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多元文化涌进了大学校园,给我国传统的校园文化带来了影响,转变了一些高校学子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在此背景下,高校应重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坚决贯彻“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秉承方向性与时代性的原则,建设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校园文化 建设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转变。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接班人,是构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满足国家对大学生品德培养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需求。
一、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进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满足大学生道德培养的需求。
不论是在哪个年代中,大学生始终都是社会的先锋力量,其举动和言行都能够引发社会的巨大反响,比如抗战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五四青年运动等。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对社会上的不良文化和思想拨乱反正,在大学教育期间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构建和谐校园,满足当代大学教育的基本需求(1)(334-335)。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竞争压力增大,人们的生活负担、工作负担增加,在大学校园中流传着“毕业即失业”的戏谑语录。据调查显示,一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压力较大,无法确定自身发展的目标,导致自身陷入茫然无措的抑郁状态。究其原因,部分高校只重视文化课程教学忽略文化思想的培养和建设,导致学校内部的文化空乏,不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进行校园文化构建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具体要求,培养其不断发展、服务社会的良好品德。
(二)满足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需求。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由于近年来的应试教育,一些学校将教育的重心放在数语外等重点考试科目上,忽略传统文化的教学,导致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陷入尴尬的境地(2)(49 55)。同时,由于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人们获取海外信息资源的方法更便捷,在流行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学生热衷于动漫、二次元、欧美流行音乐、饭圈追星等内容,对于我国本土的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进行高校文化建设,通过校园展板、文化活动、网页、公众号推送等形式,能够有效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自强不息,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精神内涵。在良好的校内文化氛围下,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促使其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核心思想,在校内构建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在社会的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以“立德树人”为主要指导思想构建校园文化,能够优化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为人处世的态度,满足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需求。
二、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进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秉承方向性原则,践行文化建设。
大学是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机构的健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对文化精髓进行传承,还能够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青年学生正处于吸收优秀文化思想、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点。鉴于大学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大学校内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秉承方向性原则,通过融入正确的人文思想、历史思想、政治思想,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3)(98-10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明确正确的教育方向,将培养学生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必备能力和良好品格作为教育目标,践行校内文化建设。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践行校内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秉承正确的方向,吸收希望文化中有益处的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秉承时代性原则,践行文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便捷了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不良思想的传播提供了路径。信息时代,随着融媒体、自媒体的不断涌现,网络社交门槛降低,人人都可以借助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成为新闻内容的发布者,导致网络上的思想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文化映射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下构建校大学校内文化,需要秉承时代性原则,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中国梦”变为“中国现实”。立足实际教学情况,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作用,在不断的实践中确定学校的发展路线,在不断回顾历史的过程中展望未来,结合学校的教学特色,从文明、历史、政治等多重角度进行思考。把握当今时代“信息化”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自媒体、融媒体等信息平台,以“信息化”的手段践行校内文化的构建。
三、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路径
(一)加强校内党团组织的示范带头作用。
高校党团组织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中坚力量,在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满足“立德树人”的具体要求,就需要高校党团组织发挥带头作用。一方面,坚决落实团的专题教育,开展辩论会、研讨会、主题教育工作等,在专题教育的作用下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充分思考青年学生在文化方面的需求,利用团学组织在学生中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各级团组织要坚决贯彻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以党团活动、座谈会、主题班会等形式融入理想观念,强化大学生的意识形态(4)(168-170)。在此過程中,辅导员、团干部应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教学责任,加强与学生组织的交流和沟通,支持学生组织所举办的各项活动,在主题班会、主题团体活动、谈心谈话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加强自我管理。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综合素质人才,在此过程中,辅导员、团干部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进行扁平化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主动性。一方面,应打破传统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将重点放在基层学生干部团队建设当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管理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引导其积极参与到实训项目与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深刻銘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内庆祝重大节日、开展重要活动时,应充分发挥基层学生干部的主体性,使其在进行项目策划的过程中,深化使命感和责任感。比如,在各类校园文化节、“三走”校园体育活动中,应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全面支持学生干部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自行构建校园文化的积极性,实现自我管理。
(三)组织多项活动,加强校内文化宣传。
校园文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对高校学子的思想品德的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宣扬传递正能量(5)(31-3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辅导员要利用好学校的各类平台,形成文化育人合力,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时,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专业特色,积极与教务部门和相关学院沟通,共同策划、组织开展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既为学生专门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又引导学生学习领悟优秀文化的魅力。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应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中华优秀文化思想为主旋律,加强正能量的传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校园文化。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关怀和爱护,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指导开展多元化的班团活动,如辩论赛、舞蹈比赛、宿舍评比等。
(四)利用自媒体平台,拓展文化传播渠道。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人都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为了避免自媒体、互联网大行其道影响高校学子的价值观念,我们应积极运用新时代教学手段,拓展文化传播的新渠道。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一系列的调查问卷能够发现,学生的课余休闲时间大都花在抖音、快手、微博等娱乐性强的平台上,一小部分时间花在知乎、微信公众号等科普性强的平台上(6)(47-49)。根据实际数据的启示,我们应准确瞄准学生活跃的社交平台、网络平台,打造出趣味性十足的网络文化传播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比如,在抖音、B站等注册账号,拍摄上传学校的知名教授、校友事迹、校园景色、学校大型活动短片等,增强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策划形式生动活泼、内容既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又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校园短片,由学生自导自演,上传到自媒体平台中,展现当代高校学子的生活情趣和文化自信。将当代高效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拓展文化传播渠道,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结语
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我国教育始终,在各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在构建高效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需要“立德树人”理念的引导,引导大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敦促其不断学习、进步和发展,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锡山.浅谈大学思政教学中良好校园环境的积极作用[J].国际公关,2020(12).
[2]向朵,覃安琪.高校文学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联——以湖北民族大学桂园文学社为例[J].长江丛刊,2020(26).
[3]汪玉宝.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校园文化育人的实践与探索[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05).
[4]陈秋霞,张松富,胡永生.中医药高校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8).
[5]张甜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探析[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6(03).
[6]徐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的人力资源培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3).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校园文化 建设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转变。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接班人,是构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满足国家对大学生品德培养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需求。
一、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进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满足大学生道德培养的需求。
不论是在哪个年代中,大学生始终都是社会的先锋力量,其举动和言行都能够引发社会的巨大反响,比如抗战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五四青年运动等。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对社会上的不良文化和思想拨乱反正,在大学教育期间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构建和谐校园,满足当代大学教育的基本需求(1)(334-335)。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竞争压力增大,人们的生活负担、工作负担增加,在大学校园中流传着“毕业即失业”的戏谑语录。据调查显示,一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压力较大,无法确定自身发展的目标,导致自身陷入茫然无措的抑郁状态。究其原因,部分高校只重视文化课程教学忽略文化思想的培养和建设,导致学校内部的文化空乏,不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进行校园文化构建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具体要求,培养其不断发展、服务社会的良好品德。
(二)满足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需求。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由于近年来的应试教育,一些学校将教育的重心放在数语外等重点考试科目上,忽略传统文化的教学,导致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陷入尴尬的境地(2)(49 55)。同时,由于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人们获取海外信息资源的方法更便捷,在流行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学生热衷于动漫、二次元、欧美流行音乐、饭圈追星等内容,对于我国本土的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进行高校文化建设,通过校园展板、文化活动、网页、公众号推送等形式,能够有效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自强不息,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精神内涵。在良好的校内文化氛围下,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促使其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核心思想,在校内构建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在社会的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以“立德树人”为主要指导思想构建校园文化,能够优化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为人处世的态度,满足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需求。
二、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进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秉承方向性原则,践行文化建设。
大学是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机构的健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对文化精髓进行传承,还能够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青年学生正处于吸收优秀文化思想、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点。鉴于大学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大学校内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秉承方向性原则,通过融入正确的人文思想、历史思想、政治思想,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3)(98-10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明确正确的教育方向,将培养学生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必备能力和良好品格作为教育目标,践行校内文化建设。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践行校内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秉承正确的方向,吸收希望文化中有益处的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秉承时代性原则,践行文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便捷了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不良思想的传播提供了路径。信息时代,随着融媒体、自媒体的不断涌现,网络社交门槛降低,人人都可以借助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成为新闻内容的发布者,导致网络上的思想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文化映射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下构建校大学校内文化,需要秉承时代性原则,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中国梦”变为“中国现实”。立足实际教学情况,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作用,在不断的实践中确定学校的发展路线,在不断回顾历史的过程中展望未来,结合学校的教学特色,从文明、历史、政治等多重角度进行思考。把握当今时代“信息化”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自媒体、融媒体等信息平台,以“信息化”的手段践行校内文化的构建。
三、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路径
(一)加强校内党团组织的示范带头作用。
高校党团组织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中坚力量,在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满足“立德树人”的具体要求,就需要高校党团组织发挥带头作用。一方面,坚决落实团的专题教育,开展辩论会、研讨会、主题教育工作等,在专题教育的作用下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充分思考青年学生在文化方面的需求,利用团学组织在学生中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各级团组织要坚决贯彻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以党团活动、座谈会、主题班会等形式融入理想观念,强化大学生的意识形态(4)(168-170)。在此過程中,辅导员、团干部应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教学责任,加强与学生组织的交流和沟通,支持学生组织所举办的各项活动,在主题班会、主题团体活动、谈心谈话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加强自我管理。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综合素质人才,在此过程中,辅导员、团干部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进行扁平化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主动性。一方面,应打破传统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将重点放在基层学生干部团队建设当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管理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引导其积极参与到实训项目与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深刻銘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内庆祝重大节日、开展重要活动时,应充分发挥基层学生干部的主体性,使其在进行项目策划的过程中,深化使命感和责任感。比如,在各类校园文化节、“三走”校园体育活动中,应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全面支持学生干部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自行构建校园文化的积极性,实现自我管理。
(三)组织多项活动,加强校内文化宣传。
校园文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对高校学子的思想品德的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宣扬传递正能量(5)(31-3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辅导员要利用好学校的各类平台,形成文化育人合力,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时,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专业特色,积极与教务部门和相关学院沟通,共同策划、组织开展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既为学生专门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又引导学生学习领悟优秀文化的魅力。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应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中华优秀文化思想为主旋律,加强正能量的传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校园文化。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关怀和爱护,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指导开展多元化的班团活动,如辩论赛、舞蹈比赛、宿舍评比等。
(四)利用自媒体平台,拓展文化传播渠道。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人都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为了避免自媒体、互联网大行其道影响高校学子的价值观念,我们应积极运用新时代教学手段,拓展文化传播的新渠道。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一系列的调查问卷能够发现,学生的课余休闲时间大都花在抖音、快手、微博等娱乐性强的平台上,一小部分时间花在知乎、微信公众号等科普性强的平台上(6)(47-49)。根据实际数据的启示,我们应准确瞄准学生活跃的社交平台、网络平台,打造出趣味性十足的网络文化传播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比如,在抖音、B站等注册账号,拍摄上传学校的知名教授、校友事迹、校园景色、学校大型活动短片等,增强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策划形式生动活泼、内容既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又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校园短片,由学生自导自演,上传到自媒体平台中,展现当代高校学子的生活情趣和文化自信。将当代高效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拓展文化传播渠道,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结语
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我国教育始终,在各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在构建高效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需要“立德树人”理念的引导,引导大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敦促其不断学习、进步和发展,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锡山.浅谈大学思政教学中良好校园环境的积极作用[J].国际公关,2020(12).
[2]向朵,覃安琪.高校文学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联——以湖北民族大学桂园文学社为例[J].长江丛刊,2020(26).
[3]汪玉宝.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校园文化育人的实践与探索[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05).
[4]陈秋霞,张松富,胡永生.中医药高校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8).
[5]张甜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探析[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6(03).
[6]徐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的人力资源培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