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营造幸福语文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752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积极的情绪能使一个人的思维变得敏锐,从而激发内在潜能。本文结合《白鹭》一课的教学实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遣词炼句中鉴赏美,在联想想象中表达美,在感悟模仿中创造美,通过创设美好的氛围,唤起学生的积极心理,营造幸福语文课堂。
  關键词:美;幸福;积极心理;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93-1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是艺术,就离不开“美”,因此语文课堂就应该是美的。笔者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营造真正有益于激发学生积极心理的幸福语文课堂。现以《白鹭》一课为例,与各位同行探讨如下:
  一、在遣词炼句中鉴赏美
  古人作诗文尤为注重对字词的推敲、玩味。如此,才成就了流传千古的诗作佳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做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指路人。在《白鹭》一课中,笔者引领学生感受白鹭的形象美,体会画面的意境美,品味文本的语言美。
  1.巧用问题,引发思考。
  笔者首先以《白鹭》一文的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中的“诗”为切入点,以“一种事物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我们才会把它比作诗?”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理解:白鹭既有外在的精巧美,又有内在的神韵美,因此作者才把它比喻成“诗”。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自然而然地从文本中关注作者的遣词炼句,发现、鉴赏白鹭的形象美和神韵美。
  2.深入字词,比较品味。
  接着,笔者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三幅画面。在让学生给画面取名字的过程中,学生在“钓鱼图”和“捕食图”的比较中体会“钓鱼”更能表现出白鹭闲来垂钓碧溪上的悠然之感。同时通过比较“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中“嵌”字能否改成“放”,进一步体会“嵌”字使美丽的田园风光与白鹭融为一体,白鹭带给清水田以美,清水田又使白鹭更美。
  3.品读句式,感悟理解。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词句曲折的表意:作者先否定了“有人”的看法,用“但是”表示转折,引出自己的看法,好像表意完了,但破折号又否定了:歌太铿锵了。白鹭的生活那么悠然自在,与铿锵有力的歌是不协调的。
  在上述教学中,笔者通过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字词的比较,句式的品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体验,借助直觉语感各抒己见,在自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感受白鹭的形象美,体会画面的意境美,鉴赏文本的语言美,在美的熏陶中尽情享受语文课堂。
  二、在联想想象中表达美
  欣赏文本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的参与,所以联想和想象在阅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郭沫若的这篇散文诗《白鹭》,有画一样的意境,更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美。
  最后一幅白鹭“低飞图”,文章只“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一语带过。笔者要求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这是课堂上两位学生写下的文字:
  夕阳倒映在湖面上,一只白鹭从湖面飞过,姿态优雅,平静的水面上泛起微微涟漪。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整片天空。一只白鹭掠过天际,它流线型的身姿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
  画面的美感在想象中得到了充分表达。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简练的文字看到丰富的画面,置身于作品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三、在感悟模仿中创造美
  笔者认为,诗歌教学不应仅停留在背诵、欣赏层面,而应成为初中学生多种写作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教材中的文章,可以成为激发思维火花的“引子”。《白鹭》有着诗一样的语言,因此,教师可将阅读教学与诗歌创作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前面的阅读教学已经为诗歌创作积累了一定的内涵和情感基础,此时诗歌创作应时应景,是对阅读教学最好的拓展延续。
  1.用心提炼文本。
  每篇文章都有其核心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而又深刻地解读文本,提纲挈领地提炼文本,而对于《白鹭》一文,更需要用一颗“诗心”,将文章的意境提炼出来。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的过程中,笔者巧妙地用一首诗提炼了全文。文章品读完,一首诗也呈现了出来:
  白鹭
  颜色身段两相宜,
  钓鱼瞭望悠悠立。
  黄昏偶见低空飞,
  如歌如诗图画里。
  2.学习模仿范作。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可见,古人最初作诗也是从模仿开始。笔者提供了三首古人写的白鹭诗,让学生在的基础上模仿创作。
  同时,笔者对学生创作的格式、形式没有过多的要求。这就大大降低了创作的难度,学生兴致盎然,纷纷投入到创作中去。以下是学生当堂完成的一首作品:
  白鹭
  雪衣雪发更胜雪,
  铁喙青脚两相配。
  水田钓鱼美如画,
  黄昏低飞似幻境。
  看着他们的诗作,笔者不禁感叹,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有着最纯真的童心,蕴藏着无限的可能。这一次诗歌创作的尝试,带来的是品味,是思考,是语言基础和文学素养。学生们真正享受到美感,体验了创作带来的愉悦之情。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初中语文《河中石兽》一课为例,深入探究了积极心理学理论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素养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对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观念所蕴含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语文;学习素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66-1  学生学习素养的培养已经逐渐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课
摘要:加强群体凝聚力是管理学校的关键,凝聚力能够保持学校管理的整体性、协调性、控制群体学生成员、保证学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凝聚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凝聚力;培养;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4-098-1  为了使学校管理效率提
摘 要:语法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枯燥乏味,如何区分结构成分是教学难点和重点所在。本文探讨利用情境教学方法和任务型教学方法来教授语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以简单句的五种句型结构为例子,即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主系表结构、主谓双宾结构,主谓宾宾补结构等句式来解读语法结构。  关键词:初中语法;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5-05
摘 要:数形结合思想,即借助数的精确性阐明图形的某种属性。利用图形的直观性阐明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这是沟通数形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产生感知或认知、形成数学概念或寻找解决数学问题途径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数形结合;几何意义;应用;观察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5-068-2   新的课程改革中的数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
摘要:政治教师应在核心素养下,加强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载物载物,勇敢拼搏的进取精神。在培养学生道德观念的同时,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学习法律常识,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本文讲述在政治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多项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道德素养;初中政治;政治核心;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
摘要:新课标中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发展状态。从古至今我国就提倡因材施教。对于初中数学学习来说,学生存在着数学基础、数学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如果教师采用同一种模式进行教学势必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这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对于后进生也会降低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理念,从实际出发,充分了
摘要: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定的,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反应,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环境。本文从艺术赏析,感受情境;实验探究,融入情境;联系生活,再现情境;诱错反思,创设情境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八年级地理教学情境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八年级地理;教学情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
摘 要:情境教学是目标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即教师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应以“趣”为突破口,以“形”为手段,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源泉,使问题在具体的场景中牵动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本文中笔者结合实
摘要:写作是一项综合技能,不但与学生本人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密切关系,而且还必须以社会实践和生活积累为基础。因此,教师不要一味地按照单元写作要求教条地给学生布置命题作文,而是要经常变换写作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课教学;兴趣;引导  中图分类号:
摘要:步入高中阶段,学生面对的科目多了起来,深度和难度也增加了许多,尤其是对于思维性较强的理科学科物理,许多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并不适用于高中的物理学习,这就导致了高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区,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物理时的学习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弄清学习误区且找到相应的对策极其重要。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物理不再是一门单纯的为了应付高考的科目,而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