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紧迫性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yuw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才存在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离不开教育。教育在21世纪的中国应当居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处于尖端教育的研究生教育更是处于这一战略的高端地位。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离不开千千万万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研究生的培养目的正是基于未来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和中国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考量上的。知识型社会的时代背景要求广大的建设者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坚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传统学科也在不断充实调整。知识在不断地更新,新事物时时处处都在产生变化,这就要求位处教育尖端的研究生不断地学习与创新来适应知识迅猛发展的这一时代特征。研究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一切的创新离不开思想的力量。研究生教育的创新首先表现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先导和生命线。研究生思想政治创新是顺应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必然产物。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研究生是顺应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提出的,是顺应教育客观规律的必然产物
  
  人的思想道德的成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人的道德发展是向上的,是按顺序进行的,没有跳跃。这就要求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遵循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生已是具有独立个性的成年人,他们在思想情感上追求自身的尊重,个人的价值的实现,对社会对民族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们渴望报效国家。虽然也部分的参与着社会实践,但在校的广大研究生毕竟还只是在校的学生,生活学习在校园的象牙塔,学习生活的视野都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此,广大研究生的思想道德都还有着种种的不完美的地方。他们在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实现个人价值追求与社会价值追求的完美统一,这个问题的解决就需要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创新的探索来积极主动地适应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新特征。
  
  2 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对我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迫切的创新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任何行为首先是立足于解决吃穿住用行等生存问题之后才解决教育艺术法律等问题。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属于研究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又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产生的需求而产生的。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求的提出归根结底是由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决定的。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和外汇储备不断攀升,经济发展速度更是以每年约8%的比率递增。高增长必然面临高风险。如何化风险为平夷,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来推动。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的传统产业格局面临调整升级的重任。如何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使中国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我国宏观经济面临发展瓶颈。突破这一瓶颈就必须依靠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的人才来完成。研究生教育储备的正是将来能推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人才大军,研究生思想的创新又是一切创新的先导。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正是为了实现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战略而率先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作出的先驱实践,这项系统工作的开展是顺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的必然产物。
  英国经济学杂志《The Economist》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美国《Fierce》哲学杂志主编彼特,海尔也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华民族要在本世纪实现整个民族的复兴。民族复兴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出大量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和其他群体相比具有年轻化,知识化等特点。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的因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生这一活跃的群体的力量,他们是中国的未来,是跨世纪人才的中坚力量,是将来党和国家各条战线上的科技骨干和领导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才,他们将在重要岗位发挥主导型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是我国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在研究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具有领导型的作用,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前途和命运。不难想象,一旦这些掌握高科技的人思想政治发生了偏离,甚至背离了我国的政治信仰,这将给中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牢牢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研究生的头脑,切实提高广大研究生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只有这样,研究生才能支撑起整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片蓝天。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完善的时期,社会处于转型过程中,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国际纷繁复杂的政治局面与意识形态都会对身处校园的研究生产生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或好或坏的影响。这是全球信息一体化的条件下客观存在的实情。这更加需要广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新情况要坚定理想信念,创新工作方法,打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攻坚战役。
  
  3 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关系到校园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是针对当时的客观国情提出来的。而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与此同时,信息化的浪潮也扑面而来,这些今天在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都是前所未有的。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使其不断成为推动研究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才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明智之举。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中尖端人才培养中的研究生在校生人数迅猛增长。2000-2002同比年均增长35%,2004年增长约37%,2007年更是在2006年基础上环比增长8.17%。为数庞大的这一校园群体对整个高等教育校园的和谐与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研究生与本专科生同在一个校园,研究生的一言一行都对本专科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榜样的力量来促进本专科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可以让广大的本专科生见贤思齐。研究生这一群体在校园里起着“龙头”作用,“龙头”稳了,行为规范了,思想进步了,本专科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日常的管理工作做起来才会从容有序。高校在校的研究生与本专科生都稳定了,高校的和谐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因为高校连接的是千家万户和广大的市场。其次,研究生是一群高智商的群体,对社会对 国家的发展问题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这一批人今日是在校学生,明日将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条战线的坚实顶梁柱和接班人。只有这一批人的思想稳定了,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批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会避免“八九动乱”的重演,才会使我国社会主义的旗帜永不褪色。
  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中国社会的和谐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目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与必然要求。这其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重要的一环。高校有着众多的人员,其研究生是层次较高的一部分人群,高校校园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关乎整个民族的将来,因此,重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我党历来都有着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学校管理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德育教育问题,如何以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应该客观地看到,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有力地保证了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也不可回避的是,国门打开之后,西方的各种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汹涌地涌向校园,研究生的生存环境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广大研究生中生成了各种不同的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念。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多元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在研究生的思想中的传播,会对我国倡导的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形成强大的阻隔和消解力量,使广大研究生遭遇道德迷茫——真与善,假与恶,荣与辱。而这种由于道德的迷茫又很容易诱发行为的失范,从而影响到校园的和谐。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塑造广大研究生的美好心灵的养成,通过实际的工作去影响,改变广大研究生的错误思想道德意识,去形成中华民族倡导的符合社会主义方向的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影响他们的实际行为,维护校园的安定和谐。从维护校园稳定与和谐的角度看,对有着较高知识水平研究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已迫在眉睫。
  人类进入新世纪,所有领域最为紧迫的理论和实践任务莫过于创新。江泽民同志曾在他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新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站在新的时代潮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已经开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指导下,一定会有力地作用于研究生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对此有希望和信心。
  
  参考文献
  [1]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姜家生,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
  [2]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偏低探源[J],吴灿新,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8(11)
  [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创新研究[J],张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创新探索[J],刘新庚、罗雄,思想政治教育2008(11)
  [5]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杨新宇、朱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1)
其他文献
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在强调适应男女生普遍具有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也要深入研究两性各自特有的发展规律,文章针对当前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漠视性别差异,尤其是忽视女生的教育现状,提出语文教学应遵循性别心理差异因性施教:因势利导,发展优势,补救劣势,促进女生和谐平衡发展,    1 调查情况    我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一至十册课本中的男女比例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十册课本中共110篇
期刊
口语训练是当今小学生作文提前起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低年级要抓好这一部分的训练,才能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很差,这与在低年级时不注重口语训练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我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口语交际时有的学生无话可说,有的想说不知道从哪说起,有的东一句,西一句的说,还有的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有的想到了什么,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表达,
期刊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必要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践中。本文在简要介绍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后,着重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环节以及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要求,并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修养与法律基础;案
期刊
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会学习,这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根本途径。  解决物理问题是学习物理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实现认识上第二次飞跃的主要途径。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是具体问题情景与原有物理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高中生在解决物理问题中存在三个方面的薄弱环节:一是头脑中不能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二是不能建立完整的物理情景,选择合理的物理模型;三是不善于发现题目中的隐蔽条件理顺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08年高考理科综合卷部分化学试题介绍解题的四个基本过程以及几种常见的方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帮助学生脱离题海,提高解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考;化学;解题方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要]隐性课程观认为,地理课程资源指学校、社会和自然界中一切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的教育资源。如校园内利用地理园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环保教育等,来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条件,为地理教学服务,并最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地理;隐性课程;资源    根据隐性课程的观点,地理课程资源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地图册以及各种教学参考书等,还应该包括学生生活中以及
期刊
如果说化学概念是知识网络中的“节点”,“物质的量”则是一个核心“节点”,它是连接着微观和宏观、定性和定量的桥梁,贯穿着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始终,它是一个教学重点,同时化学计算一直是学生的学习难点,作为一个工具性知识,它放在高一化学第一章,当学生带着兴奋、好奇、期待、畏惧等诸多复杂情绪踏入高中化学世界时,他们的第一个较量对手就是“物质的量”的计算,这一回合较量的成败对他们整个高一化学学习信心至关重要。
期刊
[摘要]通才教育是现阶段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方式,是改革当前社会学教育的有益选择。通过对社会学教育的现状以及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实施通才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在社会学教育中的问题。  [关键词]通才教育;促进;教学改革    1 什么是通才教育    所谓通才,通常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之人即知识面较广、发展较全面、活动领域较宽的人才。与此相应的是专才,专才指只着意于某一专业甚至一
期刊
[摘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需要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学生观,寻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点  [关键词]实践活动;转变;创新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作为正在探索
期刊
1 科学领导协作共研多角度开展    1.1 开展了“三全”教育研究:全体教师参与、针对全部特殊群体子女、实施全程监控教育。    1.2 加强课题研究领导工作。  1.3 我们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制定规划,邀请专家指导,开展课题研讨、座谈、经验交流。    2 科学管理协同教育全方位育人    2.1 协同努力,多重配合。对特殊群体子女家访、建立跟踪教育档案,从“父母离异的原因及现状”、“家庭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