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b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平时课堂上大多按照高考考点分析,考什么分析什么。教师讲得索然无味,学生学得意兴阑珊。那么,教师是否可以多角度挖掘这类文本的内容,让干瘪的内容充实起来,让枯燥的课堂活泼起来?我认为可以從以下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积累传记事件,充实作文内容
  人物传记记录的都是真人真事,而且这些人都在某一领域有特殊贡献,在他们身上我们还能够看到许多优秀的品质。可以将这些积累起来,作为优秀的作文素材。如季羡林,他最值得人佩服的是拒绝虚名,一辞“国学大师”,二辞“学界泰斗”,三辞“国宝”,可为“谦虚”话题服务。钱学森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可以为“爱国”主题服务。“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可写“创新”主题。“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可写“淡泊名利”“高洁自守”主题。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可写“追求宁静”主题,等等。每一篇传记都是一篇上好的作文素材。每讲解一文,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等片段,久而久之能够很好地为作文服务。
  二、体味人物高尚人格,提升学生思想修养
  任何一篇人物传记都会或翔实或简略地记述一些事件,在事件中品味人生价值,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2009年高考宁夏卷《寻找教育的曙光》:陶行知有一个改造乡村教育的设想,并付诸实践,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为研究员,共同为筹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2010年高考宁夏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些传记的主人公所选择的事业都关系国家人民的利益。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有人名垂青史,有人遗臭万年,区别的不是生命的长度,而是生命的宽度。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这种负责任的品质。学生该负的责任是为了国家而读书,而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名誉。在高考指挥棒下,在一切以分数为准的时代,我们的教育中最缺乏的就是品德教育,不是捡到一毛钱交给警察叔叔就是德育,应该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高尚的人格。要知道一个人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就会有多大的斗志。苏武为什么能在苦寒之地牧羊,丝毫不改变气节,就因为他扛着的是大汉朝的荣辱,不是个人得失。这种思想教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也绝不是劳而无功。高楼大厦平地起,要一块砖一撮土地垒。有日久之功,定能够收获非凡成果。
  三、学会认识事物,提高品评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在学习传记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发人深省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中国就没有人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而中国人一入外国的国籍,就可以获奖呢?是中国的科研环境不行,还是投入不够?抑或是其他的什么原因?这很是值得学生思考。在思考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地判断,不再人云亦云。类似这样的问题很多,这些热点焦点话题,可以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心外面世界,对国家和世界有一个很好的认识。虽然今天的互联网使一切都不再是秘密,但学生有多少时间来思考?大部分时间在题海里遨游。给学生创设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其思维。
  总之,课堂上不要把一篇很好的文章讲得失去了情味和理趣。从多角度去挖掘,文章可以有很多闪光点,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诗句充分说明了朗读对阅读理解和写作的重要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则又充分说明了朗读对个人修养的重要作用。新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
《列夫?托尔斯泰》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课文,本文通过肖像描写,探究人物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在教学时,如果仅仅停留在分析托翁的眼睛犀利与锐利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此,我尝试多元化解读文本,希望能找到一条最佳渠道来诠释对文本的透视和建构,力求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化和高效化。  一构文本:把教学的切入点放在肖像描写上,教学的重点就是通过肖像中活化眼睛的描写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
【摘 要】 一所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少部分语文成绩较差的学困生,拨动学困生的学习“情弦”,让他们以饱满的激情,挑战的热情,满腔的真情,成功的深情投入语文课堂学习。是提高学困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 学困生 语文学习    语文界的同行聚在一起时经常感叹:当语文教师难,教语文课累,要教好语文真是难上加难。就拿一次语文单元测验来看,全班六十几位学生,不及格的人占百分之二十几,总有那么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衡量一篇作文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于能不能刻画出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那么,怎样才能刻画出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从而下笔如有神呢?  一、以曲折的情节塑造人  情节是表现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古今中外的许多名著名篇大多通过复杂曲折的情节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初中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按“盼望于勒——夸赞于勒——巧遇于勒——躲避于勒”的线索安排故事情节,大起大落,波澜起伏,叙写了菲
小说中的道具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凸显文章主题,揭示人物命运,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很多文学大师都注重道具的运用。  一、道具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的法国作家莫泊桑在《项链》中以项链这一道具为线索,通过女主人公借项链、丢项链、找项链、还项链、知项链,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借助道具的作用,使故事情节一波三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和向学习过程要效益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准,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一、关注预习  高效的预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抓手,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解决自己在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要合理设计预习目标,保证充足
在经济学企业发展链上,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微笑曲线”理论。李吉林老师倡导的情境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的“微笑曲线”理论。其核心理念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内心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情境教学过程中,这条“微笑曲线”由乐学、深思、迁移三部曲组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有关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尊重学生与文本的个性化对话,学生便能渐渐地积淀一些个性化的、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这些感受和体会有如
古诗文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优美,音调和谐,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传唱不衰。在诵读中品味优美词句,感悟真情,领略诗的神韵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古诗文,离不开一个“读”字,读可以品出诗的音韵、情韵和意韵。  一、声情并茂,反复吟诵,感受音韵美  诵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之一。“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韵味是从读中得来,兴趣是在读中产生,语感是在读中积累,素养是在读中培养
关注学生个性化、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是众多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教活,是使英语教学成为思维活动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前提。本文结合一堂公开课的教学,探讨如何灵活运用教材,提倡用生活丰富教材。  一、课前的思考  1. 一个问题:简单教材如何教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2 Unit 3的Word Power—Different jobs环节主要是介绍表示职业的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