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视阈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批判性思维培养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_2036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今高校大学英语课堂不仅要注重语言技能的磨炼,还要注重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将“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在多模态的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教育的协同效应。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的主动性,对知识和价值观进行多方位思考、辨识,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德育观。
  【关键词】多模态;课程思政;批判性思维
  【作者简介】方校军(1991.10-),女,汉族,安徽合肥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随着大学英语课堂的不断改革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掌握已不再是唯一的教学目的和标准,大学英语课堂也着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对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品质、创新性、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多模态课堂提供的多元读写语言环境,使大学英语教学向着更多符号系统,如图像、音效、绘画等方向发展。如何在多模态视阈下加强对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本文要探索的。
  一、大学英语思政教育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达到“育人”这一目的。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思政”教育纳入课程优化中,力促实现知识传授与以德树人相结合。大学英语课程中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这将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提升,都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而批判性思维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通过辩证的角度探索问题,启发思考、评价、批判、归纳、总结等活动,从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国内外高等教育中,批判性思维都被视为大学生一项重要的思维能力。
  课程思政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不相悖,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发挥课堂主人翁的精神,共同探索思政教育,从中总结、内化发展而形成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大学英语课程中涉及西方文化背景的内容占比较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将思政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相结合,鼓励学生以语言为载体,深入比较中西方文化价值,加强对自身文化身份以及世界公民身份的认同,从而使英语真正成为当代大学生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
  二、多模态视阈下的思政资源开发与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初探
  此次初探以本校采用的宜立特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二单元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中的阅读文章“A Lonely Trek for Global Warming Awareness”为例,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位65岁的美国妇人Ms. Browne呼吁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加以关注的故事,她身穿印有“Walking for the Climate”的T恤徒步行走了1000多英里,向沿途的人们宣传环保促进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在设计这个单元的内容时,除了提供给学生多模态的课堂语言环境,增加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为了开发课程思政相关资源,我们尝试组织了一次模拟联合国的课后拓展活动。而此次拓展活动的主题即定为探讨全球变暖问题。由学生自行扮演,组成了不同国家的代表团,在会议主席团的主持下,通过演讲、辩论、撰写决议草案和投票等来阐述本方观点,并协作解决冲突,推进问题的解决。通过在大学英语拓展课堂组织此次模拟联合国活动,不仅提供了多模态的语言环境,促进了学生外语技能的练习,同时也开发了生动的思政教育资源,学生更深入理解了环境保护,了解到重视全球变暖问题对中国和世界各国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我们能更好地成为合格的中国公民乃至于世界公民。在扮演各国代表团参会的过程中,通过演讲、辩论、协作等环节,加强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通过深入理解和挖掘教材中适合拓展的内容,并加以丰富,合理地设计形式多样、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學生能够在多模态的语境中,锻炼和发展自己分析、推理、评价和理解等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开发课程思政资源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原则和意义
  1. 开发课程思政资源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原则。首先,要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合理且自然地开发课程思政资源,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师需要客观、深入地挖掘出课程中适合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避免过度放大,有失偏颇。在开发课程思政资源的同时,也要注意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融入课堂活动。
  其次,开发思政资源和培养批判性思维要秉持贴近生活的原则。只有拉近学生与课程内容的距离,使其真正符合时代的潮流,贴近大学生活,才能避免单纯的教条主义,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最后,开发思政资源和培养批判性思维要遵循发展性原则。时代在不断发展,技术在不断突破,教学内容、目标和方法也都在不断更新,思政资源也理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拓展。
  2. 开发课程思政资源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义。思政资源的开发和融入,能够使大学英语课堂内容更加多元和丰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鼓励学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思考和辨识,认清和坚定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德育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开发课程思政资源,能够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使其具备世界公民的素养和公德,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的学习能有效地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积极开发思政教育资源,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时,不缺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四、总结
  当今高校大学英语课堂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语言技能的磨炼,同时也要努力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将德育树人的价值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并积极创设多模态的课堂教学语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育的协同效应。在开发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的主动性,对知识和价值观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辨识,进而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德育观。这对积极推动中国优秀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实现知识体系和思政教育、创新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够丰富和优化课堂内容和形式,也能与时俱进,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为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J].智库时代, 2019(49):62-63.
  [2]李迎新,孙燕.大学英语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7):103-106.
  [3]刘冰.融入批判性思维的英语写作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教师,2017(10):22-27.
  [4]宋庆伟.多模态化与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外语研究,2013(2):55-59.
  [5]王欣平.浅析大学英语思政教育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J].海外英语,2020(04):159-160.
  [6]张鸣.课程思政视阈下英语思政云课堂之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 2020(06):96-97.
  [7]张喜华.大学英语与中国文化思政融合教育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9(11):62-64.
  [8]Hashemi, M.R.2012. Does critical thinking enhance EFL learners’ receptive skills?[J].Journal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172-179.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下,已经逐渐被教育界的广大教育者所淘汰,原来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变革陈旧的教学方式、模式势在必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汇入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中职英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针对中职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动与合作,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初中英语教学开始应用人机对话模式,打破了以往英语听力只听不说的模式。人机对话对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来说是较大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人机对话的应用对策,以期为今后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关键词】人机对话;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孙婧雪,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  前言  人机对话主要利用人机交互模式
【摘要】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有效地导入相关文化,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成为大多英语教师所关注的热点。本文从视听说课程的文化导入的角度来提高和改善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及如何在第二语言文化教学中有效运用视听教材,把文化渗透在大学英语视听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重新得到重视。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视听说;文化渗透  大学英语视听课程是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将听力、口语、视觉结
【摘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是现代教育工作者所热烈追捧的理想化教学形态,展望当今的诸多高性能教学手段,其中最为契合高效课堂构建的便是单元整体化教学。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推展,能在英语课堂上确保课时教学知识、能力与情感教学目标的全面化达成,并对学生的各项语言关键能力及素养品质进行良好的塑造,这也从一方面为新课程教育目标下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创设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素养  
【摘要】微视频在创作过程中的特点是精准、快速,因此微视频的剪辑等非常容易操作,简单易懂。微视频在英语课堂上加以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成绩,因此微课视频的教学与课本的结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十分广泛应用。本文根据微视频的具体运用情况做出分析,研究如何才能改善当前的英语教学情况,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形成新的认知。  【关键词】微视频;初中英语;教学特点;分析研究  【作者简介】侯红,江苏省靖
【摘要】中高职英语教学在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异,但对于该种差异并没有成体系或者行之有效的过渡方法,导致高职一年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并不能很快进入角色。本文针对中高职英语教学出现的断层现象,探索了初步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高职英语;教学断层;方法  【作者简介】赵颖(1989.12-),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初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2019年院
【摘要】当前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成为独立学院办校的必由之路。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已有經验,又要考虑需求理论下的学生诉求、企业需求和校方要求于一体。这些需求究竟在英语专业口语课程中如何具体体现出来,涉及道对传统教学理念的颠覆和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需求分析;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史云林,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2018年湖北
一、引言  学科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全面推进教学的平台,也是学科教师汲取经验最亲密的专业团队。学科组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但目前不少学科组停留在上传下达、布置任务的浅层次工作状态,教研活动局限于听评课模式,教师专业成长缓慢,学科组功能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学科心育能力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创造潜能、增进心理健康的能力。在英语
【摘要】各国有着特定的民族群体,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日积月累形成了独特的行为模式和语言习惯。英语习语的形成和使用折射了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区域思维模式。习语是文化的载体和语言的精华,人们常借用长期以来提炼出的习语表达观点和情感,因为习语结构简单,生动形象且短小精悍,带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和文化内涵,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习语需挖掘学习方式和习得手段。本文笔者旨在借助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对英语习语进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由中低年级注重听说能力慢慢过渡到中高年级注重阅读与写作能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英语的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难发现,一个孩子的英语阅读量多,而且能“阅”之得法,她的英语成绩肯定不差,甚至可以通过“阅”之得法,不断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同时,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这四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方法与策略;英语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