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莲叶无穷碧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ngwu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高考共有18套试卷,就作文试题而言,共有19道(浙江卷2道),其中话题作文2道,材料作文8道,命题作文9道。
  这些题目各有什么样的特色,又该怎样识破命题人的“机关”打开作文思路呢?我们逐题作出解读。
  
  一、话题作文
  
  山东卷:
  文学性、思辨性、发散性并存的题目
  2007年全国18套试卷,只有4套为话题作文,其余的为新命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也就是说,话题作文日渐式微。考虑到2007年山东就是话题作文,一般人都认为2008年山东不考话题作文了,现在却来了个原地踏步走,如此,自然会让人大吃一惊了。
  吃惊之余,仔细分析,感觉2008年山东高考作文题还是一道不错的题目,值得人们称道。这是因为这个作文题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它们是——
  文学性。“春来草自青”,多像一句美丽的诗。现在很多学生的作文,枯燥、乏味,让人不忍卒读,缺少文学色彩该是重要的原因。现在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其实,也就规定了作文的行文风格,这就是要有诗情,要有文采。如此说来,这其实是对平常同学们作文语言枯燥、乏味的一种矫正。
  思辨性。“春来草自青”,从字面意思来说,春天来了,小草也就自然而然地返青了。春天来了,这是条件;小草自然而然地返青,这是结果。也就是说,前后存在着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如此,这个话题也就具有了思辨性,有了哲学意味。我们写作文,就应该体现这个关系。如果不能够给以体现,我们写出的作文也就不能算是符合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应该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高考作文给以适当的考查,可以说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发散性。这是就作文的立意而言。多少年来,作文都是要求立意自定。仔细考察所给作文题,知道很多情况下所说的立意自定其实是一句空话,因为作文题提供给考生的作文立意是单一的,不是发散的。今年山东的作文题,是一则寓意式的作文题,命题人给了比喻的喻体,本体呢,需要我们补出来。一补,我们能够知道,“春”的本体可以是信心,可以是毅力,可以是机遇,也可以是改革,是友谊,是爱心,是互助,是合作,是诚信,等等。“草自青”的本体可以是欣欣向荣的局面,可以是辉煌的成功,也可以是双赢的结果,等等。我们展开联想,用一个又一个的本体去置换喻体,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自然就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如何立意,我们也就有了无限的自由,这样,立意自定也就变作了现实。
  四川卷:让人一生难忘的题目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近十万人遇难或失踪。这是中华民族的大灾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高考以“坚强”为话题作文,自然在情理之中。我们,特别是四川省的人们,在这特殊的时期,最需要的就是坚强啊!
  以“坚强”为话题,写成议论文,可引用名言,可举大地震中发生的典型事例,在修辞上可使用排比增强气势,等等,一句话,要使所写的文章能够给人力量,在这特殊的时期,正如标语口号中所说“四川挺住”、“中国挺住”,让人能够无比坚强。
  以“坚强”为话题,写成记叙文,宜从小处切入。通过写一件事来写一个人,要写出个性,写出感情。可以用第三人称来写,也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写。第一人称中的“我”也不一定就是现实中的自己,也可以是大地震中受伤的人们或者是已经遇难的人们。
  当然,也可以不涉及汶川大地震。因为题目中并没有涉及地震。只要我们能够围绕“坚强”这个话题去写就行。
  
  二、材料作文
  
  全国卷Ⅰ:关注时代,关注热点
  多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一直是回避社会热点。但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不是一般的热点,因为这场地震造成了我们近十万同胞的遇难和失踪,是我们民族的大灾难。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热点。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全国卷直面现实,以汶川地震为材料拟了这个作文题目。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所给的材料说的是什么呢?有两个句子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一是“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我们想一想,围绕这两条,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啊!解放军救援的故事,国际救援队救援的故事,教师用生命保护学生的故事,还有我们捐款、献血的故事等,都值得我们去写。这些故事,都可以写的生动感人,让人激动的落泪。如果写成议论文,应该注意选择那些典型感人的事例,在叙述的时候要饱蘸浓烈的感情,争取在以理服人的同时,以情感人。
  全国卷Ⅱ:横看成岭侧成峰
  看了这则材料,谁也知道游客是好心办坏事。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无知。如果知道幼龟是“侦察兵”的话,自然也就不会帮倒忙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不少。文革时期的围湖造田、毁林造田,都是典型。拿现在来说,许多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只抱着为孩子未来着想的美好心愿,对孩子实行棍棒教育,严重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极大伤害。许多地方领导,不懂市场不懂企业,只抱着船大才能抗风浪的观点,盲目要求企业一再扩张,结果使很多企业破产倒闭。
  从成群的幼龟这个角度来说,它们没有对得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只是绝对相信,才造成了被老鹰叼走的悲剧。这提示我们,要善于动脑思考,综合考虑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听见风就是风,听见雨就是雨,又怎么不会吃亏上当呢?
  从老鹰这个角度来说,为了达到目的,即使遇到了挫折,也不放弃,而是在耐心等待时机。如果被游客赶走就不再前来,那么自然也就不能够捕捉到幼龟了。它们不仅在游客走后又来了,而且还耐心等待,结果抓捕幼龟的机会就来了。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不也是一种启示吗?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个要求提示我们要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所给材料进行解读,从而得到多个立意。之后,根据立意的新颖程度,根据我们手头掌握的材料,再决定我们作文的立意,自然也就能够写出让我们满意的作文来。
  全国卷Ⅲ(宁夏、海南卷):
  难于上青天
  爱鸟人放生——花鸟市场老板捉鸟——爱鸟人放生——花鸟市场老板捉鸟,如此,也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谁之错?如何才能破除这个怪圈?仔细思考,我们知道重要的是抓住花鸟市场老板捉鸟这一环节,怪圈也就得以破除。这就告诉我们,牵牛要牵牛鼻子,解决问题要解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联系现实生活,材料会纷至沓来。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只看经济增长指标,于是下级政府为发展经济不择手段,什么环境污染,什么安全生产,等等,都不再考虑,结果是环境污染治理抓不胜抓,安全事故防不胜防。如果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综合考查,而不是把经济发展指标放在首位,环境污染、安全生产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在教育上,现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学生拼时间,教师抓升学率,结果是学生都戴上了近视镜,能力没有提高,教师职业倦怠。谁之罪?上级部门按升学成绩排队奖惩之罪。只要排队之事存在,那么不管怎么规定学校作息时间,不管怎么强调开全课程,那就都是一句空话。
  这道题目,有73%的网友认为不好立意,无从下手来写,可谓难于上青天。我们想,重要的是没有能够破解题目,没有能够联系现实生活打开写作思路。
  北京卷:引导学生学会创新思维
  北京卷要求自定角度,其实材料中前三个学生所说的就都是很好的立意角度。我们如果对其中的一个有深刻的认识,而且手头还有材料,就不妨直接用一用。
  这则材料还说明思维方式很重要,有了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往往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还说明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想办法,困难总是能够解决的。这两个立意角度也不错。
  总的来看,这是一道引导学生学会创新思维的题目。在倡导创新的今天,高考中出现这样的题目,正应其时。一句话,出得好!
  福建卷:多元时代到来的宣言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要求。其实,又哪里是仅在口味方面?想一想,不是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欣赏趣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理解,你能说谁对谁非?多样化是新时代的重要特点。正因为有了多样化,我们的文艺园地,才有了百花齐放;我们的社会,才更加多姿多彩。也只有如此,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更富有活力。
  这样,写这篇作文,我们可以扣住多样化,从思维方式、欣赏趣味、生活方式等方面切入立意,写出让自己满意,让阅卷老师认可的好文章来。
  江西卷:特立独行,引人瞩目
  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考书信了。现在要求写一封信,可能很多考生连格式也把握不住了。《考试大纲》规定:“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书信就属于实用类文章呢,我们理应掌握其格式啊!
  以田鼠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写什么呢?写感谢,感谢人类吃掉了自己的天敌,使自己得以迅速繁衍。要注意,写得越是情真意切,对人类的讽刺意味才愈大愈强。可用正反对比手法来写。写人类没有吃自己的天敌时自己的悲惨处境,写自己的天敌被人类吃光时自己的欢欣鼓舞。不妨用勾勒法,写得形象写得有趣。
  以田鼠的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写什么呢?写人类的不理智。因为自己被吃掉,才有了今天这种田鼠泛滥横行的局面。还可以推断,总有一天,田鼠会代人将所有田里的粮食全部吃光,那个时候,人类悔悟也已经晚了。最后要劝人类深刻反省,认识到保护田鼠的天敌,就是保护自己。
  平常写信,都是写给亲戚朋友,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现在却是以田鼠或田鼠的天敌的口吻来写,我们想,一定能够写得别开生面,让人喜欢!
  湖南卷:最富有诗意的题目
  面对湖南卷充满诗意的文题如何立意呢?命题人已经给了我们三个角度,这就是:1.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2.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3.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三个角度,我们可以和现实生活相联系,看哪一个我们认识深刻,哪一个我们手头有材料,我们就用哪一个。
  另外,还可以谈从全局把握问题,才能看得清、看得准;还可以谈在思想上先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才能搞清事实真相,从而做一个能够正确解决问题的参与者,等等。
  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好评如潮,题目为: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比较之后,我们能够知道2008年湖南卷的作文与2007年北京卷的作文题是如出一辙。这也提醒人们,不要总认为高考出题总是年年创新,有时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继承也是特殊意义上的创新呢。
  辽宁卷:走近自我,关注自我
  对于青少年价值观取向问题的调查结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前两种看法,我们容易表示认同。第三种呢?可能感到有些难理解,其实,只要我们联系实际来看,也就知道正确了。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如果是自己正生病,或有残疾,需要他人照顾,这时就没有必要为别人让座;比如过马路闯红灯,如果自己的车上有危重病人,这时时间就是生命,闯一次红灯又有什么不可?比如诚实意味着吃亏,如果处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生活环境中,诚实自然就是吃亏的代名词。一句话,现实生活是复杂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引导学生去关注自我,就是关注生活,学生自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如此,又怎么不能写出好文章来呢?2008年的辽宁卷作文题就是一道这样的好题。
  
  三、命题作文
  
  上海卷:让世界更完整
  世界就是由我们与他们组成的,心中如果只有我们,自然我们的世界是不完整的。遗憾的是,现在只关注自己的人太多了,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哪里还有他人?这样的世界,又怎么会是一个和谐的世界。如此说来,2008年上海的作文题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把视线转向“他们”,会看到什么?会看到贫穷,会看到富贵,会看到不公,会看到进步,会看到落后,会看到文明,等等。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共同富裕,会想到平等,会想到和谐,会想到感恩,会想到正义等。“他们”是谁?可以是农民工,可以是干部子弟,可以是下岗工人,可以是一掷千金的大款,可以是沿街乞讨的老人,等等。这么一扩展,自然也就打开了思路。我们写什么呢?写自己熟悉的,让文章内容充实;写他人可能不写的,让文章新颖。
  安徽卷: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
  打开思路,写好《带着感动出发》,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谁带着感动出发。可以是你(你们),可以是我(我们),可以是他(他们)。如果是写成论述类文章,可以笼统地谈,这个问题也就能够避过。如果是写成文学类文章,这个问题也就避不过去,必须正视。实际上,这是一个重要的行文角度问题。二是什么样的感动,或者说是为什么感动。联系实际,汶川大地震中,老师舍生救学生,我们为之感动;救援人员不怕疲劳,日夜奋战,我们为之感动;群众排队捐款、献血,我们为之感动。具体到个人,温总理作为一个67岁的老人,在第一线指挥我们为之感动;民警蒋小娟为灾民的孩子喂奶,我们感动。可让人感动的原因很多,可让人感动的事例很多。三是带着感动出发的结果。带着感动出发,其结果一定是产生更多的感动,从而使更多的人带着感动出发,我们的社会最终变为一个充满爱的和谐的社会!
  现在,标点符号单独设题进行考查的试卷越来越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徽卷特别提出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自然也就有了现实意义。
  天津卷:提升道德水准的题目
  常情,《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通常的心情或情理。人之常情,也就是一般人的心情或情理。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弱病残让座,这是人之常情;晚辈见到长辈,主动打招呼,这是人之常情;朋友生病住院,前去探望慰问,这是人之常情;别人帮了忙,自己主动表示感谢,这是人之常情;客人来了,热情招呼,这是人之常情,等等。如果违背了这些人之常情,就会受到人们的非议,自己在心灵深处也会有负疚感。这样,和现实生活一联系,人之常情也就有了具体内容,我们对人之常情的理解也就更到位、更深刻。由于打开了思路,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我们手头的材料也就纷至沓来,这个时候,无论是用什么文体来写,写出让阅卷老师满意的好文章,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广东卷:让人反向思维的题目
  平常我们说“不”的时候太多了。面对行贿者的行贿,我们说“不”;面对他人的错误言论,我们说“不”;面对邪恶的抢劫者,我们说“不”;面对弱者的请求,我们说“不”;面对他人善意的劝告,我们说“不”;面对家长的苦口婆心,逆反心理特重的我们也说“不”。面对这么多的“不”,命题人不禁浮想联翩,于是有了《不要轻易说“不”》这个题目。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题目?不要轻易说“不”,不是说不能说“不”,而是说不要轻易说。比如面对邪恶,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策略一些?策略一些并不是接受、认可啊!轻易说“不”的结果,往往是使我们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比如面对同事、同学、朋友、家人的正当请求,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不”,往往是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拉大了自己和他们的距离,使双方变得越来越疏远。不要轻易说“不”,是智慧的表现,是道德的要求。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立意、选材也就有了取舍的空间,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来,自然也就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湖北卷:小处不可随便
  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什么?材料中的八个例子,都小得有些微不足道。可正是这些微不足道,透露了我们思想深处的秘密,这就是我们的修养、道德、文明程度。这么说来,举手投足之间,我们又怎么能不重视?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入手,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现代高素质的文明人。你说是不是呢?
  八个例子,前两个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自然,中间四个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他人,最后两个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自己。三种类型,三个思考角度,从哪一个角度切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一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天地。我们去联想、去思考,写出一篇好文章来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江苏卷:看似平易的题目
  好奇心的结果是什么?材料中已经说了,是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有的好理解,比如好奇心的结果是惊喜,因为我们有了好奇心,我们在科学方面才会不断有新的发现,这时我们又怎么不会惊喜?有的不好理解,比如,好奇心的结果是烦恼。为什么偏偏是烦恼呢?联系生活实际,看一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人和事,自然也就能够明白,如果对与自己风马牛不相及的他人的隐私抱有好奇心,想方设法去打探,到头来带给自己的只能是烦恼。
  给了那么多结果,我们写什么?写自己熟悉的,写自己认识到位的,在此基础上,要避俗,写他人可能不写的,这样才可能在选材、立意方面出新,赢得阅卷老师的喜欢。
  重庆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自然”怎么理解?这是立意的关键。命题人想我们之所想,给了我们三个义项进行诠释。如果“自然”是指自然界,那么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在自然界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环保。如果“自然”是指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那么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在自由发展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教育中的张扬、发展个性。如果“自然”是指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那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可以通过造句的方式来看一看。态度很自然/他是初次演出,但演得挺自然。这么说来,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大大方方,也就是凡事能够深入进去融入其中。明白了这些,我们谈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
  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题为:
  “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
  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显然,2008年重庆卷是受到2006年湖南卷的启发而拟的一个题目。分省命题,相互借鉴学习,是自然之事。这一点,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还应注意。
  浙江卷:唯一二选一的题目
  我们的学生,要么生活在都市,要么生活在乡村,生活在都市的对都市熟悉,生活在乡村的对乡村熟悉,于是便有了这二选一的题目。二选一,透露出来的是人性,是关怀,是温暖。为考生着想,这也是命题人应该必备的素质啊!
  怎么写呢?无论是“触摸都市”中的“触摸”,还是“感受乡村”中的“感受”,都是用心去触摸,用心去感受。也就是说,我们所写的,应该是都市或乡村中能够在我们的心灵的湖泊上激起波澜或者最起码是涟漪的事情、人物或观点。这样,我们所写才可能充满与众不同的个性,而不尽是些人云亦云的东西。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够给人以陌生的新意,自然会让阅卷老师喜欢!
  [单位作者:山东青州五中]
其他文献
六月回乡,一进楼门,就看到了艾蒿,长长的一束斜插在人家的铁门上,暗绿的叶子微卷,露出银白叶背。一层一层上楼,各家的铁门贵贱各异,可是大半都插了艾蒿。满楼都是微辛的艾蒿香,有人曾形容那是睡着了的花,屏住气息的嫩叶,还带着一股淡淡的烟味,像是谁忘记把篝火熄灭了。  我家也插了,妈妈说:楼下小菜场就有卖的,五毛钱一把——是快端午了。  在北京没见着艾蒿卖,当然这只说明我孤陋寡闻,而北京是迷宫之城,博尔赫
期刊
女孩的成长滋味多  一考生  都说十八九岁的女孩如初升的太阳,轻轻地走出地平线,亭亭玉立在澄澈的海面,沾着雾气,漾着柔波;都说十八九岁的女孩如刚刚绽放的百合,缓缓扬起嘴角的笑,乖巧地含着小巧的下巴,带点稚气,透着娇媚;都说十八九岁的女孩如透着灵气的小公主,轻跳着扯出裙角的顽皮,爱扮可爱的鬼脸,有些调皮,有些任性……我也是个十八九岁的女孩,从小娃起,跌跌撞撞地成长为大姑娘。女孩的成长很奇妙,女孩的成
期刊
对人生而言,腐刑比杀头更难忍受。风雨如晦之中的史迁作此艰难抉择,正显示出其生命力的卓异不群、坚韧与刚强。  《史记》载录2413年事,这一面巨型的历史透视镜,是在极端痛苦、不幸,极端伤感、艰难的条件下用拌着血泪的笔墨完成的。历史以那么残酷的方式愚弄、挫磨史迁,决定了史迁所发之愤决非一己之私愤,既愤慨封建与皇权,也愤慨俗风与世情。  李陵在漠北浴血死战之际,使报于朝,“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礼拜
期刊
生死不离  王久平    生死不离,你的梦在哪里  想着生活继续  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我数秒等你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我看不到你,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彩虹
期刊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理想状态下的百米赛跑是这样的,参赛队员一字排开,裁判大喊:“各就各位——预备——跑!”随着发令枪一响,大家箭一般冲出起跑线……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竞赛远非理想状态,发令员经常缺席,众人还在“各就各位”,胆大的就已经冲向终点了。你也许会说他们“犯规”、“耍赖皮”,但历史无数次证明,机遇往往青睐抢跑的家伙。因为这些抢跑者懂得人生没有发令枪,只要
期刊
面对弱小者,人们会不自觉地在心底产生一种同情,进而会捐助或者施舍一些钱或物以表达自己的爱心。可是捐助者在这时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相对于被救助者的优越性。捐助者往往考虑到的只是自己的爱心,而没有考虑到被捐助者接受这份爱心时的感受。  古人有不食嗟来之食之例。“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这个故事是说人都是有尊严的,得到食物就能生存,可是面对那
期刊
越过城东的一座桥,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片开阔的菜地。夏天,一畦新绿尤其绿得热烈。而现在,是一片花园,所谓花园,是人居的小区而已。几年前,我曾在这里观察过菜地里的虫。人在这里定居,想必虫只好向城市的反方向逃逸了。  夏天,我很想去拜访一只虫。我不是法布尔,也写不出《昆虫记》。可是,我记住了《昆虫记》里的一句话:“接受我们质询的并不是动物本身,却恰恰是我们自己的眼光。”将目光投射到虫的生活,我将获得一份
期刊
【考点阐释】  “有创新”,是对文章立意、选材、结构、表达等方面的要求。它包括“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和“有个性特征”。其中的“见解新颖”,就是要能“言他人之所未言,发他人之所未发”,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上发现出美来,而不能人云亦云、老生常谈。“材料新鲜”,是指选材时除了注意材料的典型、真实外,还要力求选择新颖的材料。新鲜别致的材料,才能表现生动活泼的内容,
期刊
好作文题的标准,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一是简洁、明了,一目了然,不需要过多解释、说明;二是好立意、好写,学生一看到就有写作的冲动,有极强的写作欲;三是关注人的普遍情感,含着人文性、理性,不限于一时一地的写作,可以是“全天候”的写作;四是有区分度,好学生能写出好作文,差一点的学生也能写出作文,关键是思维认识不同,就会有不同作文档次。    2008年高考已经落幕了,人们急于谈说的莫过于作文题了。  
期刊
第一类:材料作文类(包括图画材料1题、文字材料4题,共5题)    【全国卷Ⅰ】  (河北、河南、山西、广西)阅读下面的画图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这是2007年高考中唯一的一套以漫画作为材料的作文题。画面不难理解,难点在“出事”的含意上。选择“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