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因硅溶胶型壳裂纹而引起的铸件毛刺缺陷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此类缺陷的主要原因,制定了防范措施,并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硅溶胶型壳;不锈钢精密铸造;毛刺;型壳裂纹
我公司主要生产硅溶胶型壳的不锈钢精密铸件,有阀门管件和机械零件等。铸件的毛刺是生产中时常批量产生的缺陷,必须在后处理工序经过打磨和抛丸等工序才能消除,即造成人物力的浪费,又影响了铸件表面的质量及尺寸精度,给生产和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1.原因分析
毛刺缺陷一般发生在铸件的外表面或较大平面上,连续或断续不规则凸起,形成毛刺飞边。大件比小件发生几率要高。形成毛刺的原因是由于型壳在浇注前就产生了裂纹,钢水注入后,渗入型壳的裂纹之中,凝固后就形成了毛刺缺陷。而型壳的裂纹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1在型壳干燥时产生的,由于面层干燥过快,或涂料干燥收缩过大引起的。
1.2脱蜡时蜡模膨胀大于型壳膨胀,而型壳湿强度又较差使型壳开裂。
1.3型壳焙烧工艺不当,产生型壳裂纹。
2.改进措施
2.1型壳的干燥
2.1.1型壳干燥车间温度、湿度对型壳裂纹的影响
制壳工况三要素有温度、湿度和风速。我公司以3″球阀阀体为例作实验,产品材质为0Cr18Ni9,在风速一定的情况下,对型壳干燥车间的温度和湿度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当温度变化超过5℃或湿度变化超过10%时,生产铸件较大部分出现表面毛刺缺陷。在相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调整风速。在对被层调整风速时,铸件表面毛刺影响极小;在对面层调整风速时,吹中强风干燥的型壳,浇注后铸件表面有严重毛刺缺陷,吹微风干燥或无风干燥时,铸件表面无毛刺缺陷。
经过以上统计分析,确定型壳干燥工艺为:
(1)面层干燥间温度控制在20-24℃范围内,湿度在60%-70%范围内,无风或微风干燥。
(2)过渡层和背层干燥间温度在22-26℃范围内,湿度在50%-55%。干燥时要求吹中强风,但不要正对模壳,要尽量使干燥间空气流动。
生产中要通过人工监测或自动化控制等措施,尽量控制温度和湿度不产生急剧变化,否则会增大铸件毛刺产生几率。
2.1.2干燥时间对缺陷的影响
在以上制定的干燥工艺控制范围内,我们针对容易出现表面毛刺的阀体、快速接头等铸件进行不同干燥时间的跟踪实验。发现面层经4h左右干燥的铸件几乎无毛刺。经6-8h干燥的铸件毛刺明显增加,时间越长毛刺越明显。背层干燥4h的铸件毛刺较多,而干燥8h和12h的铸件几乎无毛刺。所以得出结论:面层干燥时间不宜太长,否则型壳干燥产生裂纹,一般控制在4h为宜;背层干燥时间不能太短,型壳干燥不透彻,也是影响型壳裂纹与铸件表面毛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干燥时间应确定为8-12h以上。
2.2脱蜡工艺对毛刺缺陷的影响
脱蜡时型壳开裂,是铸件产生毛刺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脱蜡初期蒸汽热量如果能通过型壳迅速传至蜡模表层,蜡模表面在蜡模整体膨胀前熔化,从浇注系统流出,此时型壳将不容易开裂。反之型壳就容易产生裂纹。这就需要型壳脱蜡时满足以下条件:
2.2.1型壳在脱蜡以前要存放在恒温区内,防止因温度剧烈变化而导致蜡模急剧收缩或膨胀而产生型壳裂纹
2.2.2改进理装工艺,降低脱蜡指数
脱蜡指数=V/S ,V是指蜡的体积,S是指岀蜡口的断面积。生产中发现,同样的蜡模,内浇道大,则在脱蜡时型壳的内表面不容易产生裂纹,毛刺减少。
2.2.3脱蜡时要求蒸汽釜内的压力要达到0.8-1.0Mpa
要在型壳装入脱蜡釜内后,迅速使脱蜡釜内的压力达到0.8MPa以上,这样才能使高温蒸汽在足够的压力和足够短的时间内渗入到型壳内,加热并溶化蜡模。如果脱蜡的压力太低,蒸汽不能迅速穿透型壳熔化蜡模,就会使蜡模受热膨胀,胀裂型壳,产生型壳裂纹。
2.2.4脱蜡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min,如果时间太长会使型壳的强度降低,造成型壳裂纹,甚至浇注时漏钢水
在脱蜡釜降压时,要缓慢释放釜内的压力,尽量控制在2-3min左右,降压太快,型壳内外压力差大,也会造成型壳开裂和破损。
2.3焙烧温度对毛刺缺陷的影响
型壳焙烧温度过高,超过1100℃,就会增加铸件产生毛刺缺陷几率,如果低于950℃,就会造成型壳焙烧不好,透气性及溃散性差,出现冷隔或呛火缺陷。所以,要视铸件的壁厚程度合理确定焙烧温度。一般壁薄件取温度上线,壁厚件取温度下线。焙烧时间40-50分钟。
3.结论
3.1型壳干燥间工艺参数要稳定,温湿度不能大幅度变化,尽量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干燥时间必须合理,否则对铸件表面毛刺影响很大。
3.2脱蜡压力0.8-1.0MPa,升压要迅速,降压要缓慢。脱蜡时间10-15min。
3.3焙烧温度950-1100℃,视铸件壁厚合理设定。
采取以上措施以后,经过各个环节的认真控制,生产出几个批次304的阀门和快速接头,检验过后发现,铸件表面的毛刺明显减少。随后在生产中广泛采用以上的制壳脱蜡工艺,取得了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佟天夫,陈冰,姜不居.熔模铸造工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1991.
[2]陈国桢,肖柯则,姜不居.铸件缺陷和对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关键词】硅溶胶型壳;不锈钢精密铸造;毛刺;型壳裂纹
我公司主要生产硅溶胶型壳的不锈钢精密铸件,有阀门管件和机械零件等。铸件的毛刺是生产中时常批量产生的缺陷,必须在后处理工序经过打磨和抛丸等工序才能消除,即造成人物力的浪费,又影响了铸件表面的质量及尺寸精度,给生产和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1.原因分析
毛刺缺陷一般发生在铸件的外表面或较大平面上,连续或断续不规则凸起,形成毛刺飞边。大件比小件发生几率要高。形成毛刺的原因是由于型壳在浇注前就产生了裂纹,钢水注入后,渗入型壳的裂纹之中,凝固后就形成了毛刺缺陷。而型壳的裂纹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1在型壳干燥时产生的,由于面层干燥过快,或涂料干燥收缩过大引起的。
1.2脱蜡时蜡模膨胀大于型壳膨胀,而型壳湿强度又较差使型壳开裂。
1.3型壳焙烧工艺不当,产生型壳裂纹。
2.改进措施
2.1型壳的干燥
2.1.1型壳干燥车间温度、湿度对型壳裂纹的影响
制壳工况三要素有温度、湿度和风速。我公司以3″球阀阀体为例作实验,产品材质为0Cr18Ni9,在风速一定的情况下,对型壳干燥车间的温度和湿度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当温度变化超过5℃或湿度变化超过10%时,生产铸件较大部分出现表面毛刺缺陷。在相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调整风速。在对被层调整风速时,铸件表面毛刺影响极小;在对面层调整风速时,吹中强风干燥的型壳,浇注后铸件表面有严重毛刺缺陷,吹微风干燥或无风干燥时,铸件表面无毛刺缺陷。
经过以上统计分析,确定型壳干燥工艺为:
(1)面层干燥间温度控制在20-24℃范围内,湿度在60%-70%范围内,无风或微风干燥。
(2)过渡层和背层干燥间温度在22-26℃范围内,湿度在50%-55%。干燥时要求吹中强风,但不要正对模壳,要尽量使干燥间空气流动。
生产中要通过人工监测或自动化控制等措施,尽量控制温度和湿度不产生急剧变化,否则会增大铸件毛刺产生几率。
2.1.2干燥时间对缺陷的影响
在以上制定的干燥工艺控制范围内,我们针对容易出现表面毛刺的阀体、快速接头等铸件进行不同干燥时间的跟踪实验。发现面层经4h左右干燥的铸件几乎无毛刺。经6-8h干燥的铸件毛刺明显增加,时间越长毛刺越明显。背层干燥4h的铸件毛刺较多,而干燥8h和12h的铸件几乎无毛刺。所以得出结论:面层干燥时间不宜太长,否则型壳干燥产生裂纹,一般控制在4h为宜;背层干燥时间不能太短,型壳干燥不透彻,也是影响型壳裂纹与铸件表面毛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干燥时间应确定为8-12h以上。
2.2脱蜡工艺对毛刺缺陷的影响
脱蜡时型壳开裂,是铸件产生毛刺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脱蜡初期蒸汽热量如果能通过型壳迅速传至蜡模表层,蜡模表面在蜡模整体膨胀前熔化,从浇注系统流出,此时型壳将不容易开裂。反之型壳就容易产生裂纹。这就需要型壳脱蜡时满足以下条件:
2.2.1型壳在脱蜡以前要存放在恒温区内,防止因温度剧烈变化而导致蜡模急剧收缩或膨胀而产生型壳裂纹
2.2.2改进理装工艺,降低脱蜡指数
脱蜡指数=V/S ,V是指蜡的体积,S是指岀蜡口的断面积。生产中发现,同样的蜡模,内浇道大,则在脱蜡时型壳的内表面不容易产生裂纹,毛刺减少。
2.2.3脱蜡时要求蒸汽釜内的压力要达到0.8-1.0Mpa
要在型壳装入脱蜡釜内后,迅速使脱蜡釜内的压力达到0.8MPa以上,这样才能使高温蒸汽在足够的压力和足够短的时间内渗入到型壳内,加热并溶化蜡模。如果脱蜡的压力太低,蒸汽不能迅速穿透型壳熔化蜡模,就会使蜡模受热膨胀,胀裂型壳,产生型壳裂纹。
2.2.4脱蜡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min,如果时间太长会使型壳的强度降低,造成型壳裂纹,甚至浇注时漏钢水
在脱蜡釜降压时,要缓慢释放釜内的压力,尽量控制在2-3min左右,降压太快,型壳内外压力差大,也会造成型壳开裂和破损。
2.3焙烧温度对毛刺缺陷的影响
型壳焙烧温度过高,超过1100℃,就会增加铸件产生毛刺缺陷几率,如果低于950℃,就会造成型壳焙烧不好,透气性及溃散性差,出现冷隔或呛火缺陷。所以,要视铸件的壁厚程度合理确定焙烧温度。一般壁薄件取温度上线,壁厚件取温度下线。焙烧时间40-50分钟。
3.结论
3.1型壳干燥间工艺参数要稳定,温湿度不能大幅度变化,尽量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干燥时间必须合理,否则对铸件表面毛刺影响很大。
3.2脱蜡压力0.8-1.0MPa,升压要迅速,降压要缓慢。脱蜡时间10-15min。
3.3焙烧温度950-1100℃,视铸件壁厚合理设定。
采取以上措施以后,经过各个环节的认真控制,生产出几个批次304的阀门和快速接头,检验过后发现,铸件表面的毛刺明显减少。随后在生产中广泛采用以上的制壳脱蜡工艺,取得了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佟天夫,陈冰,姜不居.熔模铸造工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1991.
[2]陈国桢,肖柯则,姜不居.铸件缺陷和对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