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舍,不是爱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z_8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弱小者,人们会不自觉地在心底产生一种同情,进而会捐助或者施舍一些钱或物以表达自己的爱心。可是捐助者在这时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相对于被救助者的优越性。捐助者往往考虑到的只是自己的爱心,而没有考虑到被捐助者接受这份爱心时的感受。
  古人有不食嗟来之食之例。“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这个故事是说人都是有尊严的,得到食物就能生存,可是面对那种炫耀爱心、居高临下似的救济,饥饿贫穷的人是宁肯饿死也不愿意接受的。对于一个略有自尊的穷人来说,有的时候,他们宁愿是借而不是拿,他们宁愿立下一个回报的承诺而不是白白接受,这样他们才会在接受救助时不带有羞耻之心。
  小说讲的是“我”,一个作为联合国义工的中国人,在南非第一次执行任务时遇到的一件震撼心灵的事情。“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领队的是一个资格最老的英国人马丁。“我”来到贫民窟后看到眼前脏乱的景象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样子,同情心不禁涌了上来,拿出救助的衣服想要立刻给他们。这时,马丁出人意料地喝止了“我”,并且近乎粗鲁地夺下“我”手中的衣服,接着“我”看着马丁一件件地给孩子们分配任务,然后才把救助衣服和食品作为“酬劳”给他们。
  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我”和马丁的矛盾——不同的救助心理。“我”把那些贫民看作乞丐,想把救助物质毫无代价地施舍给他们。而马丁却采用了另一种方式,即让这些孩子们用双手劳动来换取物品。施舍,是许多人容易做到的,但平等地给予却并非人人能为。同样是救助,马丁却给了这些孩子平等的尊重,没有让这些孩子吃“嗟来之食”,不让这些孩子因为贫穷接受救助而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因为,可怜和施舍对孩子是有害而无利的,会导致孩子自信丧失、自尊消亡、希望破灭。任何形式的施舍都是一种伤害,施舍会使保护自尊的良好愿望和善良行为变成宰割自尊的钝刀。
  施舍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使他们养成不劳而获的惰性,整天不用劳动就可以获得食物,这样的思想是可怕的,一旦养成这样的惰性,这些孩子的一生就将毁于一旦,就将如哈巴狗一样乞怜在别人脚下。
  如果所有人都献出爱心无条件地施舍,那么被救助者就会逐渐丧失劳动的意识和劳动能力,结果付出的爱心反而害了他们。作为救助,不仅要无条件地付出爱心,还要懂得爱的节制。不要让被救助者轻易奢望别人的给予,对任何有劳动能力的人而言,劳动是生存的第一理由。对于这些小孩,“他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很糟糕的环境中,我们更应该从小就培养他们树立起改变生活状况的信心”。
  小说中法国人雷诺也说,救助“不是这样的,你不能这样送出去”。那么,应该如何送出自己的爱心?相信大家看完这篇小说都已经有了答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别人救助的同时应当教会别人如何去生存:要靠自己的双手去生存,而不是在他人的施舍下毫无尊严地度日。真正的爱心应当在帮助弱者时“割断弱者旁逸斜出的自卑情绪,并培养他们做人的高贵情操”。马丁不仅给“我”上了一课,也给所有想帮助他人的有爱心的人上了一课。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使当地变成了一片废墟,无数失去家园的百姓在等待救助。此时,各地的救援物资和志愿者都涌向灾区。可是在捐款中,出现了有些人或者公司互相攀比捐款额多少的现象,似乎捐款越多就越有爱心,这样炫耀的爱心是要不得的。同样,在前线救助灾区同胞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的是他们的尊严,尤其是那里的小孩子们。很多明星信誓旦旦地说要救助灾区人民,很多志愿者奔赴前线无偿奉献,很多普通人在背后默默祈福,在这些美好的背后,我们要注意的是,他们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施舍爱心。
  灾难发生之后,有许多中小学校接纳了从灾区过来的孩子,这种方式是很好的,但如何让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因为,“没有什么比孩子们健康成长更重要的了”。看着一个个孩子围着他们递来吃的喝的,看着老师们同情、可怜的眼光,看着社会给他们的小手里塞满的救灾物资,我不禁担忧,我们不应该过度“炫耀”我们的爱心,不应该让他们赤裸裸地在别人面前展示他们的“伤口”。他们现在的确是弱者,但我们不要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强者的姿态,而应当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受伤的心灵。在新闻报道中,我发现了一些令人欣慰的东西:有安排一些灾区学生到技校学技术的,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还有帮助灾区群众们生产自救,自己修缮损毁的房屋等等。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真正的爱心!
  炫耀的爱心是一把利斧,时刻警醒着“施予者”。因为,“它不仅会砍掉弱者奋发的信念,还让他们在阳光下赤裸裸地展示血迹斑斑的伤口”。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
  【附】
  炫耀的爱心是一把利斧
  刘军
  2006年7月,我作为联合国义工服务组织(UNV)的一员,去南非做了半年的义工。
  7月的中国,正值盛夏,但远在南半球的南非却正处于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我们的任务就是,尽量帮助那些滞留在首都比勒陀利亚的来自姆普马兰加省的贫民(尤其是小孩),给这些居无定所,在瑟瑟寒风中艰难求生的穷人捐衣捐物,帮助他们度过一年当中最难熬的日子。
  我们这一组一共6个人,分别来自中国、英国、法国和新西兰。其中留着一脸蓬乱的红胡子的英国人马丁已经在这里做了3年义工,是我们这群人中资格最老的一个。
  第一次执行任务是马丁带我们去的。那一天,我们到批发市场去买衣服、被子、玉米粉和饼干,细细地挑好货物以后,我们开着日本人捐助的3辆丰田工具车,直奔郊外一个叫利比利亚的废旧市场。
  说实话,尽管到之前我有相当的心理准备,但目睹眼前的一切,还是吃惊不小。在这个废弃的市场上,到处是贫民用铁皮和木板搭建的简易住房,四壁透风,杂乱无章。更糟糕的是这么大一片贫民窟,我竟然没有看到一根电线和自来水管,半封冻状态的污水肆意横流,让人无处下脚。
  可能听到外边有动静,最先冲出来的就是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衣衫褴褛的他们在寒风里瑟瑟发抖,瞪着单纯的大眼睛,揣测着我们的来意。望着这些可怜的孩子,我迫不及待地从车上拿出衣服就朝他们走去。
  “刘,你在做什么?”马丁突然大声问我。我扭头看到他正瞪着我,眼睛里是一股掩藏不住的火气。
  “快点把东西送给他们啊,这些孩子急需。”我解释说。
  “把东西放下!”马丁冲到我眼前,涨红着脸,近乎粗鲁地夺下我手里的衣服。我莫名其妙地望着他,一时不明白他哪来的脾气。旁边的法国人雷诺上前拉开我说:“刘,不是这样的,你不能就这样送出去……”
  余怒未消的马丁面对围上来的孩子们,立刻变成一副温和的笑脸。柔声问道:“孩子们,愿意帮我们做点事情吗?”
  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怯生生地咧着嘴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其中一个被他的同伴恶作剧似地推了出来。
  “非常好。”马丁鼓励说,“如果你能帮我们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的话,我想,你会得到酬劳的。”
  在同伴的怂恿下,那个小家伙真的走过去,接住了新西兰人菲思从车上递下的一小袋玉米粉。
  “好极了,”马丁夸张而富有感染力地叫着,“小家伙,谢谢你的帮助,这是你应得的劳动报酬。”他把一身棉衣和一小桶饼干递给了那个孩子。孩子愉快地接过这些劳动所得,兴奋得两眼放光。
  “小家伙们,你们看到了,车上东西很多,有谁愿意继续帮助我们呢?”马丁半蹲在这些孩子们面前,亲切地问。
  孩子们尖叫一声一拥而上,嬉笑中很快帮我们把东西从工具车上卸了下来。最后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套棉衣和一份玉米粉或饼干。
  这时,闻讯赶来的其他孩子看到已经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的时候,眼里不由得流露出失望和对得到“酬劳”的同伴的妒忌。马丁挥着手,很兴奋的样子,大声叫着:“孩子们排好队,我知道你们的歌声很甜美,为什么不给我们唱首歌呢?当然,你们也会得到理所应当的酬谢。”
  那些孩子受到了鼓舞,一边拍手一边唱歌跳舞,唱完之后每人都得到了一份礼品。
  在回去的车上,马丁主动跟我道歉说:“刘,我下午的态度不好,请你原谅。但你知道吗?我们不能让孩子觉得这些东西是他们理所应当得到的,这样会养成他们不劳而获的惰性。他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很糟糕的环境中,我们就更应该从小培养他们树立起改变生活状况的信心。而且,人生来是平等的,如果我们居高临下地进行施舍、捐赠,会让孩子们的自尊受挫,长大后会留下心理疾病的隐患……刘,没有什么比孩子们健康成长更重要的了。”
  那一天,马丁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他让我懂得,炫耀的爱心是一柄砍平人理想的利斧,它不但会砍掉弱者奋发的信念,还让他们在阳光下赤裸裸地展示血迹斑斑的伤口。这种帮助是残忍的,有损人尊严的。而如何割断弱者旁逸斜出的自卑情绪,并帮助他们坚持做人的高贵情操,则是施予者必须学会的高妙技巧。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11期)
其他文献
看过一幅摄影,整个画面几乎都是膝盖以下的行走,各式各样的腿穿行在宽敞的路面上。我不知道这幅摄影来自怎样的契机,但那音乐一样的脚步声,肯定是世界上最美的和音,让我们振奋,寻找到前进的勇气。摄影师在那一刻找到的绝不仅仅是抓住镜头的灵感。  有一次,走廊上的脚步声打动了我。  当时我在一个城市漂泊,我忽然病了。就在那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可能从我有气无力的回话中听出了信息,那是我曾经的一个同事,应该是
期刊
但我仍然相信,在每一颗懂得感恩的心里,都有一个能容纳所有感动的器皿,也许是瓶子,也许是别的什么……    清晨,我到田间散步,被两个小孩挡住了去路。这是邻居家的大毛和小毛。两个孩子正全神贯注地拨弄着一个瓶子,全然没有留意到我的靠近。我驻足细看,那是一个造型美丽的玻璃瓶,有着修长的瓶颈、微微凸起的瓶身。瓶子洗得很干净,初升的太阳柔和地照在瓶壁的水珠上,晶莹剔透,惹人怜爱。  我正想绕过去,却听小毛说
期刊
诗意地生活  一考生    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柏拉图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抑或许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  然而,在生活急遽变化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既不可能像陶潜一
期刊
在近三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同题材诗词比较阅读鉴赏题频频闪亮登场。的确,在对比中更能彰显不同作品的主旨风韵,体现不同作品的精神内涵,同时更能提高学生鉴赏诗风词韵的能力,值得我们重视。  例1 (2007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  (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
期刊
小小说亦称“微型小说”,是小说文体中最精致、最微小的一种。既然是“小说”,小小说就具备了小说应有的文体特质——人物、环境、故事等小说要素。与其他小说不同的是,因为小小说文字大多是2000字以内,要想吸引读者,就必须浓缩小说的内涵,将小说文体应有的精神内涵、艺术品格、审美容量浓缩于短小精悍的篇幅之内,将作者对世界的认知、精神的指向、生活的思考、审美的体悟灌注于作品,传达给读者,给人艺术的享受。  最
期刊
六月回乡,一进楼门,就看到了艾蒿,长长的一束斜插在人家的铁门上,暗绿的叶子微卷,露出银白叶背。一层一层上楼,各家的铁门贵贱各异,可是大半都插了艾蒿。满楼都是微辛的艾蒿香,有人曾形容那是睡着了的花,屏住气息的嫩叶,还带着一股淡淡的烟味,像是谁忘记把篝火熄灭了。  我家也插了,妈妈说:楼下小菜场就有卖的,五毛钱一把——是快端午了。  在北京没见着艾蒿卖,当然这只说明我孤陋寡闻,而北京是迷宫之城,博尔赫
期刊
女孩的成长滋味多  一考生  都说十八九岁的女孩如初升的太阳,轻轻地走出地平线,亭亭玉立在澄澈的海面,沾着雾气,漾着柔波;都说十八九岁的女孩如刚刚绽放的百合,缓缓扬起嘴角的笑,乖巧地含着小巧的下巴,带点稚气,透着娇媚;都说十八九岁的女孩如透着灵气的小公主,轻跳着扯出裙角的顽皮,爱扮可爱的鬼脸,有些调皮,有些任性……我也是个十八九岁的女孩,从小娃起,跌跌撞撞地成长为大姑娘。女孩的成长很奇妙,女孩的成
期刊
对人生而言,腐刑比杀头更难忍受。风雨如晦之中的史迁作此艰难抉择,正显示出其生命力的卓异不群、坚韧与刚强。  《史记》载录2413年事,这一面巨型的历史透视镜,是在极端痛苦、不幸,极端伤感、艰难的条件下用拌着血泪的笔墨完成的。历史以那么残酷的方式愚弄、挫磨史迁,决定了史迁所发之愤决非一己之私愤,既愤慨封建与皇权,也愤慨俗风与世情。  李陵在漠北浴血死战之际,使报于朝,“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礼拜
期刊
生死不离  王久平    生死不离,你的梦在哪里  想着生活继续  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我数秒等你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我看不到你,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彩虹
期刊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理想状态下的百米赛跑是这样的,参赛队员一字排开,裁判大喊:“各就各位——预备——跑!”随着发令枪一响,大家箭一般冲出起跑线……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竞赛远非理想状态,发令员经常缺席,众人还在“各就各位”,胆大的就已经冲向终点了。你也许会说他们“犯规”、“耍赖皮”,但历史无数次证明,机遇往往青睐抢跑的家伙。因为这些抢跑者懂得人生没有发令枪,只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