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云南少数民族的特点及当前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及成因,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应在高中阶段就重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的理念:贫困生在大学阶段因心理问题而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其根源在于高中阶段就已形成或萌芽的心理问题,在大学阶段是因外在事件的刺激而突发一些恶性负面的事件,所以提出解决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应放在高中阶段,并予以重视。
【关键词】民族贫困生心理问题原因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90-02
一、云南高中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问题现状及表现:
1.自尊进取与迷茫、自卑、自责心理共存
少数民族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在校生活过程中,常会有费用上捉襟见肘的情形出现,与身边经济宽松的同学相比既窘迫又造成心理落差,在经济上尽力节约但仍有入不敷出的时候,花销仍然比义务教育阶段时候要多,联想到家里父母的辛苦,让贫困生对父母有愧疚的心理,这些因素导致的不良心理状态在高中不会表现得突出,又因高中生面对可以改变命运的高考,对未来人生选择的机会更大,学生的进取心较强,于是在高中大部分民族贫困生自尊进取心积极,但在学习生活上常会有时时迷茫、自卑、自责的负面情绪、心结存在。
2.心理封闭与渴望沟通斗争的矛盾心态
在云师大进行的心理测试中,心理问题检出率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人际敏感、强迫症状、偏执和焦虑。这说明云南少数民族的同学在与人交际过程中,既渴望与人沟通交流,又因各种因素而对人际关系敏感,而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外向性及与外界沟通、展现内心的需要、好奇心使他们又渴盼着能够与外界沟通,找到理解自己的人。这种矛盾的心态让高中生出现“欲迎还拒”的状态,但因高中学习紧张,这样的心态并未能太多影响他们的人生,但到了开始展现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的大学就成为他们一大弱项。
3.怨天尤人、依赖心理及迷信消极心理
到高中,见识到更多的世面后,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后,让部分少数民族的贫困生将自己出生地偏僻,交通闭塞,见识少、基础知识薄弱等情况与各方面条件与自己的同龄人进行对比,产生怨天尤人的心理,觉得老天对自己不公平;高中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更强的独立性,但来到与自己的生长环境不同的地方,让他们内心惶恐、焦虑,从而对身边的老师、父母产生更多的依赖心理,加上近几年国家加大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不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意识地维护贫困生的自尊心,有时甚至达到一种过于谨慎的情形,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少贫困生在心理上有了类似“五保户”的等靠要的思想,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探究
1.生活环境与眼界带来的心理落差与自卑心理困扰
云南因特殊的地形地貌导致交通不便,少数民族贫困生往往生活在大山深处,这种交通阻塞与地处偏远所带来的眼界狭窄往往让他们由本乡的山村中学进入城里读高中时,在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心理冲击,让他们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知识面上的浅薄,见识上的寡闻少知,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而城里干净、方便快捷的生活环境、优越的物质条件也让这些对外在事物极其敏感的年轻人心里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从小长大的环境的促狭与落后,敏感的心理让他们对周围人的眼光与评价很在意,原先那种纯真的心理在这样的环境的变迁中,形成一个极大的心理落差,继而促成了他们的自卑心理的形成。
2.学习压力过大出现的心理焦虑症状
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地方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云南少数民族的贫困生因地域及民族语言等多种因素导致他们在学习上往往处于劣势,云南除回族外,其他少数民族大多都有自己的语言,而在学习中却要用汉语来进行阅读与思考,这种双语学习的状态让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学习上的负担比其他汉族的学生要重,而贫困生对通过高考改变自身命运的期望值比一般的同学要高,于是高中的学习压力给这些少数民族贫困生造成的心理焦虑明显比其他同学要大。
3.人际交往困难,难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产生虚荣封闭的心理与挫败感
少数民族的贫困生由于出生地较为偏僻,在其成长过程中接触的人较为单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单纯,当他们走出山区来到城里,接触的人员开始变得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而少数民族贫困生少与外界接触导致的羞涩、语言不通带来的讷言与羞于开口等情形让他们在与身边的人交往时很难主动与人沟通,也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与礼仪知识,这使他们面对能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同学时羡慕自卑,加上青春期与人沟通交流的心理需要因此没有被满足就产生了挫败感,并因虚荣而封闭了年轻的心灵,显得孤僻与落寞。
4.出于改变自己命运和年青人上进心态而形成的好高骛远与想入非非的心态
知识改变命运,能力带来财富。不少的少数民族贫困生在高中阶段面对能改变命运的高考,有着许多的期待,一些人的成功也让他们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加上高中老师常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这让不少学生幻想着今后的各种美好情形,但在现实中又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
三、改进方式
1.学生适应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与自制力
要让上述少数民族的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得以纠正,在教师和学校层面上,最关键的是锻炼他们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接纳能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观念陈旧,对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视不够,学生没有受到系统的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心理知识的欠缺导致心理问题不易排解。这就需要老师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与自制力,让他们内心形成一道天然的对抗外界伤害的“防火墙”。
2.利用群体心理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环境造就人,也能改变人,作为对学生的身心直接施加影响的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班集体的力量,为这些贫困生营造出一个温暖的氛围,让他们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找到心理负面情绪化解与释放的机会,培养出他们的自信心,再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接触到少数民族的贫困生,将他们集中到一个班中,并利用集体的力量改变学生的孤僻、不合群等心理,就是利用人的社会性与高中生对沟通交流有需要的特点,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3.增强增值式感恩心理,倾听学生宣泄式的倾诉
在帮助少数民族贫困生时,学校与老师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强化学生的感恩心理,但在这些工作中要加进对学生本身各种优秀素质的肯定,让他们明白因为他们的优秀,所以有许多的人愿意帮助他们,所以各种助学金是对他们价值的一种肯定形式,而对父母和他人的付出最好的回报是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增强学生的价值感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老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适宜的场合说出他们内心的困惑与经历,并认真倾听,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找到一个宣泄的机会。这是较为简单与直接的方式。
4.用心做好家长的教育引导工作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要健康良好的发展,有安全与交际的需要,因此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快速发展的高中生,他们对安全的需要和对交际的需要比以往的任何时候强烈,而两种需要的直接满足者,应是与孩子们关系最密切的父母。如果父母能够给高中生足够的良好的沟通与家庭环境,会让高中生即使家庭贫困,也会让孩子有一个可以促进他们心理成长的安全环境,能让孩子在与父母的沟通中有了情感上的宣泄与疏通,能让贫困生心理的负能量得以有效的排解。但在云南的大部分山区,因历史原因与地域阻隔,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家长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识,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往往不注意避嫌,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让孩子找不到应有的家庭安全感,更无法与父母进行良好平等的沟通交流。因此学校与老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家长配合学校老师做好相关的教育,少一些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而积极的师生关系则可让学生找到自信与努力的动力。作为任课老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更多地注入情感与态度教育,多一份关注,多一份引导,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科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上找到自信,继而改变各种不良心理,毕竟学习在高中阶段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高俊,尚云.云南高师院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5,(2):107~109.
[2]廖全明,李辉,刘宗发.云南民族地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203~204
[3]母代斌,郭伟,侯笑梅.乌鲁木齐市部分维汉族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4):344~345.
作者简介:
周陆英, 云南师范大学 2012级教育硕士。
【关键词】民族贫困生心理问题原因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90-02
一、云南高中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问题现状及表现:
1.自尊进取与迷茫、自卑、自责心理共存
少数民族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在校生活过程中,常会有费用上捉襟见肘的情形出现,与身边经济宽松的同学相比既窘迫又造成心理落差,在经济上尽力节约但仍有入不敷出的时候,花销仍然比义务教育阶段时候要多,联想到家里父母的辛苦,让贫困生对父母有愧疚的心理,这些因素导致的不良心理状态在高中不会表现得突出,又因高中生面对可以改变命运的高考,对未来人生选择的机会更大,学生的进取心较强,于是在高中大部分民族贫困生自尊进取心积极,但在学习生活上常会有时时迷茫、自卑、自责的负面情绪、心结存在。
2.心理封闭与渴望沟通斗争的矛盾心态
在云师大进行的心理测试中,心理问题检出率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人际敏感、强迫症状、偏执和焦虑。这说明云南少数民族的同学在与人交际过程中,既渴望与人沟通交流,又因各种因素而对人际关系敏感,而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外向性及与外界沟通、展现内心的需要、好奇心使他们又渴盼着能够与外界沟通,找到理解自己的人。这种矛盾的心态让高中生出现“欲迎还拒”的状态,但因高中学习紧张,这样的心态并未能太多影响他们的人生,但到了开始展现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的大学就成为他们一大弱项。
3.怨天尤人、依赖心理及迷信消极心理
到高中,见识到更多的世面后,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后,让部分少数民族的贫困生将自己出生地偏僻,交通闭塞,见识少、基础知识薄弱等情况与各方面条件与自己的同龄人进行对比,产生怨天尤人的心理,觉得老天对自己不公平;高中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更强的独立性,但来到与自己的生长环境不同的地方,让他们内心惶恐、焦虑,从而对身边的老师、父母产生更多的依赖心理,加上近几年国家加大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不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意识地维护贫困生的自尊心,有时甚至达到一种过于谨慎的情形,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少贫困生在心理上有了类似“五保户”的等靠要的思想,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探究
1.生活环境与眼界带来的心理落差与自卑心理困扰
云南因特殊的地形地貌导致交通不便,少数民族贫困生往往生活在大山深处,这种交通阻塞与地处偏远所带来的眼界狭窄往往让他们由本乡的山村中学进入城里读高中时,在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心理冲击,让他们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知识面上的浅薄,见识上的寡闻少知,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而城里干净、方便快捷的生活环境、优越的物质条件也让这些对外在事物极其敏感的年轻人心里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从小长大的环境的促狭与落后,敏感的心理让他们对周围人的眼光与评价很在意,原先那种纯真的心理在这样的环境的变迁中,形成一个极大的心理落差,继而促成了他们的自卑心理的形成。
2.学习压力过大出现的心理焦虑症状
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地方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云南少数民族的贫困生因地域及民族语言等多种因素导致他们在学习上往往处于劣势,云南除回族外,其他少数民族大多都有自己的语言,而在学习中却要用汉语来进行阅读与思考,这种双语学习的状态让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学习上的负担比其他汉族的学生要重,而贫困生对通过高考改变自身命运的期望值比一般的同学要高,于是高中的学习压力给这些少数民族贫困生造成的心理焦虑明显比其他同学要大。
3.人际交往困难,难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产生虚荣封闭的心理与挫败感
少数民族的贫困生由于出生地较为偏僻,在其成长过程中接触的人较为单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单纯,当他们走出山区来到城里,接触的人员开始变得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而少数民族贫困生少与外界接触导致的羞涩、语言不通带来的讷言与羞于开口等情形让他们在与身边的人交往时很难主动与人沟通,也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与礼仪知识,这使他们面对能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同学时羡慕自卑,加上青春期与人沟通交流的心理需要因此没有被满足就产生了挫败感,并因虚荣而封闭了年轻的心灵,显得孤僻与落寞。
4.出于改变自己命运和年青人上进心态而形成的好高骛远与想入非非的心态
知识改变命运,能力带来财富。不少的少数民族贫困生在高中阶段面对能改变命运的高考,有着许多的期待,一些人的成功也让他们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加上高中老师常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这让不少学生幻想着今后的各种美好情形,但在现实中又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
三、改进方式
1.学生适应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与自制力
要让上述少数民族的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得以纠正,在教师和学校层面上,最关键的是锻炼他们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接纳能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观念陈旧,对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视不够,学生没有受到系统的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心理知识的欠缺导致心理问题不易排解。这就需要老师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与自制力,让他们内心形成一道天然的对抗外界伤害的“防火墙”。
2.利用群体心理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环境造就人,也能改变人,作为对学生的身心直接施加影响的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班集体的力量,为这些贫困生营造出一个温暖的氛围,让他们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找到心理负面情绪化解与释放的机会,培养出他们的自信心,再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接触到少数民族的贫困生,将他们集中到一个班中,并利用集体的力量改变学生的孤僻、不合群等心理,就是利用人的社会性与高中生对沟通交流有需要的特点,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3.增强增值式感恩心理,倾听学生宣泄式的倾诉
在帮助少数民族贫困生时,学校与老师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强化学生的感恩心理,但在这些工作中要加进对学生本身各种优秀素质的肯定,让他们明白因为他们的优秀,所以有许多的人愿意帮助他们,所以各种助学金是对他们价值的一种肯定形式,而对父母和他人的付出最好的回报是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增强学生的价值感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老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适宜的场合说出他们内心的困惑与经历,并认真倾听,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找到一个宣泄的机会。这是较为简单与直接的方式。
4.用心做好家长的教育引导工作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要健康良好的发展,有安全与交际的需要,因此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快速发展的高中生,他们对安全的需要和对交际的需要比以往的任何时候强烈,而两种需要的直接满足者,应是与孩子们关系最密切的父母。如果父母能够给高中生足够的良好的沟通与家庭环境,会让高中生即使家庭贫困,也会让孩子有一个可以促进他们心理成长的安全环境,能让孩子在与父母的沟通中有了情感上的宣泄与疏通,能让贫困生心理的负能量得以有效的排解。但在云南的大部分山区,因历史原因与地域阻隔,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家长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识,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往往不注意避嫌,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让孩子找不到应有的家庭安全感,更无法与父母进行良好平等的沟通交流。因此学校与老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家长配合学校老师做好相关的教育,少一些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而积极的师生关系则可让学生找到自信与努力的动力。作为任课老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更多地注入情感与态度教育,多一份关注,多一份引导,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科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上找到自信,继而改变各种不良心理,毕竟学习在高中阶段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高俊,尚云.云南高师院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5,(2):107~109.
[2]廖全明,李辉,刘宗发.云南民族地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203~204
[3]母代斌,郭伟,侯笑梅.乌鲁木齐市部分维汉族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4):344~345.
作者简介:
周陆英, 云南师范大学 2012级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