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1988年,一部古装剧《红楼梦》红透大江南北,在这部被反复播出千余次的剧中,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那时的字幕皆为毛笔手书,其纯正娴熟的技法,雅静俊朗的风格,更为这部经典名著增添一抹艺术气氛。
观众们想不到,如此功力深厚的楷书出自于一位23岁的青年——李纯博。20多年过去,如今,他的笔法日益老练,楷书更是炉火纯青;诗画印棋无一不通;更秉承家学,一手京胡拉得行云流水;由他担任总导演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开创的“吉祥意象”曾风靡全国,被大量电视台所延用。游刃于书法名家、京胡高手、著名导演的不同身份,李纯博不断提升个人的修为、学养,练达心智,在传统与时代的交汇中抒写着纯正博雅的艺术人生。
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青龙节刚过,东风渐暖,在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附近的一家饭店辟出的茶室里,半扇屏风,两张藤椅,透明的玻璃杯里飘着菊花香,李纯博已在此等候记者。在一口地道的京腔里,就着早春的一缕阳光,听李纯博说戏谈字。
坐在记者对面的李纯博身形偏瘦,笔直端庄,一身深色西服更显俊朗潇洒的气质,目光清亮,温文尔雅的神采中弥漫着悠悠的书卷气,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这句冰心的名句,用在李纯博身上很是恰当。
1964年夏天,李纯博出生于北京梨园之家,是家中的独子,父亲7岁即入科于京剧大师尚小云创办的荣春社,深知学艺之苦,也吃过没文化的亏。于是,父亲决定让儿子打小学习拉京胡,练书法。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达不到要求,父亲则顺理成章地借用小时候学戏时的方法,家法侍候。童年的李纯博虽然懵懵懂懂,但慑于父亲的威严,不得不认认真真地练字,拉琴。他很难理解父亲这么做的道理,但却养成了他观察细致、做事严谨和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如今父亲已仙逝,印象中父亲惟一一次的夸赞,李纯博仍然记忆犹新。他满怀深情地说:“那是一个除夕之夜,我写了一幅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正在揣摩这幅字的时候,不经意听到父亲说了一句:‘写得挺好的,洗洗手吃饭吧。’本是无心之语,却让我猛的愣住了,诧异是否听错了,心里升起一股暖流。哪里像现在的孩子要处处被夸赞。”这句似乎是无心的鼓励,李纯博记在心里,更加用心地练字拉琴,不敢存丝毫懈怠之心。寒来暑往,冬去春来,渐渐地,书法中的奥妙、胡琴中的意境像流水般沁入他的心田,当其他孩童还在玩耍之时,充满天赋与灵性的李纯博已在丝竹墨香中找到了快乐。
1978年,14岁的李纯博凭借扎实的楷书功底,在“文革”后首届北京青少年书法比赛中力拔头筹,获得特等奖的第一名。1979年香港清水湾电影厂为他拍摄《书坛新葩》纪录片;1980年-1982年连获三届北京市书法比赛一等奖;他是当时中国书法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作品被选送到多个国家参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丝竹绕耳,案牍劳形,辛勤的耕耘也为李纯博带来了更多机遇,同时引领他走上了一条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行业——电视传媒。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李纯博和其他两位少年宫书法组的同学被中央电视台选中,调到台里。囿于当时技术所限,我们有幸欣赏到《红楼梦》里那飘逸的书法,甚至有观众难以寻觅这“电脑设计”的字体,而向电视台询问。
几年后,因为放不下对戏曲那绕不开、躲不掉的情愫,李纯博加入到文艺部戏曲组,转行当了导演,连续担任1999、2001、200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总导演,第二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总导演,2005年-2008年“新年京剧晚会”电视总导演。
1999年春节戏曲晚会,李纯博集书法家、京胡高手、电视人于一体,特别创作了一部歌舞小品——《共绘吉祥图》。将歌、舞、书、画四者相结合,水乳交融地展现了艺术家多才多艺的技法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不仅呈现了电视所需要的现场性,更彰显了戏曲的余味悠长,让观众们耳目一新。
书法讲究气韵,通过搭配构图和布局,烘托主题。李纯博将自己在书法和戏曲上的体悟,运用于节目编排,将抛洒在宣纸上或浓或淡的大写意,移植到戏曲的大舞台,纵横捭阖,创造出生气盎然的“吉祥意象”。因为这种吉祥意象,这台晚会被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项目《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大系1997-2000电视戏曲卷》奉为一大范本,多所效仿,广为流传。
著名剧作家魏子晨评价说:“李纯博书法的意象美引申到电视戏曲中,形成一种文化。在舞台上梅兰芳创造了‘贵妃意象’;在银幕上,李少春创造了‘大雪飘意象’;大电视时代,李纯博创造了‘吉祥意象’。”
开新须固本,妙手偶天成
西汉辞赋家杨雄有云“书,心画也”,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是人思想意识、德行、品藻的忠实记录。李纯博先后师从萧劳、欧阳中石、刘炳森等大家苦心修炼。其楷书深得柳骨之精要,刚健清劲,古雅质朴;行书利落精致,俊美流畅;篆籀高古沉静,劲挺疏朗。字里行间如出水之芙蓉,展现出雅意朴茂、舒展大方的独特风格。
对于中国书法和戏曲这两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来说,常有人问到如何创新的问题,李纯博主张返本开新,只停留在原本的艺术上,容易僵化,而那些不懂继承的一味创新,实乃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然而,对艺术本身的时代性又如何体现呢?李纯博提倡艺术的开放性,注重“功夫在诗外”的艺术修养。有着几十年艺术积累的李纯博对此深有感悟:书法的根本在于文化,在于个人修为与修养。只有写字的手性是不够的,必有文化上内心与外界的深刻理解,对世界、对生命的体悟,才能意在笔先,落笔便姿态横生,气度超迈。京剧亦如是。李纯博打了个比喻,早年戏班文武场里打鼓的先生,必须要把场上其他的行当都学会了,方能打出一手好鼓,这在梨园行里叫“六场通透”。
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铺垫,或许不经意间成就巅峰之作。所以当记者问到李纯博想达到什么样的艺术理想时,他却不以为然。他不想给自己立什么标准、高度,为此再刻意制定一个规划,如此,那艺术的创造力也就被无情地扼杀了。
作为现代传媒人,李纯博每天与最先进的数码技术打交道,他当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越了解外国文化,他才愈益觉得民族文化的珍贵,他会更精巧地操琴,更用心地弈棋,更动情地写字,更潜心地做诗。这时候,他身上涌动的已不只是兴趣和爱好,更多的是使命感和责任感了。对于流行了几千年的国粹传承,身为传媒人的李纯博指出,传统文化需要从娃娃抓起,并急需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1988年,一部古装剧《红楼梦》红透大江南北,在这部被反复播出千余次的剧中,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那时的字幕皆为毛笔手书,其纯正娴熟的技法,雅静俊朗的风格,更为这部经典名著增添一抹艺术气氛。
观众们想不到,如此功力深厚的楷书出自于一位23岁的青年——李纯博。20多年过去,如今,他的笔法日益老练,楷书更是炉火纯青;诗画印棋无一不通;更秉承家学,一手京胡拉得行云流水;由他担任总导演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开创的“吉祥意象”曾风靡全国,被大量电视台所延用。游刃于书法名家、京胡高手、著名导演的不同身份,李纯博不断提升个人的修为、学养,练达心智,在传统与时代的交汇中抒写着纯正博雅的艺术人生。
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青龙节刚过,东风渐暖,在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附近的一家饭店辟出的茶室里,半扇屏风,两张藤椅,透明的玻璃杯里飘着菊花香,李纯博已在此等候记者。在一口地道的京腔里,就着早春的一缕阳光,听李纯博说戏谈字。
坐在记者对面的李纯博身形偏瘦,笔直端庄,一身深色西服更显俊朗潇洒的气质,目光清亮,温文尔雅的神采中弥漫着悠悠的书卷气,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这句冰心的名句,用在李纯博身上很是恰当。
1964年夏天,李纯博出生于北京梨园之家,是家中的独子,父亲7岁即入科于京剧大师尚小云创办的荣春社,深知学艺之苦,也吃过没文化的亏。于是,父亲决定让儿子打小学习拉京胡,练书法。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达不到要求,父亲则顺理成章地借用小时候学戏时的方法,家法侍候。童年的李纯博虽然懵懵懂懂,但慑于父亲的威严,不得不认认真真地练字,拉琴。他很难理解父亲这么做的道理,但却养成了他观察细致、做事严谨和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如今父亲已仙逝,印象中父亲惟一一次的夸赞,李纯博仍然记忆犹新。他满怀深情地说:“那是一个除夕之夜,我写了一幅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正在揣摩这幅字的时候,不经意听到父亲说了一句:‘写得挺好的,洗洗手吃饭吧。’本是无心之语,却让我猛的愣住了,诧异是否听错了,心里升起一股暖流。哪里像现在的孩子要处处被夸赞。”这句似乎是无心的鼓励,李纯博记在心里,更加用心地练字拉琴,不敢存丝毫懈怠之心。寒来暑往,冬去春来,渐渐地,书法中的奥妙、胡琴中的意境像流水般沁入他的心田,当其他孩童还在玩耍之时,充满天赋与灵性的李纯博已在丝竹墨香中找到了快乐。
1978年,14岁的李纯博凭借扎实的楷书功底,在“文革”后首届北京青少年书法比赛中力拔头筹,获得特等奖的第一名。1979年香港清水湾电影厂为他拍摄《书坛新葩》纪录片;1980年-1982年连获三届北京市书法比赛一等奖;他是当时中国书法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作品被选送到多个国家参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丝竹绕耳,案牍劳形,辛勤的耕耘也为李纯博带来了更多机遇,同时引领他走上了一条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行业——电视传媒。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李纯博和其他两位少年宫书法组的同学被中央电视台选中,调到台里。囿于当时技术所限,我们有幸欣赏到《红楼梦》里那飘逸的书法,甚至有观众难以寻觅这“电脑设计”的字体,而向电视台询问。
几年后,因为放不下对戏曲那绕不开、躲不掉的情愫,李纯博加入到文艺部戏曲组,转行当了导演,连续担任1999、2001、200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总导演,第二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总导演,2005年-2008年“新年京剧晚会”电视总导演。
1999年春节戏曲晚会,李纯博集书法家、京胡高手、电视人于一体,特别创作了一部歌舞小品——《共绘吉祥图》。将歌、舞、书、画四者相结合,水乳交融地展现了艺术家多才多艺的技法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不仅呈现了电视所需要的现场性,更彰显了戏曲的余味悠长,让观众们耳目一新。
书法讲究气韵,通过搭配构图和布局,烘托主题。李纯博将自己在书法和戏曲上的体悟,运用于节目编排,将抛洒在宣纸上或浓或淡的大写意,移植到戏曲的大舞台,纵横捭阖,创造出生气盎然的“吉祥意象”。因为这种吉祥意象,这台晚会被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项目《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大系1997-2000电视戏曲卷》奉为一大范本,多所效仿,广为流传。
著名剧作家魏子晨评价说:“李纯博书法的意象美引申到电视戏曲中,形成一种文化。在舞台上梅兰芳创造了‘贵妃意象’;在银幕上,李少春创造了‘大雪飘意象’;大电视时代,李纯博创造了‘吉祥意象’。”
开新须固本,妙手偶天成
西汉辞赋家杨雄有云“书,心画也”,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是人思想意识、德行、品藻的忠实记录。李纯博先后师从萧劳、欧阳中石、刘炳森等大家苦心修炼。其楷书深得柳骨之精要,刚健清劲,古雅质朴;行书利落精致,俊美流畅;篆籀高古沉静,劲挺疏朗。字里行间如出水之芙蓉,展现出雅意朴茂、舒展大方的独特风格。
对于中国书法和戏曲这两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来说,常有人问到如何创新的问题,李纯博主张返本开新,只停留在原本的艺术上,容易僵化,而那些不懂继承的一味创新,实乃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然而,对艺术本身的时代性又如何体现呢?李纯博提倡艺术的开放性,注重“功夫在诗外”的艺术修养。有着几十年艺术积累的李纯博对此深有感悟:书法的根本在于文化,在于个人修为与修养。只有写字的手性是不够的,必有文化上内心与外界的深刻理解,对世界、对生命的体悟,才能意在笔先,落笔便姿态横生,气度超迈。京剧亦如是。李纯博打了个比喻,早年戏班文武场里打鼓的先生,必须要把场上其他的行当都学会了,方能打出一手好鼓,这在梨园行里叫“六场通透”。
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铺垫,或许不经意间成就巅峰之作。所以当记者问到李纯博想达到什么样的艺术理想时,他却不以为然。他不想给自己立什么标准、高度,为此再刻意制定一个规划,如此,那艺术的创造力也就被无情地扼杀了。
作为现代传媒人,李纯博每天与最先进的数码技术打交道,他当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越了解外国文化,他才愈益觉得民族文化的珍贵,他会更精巧地操琴,更用心地弈棋,更动情地写字,更潜心地做诗。这时候,他身上涌动的已不只是兴趣和爱好,更多的是使命感和责任感了。对于流行了几千年的国粹传承,身为传媒人的李纯博指出,传统文化需要从娃娃抓起,并急需国家政策大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