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拼音] chū ěr fǎn ěr
[释义]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么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今指说了又翻悔或说了不照着做,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出处]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故事链接] 战国时,有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了战争。邹国大败而归,死伤了不少将士。邹穆公很不高兴,问孟子道:“在这次战争中,我手下有三十三个官吏被杀死,可是竟没有一个老百姓为他们去拼命的。这些老百姓眼看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实在是太可恶了。要是杀了这些人吧,他们人太多,杀也杀不完;要是不杀吧,却又十分可恨。你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记得有一年闹灾荒,年老体弱的百姓饿死在山沟荒野,壮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而大王的粮仓还是满满的,国库里的财富也很充足。管钱粮的官员并没有把这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的疾苦,还时常残害百姓。”
孟子在回顾了这段辛酸的往事后,接着又说:“您还记得孔子的弟子曾子说过的话吗?他说,要警惕呀,要警惕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如今百姓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自然就会用同样的手段来对待那些长官了。”
孟子最后告诉邹穆公:“所以,大王不要去责怪他们,惩罚他们。如果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爱护他们的长官,甚至愿意为他们献出生命了。”
[用法举例] 古文中的“出尔反尔”多用原意,指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例如:
①阴阳之理,大抵不异,为善为恶,出尔反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
后来,“出尔反尔”多指反复无常,言行前后自相矛盾。例如:
②我已经答应他了,明天就要來上工。这个只好你们底下去同他商量。他肯让自然极好;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③我们可要讲究亲疏,看重情谊,辨明恩仇,不能那么出尔反尔,此一时,彼一时。(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释义]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么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今指说了又翻悔或说了不照着做,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出处]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故事链接] 战国时,有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了战争。邹国大败而归,死伤了不少将士。邹穆公很不高兴,问孟子道:“在这次战争中,我手下有三十三个官吏被杀死,可是竟没有一个老百姓为他们去拼命的。这些老百姓眼看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实在是太可恶了。要是杀了这些人吧,他们人太多,杀也杀不完;要是不杀吧,却又十分可恨。你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记得有一年闹灾荒,年老体弱的百姓饿死在山沟荒野,壮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而大王的粮仓还是满满的,国库里的财富也很充足。管钱粮的官员并没有把这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的疾苦,还时常残害百姓。”
孟子在回顾了这段辛酸的往事后,接着又说:“您还记得孔子的弟子曾子说过的话吗?他说,要警惕呀,要警惕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如今百姓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自然就会用同样的手段来对待那些长官了。”
孟子最后告诉邹穆公:“所以,大王不要去责怪他们,惩罚他们。如果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爱护他们的长官,甚至愿意为他们献出生命了。”
[用法举例] 古文中的“出尔反尔”多用原意,指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例如:
①阴阳之理,大抵不异,为善为恶,出尔反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
后来,“出尔反尔”多指反复无常,言行前后自相矛盾。例如:
②我已经答应他了,明天就要來上工。这个只好你们底下去同他商量。他肯让自然极好;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③我们可要讲究亲疏,看重情谊,辨明恩仇,不能那么出尔反尔,此一时,彼一时。(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