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从政府到社会,各界都积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对我们出版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一定要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出版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图书,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传统文化;图书创新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合理性,只有将新媒体与传统图书出版进行高度融合,做出专业化的出版内容,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才能促进传统出版图书壮大和发展。传统图书出版具有品牌化经营等优势,它要抓住优势,努力提高出版内容的品质,为读者提供更良好的阅读体验。
一、出版传统文化图书的重要意义
(一)出版传统文化图书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文化興、文化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传统图书的出版繁荣昌盛,传统图书出版的种类越多,质量越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只有全社会形成了人人爱读传统文化图书的良好习惯,每个人都能从传统文化图书中获得知识,获得智慧,整个国家的文化才能兴盛,才能强盛,我们才能真正地在文化上自信起来,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出版传统文化图书能够满足全社会当前学习传统文化的迫切需求
一方面,政府积极鼓励支持全民学习传统文化,连续多年举办全民阅读活动,倡导全民阅读优秀读物,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读物,提高文化水平和文化修养。另一方面,《国家宝藏》《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热播,使全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瑰丽绚烂。
(三)出版传统文化图书能够为出版社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出版社作为出版图书的机构,作为重要的思想宣传阵地,对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对全社会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版社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必须将出版优质图书放在首位。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一直致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出版了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图书,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的声誉,收获了一批忠实的读者。
二、我国传统图书出版生存现状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來,我国公众接受信息的方式逐渐增多,这给我国传统出版行业的生存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受众的视线逐渐转移到新媒体上,并且停留的时间较长
前段时间有一组图片比较火,并且被人们频频转发:100多年前中国人躺着吸食鸦片,10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躺着玩手机,不同的时间,相同的姿态,令我们反思。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很多人的阅读方式。根据调查显示,在手机用户和网络用户中年轻人占较大比例,他们更喜欢对着屏幕和键盘,他们更乐于接受新媒体。他们认为带着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就已经足以,没有必要去图书馆阅读纸质的图书。
(二)传统图书的受众流失严重,可能会出现未来“无人读书”的现象
根据国民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远远低于日本、法国等国家。公众普遍认同电子阅读,尤其是00后,90后,他们对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大幅度降低,他们更喜欢在手机或者电脑上隔着屏幕进行阅读。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图书出版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三、传统文化图书出版中遇到的问题
(一)重复出版太多
市场上的关于传统文化的图书总量已非常多,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的。一些经典著作的重复率非常高,四大名著、四书五经等著作,几乎每个出版社都会出版。在当当网搜索《三国演义》有2.6万本书,搜索《论语》有3万本书。过高的重复出版不仅会浪费出版社的资源,也会让读者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
(二)图书内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这类现象主要出现在一些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中。虽然说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可以适当地通俗一些、浅显一些,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不能违背,那就是内容一定要真实、符合历史事实。但是现在的一些作者,由于其本身的历史功底、文化功底比较薄弱,在讲述相关历史事件或相关历史人物时,凭着作者的臆想,毫无根据地改变事件的性质、改变人物的性格,甚至抹黑一些民族英雄、历史名人。读者一旦读了这些图书,就会学习到错误的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特别是对正在学习知识的青少年来说,其影响是非常恶劣的。
四、新时代下做好传统图书出版的几点思考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丰富的精神食粮,作为出版社,绝对不能为人民提供“垃圾精神食粮”。因此,在审稿的时候一定要严把内容关。一方面,要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稿件的质量。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所包含的知识涉及各行各业,因此在审稿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来选择不同的编辑。如果是历史、文学等图书,就要选择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扎实的编辑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文章中是否有“硬伤”,例如历史常识、文学常识等是否有错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是否有捏造之嫌。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含着民族基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领着中国人民战胜了一次次的自然灾害,打退了一次次的外敌侵略,化解了一次次的分崩离析。我们小到个人生活学习,大到国家建设,都仍然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而要学习传统文化,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便是通过书籍学习。当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书籍的印刷和传播更加先进、更加便捷,我们更应该做好传统文化图书的出版,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
参考文献:
[1]徐来.十八大以来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述评[J].出版参考,2017(12).
[2]孙舸.新时代如何创新国学出版与传播[J].出版广角,2018(10).
[3]王玉刚.发掘国学经典读物销售新契机[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18-6-12.
关键词:传统文化;图书创新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合理性,只有将新媒体与传统图书出版进行高度融合,做出专业化的出版内容,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才能促进传统出版图书壮大和发展。传统图书出版具有品牌化经营等优势,它要抓住优势,努力提高出版内容的品质,为读者提供更良好的阅读体验。
一、出版传统文化图书的重要意义
(一)出版传统文化图书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文化興、文化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传统图书的出版繁荣昌盛,传统图书出版的种类越多,质量越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只有全社会形成了人人爱读传统文化图书的良好习惯,每个人都能从传统文化图书中获得知识,获得智慧,整个国家的文化才能兴盛,才能强盛,我们才能真正地在文化上自信起来,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出版传统文化图书能够满足全社会当前学习传统文化的迫切需求
一方面,政府积极鼓励支持全民学习传统文化,连续多年举办全民阅读活动,倡导全民阅读优秀读物,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读物,提高文化水平和文化修养。另一方面,《国家宝藏》《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热播,使全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瑰丽绚烂。
(三)出版传统文化图书能够为出版社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出版社作为出版图书的机构,作为重要的思想宣传阵地,对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对全社会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版社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必须将出版优质图书放在首位。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一直致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出版了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图书,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的声誉,收获了一批忠实的读者。
二、我国传统图书出版生存现状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來,我国公众接受信息的方式逐渐增多,这给我国传统出版行业的生存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受众的视线逐渐转移到新媒体上,并且停留的时间较长
前段时间有一组图片比较火,并且被人们频频转发:100多年前中国人躺着吸食鸦片,10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躺着玩手机,不同的时间,相同的姿态,令我们反思。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很多人的阅读方式。根据调查显示,在手机用户和网络用户中年轻人占较大比例,他们更喜欢对着屏幕和键盘,他们更乐于接受新媒体。他们认为带着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就已经足以,没有必要去图书馆阅读纸质的图书。
(二)传统图书的受众流失严重,可能会出现未来“无人读书”的现象
根据国民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远远低于日本、法国等国家。公众普遍认同电子阅读,尤其是00后,90后,他们对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大幅度降低,他们更喜欢在手机或者电脑上隔着屏幕进行阅读。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图书出版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三、传统文化图书出版中遇到的问题
(一)重复出版太多
市场上的关于传统文化的图书总量已非常多,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的。一些经典著作的重复率非常高,四大名著、四书五经等著作,几乎每个出版社都会出版。在当当网搜索《三国演义》有2.6万本书,搜索《论语》有3万本书。过高的重复出版不仅会浪费出版社的资源,也会让读者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
(二)图书内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这类现象主要出现在一些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中。虽然说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可以适当地通俗一些、浅显一些,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不能违背,那就是内容一定要真实、符合历史事实。但是现在的一些作者,由于其本身的历史功底、文化功底比较薄弱,在讲述相关历史事件或相关历史人物时,凭着作者的臆想,毫无根据地改变事件的性质、改变人物的性格,甚至抹黑一些民族英雄、历史名人。读者一旦读了这些图书,就会学习到错误的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特别是对正在学习知识的青少年来说,其影响是非常恶劣的。
四、新时代下做好传统图书出版的几点思考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丰富的精神食粮,作为出版社,绝对不能为人民提供“垃圾精神食粮”。因此,在审稿的时候一定要严把内容关。一方面,要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稿件的质量。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所包含的知识涉及各行各业,因此在审稿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来选择不同的编辑。如果是历史、文学等图书,就要选择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扎实的编辑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文章中是否有“硬伤”,例如历史常识、文学常识等是否有错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是否有捏造之嫌。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含着民族基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领着中国人民战胜了一次次的自然灾害,打退了一次次的外敌侵略,化解了一次次的分崩离析。我们小到个人生活学习,大到国家建设,都仍然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而要学习传统文化,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便是通过书籍学习。当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书籍的印刷和传播更加先进、更加便捷,我们更应该做好传统文化图书的出版,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
参考文献:
[1]徐来.十八大以来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述评[J].出版参考,2017(12).
[2]孙舸.新时代如何创新国学出版与传播[J].出版广角,2018(10).
[3]王玉刚.发掘国学经典读物销售新契机[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18-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