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活动。笔者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讨论;设定难度适中、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的讨论任务;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创建平等、相互尊重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讨论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让学生即时对讨论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有效提高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发言的积极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展有效的讨论活动。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创设情境;质疑;评价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8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活动。讨论式教学正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方式,它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教材中设置了很多的讨论环节,然而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有效的讨论教学活动仍然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新课程实施以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通过一下的几个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讨论教学的课堂效率。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讨论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在开展讨论活动时,并不是所以学生都在讨论老师设置的问题,有时候有部分学生甚至是在讲小话,这样不但浪费了时间,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要想让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讨论,就必须创建符合学生认知程度的情境,多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学生有感而发,自然讨论的气氛就活跃了。
二、设定难度适中、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的讨论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在进行讨论时总有些基本较差的学生不能参与到讨论活动中了,一些中差生在讨论中被明显地边缘化了,这样会进一步加大两极分化的程度。这主要是讨论内容的设置没有顾及到中差生的能力水平。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教材、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解读,学会布置讨论任务。设计的任务应该可检测、有效、难度适中,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创设恰当的讨论任务是一个讨论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它体现了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与处理,它反应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
在讨论活动中要组织好组内互帮互助活动,让优等生带领后进生学习,营造一种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
三、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
在有的课堂上我们发现有些讨论活动流于形式。有些老师一提出问题就立即要求学生讨论。由于没有安排独立思考的时间,一些学生还没有形式自己的观点,无法参与到讨论中去,即使在讨论也缺乏深度。因此在开展讨论活动之前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讨论不能太多、太滥,一定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没有独立思考,不要安排讨论,让学生先自我提炼自己的思维,为后面的讨论活动做好发言的准备。
四、创建平等、相互尊重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先创设平等、自由的气氛,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仅仅是引导,尽量将讨论、参与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切忌教师讲述问题的答案,越俎代庖。讨论开始时,教师通过暗示、设问、悬念等方式,诱使学生活跃思维,扩展思考空间,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积极参与分析和交流;当学生思维停滞不前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引导疏通,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思考换角度思考和发散思考;当学生讨论分散杂乱时,教师要启迪理顺,引导学生探寻知识中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当讨论接近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延伸拓展,举一反三,实现讨论与思维质的飞跃。
五、在讨论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怀疑开始的,质疑为潜能的开发提供方向,是潜能开发的“航标灯”。巴尔扎克说过:“大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的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从质疑开始。
在讨论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问“为什么”,由疑而思,由思而断,追根寻底,释疑求真,才有可能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好奇、质疑,正是人类社会发展不绝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拗过劲”的东西印象才会深刻,即所谓“不打不相识”。在表达环节,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的成果,以学生“面对面”的形式表达,一定要立意在讲给自己的同学听,学会全面、准确、简约地表达意见,建立生生信息交流的平台,同时教师要参与到质疑中,启发学生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全班刮起“头脑风暴”,将思维引向深入。
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
在讨论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整个过程往往变成了学生与老师两个人的对话,其他同学游离在对话之外,思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不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主要培养学生的认真倾听的能力。
在讨论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同时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倾听别人的分析和见解,比较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使他们的观点交锋和思维的碰撞,从中吸取有效信息,并综合意见概括出更完善、简便与科学的决策方案或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获得了基本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思维、分析、发现、推理、判断和口头表达能力等基本技能。
七、让学生即时对讨论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有效提高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发言的积极性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是当前评价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由此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通过自我评价和反思获得的结果,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进一步改进的愿望与信心,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对学习负责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评价与反思可以从一下内容进行:如整个活动过程你投入吗?在讨论时,你纠正过其他同学发生的错误吗?你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吗?你认真听取小组其他成员的陈述吗?你毫无判断地接受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吗?在讨论过程中,你留出过思考时间(暂停)吗?你的小组成员提出的最有趣的见解是什么?本次活动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总之在开展讨论活动时,应注意在学生之间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培养学生提出论据、回答质疑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对彼此的科学解释提出批评和质疑,要引导学生学会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更合理的科学解释。通过开展有效的讨论教学活动,真正的提高教学效率,优化科学课堂教學。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梁永平.对我国《科学课程标准》中科学本质教育目标的反思与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2)
[4]马勇军,骆红山.对探究教学几个问题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7(01)
[5]何小霞.深圳初中科学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
[6]石莺莺.初中科学教材的统整组织问题研究[D].宁波大学2009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创设情境;质疑;评价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8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活动。讨论式教学正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方式,它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教材中设置了很多的讨论环节,然而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有效的讨论教学活动仍然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新课程实施以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通过一下的几个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讨论教学的课堂效率。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讨论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在开展讨论活动时,并不是所以学生都在讨论老师设置的问题,有时候有部分学生甚至是在讲小话,这样不但浪费了时间,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要想让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讨论,就必须创建符合学生认知程度的情境,多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学生有感而发,自然讨论的气氛就活跃了。
二、设定难度适中、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的讨论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在进行讨论时总有些基本较差的学生不能参与到讨论活动中了,一些中差生在讨论中被明显地边缘化了,这样会进一步加大两极分化的程度。这主要是讨论内容的设置没有顾及到中差生的能力水平。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教材、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解读,学会布置讨论任务。设计的任务应该可检测、有效、难度适中,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创设恰当的讨论任务是一个讨论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它体现了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与处理,它反应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
在讨论活动中要组织好组内互帮互助活动,让优等生带领后进生学习,营造一种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
三、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
在有的课堂上我们发现有些讨论活动流于形式。有些老师一提出问题就立即要求学生讨论。由于没有安排独立思考的时间,一些学生还没有形式自己的观点,无法参与到讨论中去,即使在讨论也缺乏深度。因此在开展讨论活动之前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讨论不能太多、太滥,一定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没有独立思考,不要安排讨论,让学生先自我提炼自己的思维,为后面的讨论活动做好发言的准备。
四、创建平等、相互尊重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先创设平等、自由的气氛,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仅仅是引导,尽量将讨论、参与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切忌教师讲述问题的答案,越俎代庖。讨论开始时,教师通过暗示、设问、悬念等方式,诱使学生活跃思维,扩展思考空间,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积极参与分析和交流;当学生思维停滞不前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引导疏通,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思考换角度思考和发散思考;当学生讨论分散杂乱时,教师要启迪理顺,引导学生探寻知识中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当讨论接近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延伸拓展,举一反三,实现讨论与思维质的飞跃。
五、在讨论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怀疑开始的,质疑为潜能的开发提供方向,是潜能开发的“航标灯”。巴尔扎克说过:“大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的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从质疑开始。
在讨论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问“为什么”,由疑而思,由思而断,追根寻底,释疑求真,才有可能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好奇、质疑,正是人类社会发展不绝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拗过劲”的东西印象才会深刻,即所谓“不打不相识”。在表达环节,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的成果,以学生“面对面”的形式表达,一定要立意在讲给自己的同学听,学会全面、准确、简约地表达意见,建立生生信息交流的平台,同时教师要参与到质疑中,启发学生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全班刮起“头脑风暴”,将思维引向深入。
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
在讨论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整个过程往往变成了学生与老师两个人的对话,其他同学游离在对话之外,思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不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主要培养学生的认真倾听的能力。
在讨论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同时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倾听别人的分析和见解,比较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使他们的观点交锋和思维的碰撞,从中吸取有效信息,并综合意见概括出更完善、简便与科学的决策方案或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获得了基本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思维、分析、发现、推理、判断和口头表达能力等基本技能。
七、让学生即时对讨论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有效提高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发言的积极性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是当前评价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由此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通过自我评价和反思获得的结果,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进一步改进的愿望与信心,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对学习负责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评价与反思可以从一下内容进行:如整个活动过程你投入吗?在讨论时,你纠正过其他同学发生的错误吗?你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吗?你认真听取小组其他成员的陈述吗?你毫无判断地接受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吗?在讨论过程中,你留出过思考时间(暂停)吗?你的小组成员提出的最有趣的见解是什么?本次活动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总之在开展讨论活动时,应注意在学生之间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培养学生提出论据、回答质疑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对彼此的科学解释提出批评和质疑,要引导学生学会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更合理的科学解释。通过开展有效的讨论教学活动,真正的提高教学效率,优化科学课堂教學。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梁永平.对我国《科学课程标准》中科学本质教育目标的反思与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2)
[4]马勇军,骆红山.对探究教学几个问题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7(01)
[5]何小霞.深圳初中科学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
[6]石莺莺.初中科学教材的统整组织问题研究[D].宁波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