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义隽永的意象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dsfdsadsfa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A.S.拜厄特的代表作《占有》中,有两个意象反复出现,这两个意象与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和作品主题密切相关。本文将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对其进行解读,挖掘它们的深刻涵义,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赏读这部1990年英国文学最高奖的获奖作品。
  关键词:原型;水晶棺;蛇;涵义;主题;人物塑造
  
  A.S.拜厄特(1936—)是当今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199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占有》被一致公认为非常成功的小说,出版三个月后一举荣获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小说讲述了文学博士罗兰在伦敦图书馆偶然发现了两封神秘信件,因为意识到信件的学术价值所以将其窃为已有,后来经过一段曲折的学术追踪,19世纪的两位著名诗人艾什和拉莫特之间的罗曼史被慢慢揭开。在这个过程中,罗兰和他的合作者莫德——一位现代女学者,也慢慢走到了一起。
  在这部长达五百多页的小说中,有两个意象反复出现,本文将根据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思罗普·弗莱(1912——1991)的原型批评理论对其加以分析。弗莱认为,原型是指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我用原型指一种象征,它把一首诗和别的诗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统一和整合我们的文学经验。”(弗莱:99)通过分析这两个意象,不仅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这部跨越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小说,而且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1.0 水晶棺
  
  19世纪的女诗人拉莫特改写了许多童话故事,其中之一就是《水晶棺》。它的故事情节和睡美人类似,讲述的是一位美丽的公主被施以魔法,在水晶棺中沉睡百年然后被救起的故事,只是在这里扮演英雄的不是王子,而是一名小裁缝。水晶棺实际上是公主所受魔法的外在形式,睡在棺中的公主变得无能为力只能期待男性的救援。水晶棺和女性受束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沉淀在人类集体无意识中,在后来的故事中以各种形式反复出现。
  《占有》讲述了三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人类远古时期,维多利亚时代和20世纪现代社会。这三个时期的女主角都与水晶棺这一意象紧密相关,很好地反映了《占有》这部小说的占有主题。
  远古时代的美卢西娜是一位美丽的仙女,后来因为犯下错误被母亲施了咒语——每个周六晚上都会变成半人半蛇的模样。如果她可以嫁一个永远不会在周六偷看她的丈夫,咒语才会解除。在这里,咒语成了女性被束缚的象征,而且只有倚重男性的力量,女性才可以获得自由。后来,美卢西娜嫁给了云游骑士雷蒙,开始了数年的幸福生活,他们先后育有十子,美卢西娜发挥她那超自然的力量,帮助人民修建城堡,开垦荒田,被誉为丰产女神。但是,她终究没有逃脱被偷窥地宿命,一瞬间化作了一条蛇,飘然而去。曾经梦想依靠男性获得自由的想法在远古时代没有实现,这样的故事在维多利亚时代再一次重演。
  19世纪的女诗人拉莫特和好朋友布兰奇小姐——一位画家,决心试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她们生活在一所小房子里,快乐无忧,根本不打算找个男人结婚生子。在这里,她们居住的小房子实际上成了女性自我束缚的标志。后来在一次聚会中,拉莫特与当时的著名诗人艾什相识,因着共同的爱好,两人常常书信往来,日久生情。那时的拉莫特才情勃发,创作了许多优秀诗篇,包括长篇史诗《美卢西娜》,这是女性作家第一次独立创作长诗。后来两人一起结伴出游,英格兰美丽的原野上留下了他们甜美的回忆。可见,艾什的出现极大地激发了她的创造力,并把她从狭隘的空间中暂时解脱了出来。但是女性依靠男性获得自由和幸福的想法还是破灭了。艾什毕竟是结了婚的人,后来拉莫特的怀孕迫使她不得不离开艾什远走他乡。接下来的三十年里,拉莫特住在姐姐家的阁楼上,几乎没有下来过。经历了自我束缚,短暂的自由,后又回归了自我束缚,只是最后的自我束缚却是被迫的。姐姐家的阁楼也成了女性被束缚的象征。
  现代女学者莫德美丽成功,却不相信爱情,独自居住在丁尼生塔顶一间小屋里。女性自我束缚的意象再次出现。与此前不同的是,通过自己的改变和男性必要的帮助,莫德最终走出了束缚,迎来了新的人生。在和罗兰一起进行学术追踪,查找真相的过程中,他们彼此的了解不断加深;看到19世纪两位前辈的真挚情感,两人深受感动;莫德是追求独立的现代女性,罗兰多次向她保证,不会干涉她的自由。最终,自我束缚的莫德走出了自己的小屋,开始了新的生活。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早期童话中的水晶棺作为女性被束缚或是自我束缚的象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复出现,是小说中的典型意象,原型意义丰富。女性被束缚,只有倚重男性的力量才可以获得救赎,体现出女性的在男权社会中的无奈和不独立;女性选择自我束缚,反映了女性害怕失去自由,担心被男性占有从而失去自我的命运。水晶棺中的公主醒来后,曾经问小裁缝自己是不是需要嫁给他,才可以感谢他,最终小裁缝尊重公主的意愿,让她自己选择自己的伴侣。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小裁缝继续自己的手艺——这使他非常开心;公主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公主的幸福源于男性的充分尊重。现代学者莫德最终也获得了幸福,这与罗兰的尊重也是密不可分的。而美卢西娜和拉莫特的悲剧与男性的破坏是分不开的。可见,要想走出水晶棺,女性保持独立个性的同时还需要男性必要的尊重。
  
  2.0 蛇
  
  蛇这一意象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过多次,通过分析蛇这一意象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中的女性形象,体会拜厄特塑造人物的技巧。
  美卢西娜是半人半蛇的女神;拉莫特常常穿着绿色的外衣和靴子,绿色的眼睛显示出与蛇的渊源,当她住在姐姐家时,外甥女怀疑她与父亲有染,于是在小女孩的心中,她就是一条蛇了;小女孩在日记中写道,“我仍然觉得她是伊索寓言中那条冻僵了的蛇……”(Byatt:400);莫德和罗兰在查找真相的过程中,有次住在一座老城堡中,罗兰因不确定莫德是否在浴室中洗澡,于是透过索孔看了一下,就在那一刻,莫德推门而出。罗兰分明看到莫德浴袍上的蛇形图案赫然在目,顿觉毛骨悚然。故事中的三位女性人物外在上与蛇联系密切;在文学发展的漫长过程中,蛇这一意象已具备丰富的含义,这与三位女性人物的性格﹑经历等也是紧密相关的。
  蛇的外型并不讨人喜欢,甚至是令人厌恶和恐惧的;另一方面它又能蜕皮再生,具有非凡的繁殖能力;它前1/3的身体可以站立,这种昂首直立的感觉让它与其它爬行动物很是不同。总之,这一意象包含复杂的含义。
  《圣经》中夏娃因蛇的诱惑偷吃禁果,从此人类失去了最初的乐园;在《伊索寓言》中,蛇也被描写成忘恩负义的家伙。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蛇作为邪恶的象征逐渐保留下来。在美卢西娜的故事中,当丈夫雷蒙发现她是半人半蛇之身时,怒吼着称她是虚伪的蛇;当外甥女误会了拉莫特时,也用伊索寓言中的蛇来表达心中的怨恨。在这里,蛇象征着邪恶。
  还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解读《圣经》中的蛇,就像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中描写的一样,蛇是勇敢无畏的,为了追求自由,敢于挑战上帝的权威。这样蛇又成了斗争和自由的象征。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非常重视社会道德的约束力,拉莫特为了追逐爱情,不顾当时严苛的道德环境,毅然绝然选择和有妇之夫艾什一同出游。她的勇气和执著令人佩服。正如《圣经》中的蛇(撒旦)最后被上帝投入地狱之火中历经痛苦一样,拉莫特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勇敢付出代价。最后在孤苦和煎熬中度过了三十年。追求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自由从来是无价的。
  同时蛇又是智慧和孤独的象征。蛇的昂首直立赋予它神秘的力量,闪闪发光的眼睛也透露着不可测知。在古埃及的神话中,蛇象征着所罗门的智慧,并且很多女神也是半人半蛇的形象;在古罗马,人们相信蛇可以带来财富,于是会把蛇的图案雕刻在浴池或是浴室的墙壁上;在德国,蛇被认为是极具智慧的动物,可以治愈疾病;在中国古代,蛇曾是我们祖先最早崇拜的图腾之一,被认为是神圣的动物。小说中的几位女主角也都是极具智慧的女性。美卢西娜凭借自己的智慧帮助人民开垦土地,种植庄稼,修建城堡,被人民称为丰产女神;拉莫特是当时鲜有的杰出女诗人,独立创作了许多优秀诗篇,而且是第一位独立创作长篇史诗的女性;当代学者莫德年轻有为,独立主持林肯大学拉莫特研究中心,是难得的才女。另一方面,蛇又是孤独的象征。蛇常常离群索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而且还会冬眠,与外界失去联系。于是,在许多神话中,孤独的蛇会成为神庙或圣地的守护者的首选。美卢西娜最后是孤独的母亲,只能在深夜时分盘旋在城堡上方,看望自己的幼子;拉莫特最后也是孑然一身,没有丈夫,没有家庭。
  通过分析蛇的丰富含义,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中与蛇颇有渊源的女性人物形象。通过运用蛇这一意蕴丰富的意象,也扩展了人物形象塑造的深度。
  意象水晶棺和蛇不仅有助于形象地表达文章的主题,增加文章主题和人物塑造上的深度,而且有效地联结起了各个历史时期。三个历史时期的女性因着这两个形象也变得浑然一体,而不是独立不相关。弗莱曾说,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可以将一首诗与另外一首诗联系起来,在《占有》中,它们连接起了不同的历史时期,连接起不同时期的人物,使我们的文学阅读经验成为一体。
  
  参考文献:
  [1] A.S.Byatt. On Histories and Stories: Selected Essays. [M]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 Lisa M.Friander. Fairy Tales and the fiction of Iris Murdoch, Margaret Drabble, and A.S.Byatt. [M]New York: Peter Lang 2004
  [3] Northrop Frye. Anatomy of Criticism.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
  [4] A.S.Byatt. Possess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p400
  [5] (加)诺思罗普·弗莱(Northrop Frye)著 陈慧等译 《批评的剖析》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p99
  [6] 宋向红 “诗歌蛇意象的文化意蕴解读” 南宁:《广西大学学报》 2005
  [7] 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安全检查表是安全系统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进行安全评价和事故分析的有效手段。本文论述了油库安全检查表法的基本构成及进行安全评价时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步骤。  关键词:安全检查表;油库爆炸;安全评价  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油库进行系统安全评价可以检查油库主要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现状,发现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确定油库综合安全的可靠程度,以此为标准可以对油库安全考核提供一个科学、统一、规范的考核方法
期刊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大部分时间在基层工作,在基层干部的岗位上已任职11年,先后担任过技术员,副队长,指导员等职务,其中在采油队指导员的岗位上已工作了近7年。在几年的工作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失误,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基层管理中的经验和体会。下面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和大家探讨如何处理协调好基层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愿与大家共勉。  在基层管理工作中,评价一个基层队优劣的基本标准是“六好
期刊
摘要:本文在普遍使用全站仪和计算机的情况下,就测设线路中线的一种简便、快捷、准确、实用新的测设计算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测设线路;中线;新方法    概述:  各等级道路在勘测设计和施工阶段,均需测设线路中线,作为线路施工的依据。道路中线测设均要求在中线上钉设中线桩和加桩,《工程测量规范》规定:直线上中桩的间距,不应大于50m,曲线上宜为20m,并且规定一般公路中桩位测量的限差为:  ⊿纵≤±
期刊
摘要:本文从预设理论的视角,通过剖析语用预设的特征,运用语用预设的共知性和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语境理论来阐述比较文学中的误读现象,以期达到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掌握英语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预设;语用预设;认知     1预设;语用预设;语用预设的共知性    预设是推理中认定的前提,是理解使用语言的重要依据。预设最早源于逻辑学家对语义逻辑现象的研究。预设的概念最早由弗雷格(Frege)于1892年
期刊
摘要:新闻节目是电视台的龙头和主题,作为基层电视台,必须从建立人才机制入手,坚持新闻立台的思路,科学经营、合理开发利用,才是办好新闻节目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基层电视台;新闻节目     近年来,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突飞猛进,基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但在各种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基层电视台如何办活、办好电视新闻节目,以此来提高收视率、扩大传播效果,从而在各级媒体的“夹缝”中求生存
期刊
摘要:通过对外保温抗裂砂浆的作用、功能及基本性能介绍,分析了抗裂砂浆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在抗裂砂浆中的抗裂机理。  关健词:抗裂砂浆;材料性能;影响因素    1.前言    随着对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及建筑节能材料的强制性广泛使用,过去适用于刚性硬质基层的各种饰面材料难以满足外墙外保温材料柔性基层的要求;而外墙外保温技术的长足发展及外保温系统的优势,使与之配套的抹面抗裂砂浆的生产成为
期刊
摘要:构建和谐高校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辅相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高校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支持。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思考    一、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俗
期刊
摘要:夏目漱石的《梦十夜》由十个梦的记述组成。其中的〈第三夜〉,以沉闷阴郁的笔调,描述了一个诡异可怕,百年之前的记忆。反映了夏目漱石由于道德谴责而产生的罪恶感。  关键词:〈第三夜〉;弗洛伊德;梦;道德感;罪恶感    《梦十夜》是夏目漱石于明治四十一年四月《坑夫》连载结束之后,《三四郎》发表之前所写的带有淡淡诡异气氛的作品。这部作品,由十个梦的记述组成。虽说是梦的记述,但并不象弗洛伊德对读者所劝
期刊
摘要: 史铁生的作品带有很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他对古老的哲学命题“生与死”的思考很深刻,见解很独特。对于史铁生来说,所有对死的思考又都是为了超越死亡而达到生的继续,所以,要理解史铁生,就要格外关注他的生命观。史铁生从自身的困境看到了人的困境,而又在这个困境中,实现了对人的困境的超越,建立了一个积极的生命观。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他的生命观的局限性。  关键词:史铁生; 生命观; 过程; 矛盾    突
期刊
摘要:清雍正皇帝敕令编辑的《朱批谕旨》,收录了大量君臣之间的密折。其撰折人数众多,内容包罗广泛,雍正勤作朱批,起到了通达下情,控制臣下,推行政治等作用。本文试从分析《朱批谕旨》的角度,来获得对雍正朝密折制度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雍正;密折; 朱批谕旨    清雍正帝勤于吏治,建立了一套大致完备的密折制度,并对臣下上奏的密折做了大量的朱笔批语,谓“朱批”。雍正十年(1732),雍正帝敕令庄亲王允禄
期刊