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常见的应试障碍及心理矫治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s8013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考生在现代文阅读中出现应试障碍和心理负担。阅读应试中常见的障碍有:
  一、筛选障碍
  现代文阅读要求必须能够迅速地辨别、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和材料,这是体现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现代阅读观念与以研究文章中心思想、层次特点、写作形式、字词句运用等传统阅读教学的最显著的区别。筛选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操作形式。但最基本的却不是最容易的。由于筛选有明确性、要求性等特点,加上所需筛选的信息常涉及自然科学的知识,考生需要面对较多的科学术语,而产生阅读时的畏难或厌烦心理,因而会出现筛选障碍。
  二、应变障碍
  现代文阅读需要调动所掌握的一切知识与自己形成的各种能力、技巧来参与,需要把阅读材料中的信息纳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系统,经过整理归纳,面对试题瞬间作出调整、组合、反应。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有的试题要紧贴文句“硬抠”,有的则不宜“硬抠”,越抠越糊涂,就只能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有的试题要向求同方向聚焦,有的要向求异方向延伸,有的要绕一个弯子。这就是解题的灵活应变,它看似是解题技巧,其实是思维品质。应变障碍,往往是思维障碍。
  三、表述障碍
  近年来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加大了主观表述题的比重,考生普遍不适应。原因之一是平时训练只重视客观判断题,忽视用语言来表述题目的要求,即使有训练,也仅仅满足于大而化之、大意式的把握,缺少准确规范到位的训练,不适应考试的需要。加之这几年主观表述题难度也在增加,增加了字数分条的限制,考生得分率很低。关键是表述不准确,语言组织不起来,简答抓不到要点,归纳抓不住中心,分析找不好角度,主观印象、思维定势造成“盲区”。因此,考生需要花时间,强化训练,要规定要求,强调准确规范,克服表述障碍。
  造成阅读应试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心理上的原因不容忽视。应试时间的限制,试题难度的要求,考试氛围的影响,使阅读的思维强度加大,给考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加之阅读过程中伴随的畏难心理和失败感,破坏了良好的阅读心境,极易使考生产生焦虑心理。在这种心理下,考生不免要设法另寻“蹊径”以缓解心理压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阅读测试中有1/3的考生对所测试内容的半数是靠乱“猜”、应付作出答案的,结果在筛选、应变、表述等方面产生障碍。如界事后询问他们为什么不按阅读程序、阅读策略来回答间题,得到的回答大多是材料太多、问题太繁,一下子理不出头绪。结合这些考生平时的读书习惯和阅读训练表现来看,他们有些共同的特点:阅读速度慢,专注程度差,难以形成并维持良好的阅读心境。
  有关阅读实验表明,在阅读测试中除阅读的知识和能力因素外,阅读态度、阅读意志、阅读心境、阅读情感等因素也深刻影响测试的效果。因此,自我疏导、矫治不良阅读心理,对许多考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何避免阅读的应试障碍呢?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心境
  
  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我们发现有不少考生平时的阅读水平并不差,却因为阅读时的虎头蛇尾或六神无主的不良心理习惯,不善于在关键时刻控制自己的阅读心境,心理的障碍使平时的水平无法正常发挥。
  
  二、强化阅读训练,保持阅读状态
  
  质的训练,有助于培养严谨、稳重、精细的素质。保持阅读状态,注意随机性阅读与准备性阅读相结合,保证量的积累;学会思考、分析、比较、综合、概括,保证阅读质的提高。平时要多读熟读名家名篇,由此推及,以量的积累强化质的提高,阅读应试才能消除心理障碍,这是考试阅读取胜的重要条件。
  
  三、掌握阅读方法,培养瞬时记忆能力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必须讲究方法。语文教材介绍了精读、略读、速读、比较阅读、研究性阅读和专题阅读等六种阅读方法,这六种方法考生必须掌握。从考试中阅读的实际和矫治阅读障碍方面来看,加强速读训练,培养瞬时记忆能力是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往往篇幅很长,文字又多经过删改,句句蝉联,文意密度大;文中常被挖除一些文字,组成试题;题多且相互连贯,符号繁多,指示不一。要解答这样的试题,必须具有良好的瞬时记忆能力,那种看前忘后、丢三落四的记忆品质是难以适应的。训练瞬时记忆的方法很多,例如,学习段落阅读的基本知识,学会辨认段落中的中心句、支撑句、总结句和主干句,掌握辨别和筛选段落中重要信息和材料的方法,使阅读集中精力,专注重点。具体说,就是要加强概括的训练,小到一个词的作用,大到全文主旨的提取,要反复练习,“长流水,不断线”。
其他文献
一、激发兴趣,引导探究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设计一种情境,寻求一个突破口,找到一个激趣的问题等“招法”是设计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开学生的心灵窗口,让智慧的阳光照射进学生的心扉。我用“挑战名家”这一激动人心的问题切入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
期刊
如何迅速地提高写作水平,一直是高中生语文学习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不妨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写作同样也要循序渐进。基于这种想法,对每一届学生,从起点我就从四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一步,鼓励学生写生活笔记  一开始,我并没有要求他们写什么内容,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约束,学生觉得有什么东西可写就写什么
期刊
最近一连听了数节课,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几节课都没有导入,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语。导入语,即课堂教学的开场白,主要用来讲课之前引入新课,启发引导学生的话。集趣味性、生动性、创新性于一身的导语对一堂精彩的、有效的语文课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导语是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重要教学步骤。“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漪)  导语决定一节课的基调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教师工作中最为艰巨的工作,班主任工作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除了班主任所教学科外,班主任教师还要经常处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作为学生的“领头羊”的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接触,随时要与学生进行言语交流。而班主任的语言是否有艺术,将直接影响到日后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班主任的语言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我认为班主任除了一般教师所要求的语言要准确、明了、简练、通俗、规范、
期刊
传统的作文批改一直遵循着固定化的模式,学生也在这种批改方式的指导下,以格式化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作文,结果出现了一篇篇毫无个性生命的“八股文”。原因何在?不恰当的评改方式扭曲了学生的真实写作。教师若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一种理解、尊重、欣赏、交流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作文,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进入学生作文,也许能使学生的作文焕发出更多的生命活力。  一、以同龄人的身份阅作文  理解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应摒弃先
期刊
用个生动的标题,先声夺人,写个富含哲理意蕴的结尾,或耐人寻味,或卒章显志,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关键还在于行文部分的创作能否打动阅卷老师慷慨一下。“文采”便是其中重要的要素之一。所谓文采可归纳如下:    一、行文的点的串联方面:动词、形容词、及修辞的运用    要做到“有文采”,有时需要的是“一字传神”的效果,古代不是有很多的一字之师的故事吗?而要收到这样的效果,主要的做法是选择、锤炼动词、形容
期刊
一首美妙的乐曲,总少不了优美动人的前奏。语文课前三分钟,充分开发利用,巧妙创意,有效训练,就犹如奏响了语文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能使语文课堂绽放出光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我在语文课开
期刊
语文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工作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也是对本人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近年来,结合教学实际,认真实践着新课程精神,积极探索和解决语文教学问题,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反思。其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课前预测。教师备课环节反复构思教
期刊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对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教学相长”理论也启示我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进行合作交流,相互促进。而在班级层面上,实现师生、生生的全员参与、全方位参与是不现实的。分组合作、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无疑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的有效手段。  如何实施小组有效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呢?  我觉得教师应首先转变理念。当代的教育理论也认为:学生
期刊
近年来《考试说明》把诗歌鉴赏的要求定位在对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鉴赏上,以主观表述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鉴赏能力,在命题角度上分两个方面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允许学生在尊重定论的基础上适当发挥。鉴于此,对这个知识点的训练要紧紧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一方面培养整体鉴赏诗歌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准确、规范的解答主观题的能力。  鉴赏诗歌,要通过诗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