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材的天地里智慧地行走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现象,无论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多少力气,学生总是仅能掌握基础知识。于是乎,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慨叹:语文“教与不教一个样”。其实,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要在语文教材的天地里智慧地行走。
  一、发挥育人功能,提升思想修养
  古人云:“文以载道。”这里的“道”,就是指道义、道理、思想。语文教材正是通过具体可感、灵动鲜活的文字,传递一种正确、可贵的思想和精神价值,从而让学生获得一种正能量。时至今日,我们讲传道,就是要给学生传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可是不少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度重视了“授业解惑”,而忽略了“传道”这一重要环节,忽视了教材本身的育人功能。
  《新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因此我们必须挖掘教材的思想、精神价值,要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接受感染和熏陶,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全面提升思想修养。
  苏教版七(上)第一单元“亲近文学”,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重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巴金的《繁星》重在唤起学生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冰心的《母亲》、《纸船》、《成功的花》重在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怀念童年的感恩心理和为成功而坚持奋斗的信念;约翰尼斯·延森的小说《安恩和奶牛》赞美的是一种朴实、善良、富有爱心的人文情怀。通过这些文质兼美的教材长期的浸染和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必然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
  对于语文教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地阅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读”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美读”,就是朗读要像戏剧演员念台词时那个样子,感情充沛,抑扬顿挫,以意逆志,移情动容,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当然,“美读”要针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方法。“美读”后,教师或学生要及时对同学的朗读进行激励性的点评,或者朗读者自己对自己进行点评,并表明如此朗读的理由。针对教材中的美词佳句、精彩语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读中赏,读中悟,直至熟读成诵,这就能为今后的写作、交流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同时让学生的语感得到很好的培养。
  苏教版九(上)第六单元安排了朱自清的散文《绿》、陆蠡的散文《囚绿记》等几篇文章,同样是写“绿”,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比较异同。如朱自清写绿,极为成功地运用烘托和衬托的手法,以及运用二十多个新鲜贴切的比喻,调动多种感官,将梅雨潭“奇异”、“醉人”的“绿”表现得淋漓尽致;陆蠡写绿,更多的是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了对“绿”的强烈的热爱。
  此外,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加以反复阅读,直至同学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背诵,并鼓励学生将熟背的一些优美的语句、语段,有意识地恰当运用到自己的日记、随笔、作文中。长此以往,学生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感培养也就真正落到实处。
  三、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生成新的问题。这样,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成新问题的过程之中,能有效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借助教材,让学生充分思考,大胆发现,尽情想像,不断联想,让学生智慧的火花生成创造的火焰。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笔者曾要求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学会从多角度探究文章的中心。有的学生从故事情节上去探究: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时教师应该进一步引导:为何“盼”?为何“赞”?为何“见”?为何“躲”?以层层追问的方式,思考发现文章的中心。学生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揣摹,理解了小说的主旨。
  四、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习惯
  学习语文必须广泛涉猎,勤于阅读。怎样才能做到有效阅读呢?这就必须借助教材,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苏教版九(上)、九(下)一共十一个单元,分别介绍了十余种语文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对学生的阅读有着莫大的好处。比如,“迅速捕捉阅读信息”这种方法就是提示学生要学会浏览,练就“一目十行”的本领,迅速捕捉阅读信息,一眼扫过去,就能立刻辨别出哪些内容是重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并找出核心部分,这样就会事半功倍。言下之意,教会了学生浏览的阅读方法,学生就能迅速捕捉到阅读信息,练就“一目十行”的本领,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那么怎样使方法成为习惯呢?同样必须借助语文教材。依托不同文体采用合理的学习方法,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重在感受、鉴赏、评价,读这类文章时要每字每句地读,细细品味;说明文重在理清说明对象、特征、内容,读这类文章就是要理解和接受;议论文重在明了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等,读书时可以进行浏览,迅速捕捉有效信息。通过较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学生的语文学习才能有所成效,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形成,当正确的学习方法成为良好的习惯时,学生定会终身受益。
  五、强化以读为本,历练学生能力
  “读”应该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抓住读书,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通过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感知作品主要内容,借以历练学生识字、写字能力以及概括能力等;通过精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剖析写作对象,借以历练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评价能力以及写作中的谋篇布局能力等;通过研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去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借以历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通过品读课文,品析作品的语言并辅以适当的仿写,借以历练学生的赏析能力、比较能力、仿句能力等;通过拓展阅读,读说结合,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借以历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只有以读为本,才能读出成效,才能真正历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因此,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们要坚决摒弃语文教材“教与不教一个样”的极端错误观点,要实行从简单地“教教材”到真正“用教材教”的质的跨越,只有在语文教材的天地里智慧地行走,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的提高。
其他文献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多少,更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通过强化语文教师细致的工作和严格的管理来加强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管理。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未来人才,从智育上看,是具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较
医学遗传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提高医学遗传学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但具备思维敏捷、教学方法灵活、科研能力强等优势。本文从绪论
语文课堂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精巧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实现文本和生本思维的有效对接,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体现学科特点,而丰
俗话说,勤快娘养出懒闺女,“万能型”老师教出来的不一定就是“高能型”的学生。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要看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怎样激活学生的思维?笔者认为教师要学会“偷懒”。  一、课堂预设少一些  “万能型”老师很想在单位时间内实现最大效益,多教一点知识,多锻炼学生一点能力,一味求全,于是一节语文课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诸多负面效应,比如出现人际交往、认知和人格等方面的障碍。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上网的不同心理,尝试提出解决网络心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初中语文阅读是学生由小学阶段的片段阅读到对整篇文章阅读的过渡阶段,因此,初中生对阅读的把握是由初步感知到深刻理解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要让学生尽快达到对阅读的理性认识,必须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通过多阅读来培养语感,学会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一、夯实语文基础知识  阅读在语文中的地位是相对较高的,它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基础知识作
在人类和动物的胃肠道居住着大量的肠道微生物,其与宿主长期共存,由1 000多种不同种类以及3.5亿独特的微生物集团组成[1]。近期人类把其当做特定的"器官"去启动人类健康,肠道细
笔者在自身多年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激发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供广大同行参考借鉴。  一、革新教学观念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理念,变“填鸭式”机械教学为“给养式”引导教学,让学生不再是语文课堂上被动学习的机器,而是主动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让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  其次,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构建和谐平等的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当前在初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在朗读方面,很多学生对朗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朗读兴趣不高,对语文教学产生了不利影响。学生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而在新课标下,要加强对语文朗读教学方法的研究,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  一、丰富教学方法
语言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工具,也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载体。有效的语文教学语言不但具有示范性、启发性,还要具有审美性、艺术性。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