规整而谐调、匀称而美观,则决定于制范是否精细。制范还要为以后的装饰打下基础,如有些剑体上铸出的花纹和铭文,都必须预先在剑范的内壁上刻镂出阴阳相反的纹路。实际上,铜剑装饰的第一步很多时候就是在范型上进行的。
  二、调剂。青铜是铜和锡或铜和锡、铅的合金,剂即剂量,指青铜合金中各成分的比例,古时写作“齐”。熔炼青铜之前,须根据合理的配比规律,对铜、锡、铅等原料进行调配,称作调剂。这是决定铜剑性能的关键环节。在一定范围内,青铜中含锡量提高,能够相应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但含锡量超过合量的界限,就会使青铜合金变得非常脆弱,易于断折。在青铜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铅,可调节金属的铸造和加工性能,但铅含量过高,也会降低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因此,只有按照合理的比例对各成分进行调配,才能得到既坚且韧的青铜。
  对于铜剑合金的成分配比,春秋战国之际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规律。《考工记·攻金之工》所记“金有六齐”,标明了六类铜器的成分比例,其中第四类为大刃之齐。“叁分其金而锡居一”,指青铜合金作四等分,铜(金)占三分(75%),锡占一分(25%)。
  近年来,冶金史研究者分析检测了一些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的中原青铜剑,发现其合金成分中铜的含量与“大刃之齐”很接近,大致在75%上下。但锡的含量相差较多,实际含量只有16%左右,较高的也只有20%多一些。这种差别可能因为,《考工记》中“六齐”只标明了青铜合金中最主要的两种成分——铜和锡,而铜实物中常含有少量铅及其他一些元素(铁、锌等),因之,六齐的铜锡配比法大概是一般性地代表了青铜合金中铜和其他非铜元素的比例。
  撇开文献和实物的上述差别不管,有两点是明确的。一是《考工记》关于“大刃之齐”的记载说明在春秋战国之际,中原匠师对于铜剑合金成分的配比规律已经有所认识,有所总结,并以之指导铸剑;二是铜75%上下和锡16%左右的实际合金比例是合理的,一些研究者对如此配比的铜剑作了机械性能和硬度试验,证明其具有很好的强度和硬度。
  古人铸剑既无先进的熔炼设备和纯净的原材料,又无精确的测试手段,但匠师们在这种情况下经过长期实践,仍摸索总结出了配比规律,并具有很强的规律,这不得不令人赞叹佩服。
  三、熔炼。原料调配停当后,将之装入坩锅炼。熔炼的目的是将铜、锡、铅等原料熔成液体,同时也进一步去除原料中含有的杂质,如附着于原料上的木炭,以及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铁等其他金属元素,使合金精纯。
  熔炼的关键是观察火候,判断是否熔炼成熟。《考工记》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黑浊气是原料上附着的木炭、树枝等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生的。黄白气主要是熔点低的锡熔化而产生的,同时,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其他元素挥发出来也形成不同颜色的烟气。“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温度升高,铜熔化的青焰色有几分混入,故现青白气。“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温度再高,铜全熔化,铜量大于锡量,只有青气了。而且,焰色纯净,表明原料中的杂质大多气化跑掉了,剩下残渣可予以去除。“然后可铸也。”
  上述次序是古代匠师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后来人们用“炉火纯青”喻功夫纯熟,就源于这里。
  为了提高青铜合金的质量,工匠们还对铜锡进行多次熔炼,以进一步去除杂质。《考工记·栗氏》所记“改煎金锡”,就是指更番,重复煎炼。
  四、浇铸。将熔炼成熟的青铜液体浇灌入剑范,俟其冷却、凝固,铜剑就成型了。
  五、铸后加工。范铸出来的铜剑仅是一个坯件,表面粗糙,故卸去铸范后,还须进行如下的修治加工:
  1、刮削琢磨,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2、装饰,如在铸成的花纹沟槽中镶嵌琉璃、绿松石,或嵌错红铜丝、金丝、银丝,甚至进一步在器表刻镂花纹。嵌错是当时很常见的装饰工艺,它是在铜器表面铸出或刻镂出花纹,再嵌以金、银、铜丝(或片),用错石将表面磨光,即显出色彩鲜明、线条清晰的生动形象;
  3、装置附件,配齐剑具;
  4、砥砺开刃。
  这样,铜剑的制作就最终完成了。但在使用过程中,剑器还要时常修治砥砺,故当时可能有一类工匠专门从事这项工作。汉代称这类工匠为“削厉(砺)工”,其技艺又称“洒削”之技。削砺就是刮削砥砺的意思;洒削,指磨刀以水洒之,泛指修治刀剑。
  西汉景帝时,大臣袁盎被刺,尸体上弃有凶器,是一柄新修治过的剑,官府就在长安的削砺工中访查,有一工匠说这把剑是梁王的某位郎官来修治的。由此便查出了主使人梁孝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战国晚期大学者荀子的一段话来概括铸造铜剑的整个过程:“刑(型)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剂)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剥脱之,砥厉之,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
  战国相剑术士曾说:“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韧)也,黄白杂则坚且,良剑也。”这种精良之剑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复合剑。
  所谓复合剑,是指剑脊和剑刃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青铜合金分别浇铸的青铜剑。其剑脊采用含锡量较低的青铜合金,韧性强,不易断折;剑刃采用含锡量较高的青铜合金,硬度高,特别锋利。因而刚柔相济,是古代铜剑的精品。
  复合剑的铸造方法也与普通铜剑有别。普通剑之剑身系一次浇铸完毕,复合剑则是两次浇铸:先以专门的剑脊范浇铸剑脊,在剑脊两侧预留出嵌合的沟槽;再把铸成的剑脊置于另一范中浇铸剑刃,剑刃和剑脊相嵌合构成整剑。   从检测的一些复合剑实物得知,其剑脊的含铜量要高于一般铜剑,含锡量则低于一般铜剑。而刃部的情况相反,含铜量低于一般铜剑,含锡量高于一般铜剑。如果单以脊部或刃部的材料制作整剑,势必过于柔软或过于刚脆,但以之分别制作剑脊和剑刃,就获得了超过一般铜剑的更为优秀的性能。这是创造性地运用青铜合金成分配比规律的高超工艺,体现了古代匠师对铜剑合金成分比例的控制达到了极高境界。
  复合剑的脊部含铜多,故呈黄色;刃部含锡多,故泛白色。剑脊和剑刃判然异色,正如相剑术士所言,所以有人称之为“两色剑”。又由于这种剑表面看起来,剑脊像是镶嵌上去的,故也有人称之为“铜镶剑”或“插心剑”,但这些都不是科学的名称。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有多种多样的铸制方法,并非千篇一律。我们今天能够想到的结构,先民都造出来了;我们今天没有想到的结构,先民也造出来了。聪明智慧的古代铸剑师创造的这些铸剑工艺,早已随着战国时代的结束而离我们远去,甚至很多工艺我们今天仍难以探究其妙,这或许就是剑文化中的工艺境界吧。
  湖北宜城出土的战国剑茎部。首部断裂,剩下一个铸接的茬口。从断裂的茬口看到,中间被包裹着一个圆芯子,圆芯子铜质发红,由于是铸接,圆芯子与铸接料之间有缝隙,从缝隙中生长出一圈绿色的锈。这些现象都说明,在未断裂之前,此剑的首为铸接。
  战国纹饰格剑的残件。此残件正好有剑身、剑格及剑茎,总长约6.5厘米。宏观观察浑然一体,从部生成了浅绿漆古,格稍黑,茎与格整铸无疑,格与从亦似一次铸成。
  鄂州市博物馆工地出土的一把普通剑的茎部。此剑出土时首已脱落。此剑素格素箍,两个素箍是分铸后分别穿入茎上的。如此普通一把剑,却分型如此之多,不算剑首,只现在可见到的就有五段。
  一把普通复合剑图。复合剑的心子是红铜的,是提前铸制好并夹在两块剑范中浇铸而成。从剑的几何形状来看,复合剑的心子是靠格的一头宽且厚、靠锋的一头窄且薄。
  越王勾践剑的茎部。红色箭头所指之处为一个长方形铆钉,转180度后的另一个面也可看到铆钉,在铆钉下面可看到有绕茎一周接痕。两个蓝色箭头所指范围内,为铸接同心圆首与茎之间的一段。从范铸逻辑角度看,此茎下面的同心圆首当为铸接,铆钉在铸接范围以外,所以,此铆钉只能是铆茎内茎而用。
  安徽铜陵地区出土的两把纹饰剑的局部。其表面皆为平的,用手触摸感觉不到有凸起或凹陷。左边剑上的纹饰明显为手工绘制,右边剑上的纹饰形状与左边菱形纹不同,还不能确认其制作方法,但也倾向于手工绘制。
  左边为越王勾践剑局部,右边为安庆博物馆藏战国纹饰剑。红色箭头所指之处是越王勾践剑的纹饰尽头形成的凹槽,看实物此铸槽的深度约1毫米。由于这些凹槽内颜色的反差,在剑的两边形成了锯齿形槽头。右边这把纹饰剑为铸后手工绘制的,可看到纹饰的线条粗细有明显差异,椭圆形纹不规整,处处显示出手工的不准确性。
其他文献
1960年9月15日,在中共江苏省委支持下,傅抱石、钱松岩、宋文治等组成的江苏省国画写生工作团一行13人离开南京,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写生活动,先后到达郑州、洛阳、三门峡、西安、延安、华山、成都、峨眉等地,行程23000里。他们游览名山大川,参观工矿企业,瞻仰革命纪念地,创作新作品,成为中国绘画界1950年以来一件极为轰动的大事。    山水文章  在壮游中,画家们走一路画一路,不断地将个人的主观感
期刊
《湖庄消夏图》是我见过的潘思牧作品中画得最好的山水,无论是构图设色,还是笔墨绘功,在潘思牧的作品中都是难得的。关于潘思牧,可资介绍的事迹不多,传世作品也较为少见,这个手卷让我们比较清晰地看到了他的绘画面貌。  所谓湖庄,是一个风景优雅的去处,庄在水上,仿佛半岛,茅屋别业,绿树掩映,是幽人自适的好地方。何人自适?卷左有人凭窗览景,流水眼前,藕花点点,很惬意,很诗意,很入情景。他是谁呢?潘思牧没有说,
期刊
笔者藏有一对清末新彩衔环铺首耳四方瓶,它既为我们展示了庐山的旖旎风光,又让我们领略了其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细细观赏,不禁令人心弛神往。  此对四方瓶由清末、民国时期的瓷绘艺人谢海如所作,出品于1895年,高58.5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14厘米。四方撇口,束颈,硬折肩,长方柱式腹,上宽下窄,平底足,肩部加饰一对生动活泼的衔环辅首耳,为器物增添了几分情趣。  四方瓶正面图案为秀美的庐山风光。作
期刊
春秋战国,社会进入到了大变革时代,周王室衰微,名存实亡,礼乐崩坏,诸侯间彼此割据,战争频繁。各个诸侯国家为了应付连绵不断的战争,不断改进和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兵器,彼此之间进行着一场空前的军备竞赛,每个国家都因为拥有一批擅长制造兵器的能工巧匠而实力大增。  地处长江下游地区的吴国和越国,虽然立国都很早,但长期僻居东南,国小势弱。直至春秋中期后段,国力才渐趋强盛,至春秋晚期达到巅峰。为开拓疆土,扩大势
期刊
白瓷流行  近年关于唐代青瓷的讨论已见不少,其实同期的白瓷亦深得中外藏家喜爱。唐代白瓷开启了崇尚精致白瓷的美学传统,并一直延续至今。  优美白瓷是宋代陶瓷的精粹,河北定窑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尤以生产造型隽秀、釉色牙白的白瓷著称,尽得宫廷和贵胄珍赏。另一名器青白瓷亦同时始烧于江西景德镇,青白瓷顾名思义是釉色白中泛青,色质如玉,景德镇正因创烧出青白瓷而从此声名大噪,长居白瓷生产之领导地位。青白瓷又有“饶
期刊
清末民国年间,许多书画名家都喜欢在铜面上创作书画,而后交由名刻工,最后完成铜质文房的制作。这些书画名家有吴待秋、林纾、姚茫父、陈师曾、齐白石、陈半丁、张大千等,其中的代表人物当为陈师曾和姚茫父。茫父先生曾说:“余与师曾的画往往溢于纸绢之外”,指的就是在铜上创作书画作品,也称之为“书画铜”。新中国成立后,在铜板上创作书画的名家较少,但偶尔为之的也有唐云、谢稚柳等人。  笔者收藏有是一件刻铜作品,长2
期刊
女仆劳拉刚把放在壁柜上的瓷盘拿下来准备仔细擦拭,菲利普太太就在身后赶紧叮嘱了一句:“噢!可要小心,这些可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  这样一幕小小的场景设想,或许在18世纪的欧洲贵族家庭中是不足为奇的。正如法国作家路易-塞巴斯蒂安·梅西埃曾经这样记述:“中国瓷器是多么可悲的奢侈品!一只猫用它的爪子一拨,比好几百亩土地受了灾还糟。”  几百年前,刚刚走出黑暗中世纪、经历了文艺复兴洗礼的欧洲人,开始了对
期刊
日前,北京匡时对外宣布最大宗的一批梁启超档案将在匡时本年度秋拍中公开拍卖。这批尘封100年的珍贵文物想必将成为今秋拍场的一大亮点。  这批重要档案均收藏于梁启超位于北京的故居——“南长街54号”,包括信札、手稿、书籍、家具等共计950件,是梁启超研究资料的新发现。其中287通信札,涵括梁启超胞弟梁启勋收藏的梁启超信札240余通、康有为信札23通等。通信方涉及民国政坛风云人物袁世凯、冯国璋、孙传芳等
期刊
“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正义的化身,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封建社会“法”的反拨和弥补,而“剑”则是中国侠客手中的标志性武器,最能代表侠客形象,是除暴安良和尚武精神的象征。古代的侠客行走于江湖,手中所持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利器大多数是剑,仿佛提到侠客,眼前浮现的兵器就是剑。那么,侠与剑究竟有着怎样难以割舍的情缘?剑代表着侠客怎样的侠义精神?侠客手中的剑又是怎样的形态?  侠与剑的难舍情缘  侠作为社会生活
期刊
古有云:“床头怪石神仙画,箧里华笺将相书。”笔者对传统信笺、笺谱、璜纸的了解虽然只是皮毛,所藏寥寥,但它们一直是我文房的挚爱。近期,喜得《百花诗笺谱》、《西湖十景古笺》、“浆水潢纸”、“华笺”等妙品,每每摩挲,总不免一次次羡慕、感叹起旧文人的雅致生活来。  笺纸、潢纸自魏晋南北朝源起,雅士们往往自制笺纸,以标榜不随俗流,它也特别成为题咏、书信的尤物,如信笺、诗笺一说。更有甚者在笺纸上印以汉瓦周壶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