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翥《蜕岩词》对词境内的开拓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zwzrz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元时期这个特殊的时代,承载了华夏民族多少独特的感受。对于一部完整的古代词史的研究,元词的研究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基于金元词重要的词史地位和特殊的文化意义,笔者选定张翥作为研究对象,张翥是元朝重要的词人,是元后期词坛风气转化的标志,清代人对他的评价也甚高。而这样的一位大家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他的诗词研究还很欠缺。从而影响了张翥在词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张翥;蜕岩词;词境
  张翥(1287——1368)字仲举,号蜕庵,晋宁(山西临汾)人,因其父随元兵南下,在江南为吏,任饶州安仁县典史,他长期追随父亲在江南,在安仁受业于江东大儒李存。张翥在杭州为仇远门人。至正三年,张翥应召入京,参与修辽、金、元三史,张翥被任命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其文稿大多没有留传下来,今存有诗集《蜕庵集》,有四卷本、五卷本之分。词集有《蜕岩词》两卷,存词一百三十三首。
  词的发展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每逢世变都会给一种文体带来变化、创新、南唐李煜的后期词如此,抒发了亡国之君的感慨,北宋苏轼的词如此,抒发了他政治理想,人生豪情,更有对朝廷的一种忧愤,人生理想的难以实现。南宋的辛弃疾如此,英雄形象的展现是对自己壮志难酬的呐喊,更是对南宋统治者无能的控诉,金代的元好问同样用词作反映了自己丧乱的经历,他们的词都深深的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主要是指其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动荡的社会现实,更指他充满忧国忧民,悲时悯世的深刻内涵。其实那些反映社会问题有忧国之情的词称作也可称为“词史”。
  作为一个文人,他的一生贯穿了元王朝的始终,他是元王朝历史的见证人,他一方面关心着元王朝的命運,另一方面又同情着战乱中的百姓,矛盾的心情不得不使他在他的诗词中去反映这段历史,在张翥的诗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对元末这场战争的记录,对人民饱受苦难的陈述,对朝政荒淫的揭露,这一切都成就了张翥诗歌具有史诗的性质。时逢乱世文人总喜欢以时事入诗,诗的抒情言志的功能在此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张翥的诗堪称诗史,他的词也一样也具有一代词史的作用,传统诗的抒情言志之功能在词作里也同样得到了体现。
  元末的社会现实,为张翥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特别是张翥早年生活过的江南成为他词作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因为此时的江南已不是陪伴他青年时度过的烟雨江南了,昔日的美好此时都已在战争中逝去。【忆旧游】(重到金陵)
  怅残麟废井,凤去荒台。烟树欹斜,再到登临处,渺秦淮自碧,目断云沙,后庭漫有遗曲,玉树已无花,向苑寺裁诗,江亭把酒,暗换年华。 双双旧时燕,问巷陌归来,王榭谁家。自昔西州泪,等生存零落,何事兴嗟。庾郎似我憔悴,回首又天涯。但满耳西风,关河冷落凝暮笳。
  这首词当写于作者晚年,金陵作为六朝古都,它亲历了曾经的繁华与衰败,它的繁华曾使多少人为之留恋,它的衰落也同样令人心碎。
  从至正十一年(1351)开绐,各地义军就蜂拥而起,江南一带就成为元末农民战争的主战场,尤其是江浙一带更是一片战火。昔日繁华的江南重镇无一幸免,全都是兵祸连连。
  再如,【百字令】(芜城晩望)
  碧天向晚,远云开,疑是江南山色。渺渺孤鸿残照外,独上高城望极。凤散台空,萤沈苑废,龙去沟无迹。英雄安在,千秋恨血凝碧。 我欲携酒重来,佛狸祠下,字暗苍苔石。社鼓神鸦浑不见,一片青青荠麦。夜月璚枝,春风水调,肯慰淹留客。翩然归去,天风扶下双舄。
  扬州作为江南的繁华都市,多少文人墨客都在此驻足,留连光景,青年时代张翥也曾随父寓居扬州,《元史》张翥本传云:“已而薄游维扬,居久之,学者门人甚众”。 扬州的繁华,秀丽已成为张翥江南印象的一个代表,作为江南重镇的扬州此时也已是一片兵燹,扬州从元末农民战争一开始就是一个重灾区。
  至正十四年(1354)张士诚开始进攻扬州,大败元军达识帖睦迩兵。扬州就此就在张士诚的统治之下,至正十五年(1355)张士诚占据高邮之后,控制了元廷的运粮主通道,元廷立淮南中书省于扬州,以厄其势。江南自兵祸以来,官军死锋镝,郡县荐罹饥馑,一片战争之后的萧条。 这首词就应作于扬州遭此劫之后。
  至正十二年(1352)项普玉、彭莹玉所部自皖南东进,克余杭,董抟霄返师增援江南,在他们的猛烈反攻下,义军又退出杭州。杭州在经历了这一番战火之后已是残败不堪,一派衰败景象,这昔日繁华之地,故国旧都又一次见证了战火的无情,元帝国在江南的几个重镇相继失守之后已呈现出末日的迹象。他的词【摸鱼儿】(春日西湖泛舟) 就应写于此时。
  涨西湖、半篙新雨,曲尘波外风软。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莺娇燕婉。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 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如今游兴全懒。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君不见。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斜阳又晩。正落絮飞花,将春欲去,目送水天远。
  联系当时的局势,此词渗透出一种种浓厚的悲情。繁华的落尽,往昔的歌舞地,经过战争的横扫,已是青芜满目,这一切都深深的刺痛了作者的心。
  元朝末年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朝廷内党派林立,皇权,相权都是争夺的焦点,地方上各派军阀也是互相争夺地盘,张翥作为朝中高官,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深深的刺激了一个文人士大夫的心,他用他的诗词记录下了这一幕一幕。
  张翥的这种以词为史的写法,在明末的一些词人中也有一些体现,如陈子龙、张煌言等人,在他们的词中抒写民族危亡之恨,故国旧君之思,这都是时代的变故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给词这种文体提供了鲜活的因素,但都是零散的,没有形成一种成熟的风格。以词为史在清朝时终于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清朝如元朝一样都是异族入主中原进行统治的朝代,相同的时代背景为词人的创作提供了条件。在清初词的创作里,大多词人经历了明清易代,词人沉重的感受到亡国之悲和深受外族凌辱的痛楚,清兵的横扫南下,大肆屠杀无辜的场面,深深震动着每一个词人。清代的词史意识还表现的词境的开创方面,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时政大事,战争动乱,历史陈迹,故国之痛、洋人入侵、科举考试、贫富不均,各种题材都有涉及,其中最有“词史”意味的还是那些以史入词,或以词纪事的作品,他们用词来记录社会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让词发挥着“史”的作用。
  张翥在词中追忆曾经的繁华,逝去的欢娱,以及内心的孤寂。扬州,苏州、杭州、这些张翥曾经寓居过的地方,都在战乱中遭到破坏,他尽在词中展示这种由盛而衰给作者带来的那种复杂情感。
  张翥作为元代大词人,他生活的时代不是词体发达时代,不过他却对词的雅化作出了贡献,《蜕岩词》代表了元代词坛复雅思潮的重要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以词为史这样的特点,使词境更加开阔,引导了词境的表现内容,容历史之感,现实真情。张翥在词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他完善了南宋词,使之更加精工雅化,同时他的以词为史,引导了清词的潮流,对推尊词体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元]张翥.蜕岩词.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488).集部427.词曲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元]张翥.蜕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215).集部154.别集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施常州.元代诗词大家张翥生平琐考 [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2
  [4]赵维江.论金元词的北宗风范[J].文学遗产.2004.4
  [5]杨镰.元代文学的终结:最后的大都文坛[J].文学遗产.2004.6.
其他文献
【摘要】:《活着》这本小说,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这本小说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通过阅读该书的具体内容,并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结合起来,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和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对《活着》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活
期刊
【摘要】:李碧华是香港文坛描写男女情爱的千古奇才,被称为“天下言情第一人”。李碧华笔下的女性形象各有特色,但都逃不脱爱情的束缚。《胭脂扣》是李碧華女性意识觉醒的代表作,本文从如花、凌楚娟以及香港小姐三重人物来分析《胭脂扣》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关键词】:《胭脂扣》;女性意识;李碧华  李碧华是香港文坛赫赫有名的才女,祖籍广东,出生、成长于香港,文风诡谲瑰丽,擅长写辛辣、凄艳而又悲凉的故事小说,被
期刊
【摘要】:1939年对西班牙文坛而言无疑是重要的一年,持续3年的内战结束,独裁者弗朗哥上台并开始了自己长达36年的独裁统治。在“弗朗哥命令,西班牙服从”的政治背景下,那些想要发出声音的知识分子们分裂成“抗争派”和“吹捧派”,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各自的篇章。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弗朗哥时期的西班牙文学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西班牙文学;独裁统治;弗朗哥时期  一、引言  1939年对于西班牙
期刊
【摘要】:九叶诗派弥补了当时诗坛的缺陷,广泛的运用西方现代派的技巧,突破了象征主义和现代派只注重自己内心世界的局限,同时他们在关注内心的同时更广泛的关注现实生活,将中国新诗的发展推向了另一个崭新的阶段。  【关键词】:九叶诗派;现实;内心  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的上海,活跃着一群青年的诗人群体,其中包括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析、唐湜、袁可嘉、穆旦,他们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
期刊
国防大学刘亚洲将军的《精神》一书,谈古论今,内容饱满,观点鲜明,全书共11篇文章,以历史为依据,通过摆事实,谈感受,用自己的思考和真实感悟努力向读者传达实事求是,说真话,干实事,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体现了将军内心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浓烈的历史责任感。  读完《精神》收获颇丰,感慨良多,与其说读《精神》是经受一次思想启迪,不如说是一次对现实,对自身进行的深刻反思。书中的很多语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我
期刊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一篇中篇小说,其中主人公翠翠的人性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赏作品中翠翠的人性美的形象,然后从人物原型、作者对传统人性美追求以及湘西传统的生活习惯三个来探究翠翠的人性美的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边城;翠翠;人性美;  一、翠翠的人性美的经典形象  《边城》主人公的翠翠人性美的形象深深主要表现在这部作品的翠翠的行为上。翠翠的人性美生成过程是伴随她的成长的,首先,
期刊
【摘要】: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小说中三重叙事时空交织进行、真幻时空交叠,形成一种虚实不定、时空混乱的假象。本文试图从分析作品的叙事时空入手,探讨和揭示多重时空、时空跳跃、真幻时空转换等元小说叙事技巧在作品中的运用及其主题意蕴。  【关键词】:《苏菲的世界》;元小说;叙事时空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在1991年创作的小说
期刊
【摘要】:李商隐是晚唐诗歌创作史上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在情感上和艺术上都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水平。在中国现代诗歌创作的行列,戴望舒是具有开拓性意义的诗人。他的文风飘逸、诗歌境界含蓄朦胧。而这种成就的背后源于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其中对李商隐诗词的传承是十分明显的,本文即从这一诗歌现实出发,探寻戴望舒与李商隐的诗歌创作之间的相通之处。  【关键词】:诗歌;意象;女性化;感伤  李商隐作为晚唐诗歌创作的
期刊
【摘要】:提到音乐美学,首先便是“美”。那么这种美在作品中是如何呈现的?在欧洲音乐的历史长河中,古典主义时期无疑是不可或缺的,这一阶段的作品中所体现的音乐美学特征也十分具有代表性。本文将以贝多芬的钢琴作品Op.31Nr.2为例,试图探讨古典主义时期钢琴作品中的音乐美学特征体现。  【关键词】:古典主义;钢琴音乐;音乐美学;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一、古典主义时期钢琴艺术的历史背景及理论基础  狭义的
期刊
【摘要】:在德勒兹的差异哲学中,辖域化和解域化是两个相对的重要概念。而在文学的逃逸中,恰恰体现了德勒兹试图阐明的从世界固有秩序中飞离和反飞离的一对矛盾。本文从彼得·汉德克的小说《短信长别》入手,着重从文本上分析逃逸这一活动所具有的生成意义,突显出该作品对于人类普遍困境的反思。  【关键词】:逃逸;彼得汉德克;德勒兹;解域化;生成  在《短信长别》中,美国既是小说主人公“我”的生存和活动空间,同样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