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点

来源 :汽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今我还对那一幕印象深刻:多年前我们在广州做了一次大试车,在烈日和高温下与多辆性能车纠缠了一整天,直开得每个人腰酸背痛;事后晚上回家,谁也不愿意再做司机。就在这时,严绍健发动了那一辆雷克萨斯IS250工作车,载着我们出了公司大院、转过几个弯,然后他突然在牙缝里迸出几个字:“好舒服呀!”
  这就是雷克萨斯。
  骨子里的舒适
  雷克萨斯的舒适从1989年第一辆LS400就开始,这是这个品牌的血脉,渗透着每一款车型,就连上个月我在北京金港赛道试驾那辆5.0L V8的RC F,也丢不掉舒适的一面。这个品牌中最舒适的当然是LS,但以相对亲民的价格你可以买得到最极致的舒适,大概就是ES。以我试驾的这辆ES300h为例,从操作油门、刹车或是转动方向盘,都是给我非常顺滑又易于上手的感觉,握着ES的方向盘马上能找到驾驶的感觉,甚至细到中控台每一个按键离你的距离和大小尺寸都非常合适,操作一下就发现非常舒适。
  舒适的还有ES的悬挂调校,有一种可以把所有路面不良震动都过滤掉的效果,但又保留了一点细微的路感。原装进口的ES在中低速时行车路感很高级,除了过滤震动外,高速经过起伏路面时车身的浮动也抑制得很好,而且悬挂工作时无声无息。不过,在高速经过强烈颠簸路面时,悬挂开始有点压不住,偏软的调校行程很快用完了,在末端也提供不了足够的支持,这时候车身的震动开始放大。加上215/55R17偏窄的轮胎配置,所以在弯中的极限也不算高,ES300h这设定摆明就不是为运动而来,它只想专注舒适,特别是城市中和巡航时的舒适而已。
  可惜,中国的用车环境不正是如此吗?



  混合动力的力量
  我是很想试驾ES200,因为那副2.0L发动机(编号6AR-FSE)拥有D-4S燃油双喷射、VVTiW智能正时和阿特金森循环技术,很想知道用它拉动ES是什么效果,而且ES200把价格拉低到30万元以下。不过很可惜,全部试驾车都是清一色高配的ES300h。好吧,既然这样也无所谓了,因为我始终觉得ES300h是最好的ES。
  ES300h会被竞争对手抓到很多弱点,例如它的综合输出(发动机+电动机)只有151kW,百公里加速需要8.5秒,而与它同价位的涡轮增压竞争对手们,甚至轻松可以跑进7秒以内。没错,ES300h的起步可能平平无奇,但起步后的每个加速都快如闪电,混合动力电动力介入时都是在汽油发动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所以你不需要等着汽油机转速上来,ES300h的加速任何时候都是手起刀落,随踩随有。也就是说在日常行车遇到的所有情况,ES300h都能无声无息又顺畅地加速,就如你开着一辆大排量V6车型那样爽快。你可能说涡轮增压的扭力比自然吸气来得快,ES300h的阿特金森发动机提供的213Nm看似平平无奇,但它的电动机能额外增加270Nm扭力,想一下270Nm是什么概念!
  坦白地说,多年的试车经验告诉我,在混合动力车领域至今还没有对手能接近丰田。为什么这样说?连一辆入门级凯美瑞混合动力或雷克萨斯CT200h都能做到发动机启动、电机的介入工作都是无声无息而且平顺,ES300h更是平顺得你感觉不到。但欧洲很多豪华品牌,甚至是上到LS这个级别的竞争车型,它们的混动系统工作起来你依然能感觉到震动。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混合动力的目的何在?如果你不省油还有意义吗?但很多欧洲竞争对手在硬件数据上很漂亮,例如采用锂电池组、纯电行驶时速度奇快等,但它们就是不那么省油。再看看雷克萨斯,上周我刚刚把一辆CT200h开到平均4.9L的油耗,而ES300h也很轻易地开到了6.0L的平均油耗,虽然离官方标称的5.4L综合油耗还有距离,但别忘记了,ES300h的阿特金森发动机只需要加91号汽油,而欧洲的小伙伴全部都必须加95号。



  东方的味道
  如今的雷克萨斯也在设计中融入了更多东方文化,现在你可以在ES的内饰上看到竹子的材料。他们用“道法自然”来定义ES的气质,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是一种追求不极致的平衡、节制,而ES把这种价值观融入到造车之中。雷克萨斯ES不是一辆追求驾驶乐趣和运动性的车型,从车型开始设计就是这样,所以它在运动性方面很“节制”,而把成本用在了舒适化的设备上,即使售价29.8万元的入门级的ES200也标配了皮质座椅、天窗、倒车影像、LED大灯、10气囊、10向电动调节座椅和多重驾驶模式等等。
  回到我试驾的这一辆ES300h,尽管在动力性能没有优势,但混合动力科技、环保和节能性非一般车型可比。而且聪明的买家还会算数,ES300h还提供6年15万公里的免费保养,这可以在往后数年的用车中省下不少钱。


其他文献
3个月前的某一天,全新英朗成了编辑部长测车,这一次,我们采用和以往常规的测试不同的方式,我们在三个月时间里对英朗进行了全面的体验,我们试过让老车主进行一番全新体验、自驾游,甚至挑战过“一箱油跑到弹尽粮绝”的极限,同时更重要的是它作为我们日常的工作车,成功通过了三个月的严峻考验,这些测试及体验都让我们对全新英朗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老车主体验全新英朗,感觉如何?  对于Antonio来说,选择老英朗
期刊
之所以想到奥德赛,是因为之前我曾借过它,但那时只用它做原车音响测评,上午借车下午还,没有对这台强调7人座大空间的MPV深入探究过,格外好奇!此外,其它同事推荐我商借这一阵子超流行的7人座SUV,例如丰田汉兰达、福特探险者……,而这反而激荡了我对“7人座”在MPV或SUV上的思考,结果,由于我并没有带老人小孩到深山野岭去越野的计划,再加上SUV底盘较高,老人小孩上下车不够方便,车内空间可应用的灵活度
期刊
11年前入行的时候,市面上可以试驾的产品并不多,赛欧是A0级车中很有份量的一辆;当年第一代的赛欧还属于别克品牌时,它是第一辆在市场上打出“十万元家轿”的车,当年那是一辆捷达还卖十几万元的时代。  多年没试过赛欧,如今它已经发展到第三代车型,当然它已经不是车市中“重量级”的车型,入门版5.99万元售价让它的定位已经下降到A0级最入门的车型,竞争对手有一堆自主品牌。但我们眼中,赛欧仍然是一辆“靠谱”的
期刊
当大家拿到这本杂志的时候,这一代E-Class的生命周期已经处于最后的尾声,而携众多亮点的新一代E-Class不到三个月内将进行全球首发,在这么一个时间节点把E320L拿来做一个短试,时间上有点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E320L产生兴趣。  我们的兴趣点在哪?奔驰式的机械搭配。除了E400外,国产奔驰E级都同样地使用3.0T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即便被刻意调低了输出,数据依旧非常漂亮,200kW与
期刊
如果只看CLA的外观,很容易就会陷入经验主义的漩涡,奔驰近年的家族式设计让人过目不忘之余,还很容易让人觉得旗下的三厢车都会和S-Class那样沉稳有道。  当然,这样的做法对于想买C-Class、E-Class这般传统轿车的消费者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这台CLA呢?Mercedes没有在这个细分市场中推出像BMW 2系这样的三厢双门轿跑,而是直接给了大家一台四门轿跑,这一举动似乎和Mercedes一贯
期刊
“Skyactiv(创驰蓝天)”作为马自达的看家本领,其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能让燃油经济性有所优化,而这次试驾的2015款阿特兹蓝天运动版,则是把Skyactiv体现得更高明了!2014款阿特兹2.5L的最低售价为21.58万元,而2015款2.5L阿特兹蓝天运动版则把售价压低到19.98万元,让更多预算有限的车主可以享受到2.5L Skyactiv发动机的性能。这款发动机我体验过,动力发放会比2.0
期刊
从海拉尔途经莫日格勒再前往额尔古纳全程约160公里,其中城市道路占5%,省道路段占70%,草原路段占25%,如此一来亦正好诠释了锐界的活动范围。刚上路不久,同车的同行便开始将锐界和汉兰达作出各种各样的对比,此时我则是坐于第三排座椅上进行空间评估。1个多小时后,从第三排爬回第二排上又坐了40分钟左右,第一总体印象是,锐界并没有对第二和第三排座椅进行刻意的厚此薄彼,两排座椅的坐垫长度都几乎一样,而第三
期刊
翻看旧闻,发现2015款途锐在6月份才上市,不过对于喜新厌旧的消费者来说,新款车型的到来是一件好事,况且2016款的途锐已经和现时大众最新的家族设计看齐了。  话说回来,高度一致的家族化设计给我们带来了一丁点的困惑,当作为工作车的途观超越编队前行的途锐车队时,我和同车的媒体同行还纳闷着:刚刚分车的时候未见到有这个颜色的途锐啊?  毕竟新款途锐有着全新设计的进气格栅和大包围,看起来更加紧致有力,也让
期刊
在我的印象中,逍客从来不是什么SUV,而是一台真正的跨界车,一台把底盘升高了一点的轿车,把用废了的SUV字眼套在逍客上,实在有点不合适,一来是逍客的离地间隙真还没到SUV的高度,二是它一门心思地搞操控去了,在欧洲喝着依云水长大的逍客沾满了驾驶的气息,其底盘调校完全冲着欧洲人的口味而来,在巴黎或法兰克福的街头,逍客真的是能见度很高的日系车之一,这是一台不太像日产的日产车,我说真的。  那么问题来了,
期刊
Allroad系列车型在奥迪产品线当中是非常年轻的,从2000年诞生至今也只有4款车型,其中一款就是早前进口到国内的A4 allroad,第一款allroad车型则是基于A6 Avant开发的allroad quattro,直到第二代车型才被正式叫A6 allroad,而眼前这款正是最新改款的第三代车型。假如硬要给A6 allroad定义,我认为绝对会产生不少分歧,A6 allroad这种特殊跨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