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维《终南山》的艺术特点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950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维《终南山》一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体现出唐诗艺术的精髓。这首诗在错综、蕴藉、生动这三个艺术特点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关键词:《终南山》 错综 蕴藉 生动
  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山》写道:“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此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体现出唐诗艺术的精髓。就诗歌的艺术特点来说,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诗。
  一、错综
  《终南山》全诗仅八句,但其中错综变化的要素甚多,最为显著的当属情景空间的错综变化。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两句总写终南山之大。“太乙”乃终南山代称,而“天都”则有两层意思:第一,天空。《淮南子·泰族训》记载:“又况登泰山,履石封,以望八荒,视天都若盖,江河若带,又况万物在其间者乎?”在这里,“天都”为天空之意。第二,帝王的都城。终南山就在长安附近,若说此处以“天都”二字代指长安,亦合情理。所以,借“天都”的含义,诗人写出了两层意思:一是终南山很高,不高不足以接近天空;二是终南山很尊贵,这是沾染了天子之气的缘故。“连山接海隅”中,“连山”是实写,“接海隅”则是虚写。“连山”写出终南山众多山峰连绵不绝之形貌,“接海隅”则意味着在诗人视野之内无法尽览终南山全景,且其山峦的绵延有无穷无尽之势,只有绵延到海边这样的绝地才能尽之,这一句诗人又写出了终南山的辽阔。总的来看,首联中以十个字写出了终南山的崇高、尊贵、辽阔。紧承首联的壮阔之景,颔联“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两句转写游山所见,笔下景物由大变小。白云之所以会“回望合”,是因诗人从白云中走出;青霭之所以会“入看无”,是因诗人向青霭中走去。不难看出,白云之开合,青霭之有无,皆为游山之人移步换形之所见,故所描绘的云雾青霭也只在方寸之间伴随着游人开合。清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中引吴汝纶语,(“青霭”句后)“壮阔之中而写景复极细腻”,点出了此联中景物由大转小的艺术特征。颈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则再次将所写对象扩大。第一,我国古代占星家将天球黄赤道带自西向东分为十二部分,称为十二次;又将沿黄赤道带的恒星划分为二十八个天区,称为二十八宿;并将十二次和二十八宿分别与地上的国、州相对应,称为“分野”,因此,“分野”的基础是大地。而阴晴则是由天上的云雨所决定的,所以“阴晴”的发生点是天空。颈联虽写终南山,但将其与“分野”“阴晴”联系在了一起,似乎其每一座山峰、每一处丘壑都与天地息息相关。第二,天下分野只有十二个,但过终南山中峰,“分野”会发生改变。同一种天气覆盖的土地很广阔,但终南山众多山壑之间天气竟会不同。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云“分野二句言其大”,正是看到了其中的阔大处。末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两句再由大转小。前句写游山之人,后句写山中樵夫。这两句写游山所见,本应承颔联“回望合”“入看无”而来,但作者却在之前以“分野”“阴晴”之句异峰突起,造成了缩放剧烈的视觉效果。
  除情景空间错综变化之外,《终南山》还注重景物和人物的错综变化: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写景,末联写人,二者交错进行。另外,《终南山》的气势也是错综变化的:首联写壮阔的终南山全景,气势偏强;颔联写缥缈云雾之间的人物,气势转弱;颈联回到大景的摹画,气势再起;末联写诗人欲宿,遂向樵夫问路,气势又转弱。此等气势上的强弱变化,亦有错综之美。
  二、蕴藉
  在诗歌中,蕴藉指语言上的含蓄不露,多用暗示来表达丰富的内涵,以不写为写。王维作诗本就语多蕴藉,《终南山》一篇尤是。对于终南山形貌,诗中多用暗示来表现。如前所说,“近天都”暗示终南山乃名胜,并言其高。“连山接海隅”暗示终南山山势阔大,绵延不绝。除这两句以外,“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两句也对终南山的山势有所暗示,既然游人能回望白云,进入青霭,这便说明山道已入云端。山道尚且如此,山巅之高更是不言而喻了。王夫之曾在《姜斋诗话》中说:“有大景,有小景……‘青霭入看无’,皆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实际上,“传神”的实质即在于诗人描写“青霭”这样的“小景”时,巧妙运用暗示来体现终南山这样的“大景”之雄阔。颈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两句则暗示终南山所占地域辽阔,以至于分野至中峰而变,各山壑的阴晴都不一样。末联写诗人向樵夫询问宿处,却也对终南山内部形貌有所暗示。王夫之认为:“‘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阔荒远可知。”(《姜斋诗话》)沈德潜也认为:“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集》)的确,按常理,欲寻宿处,沿途询问即可,“隔水问樵夫”正说明山路上人迹罕至,作者好不容易看见远处有人,不惜隔水呼唤,这暗示出山中空旷荒远。另外,常人游山一日足矣,而诗人在山中盘桓整日仍无法走出终南山,只能于山中寻找宿处,这再次暗示出山中的寥廓。
  对于诗人的游踪,诗中也用到了很多暗示手法。首先,诗人游山这件事本身诗中是没有直接交代的。黄生《唐诗摘抄》评此诗道:“题中无‘游’字,结处补其意,然三四句已暗藏针线矣。” 的确,“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是移步换形之句,既然有“回望合”“入看无”这样的感受,那移动的主体自然应该是诗人自己,这就是黄生所说的“三四句暗藏针线”。那么为何诗人行走在终南山的山路上呢?从结尾一句看,“欲投人处宿”说明作者终日行走于无人之地,且未能出山,这样的行为只能解释为隐士畅游于山间,而这也就是黄生所说的“题中无‘游’字,结处补其意”。其次,诗人怎么游山,诗中也没有直说,但通过视角的变换暗示出来了。对此张福庆先生曾分析道:“第一联写仰望高山,视点在山下;第二联写山间云雾,视点在山中;第三联写俯瞰群峰,视点在山巅;第四联写流连山水,欲投宿人家,从‘隔水’二字,可知视点又移至山下。”由此不难看出,诗人游览的顺序是从山脚到山中,从山中到山巅,从山巅又走到山下。
  对于诗人在游山过程中的内心世界,诗中也有暗示。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首联中作者极力写出终南山的崇高、辽远和高贵,这样的景物表现出诗人广阔的胸襟。杜甫未登泰山之时可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阔之句,王维何尝不是如此呢?颔联中,诗人移步换形于白云青霭之间,眼前所见皆朦胧缥缈,这又烘托出其超逸出尘的心境和情怀。另外,“回望”的動作暗示出诗人对经过美景的不舍,“入看”的动作则暗示出诗人对前方美景的神往。颈联采取俯瞰视角写终南山全貌,冲淡之中又隐现壮逸之情。末联转写秀丽之景,“欲投人处宿”暗示自己明日还要继续游览,欢欣愉悦的心情跃然纸上。“隔水问樵夫”一方面体现出诗人欲寻宿处的顾虑,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其平易近人的品格。   三、生动
  从概念上说,“生动”指的是艺术作品中的景物和人物鲜活动人。南朝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其中第一条便是“气韵生动”。诗与画虽有区别,但对“生动”也有同样的要求,《终南山》一诗在这一点上做得十分出色。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两句,白云、青霭皆为山间缭绕的水气,又怎会因游人的行走而“开合”“有无”?实际上,这正是诗人运用艺术技巧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无生命为有生命的结果。首先是化虚为实。白云中诗人每向前一步,眼前的景物便更确切了一些,从常理上说,这是由诗人的移动造成的,而他却将原因归于眼前的白云“开”了,仿佛自己进入一扇大门之中。回望之时,身后本来确切的景物模糊不见,作者又将其归因于身后的白云“合”了,仿佛身后这扇大门又关闭了。如此一来,诗人每一次前进和回望,都带动一次白云的开合。后句亦作如是观,青霭本虚幻,介于有无之间,但诗人借自身移动时变换的视觉效果界定出青霭的“有无”。不难看出,这两句诗将自然中的云霭实体化了。其次是化静为动。从自然规律来说,白云和青霭基本都是静止而弥散开的,但诗人从自身的主观感受出发,将自己的移动转嫁到云霭的“开合”“有无”之上,在诗境中造成了云霭流动的效果。再次是化无生命为有生命。白云和青霭本为自然现象,和人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在这两句中,白云因作者前行而开,因作者回望而合。青霭因作者外观而有,因作者入看而无。诗人用文字造成了观察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联系,为白云和青霭注入了生命力,仿佛它们有心与诗人为乐,亲切融洽。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诗人运用诗歌艺术技巧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无生命为有生命,颔联才如此生动。而末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两句,也运用暗示的手段将画面生动化了。从诗人的角度看,若只是“问樵夫”,则无法明确诗人是如何问的。诗人在问答双方之间插入“水”,读者便可以想象到作者隔水招手的形貌、大声呼唤的声音,整个情境立刻鲜活了起来。从樵夫的角度看也很生动,首先“樵夫”的意象本身就暗含了其形貌特征——戴着斗笠,穿着麻衣,腰插斧头,担着木柴。其次,作者巧妙地藏住了樵夫的回答,以“问”结束全诗,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霍松林先生分析此句道:“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这也是“生动”的重要来源。
  参考文献:
  [1] 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108.
  [2] 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108.
  基金项目: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王维诗歌艺术特征的现代阐释”(项目编号:2019KY1148);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科研项目“王维诗歌中‘文’与‘质’的均衡之美”(项目编号:KYB201801)
  作 者: 焦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及研究。
  编 辑: 趙斌 E-mail:mzxszb@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夜色温柔》中展现了资本主义上流社会虚伪残酷的生活图景,描写了爵士时代美国人民的人生窘境与幻灭悲剧。作家借用人物,展示了在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的暴力与非暴力的双重把控下,知识分子被侵蚀的人生轨迹,表现了个人信仰被意识形态和国家机器掌控、塑造的无力感与绝望感,揭示出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伪和残忍,激烈地控诉了资本面前人性的冷漠与自私,传递出对青年人才的无限同情。  关键词:阿尔都赛 《
期刊
摘 要:《幸运的吉姆》这部小说只有对高雅文化的嘲讽,没有对新兴文化的建设,它给人们留下的出路是不要文化,全身心地投入资本的大潮当中。它对传统文化主义的抨击虽然有合理性,但全盘否定失之武断。它没能建设任何的新兴文化,不管是音乐、美术还是其他艺术门类。其后果是使平民阶层失去了对抗资本主义的力量,在经济上、意识形态上都走向了物化。在资本大潮面前,《幸运的吉姆》错误地以高雅文化为敌,以经济资本为友,平民若
期刊
摘 要:19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呼啸山庄》表现出了鲜明的离经叛道的倾向,小说的主人公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都远离上帝而选择了彼此,放弃天堂而选择了荒原。分析艾米莉的诗歌、散文及19世纪上半叶的宗教发展情况发现,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的选择体现出信仰衰落时期艾米莉对宗教问题的深刻思考,上帝与天堂未必存在,人的灵魂最终流落于荒原之上,对于上帝的爱最终被人与人之间的深刻的灵魂认同所代替。  关
期刊
摘 要: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是娄烨的一次关于试图揭露时代、曝光人性的尝试,导演在片中秉持自己一贯以来的个人化影像风格及叙事策略,甚至在以往的基础上加以突破,无论是情节安排,空间调度还是主题精神、表达手法都更加成熟厚重,在错落的时间、暴力的空间下讲述人与时代,反思人性和欲望。  关键词:娄烨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叙事话语 叙事交流  由娄烨执导的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以下简称《风雨云》)于
期刊
摘 要:赵春生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锡伯族代表性作家之一,赵春生小说是当代锡伯文学园地中的一块瑰宝。作为一名锡伯族作家,赵春生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精神,他秉持儒家积极用世、针砭时弊的人生态度,关心社会底层人民,揭露社会丑恶现象。赵春生本着“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现实关怀,创作出了一系列现实主义小说,意图批判经济大潮下人们的道德滑坡,希冀重塑社会的公序良俗。  关
期刊
摘 要:赵春生是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锡伯族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也是这一时期新疆文坛中的杰出作家之一。赵春生小说对夫妻婚姻与情感有着多重的审视。赵春生的婚姻爱情题材小说,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他的婚姻观,可以概括为:鞭挞婚姻中的出轨背叛;要求夫妻的自律忠诚;追求感情的挚爱坚守。  关键词:赵春生 小说 婚姻观  在男人和女人的世界里,婚姻是无法回避的永恒话题。作家赵春生对婚姻与夫妻情感有着自己
期刊
摘 要:“老年空间设计”以顺应社会时代发展趋向与教学视野观察,围绕人文关怀育人理念,培养学生对养老空间设计的责任意识与价值“观”怀,形成基于具象尺度观、抽象尺度观、隐形尺度观为主导的多向度思政元素,以执导“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建设实施。  关键词:课程思政 人文关怀 多向尺度 老年空间设计  一、引言  依据全国普查公报与政务公开的大数据显示,中国从2000年开始已跻身于“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全国
期刊
摘 要:莉迪亚·戴维斯是一位复杂而独特的作家,她的短篇小说创作堪称标新立异而又有着一以贯之的“私语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她的短篇小说中频繁地对自我身份进行建构和凸显;其次,莉迪亚·戴维斯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情绪传达欲,而这种情感、情绪的传递通过各种极具创新性、实验性的写作方式得以完成;最后,莉迪亚·戴维斯的作品中表现出了私人化的生活描写和鲜明、独特的女性主义特征。  关键词:莉迪亚
期刊
摘 要:在中国艺术史上,赵之谦虽然并不算长寿,并且仕途不顺、生活艰难,但他却是一位艺术上的多面手,在书法、篆刻以及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这固然与他的天分有关,但其对艺术的苦心孤诣、孜孜以求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赵之谦 书法 篆刻 绘画  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说明后天的勤奋努力十分重要。不过,对于书画家赵之谦来说,他的天
期刊
摘 要: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需要进行精神层面的深度对话。这种深层对话的目的主要不是把对方说服,而是互相了解,反思自我。对话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本文主要由汉英对照诗集《凯欧蒂神迹:阿库乌雾旅美诗歌选》谈及一种“诗性对话”。诗歌本身就是一种深层次文化交流的理想载体,这部诗集可以说是彝族和印第安两大中西土著文明对话的一种诗性尝试。  关键词:土著 诗性对话 阿库乌雾 跨文化交流  自2005年以来,彝族诗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