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 要】现行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德是摆在第一位的。德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家庭和社会共同担负的责任。
【关键词】德育 家庭 学校 社会 责任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如“马加爵事件”、“泼硫酸事件”等,令人触目惊心。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一个个知识文化水平是提高了,但道德品质低下了。我想问题出在以下三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的人格在此大致形成。家庭教育是孩子将来品德形成的关键。
(一)独生子女 条件优越
这个时代的青少年的父母多是六七十年代的人,他们经历了苦难的岁月,又适逢计划生育,多数只有一个孩子,再加上改革开放后,经济水平明显提高,所以他们不想让自己贫乏的童年生活再次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演,难免对孩子是百依百顺。殊不见累得直不起腰迈不开步的父母和高高在座的儿女,殊不见低头哈腰、忍声吞气的爹娘和横眉冷对、吆三喝四的子女,殊不见节衣缩食、苛刻自己的爸妈和开个生日party就得千儿八百的孩子。
(二)教育方式 有欠妥当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有些家长是过分的溺爱,有些则是粗暴教育,还有的是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这三种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四川广元17岁的覃覃的父亲是个粗暴的人。有一点小问题就不问青红皂白,暴打儿子。从小在覃覃的心中埋下了暴力的种子。一次因12岁的好友轲轲不陪他玩,他打了轲轲导致双方家长的矛盾,为了报仇,他竟拿着水果刀砍杀轲轲。
(三)父母自身 道德迷失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其父必有其子。一项针对10~18岁学生而进行的学术研究显示,对他们产生主要影响的大部分来自父母的态度和行为,他们的榜样作用,远超过歌星影星。所以说,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有楷模的作用。但有些父母自身道德素质并不高,他们的所作所为,起到反面的影响。
一次在超市,我遇见我的学生和她的妈妈在叫骂,原因是别人不小心碰了一下,没有及时道歉。母亲骂的很凶,女儿说的也很难听。当时有人评价她们是“无敌双雄”。我很不好意思,赶快走开,真不敢设想我的学生将来会是“何等人物”。
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1、正确引导
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多少个点,就会有多少个点。有些家长对社会的阴暗面有不满,但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因为他们只会放大问题,而不会像大人一样综合考虑,给出恰当的评价。许多美国家长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们身体力行,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严于律己的形象,如按时交纳税金,遵守社会公德等。
2、宽严有度 讲究方法
孩子需要温暖,否则内心将是冰冷的。但这种爱不能泛滥,要有度,原则性的问题不容动摇。
当然,还要讲究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父母耳提面命式的灌输,居高临下的说教,使教育的功利色彩暴露无疑,还没等你展开说教,孩子已产生抵抗的情绪。怎样做到“润物细无声”,受制于对象和情境。这有待于家长们的细心摸索。
3、养成教育 从小抓起
英国诗人德莱敦说:“首先我们养成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中国有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讲的就是人的性格、习惯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所以在第一次出现问题时,就要严加制止。就如同从源头截流容易,要想在它形成大的势差时堵住,那是很困难的。
二、学校教育的无力
学校作为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课堂,对孩子品德的形成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师德师风 不达标准
老师不仅起传授知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将在学生面前立起一道“人格的墙”(陶行知语)。纵观历史,所有令学生敬仰的老师,无不是“传道授业解惑”,如孔子、苏格拉底……但现今的部分老师或因观念的守旧,或受不良世风的影响,或由于应试的桎梏,或因过重的心理负担,或因待遇不高而对职业的冷漠,而导致师德的严重“失范”。他们无信念、无操守、唯利是图,直接或间接向家长索取财物,使得教育界在社会声名狼藉。
(二)学校教育 存在空洞
学校在德育上是下了很大功夫的。除了专门的德育课,还在各个学科设法渗透德育内容,又有政教科、团委、大队辅导员、班主任、等大量、具体的德育工作者,但效果往往不佳,原因在于是缺乏范本教育。
(三)受教机会 还有不公
2010年1月6日《人民日报》报道:福州市某学校40个“好孩子”尽情在公开课上表演,赢得听课老师一致好评,而该班另外29名“差生”被老师留在班里做作业,原因是该校老师担心“差生”坏事,为保全学校名誉而不得已为之。不知该校是否考虑,这群孩子以后将如何自处?
教育机会分配中也存在不公平。一些学校迫于上级压力或受诱于金钱,往往每年拿出相当多的名额去应付各种后门关系。所以,“贵族学生”可以任意妄为,视校纪校规为儿戏。这既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也造成“平民学生”心理的失衡。
在此,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1、顶住压力 抵制诱惑
作为社会中最洁净的地方—校园,我们应倍加珍惜与呵护,让不公平不公正在此荡然无存。这首先得要求学校能顶住各界的压力,抵制各种诱惑,还学生内心的平衡,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正确认识 无私奉献
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特点,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起引路人的高大形象,具备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美国南加州大学教育系教授里欧·巴士卡里雅就说过:“一个理想的教师就该肯于把自己当作桥梁。他邀请学生跨上这桥,并在帮助他们走过之后,高高兴兴地把它拆掉。” 我们也应向“英雄教师”殷雪梅学习,学习她从教30多年无怨无悔的敬业精神,以生为子、更甚于子却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在瞬间便可决定以身挡车的献身精神。
3、范本教育 激励前进
魏书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克制。”在教室校园张贴再多的班规校级,悬挂再多的口号标语,还不如用真正有效地东西—典范来触及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质。如老师可以主动向学生打招呼,像学生一样不在校内骑车,也可以在同学间树立自己的榜样。这既贴近学生,又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4、情感体验 自我反省
传统德育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德育与生活的严重脱节,我们应改变那种“书里来,书里去”的德育模式,让学生更多的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思考问题、悟出道理,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德育 家庭 学校 社会 责任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如“马加爵事件”、“泼硫酸事件”等,令人触目惊心。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一个个知识文化水平是提高了,但道德品质低下了。我想问题出在以下三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的人格在此大致形成。家庭教育是孩子将来品德形成的关键。
(一)独生子女 条件优越
这个时代的青少年的父母多是六七十年代的人,他们经历了苦难的岁月,又适逢计划生育,多数只有一个孩子,再加上改革开放后,经济水平明显提高,所以他们不想让自己贫乏的童年生活再次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演,难免对孩子是百依百顺。殊不见累得直不起腰迈不开步的父母和高高在座的儿女,殊不见低头哈腰、忍声吞气的爹娘和横眉冷对、吆三喝四的子女,殊不见节衣缩食、苛刻自己的爸妈和开个生日party就得千儿八百的孩子。
(二)教育方式 有欠妥当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有些家长是过分的溺爱,有些则是粗暴教育,还有的是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这三种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四川广元17岁的覃覃的父亲是个粗暴的人。有一点小问题就不问青红皂白,暴打儿子。从小在覃覃的心中埋下了暴力的种子。一次因12岁的好友轲轲不陪他玩,他打了轲轲导致双方家长的矛盾,为了报仇,他竟拿着水果刀砍杀轲轲。
(三)父母自身 道德迷失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其父必有其子。一项针对10~18岁学生而进行的学术研究显示,对他们产生主要影响的大部分来自父母的态度和行为,他们的榜样作用,远超过歌星影星。所以说,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有楷模的作用。但有些父母自身道德素质并不高,他们的所作所为,起到反面的影响。
一次在超市,我遇见我的学生和她的妈妈在叫骂,原因是别人不小心碰了一下,没有及时道歉。母亲骂的很凶,女儿说的也很难听。当时有人评价她们是“无敌双雄”。我很不好意思,赶快走开,真不敢设想我的学生将来会是“何等人物”。
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1、正确引导
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多少个点,就会有多少个点。有些家长对社会的阴暗面有不满,但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因为他们只会放大问题,而不会像大人一样综合考虑,给出恰当的评价。许多美国家长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们身体力行,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严于律己的形象,如按时交纳税金,遵守社会公德等。
2、宽严有度 讲究方法
孩子需要温暖,否则内心将是冰冷的。但这种爱不能泛滥,要有度,原则性的问题不容动摇。
当然,还要讲究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父母耳提面命式的灌输,居高临下的说教,使教育的功利色彩暴露无疑,还没等你展开说教,孩子已产生抵抗的情绪。怎样做到“润物细无声”,受制于对象和情境。这有待于家长们的细心摸索。
3、养成教育 从小抓起
英国诗人德莱敦说:“首先我们养成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中国有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讲的就是人的性格、习惯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所以在第一次出现问题时,就要严加制止。就如同从源头截流容易,要想在它形成大的势差时堵住,那是很困难的。
二、学校教育的无力
学校作为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课堂,对孩子品德的形成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师德师风 不达标准
老师不仅起传授知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将在学生面前立起一道“人格的墙”(陶行知语)。纵观历史,所有令学生敬仰的老师,无不是“传道授业解惑”,如孔子、苏格拉底……但现今的部分老师或因观念的守旧,或受不良世风的影响,或由于应试的桎梏,或因过重的心理负担,或因待遇不高而对职业的冷漠,而导致师德的严重“失范”。他们无信念、无操守、唯利是图,直接或间接向家长索取财物,使得教育界在社会声名狼藉。
(二)学校教育 存在空洞
学校在德育上是下了很大功夫的。除了专门的德育课,还在各个学科设法渗透德育内容,又有政教科、团委、大队辅导员、班主任、等大量、具体的德育工作者,但效果往往不佳,原因在于是缺乏范本教育。
(三)受教机会 还有不公
2010年1月6日《人民日报》报道:福州市某学校40个“好孩子”尽情在公开课上表演,赢得听课老师一致好评,而该班另外29名“差生”被老师留在班里做作业,原因是该校老师担心“差生”坏事,为保全学校名誉而不得已为之。不知该校是否考虑,这群孩子以后将如何自处?
教育机会分配中也存在不公平。一些学校迫于上级压力或受诱于金钱,往往每年拿出相当多的名额去应付各种后门关系。所以,“贵族学生”可以任意妄为,视校纪校规为儿戏。这既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也造成“平民学生”心理的失衡。
在此,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1、顶住压力 抵制诱惑
作为社会中最洁净的地方—校园,我们应倍加珍惜与呵护,让不公平不公正在此荡然无存。这首先得要求学校能顶住各界的压力,抵制各种诱惑,还学生内心的平衡,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正确认识 无私奉献
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特点,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起引路人的高大形象,具备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美国南加州大学教育系教授里欧·巴士卡里雅就说过:“一个理想的教师就该肯于把自己当作桥梁。他邀请学生跨上这桥,并在帮助他们走过之后,高高兴兴地把它拆掉。” 我们也应向“英雄教师”殷雪梅学习,学习她从教30多年无怨无悔的敬业精神,以生为子、更甚于子却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在瞬间便可决定以身挡车的献身精神。
3、范本教育 激励前进
魏书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克制。”在教室校园张贴再多的班规校级,悬挂再多的口号标语,还不如用真正有效地东西—典范来触及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质。如老师可以主动向学生打招呼,像学生一样不在校内骑车,也可以在同学间树立自己的榜样。这既贴近学生,又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4、情感体验 自我反省
传统德育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德育与生活的严重脱节,我们应改变那种“书里来,书里去”的德育模式,让学生更多的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思考问题、悟出道理,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