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一个支点 撬起高效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dongw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哲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笔者时常在思考,文本教学是不是可以寻找一个能“牵一发而动起全身”的支点,既能够贯穿整个课堂,使文本教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又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感悟,降低能耗,提高质量。这个支点究竟在哪儿?下面就《蚁国英雄》这篇文本的教学为例,谈谈文本教学的四种方法。
  一、抓题眼——四两亦能拨千斤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往往能够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在文本教学中,我们可以发挥这双“眼睛”的作用,以此为支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蚁国英雄》的题眼是什么呢?是“英雄”。蚂蚁为什么跟英雄联系在一起呢?这是学生学习的疑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抓住蚂蚁与英雄之间的联系就能够很快地找到文本教学的突破口,把握文章的中心。这就是文本教学的支点。一位教师是这样导入教学的: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是——《蚁国英雄》。这里的“蚁”是指什么?
  生:蚂蚁。
  师:在你眼中,蚂蚁是怎样的?
  生1:普通的蚂蚁,身体小小的,比米粒还小。
  生2:蚂蚁很轻,我只要一吹它就难以站稳了。
  师:是啊,蚂蚁,地位低下,力量弱小,在人类看来它是弱者。弱者和英雄之间怎么会画上等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在文章中找到答案。
  教者紧紧抓住“为什么称弱小的蚂蚁为英雄”这一问题统领全文的教学,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勾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引导学生品味字词,在读中赏析语句,在读中揣摩情感。学生通过交流获得了认知:一是英雄很勇敢,蚂蚁也很勇敢。他们在烈火面前不退让,即使肝脑涂地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二是英雄充满智慧,蚂蚁也充满智慧。他们在烈火包围的情况下,抱成一团,想着往有水源的地方突围。三是英雄都是无私奉献,蚂蚁也是。他们牺牲了自己并不是想自己得到什么,而是为了别的蚂蚁,为了整个大家族……通过这一番讨论,学生的心被震撼了,英雄的形象便树立在孩子的脑海之中。这样的教学感情真挚,击中要害,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加强。
  二、扣背景——咬住青山不放松
  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是纪实的,有的是历史上的真实故事,有的是现代社会中的生活片段。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抓住背景资料,也能够寻找到文本教学的突破口。《蚁国英雄》这篇文章,其背后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来历。教学时,一位教师以此作为文本教学的突破口,独具匠心。他说:后来,作者在《蝼蚁壮歌》中这样写道:
  (出示)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逐渐地,我自感到原先那种认为“蝼蚁之命,何足挂齿”的想法,实在是太无知、太浅薄了。
  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走进文本,读着这个让眼流泪、让心颤抖、让情涌动的故事,与作者感同身受,蚂蚁的英勇顽强、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壮举深深留在孩子们的心中。此时,再让学生读一读金马前后对蚂蚁的不同评价,他们深有感触,情动辞发,水到渠成地解决了课始的疑问,深化了对蚂蚁精神的理解。
  三、拎结构——悠然窥见南山景
  结构就是文章的框架、建构的样式。教师通过细读文本了解文章的结构,就很容易触摸到文章的心脏,找到文章的中心环节。就如同绘画一样,抓住了结构,就等于寻找到事物的全貌。《蚁国英雄》全文就是一大段。学生阅读时,往往没有清晰的脉络,这样给理解带来困难。教学时,要从文章的结构出发,寻找学习文本的突破口,既遵循理解文本的规律,又针对性地解决教学的重点。
  四、巧用情——情动于衷外于形
  情感是维系一个动人故事的重要纽带。以情感为“支点”的课堂往往能够直抵学生心灵,他们的思维会敏捷锐利,教学会渐入佳境。《蚁国英雄》这个故事是关于蚂蚁的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文中对蚂蚁的内心世界情感没有描述,但作者内心的情感却有所表露。文章不是无情物,是作者感情的产物。因此,将情感作为文本教学的突破口,可以说是抓住了文章的灵魂。这个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很多教师在解读本文时,关注更多的是蚂蚁是如何团结一致、机智勇敢、勇于牺牲,最终成功自救。以情感为支点设计教学,却抓住了作者这个旁观者的情感,从惋惜到赞叹,更深层次地感悟蚂蚁的精神世界。尤其是课末的练笔,不仅升华了主题,而且训练了表达能力,将感情推向高潮,可谓点睛之笔。
  一篇文章的“支点”究竟在哪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走进文本,细细研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学生解读时,他们会在哪里有障碍,哪里有疑难,哪里会有思考的兴奋点。这些都可能成为学生学好文本的有效支点。教师从这一“支点”出发设计课堂教学,就能收到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撬起高效的语文课堂。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以即时性的口头评价为主,也可以是书面评价,有时教师的表情、动作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肯定性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启发学习智慧,最终取得学习成功。肯定什么?如何肯定?本文试结合几则教学案例,谈几点看法。  一、肯定学习精神,激发自主参与  【案例】《母亲的恩情》教学片段(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  师: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生1读得正确
余文森教授在谈论有效教学时,常提到他听初中寓言故事《滥竽充数》一课的教学经历。当课堂教学结束,临近下课时,教师问学生如何看待南郭先生。学生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南郭先生是个虚伪的人,不学无术、装腔作势、弄虚作假,可恶!有的说南郭先生是个高明的人,察言观色、善于伪装,在齐宣王的眼皮底下竟然隐藏了很长时间……最后,一位小男生怯生生地站起来,冒出一句话让所有听课老师大为吃惊,他说:“老师,要是大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8课《爱之链》第二课时。  教材简介  这篇课文是一首爱的赞歌,作者极其细腻地描写了发生在一个严寒的冬夜中的充满爱的故事:下岗工人乔伊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了乔伊妻子的悉心照顾,老妇人深受爱的感染,留下了一些钱。文章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立意得言,刻画了乔伊真挚善良的品格,主人公之间因爱形成的温情之链在冬夜里显得熠熠
汉语拼音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个知识点,是为今后的识字、写字打下的重要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一年级的语文教师要帮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进而感悟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拼音教学太机械、太枯燥,整天就是读、读、读,往往会事倍功半,教师和学生都会有挫败感。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精神意志、审美价值、人格品质等,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中。课文中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在培养能力、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一、本色初读课文。认识老人形象    本色初读,即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实践读通课文,初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老人与海鸥》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写作基于阅读,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厚积才能薄发。因此,语文教师要借助教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既不断掌握阅读的方法,又不断习得作文的技巧。就写论写,往往捉襟见肘;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  一、模仿入手,迁移运用  所谓仿写,就是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仿写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就
作文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训练,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质量,除要抓好与作文相关联的环节外,培养学生开阔的思维,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其中能不能选准有意义的内容,能不能用文字很好地表达出来都与学生思维是否开阔有关,这绝非一日之功,必经日积月累的培养和锻炼才能达到。对于这方面的教学实践,
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早已发现,写作与阅读虽然各成体系,但又相辅相成。一篇篇课文既是指导学生阅读理解的例子,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篇篇范文,蕴藏着大量训练写作能力的机会。让学生在阅读、感悟、模仿的基础上创造,就是读写结合。而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显得尤为关键,这个点既是阅读的“生长点”,同时又是写作的“发展点”。  崔峦认为,目前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从意识到实
《掌声》(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上册)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教参中要求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参要求,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掌声”的内在含义。在充分解
《司马迁发愤写》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一个励志故事。故事从司马迁年少立志,四处游历写到父亲的临终嘱托,以及突降横祸后他所经历的心路历程;重点写他的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最后终于用他毕生的心血,用他的整个生命写成了这一部辉煌巨著——《史记》。  读罢故事,作为教者的我深刻感受到了司马迁的矢志不渝,感受到了他屈辱中的奋起,觉得我们应该把仰视的目光送给他。这是一个历史故事,远离学生的时代,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