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金钥匙”开启学习方法之门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师大版教材在每个单元中,都会有“金钥匙”出现,其目的在于循序渐进、坚持不断地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逐步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开放性的学习。这些内容的编选体现出“施教之功,贵在养习,重在授法,妙在启思”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老师们对“金钥匙”的教学使用出现这样的问题:
  1. 重视讲解,不重运用。教师在课堂上把“金钥匙”当作知识点来讲解,甚至要求学生记住,但是没有将“金钥匙”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割裂教学,独立呈现。教师把每个“金钥匙”独立断开,没有贯穿运用到整个学段,也没有考虑到前后的承接关系,如我们上期教材中的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做到三个一;写字用具摆放整齐、姿势正确,按照笔顺正确书写;写字不能看一笔写一笔,要把这个字每一笔都看清楚了再完整地写出来。这三把“金钥匙”循序渐进地给学生写字习惯的指导,而教师往往忽略了把它们连贯使用,如果教师割裂开来,不重视持续培养,那么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就不具备整体性。
  那如何让每一个单元中的“金钥匙”都体现出生动性、可读性、导向性,成为小学生语文学习之旅的引路人和好帮手呢?下面就我们一年级下册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金钥匙”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 运用“金钥匙”,在朗读中学会识字
  1. 巩固使用——拼音识字。孩子们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会了拼音识字的方法,在下册,我们要继续利用拼音识字,并且不断巩固这个方法。
  2. 学习运用——偏旁识字。在下册教材的第六单元中出现了“金钥匙”——“偏旁可帮助我们了解字义,记住字形”。旨在通过对偏旁部首的掌握让学生以此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虽然是在第六单元中才出现这把“金钥匙”,并不是说我们必须在这个单元才开始用。例如:在第三单元《春天的手》一课中,我们这样设计偏旁“提手旁”教学环节:
  师:春天的手为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呢?(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孩子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吧——抚摸,聪明的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
  师:对,这个偏旁叫做“提手旁”,表示和手有关哦。孩子们来猜猜什么是“抚摸”?
  生:就是用手摸一摸。
  师:举起你的小手,轻轻地、温柔地从上到下摸一摸,这样就叫做“抚摸”。一起来轻轻地,温柔地读一读这个词语。
  生:抚摸。
  师:你还知道哪些和手有关,带有提手旁的字呢?
  生:掠、扶、拉、拍、打……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老师充分的运用了我们偏旁识字的金钥匙,让孩子们通过理解偏旁意思,理解词语。
  3. 帮助理解——动作识字。在第四单元中出现这样一把“金钥匙”:背诵课文的时候我会加上动作,读起课文来特别有意思。其实这把“金钥匙”不仅仅是在指导孩子们背诵的时候可以做动作,在阅读学习中同样可以运用。例如:《春天的手》一课中,“掠过”“拂过”两个词语意思相近,面对一年级的孩子,我们不能生硬的将词语做一个书面的解释就行了,此时教师设计运用动作区别理解:
  师:一起来读读这两个词语吧。
  生:掠过、拂过。
  生:老师,我发现这两个字都有“提手旁”,它们都和手有关。
  师:对啊,它们都是手上的动作,可是又各有不同呢。看着老师的手,这桌面就是小河,(教师轻动手指略微快速地划过“河面”)这就是“掠过”。
  师:(教师手掌横着,温柔地、轻轻地划过)这就是“拂过”,特别的温柔,特别的轻哦。
  生:(轻轻的读)“拂过”。
  我们看到通过动作的生动演绎,学生区别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二、 运用“金钥匙”,在想象中感悟课文
  我们在低段的理解过程中大量采用的是通过想象的方法,让学生进入情境,帮助理解。梳理教材中关于想象能力培养的“金钥匙”,主要有这些:在第二单元中出现“我会看课文中的插图帮助理解课文”;三单元中出现“在读课文的时候我会一边读一边想象”;四单元”背诵课文的时候我能加上自己的动作”。结合低段孩子特点,我们将这三把“金钥匙”进行梯队式的训练。
  1. 学会观察,建立表象。我们运用第一把“金钥匙”:“我会看课文中的插图帮助理解课文”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图画,以建立直观表象。低年级的孩子往往都是多注意表象的东西,我们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可以充分的运用教材中的各种图片资源建立孩子的直观形象,来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如何指导孩子观察图画呢?我们将这一把“金钥匙”具体分解出了更为细化的目标:
  (1) 学会有顺序地观察图画。①观察有顺序。低段的孩子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是想看哪儿就看哪儿,对哪儿感兴趣就看哪儿,对事物的了解支离破碎,没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在观察看图画的时候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左到右……从一下册教材第二单元《小山村》开始,我们梳理出了这些课文《插秧》《纪念》《春天的手》《水乡歌》……可以在观察有序这点上给予孩子们训练,让孩子们学会:从远到近、由近到远、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等有序观察。②学会看整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图画时能够抓住图画中的主要事物、人物进行概括,以加深对文章或者课文的整体感知。例如《我的名字》一课中我们让孩子首先整体观察,图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快乐的小公鸡》图画中都画了谁在干什么?让孩子从整体把握图画内容,加深对课文的整体把握。③学会看静态和动态。这里不仅仅是要孩子们只管插图画中画了什么一类的静态的东西,还要引导孩子们注意观察到事物的变化、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动态的东西。
  (2) 运用四要素学会看图。教材第七单元语文天地中通过“观察图画,说一说”一题,开始要求孩子们要学会运用四要素进行观察。针对低年级孩子来说,能知道四要素就是指: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孩子在仔细观察图画时,就应该有针对性的去想: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呢?这是培养孩子对图画或者事件进行整体性的观察。   例如:在学习《纪念》《特别的作业》《燕子妈妈笑了》等课文时,我们通过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在什么地方、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呢。然后再让孩子们去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通过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有重点进行观察,理解课文内容。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插图,仔细观察细微之处、重点之处(人物的表情、神态,人物的具体动作),来帮助孩子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比如《老树的故事》一课中,我们让孩子们仔细观察老树的神态:为什么这是一棵老树?孩子们能够找到图画中老树头上有很多皱纹,以此理解了为什么是“老树”。
  2. 调动感官,展开想象。“读课文的时候我能一边读一边想象”,这里的想象是充分地调动学生感官拓展想象。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只在意于眼前“有什么”“是什么”的想象,很大原因是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只停留于视觉,不擅予利用感官去想象。针对这一目标我们将这把“金钥匙”的要求又做了细化:
  (1) 读课文的时候我能一边读一边想:我看到了什么。这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以培养学生能将看到的文字转化成画面的能力。在《春天的手》一课的教学中是这样进行的:第一自然段学习“新绿”一词时,告诉孩子们,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想:我看到了什么?此时孩子们说仿佛看到了小草发芽了,绿绿的;小树发芽了,嫩嫩的绿色……
  (2) 读课文的时候我能一边读一边想:我听到了什么。读文字的时候不仅仅是要有画面,还要教会孩子们调动听觉去想象声音,使得我们的画面有声有色。也是在《春天的手》一课的第二自然段教学中,老师又引导孩子们读书的时候我们还会一边读一边想:我听到了什么?孩子们想到小河唱起的歌曲哗啦啦、叮叮咚咚……
  (3) 要让我们的画面如活生生的一般,那还需要引导孩子们调动自己的嗅觉去想象:我闻到了什么?我想到了什么?
  3. 动作演绎,内化形象。当学生对图画、课文都有了很深入的理解后,我们根据低段儿童特点,要求他们能用自己肢体动作、体态语言、丰富的表情等将建立的形象通过自己的内化,对文字的再造,进行充分的、个性的演绎。第四单元中的“金钥匙”:“背诵诗歌时,我按照自己的想象作了一些动作,大家都夸我背诵得好。”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课时,在指导孩子背诵的环节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师: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向老树爷爷提问吧。
  生:老树,老树,你怎么这么大!你有一百岁了吗?
  师:老师发现,刚才有的孩子们在向老树爷爷提问题的时候加上了自己的动作,这样背诵起课文来特别有意思哦!(出示“金钥匙”,生读金钥匙内容。)
  师:孩子们,快用上这把金钥匙来背诵课文吧!
  (生加上动作进行背诵)
  孩子们在一边背诵一边凭着自己的想象理解,伸出小手做着各自的动作,演绎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鲁迅先生曾说:前面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金钥匙”方法的使用同样是需要我们在教学的道路中不断的去探索、实践、思考、总结,才会真正有效!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下《奶奶的白发》一文中第一自然段是这样写的:“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是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  有位教师在指名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后问:“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是‘雪白’吗?”一位小朋友马上站起来响亮地回答:“就是像雪一样白!”小朋友的回答精妙绝伦,作为听课教师,我为这位小朋友的勇敢和聪明竖起了大拇指,以为更应博得上课老师的赞许,遗憾的是这位老
期刊
同课异构的“同”是指同一教学内容、同一篇课文。从语文教材的角度看,同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是有规定性的;从学生的角度看,同课异构面对的学生群体其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大致相同;从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同课异构要尊重的教学规律是相同的。同课异构的“异”概括起来讲,包括文本解读上的异,教学资源重组和利用上的异,教学设计和构思上的异,教学方法上的异,语言文字运用上的异,教学风格上的异等。  本文通过对无为县教师进修
期刊
对话教学指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围绕课程目标,以语言为媒介,展开的在教师主导下,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熏陶情感,形成主流价值观,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多向交流活动。  一、 想象中加深情感体验  [案例一] 《早》一课第7自然段教学概述  第一步:我紧扣“奔走”,引导学生读文理解其“快速的跑”的意思,接着说:“现在你们想想,鲁迅当时“奔走”时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可
期刊
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常常看到有的语文课堂比较沉闷,学生不愿意发言,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上课就是一种折磨,而对老师来说,教学的激情也难以迸发。如何创造出和谐的教学境界?我想,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学中对学生多加以信任,这样的课堂会是愉悦的,美好的。  一、 信任学生,还给学习的时空  教学《牛郎织女》笔者根据“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展开了教学过程。在引导学生感悟写法时,笔者心
期刊
书香浸润童年,阅读伴随成长。大力推广儿童阅读时发现,故事讲述,是为阅读所做的最经济、方便的宣传方式之一。什么是讲述?讲述的意义何在?作为教师,如何为儿童进行讲述?  1. 故事讲述≠文本朗读,讲述是文本再度创作的视听阅读。  与照本宣科的朗读不同,讲述是讲述者,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理解和体验,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文本信息,在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适度的个性化创作,并用适合听者(儿童)的方式,
期刊
一、 当下习作教学的积弊  1. 功利绑架了意愿。省了写作的意愿和冲动,才会讲真话,抒真情。但现实是老师和学生都把写作当作了应对考试的一种手段,不管学生有没有写作的欲望,都得写,这种被写作成为普遍现象,学生常常言不由衷,空话、假话、套话屡见不鲜,功利绑架了意愿,让习作的本质功能荡然无存。  2. 命题者绑架了学生。命题者指定的写作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往往又没有完全对接,和学生的生活有较大的距离,但学生
期刊
蝴蝶和小猫捉迷藏  蝴蝶藏  小猫捉  蝴蝶飞呀飞  藏在花丛里  小猫找啊找  眼睛都花了  它分不清哪個是花  哪个是蝴蝶
期刊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孙双金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诗歌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在田里锄草,豆大的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每颗每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  诗歌亮点  这首诗语言浅显明了,但蕴含的道理深刻,耐人寻味,因此流传颇广,深受推崇
期刊
对传统语文教学,我们更要做到去其“糟粕”,存其“精华”,并予以充分的吸收,让传统的语文教学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一、 “简单”的智慧  传统语文的阅读教学方法是简约而有效的,概括起来是六个字:熟读,精思,博览。  1. 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要“读”,二是要读“熟”,达到成诵的地步。古人不仅对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且还要求学生多读,还要求学生做到熟读
期刊
藏藏狐與鼠兔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